高中生物 第1章 第2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84645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2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2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2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末整合,网络构建,高考体验,网络构建,高考体验,1.(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 的性状分离比;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见,所选实验材料无论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都不会影响实验结论,该题应选A项。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分析,才会使统计的结果准确;所选的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A,2.(2014山东理综节选)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或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解析: (1)据题意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为常染色体遗传,实验一F1性状分离比是1111,则亲本组合是EeBbeebb或eeBbEebb,实验二F1灰体黑檀体=11,长刚毛短刚毛=13,说明短刚毛为显性性状,亲本组合是 EeBbeeBb,因此乙可能是EeBb或eeBb,如实验一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则甲基因型为eebb,乙基因型为EeBb,丙基因型为eeBb。(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基因型是EeBB、Eebb、eeBB、eebb,所占比例为1/21/4+1/21/4+1/21/4+1/21/4=1/2。,答案: (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 eeBb (2)1/2,3.(2015天津理综)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 ,判断依据是 。 (2)设计、两组试验,可探究 。 (3)、三组相比,第组产量最高,原因是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 。,解析: (1)由表格信息中单播A品种未感染白粉病可知,A品种为抗白粉病品种。(2)比较、两组实验,单一自变量为植株密度,因变量为感病程度和单位面积产量,设计、两组实验可探究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3)由题干信息可知,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比较分析、三组实验,第组播种方式为混播,小麦感病程度下降,产量最高。(4)甲自交后代中抗条锈病的个体占1/4,即不抗条锈病抗条锈病=31,说明不抗条锈病对抗条锈病为显性;乙自交后代中抗白粉病的个体占3/4,说明抗白粉病对不抗白粉病为显性。由于甲自交后代不抗白粉病,不抗条锈病抗条锈病=31,因此推知甲的基因型为Ttrr。乙自交后代全部抗条锈病,抗白粉病不抗白粉病=31,因此推知乙的基因型为ttRr。根据丙自交后代不抗条锈病抗条锈病=31,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Tt;抗白粉病不抗白粉病=31,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Rr,综合分析丙的基因型为TtRr。丙自交后代中同时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基因型为ttRR或ttRr,占3/16。,答案: (1)A 、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 (4)Ttrr ttRr 18.75%(或3/16),4.(2013福建理综)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 ,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