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7369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一直以来,我国许多汽车商认为发展经济型汽车是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向前发展的有效手段。这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可行的。但在大力发展经济型普及轿车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汽车的安全问题。为了追求低价位的经济性而在安全性上作出让步和牺牲,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要作出多大的让步,要作出多长时间的牺牲我们才能走完低价普及的阶段?不知汽车生产厂商是否考虑过。不过,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在安全问题上欠债过多是要出大问题的,毕竟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而汽车销售的利润不是。价格第一还是安全第一其实这个问题就现状而言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价格压倒了一切,安全已经长期被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了。我国汽车保有量虽然不算多,但近几年的增长呈扶摇直上之势。然而,这与我国急剧恶化的交通状况而言,并不值得骄傲。据有关部门统计,年我国平均每天有起交通事故发生,每分钟有一人死亡,每分钟有人受伤。同济大学曾有一份报告指出,某些低价位汽车的安全性根本没有保障。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和日本确实为推动汽车工业起飞走过一段低价普及的路子,美国有型车,日本有普及车的例子。但是时过境迁,我国的汽车工业显然已经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几十年来,社会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管是汽车制造水平、交通状况,还是人们的心态都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一味为了推动汽车普及而任由安全性能差、污染严重的低价位汽车不断上路,无疑会给我们并不平安的生存环境再来温柔一刀。不管是经济型轿车还是家庭轿车,汽车的普及也应是安全的普及。当今世界的汽车发展潮流,安全技术普遍得到了特别的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共同追逐的目标。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抛头露面的汽车具有更为先进的防撞设计、更有保障的气囊系统,以及智能化更高的防滑系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方国家对汽车的安全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我国汽车安全性不容乐观汽车安全装置基本上可分主动安全装置,如为避免事故发生的、等,以及被动安全装置,指为减轻事故后果而设计的安全带、安全气囊、头枕等。我国汽车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我们不妨以为例做一个对比。是指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安全性能的有效系统之一。早在年代初期,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就颁布了有关法规,对汽车安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德国、美国都有一批生产企业应运而生,不少大型企业都达到了年产几百万套的规模。虽然我国汽车工业“九五科技发展规划”要点指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工业“九五”计划的重点攻关项目,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无论是的研究还是应用,远远没有追上汽车销量的猛长。东风公司从年代开始研究,据有关报道说,现在正对德国的产品进行剖析,并且在各种路面上进行试验。宏安公司是我国批量生产的厂家,年投产,但产量还不够规模。重庆公路研究所也从事着的开发研制工作。但是我们除了能在捷达王、红旗、桑塔纳以及其他厂家被标上了“豪华”字样的车上能看到外,我们便再难从其他车上找到它的踪影。而在西方不少国家它早已是载货车、公共汽车上被普及了的很一般的设备。再如安全气囊。美国几大汽车公司现在都已的装备。据权威部门预计,到年时,欧洲的安装率也会达到。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机构指出,装有气囊的汽车在撞车时,死亡人数可以减少。而在我国,我们也只能从几档中国型的高档车上寻觅它的芳踪。固然,这里有技术实力上的问题,也有我国经济水平的问题。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不少国外汽车商就对中国人的开车习惯很惊奇:人们怎么不系厂家安上去的安全带呢?安全带可是最有效的保护装置,而且价格绝对不高。其实其他安全装置,如价格也不算很高,元人民币就可安装一套,但是它能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呢?心系安全车车有责在世界汽车行业里,有个很知名的计划,那就是“欧洲新车评估计划”,它靠的是撞车来检验汽车,给它的安全性打分。宝马、沃尔沃、奔驰等均为能取得高分而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努力拼搏。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制订相关法规,要求新车型都必须经过碰撞的考验,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上路。素来强调汽车的灵巧与低价位的日本也有了类似的计划。虽然我国在技术和资金上的确有诸多困难,但是过分强调开发低价位汽车,是否真正能推动我国汽车轮子向前飞转,还值得仔细思量。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不妨设想,给我们自己的汽车装上比较完善的安全系统,或许汽车的价格会贵一些,中国的汽车普及化进程可能会稍慢一点,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安全的保障和更轻的环境污染。或许这样才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正确选择。第 5 页 共 7 页汽车离合器的操作要领在驾车起步前,您最好先试踩一脚离合器踏板,体会一下离合器踏板的脚感。起步时,踩离合器踏板时动作要利落,一脚到底,使离合器彻底分离。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则要遵循“一快、二慢、三联动”的操作原则。所谓“一快、二慢、三联动”就是离合器踏板抬起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一开始快抬,当感觉到离合器压盘逐渐结合至半联动后,踏板抬起的速度开始放慢,在半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踏板是慢慢抬起的。在离合器踏板抬起的同时,应根据发动机动力的大小,逐渐再把油门踏板踩下去,使汽车能平稳地起步。油门的操作要平稳适当,只有在离合器完全结合时才能增大油门。在行驶中换挡时,操纵离合器跳板应迅速踩下并抬起,如同操作开关一样,不能出现半联动的现象,否则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操作时注意与油门的配合。除了启动、停车或换档外,脚都应该离开离合器踏板。因为在踏板上一点轻微的压力都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另外在慢速停车时,踩离合器踏板,车速必须在20km/h以下。踩着离合器踏板高速惯性滑行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做,牺牲了“引擎刹车”,很难控制汽车,同时也易损坏离合器。假如踏板没有自由行程,即在放松离合器踏板处于结合状态时,分离轴承仍与膜片弹簧内端保持接触,将会加速分离轴承损坏。如果膜片弹簧受到分离轴承的推压,在传送发动机转矩时,将会使离合器产生打滑。如果踏板自由行程过大时,则使分离轴承推动膜片弹簧前移的行程缩短,压盘向后移动的距离也随之缩短,不能完全解除压盘对从动盘的压力,从而不能使离合器彻底分离,造成换档困难。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