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灭火安全知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7238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灭火安全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森林灭火安全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森林灭火安全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森林灭火安全知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森林灭火安全知识森林火灾在全世界频繁的发生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被世界公认为八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火灾因受气象、地形和可燃物三大自然因素的影响,火场变化无常,给扑火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危险。目前,国内外在扑救林火中人员伤亡还时有发生,在世界上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一起达l500余人,我国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一起达200余人。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森林灭火安全知识,提高组织避险的能力,对灭火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减少灭火中的伤亡事故。第一节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及三大自然因素一、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发生伤亡的原因有很多,但由于林火行为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在众多的伤亡事故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顺风逃生;(二)向山上逃生;(三)经鞍部逃生;(四)翻越山脊线、鞍部接近火场;(五)迎风扑打火头及接近火场;(六)在山林中避险。二、指挥员需掌握的三大自然因素地形、可燃物及气象因素的变化会改变林火行为,正是由于火行为的突然变化,会造成人员伤亡。为此,指挥员在组织指挥扑火时要对危险地形、可燃物分布及气象因素引起高度重视。(一)危险地形环境1陡坡;2山脊;3鞍部;4狭窄山谷;5单口山谷;6草塘沟。(二)危险可燃物分布1梯形可燃物分布梯形可燃物分布是指异龄级的林地,可燃物为垂直分布,火一旦烧入易产生树冠火形成立体燃烧。2大载量可燃物分布大载量可燃物分布区域在燃烧时会产生高强度火。3、草本可燃物分布草本植物燃点低、蔓延速度快、释放能量迅速。4、易燃灌丛可燃物分布易燃灌丛密度大、人员行走困难,燃烧强度高。(三)危险气象因素1气温变得越来越高时气温变得越来越高,预示火强度将变得越来越高,对扑火人员的危险性在逐步增大。2风速变得越来越大时风速变得越来越大,预示火的蔓延速度越来越快,接近火场和在火场外的人员,易受到大火的突然袭击。3风向变得多变不定时风向变得多变不定,预示火头的位置不定,林火蔓延方向多,变,易造成扑火人员受到大火突袭和包围。第二节灭火危险情况与灭火安全安全灭火中的危险情况是指在实施间接灭火和接近火场过程中遇到的危险情况。灭火阶段安全是指在实施接近火场、直接灭火和休息时应注意的问题。紧急避险是指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灭火人员遇到大火威胁人身安全时所采取的紧急措施。一、指挥员应掌握的危险情况国内外的大量伤亡案例证明,扑救林火时的危险情况主要有以下6种:(一)火场外宿营、休息时;(二)接近火场时;(三)附近有火而看不到火时;(四)周围烟尘大而不知火的方位时;(五)离火场很近对火场情况不明时;(六)当有火从头上飞过可能引起的火点时。灭火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高温、烟尘和一氧化碳。高温产生灼伤和中暑,可引起扑火队员大量出汗,在极端热负荷下,排汗失盐过多,就可能产生中暑,患者很快就处休克或昏迷状态,会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脑损伤。中暑时给患者采取降温、湿润皮肤并立即送医院。高温烟尘可使受害者咽喉水肿造成窒息死亡。一氧化碳中毒使灭火队员感到身体不适,头痛、乏力或恶心,这要引起高度重视。二、灭火阶段安全指挥员在掌握伤亡发生的主要原因、注意的问题、危险环境和危险情况的前提下,在组织指挥扑火时,要抓好接近火场、灭火及休息宿营三个重要环节。(一)接近火场时的安全1随时注意地形变化,避开狭窄山谷、陡坡及鞍部地带;2避开草高且宽大的山坡草塘、大载量可燃物地域和梯形可燃物分布地带;3随时注意风向、风速变化;4明确撤离路线,并有应急准备。(二)灭火时的安全1在急进地表火和树冠火前方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2扑救地下火时,禁止在火烧迹地内行走。3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线扑火,严禁正面迎火头扑打。4扑打火线时,遇大火突袭,应迅速进入火烧迹地紧急避险。(三)休息、宿营时的安全禁止在下列环境选择营地:1三面环山、山脊、鞍部和狭窄草塘沟,防止受到大火袭击;2无植被沙土疏松或岩石裸露的陡坡山脚,防止山体滑坡;3低洼干涸的河床,防止山洪暴发。第三节火场紧急避险与自救紧急避险是在大火威胁人身安全时,灭火人员为保存生命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在各种天气、地形及植被条件下,都可以采取以下四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险:(一)利用地形避险在附近有河流、耕地、沙石裸露地带、火前方下坡地带及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时,可利用这些有利地形避险。(二)利用地形点火避险当大火威胁人身安全时,如附近有可利用的公路、铁路、林间小路、河流、小溪,可依托下风地段点火避险。(三)点顺风火避险在没有可避险的有利地形时,在无道路、小溪等为依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四)冲越火线避险当不具备点火或其他避险条件时,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火焰高度相对低的地带,用衣物护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当灭火队员被山火包围,情况紧急时,必须在3秒钟内迅速作出突围决定,以最快的速度面对火冲过火线,要敢于下火海,才能保住生命。在扑救林火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气象变化、地形复杂、可燃物载量大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二是灭火人员缺乏灭火和紧急避险知识,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对灭火指挥员、灭火人员进行灭火方法和安全常识的培训是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第四节灭火时的安全工作及基本要求灭火中的安全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开进阶段的安全工作、实施阶段的安全工作和结束阶段的安全工作。一、灭火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一)前线指挥所及各扑火参战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二)各级扑火安全组织机构根据火场实际,及时分析火场安全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落实责任。(三)各参战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对车辆和灭火装备技术状况进行安全检查。(四)各参战单位根据火场实际,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二、灭火开进阶段的安全工作(一)汽车开进时的安全工作1指挥员必须对乘车安全进行检查,指定安全员和观察员,并落实安全责任。2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有关规定。3开进途中严格控制车速,保持车距。(二)徒步开进时的安全工作1.开进前,各级指挥员明确扑火人员编成、携行装备、开进时间及路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安全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开进准备。2开进中,随时清点人员和装备,保持通信联络。派出侦察组、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情况。3夜间开进时,必须携带照明设备,增加清点人员和装备次数,未经允许,人员不得擅自离队。4开进途中,通常每2小时组织一次小休息,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三、灭火实施阶段的安全工作(一)火场侦察及部署兵力时的安全工作1到达火场地域后,在不了解火场态势的情况下,不得投入灭火战斗。必要时,选派经验丰富人员组成侦察组,携带必要的安全装备和通信器材实施侦察,提供准确信息,确保灭火安全。2禁止在火头正前方近距离部署扑火队员,需向火头部署人员时,同时必须向两翼部署。3在向火线部署兵力时,禁止由山上向山下部署。4禁止向梯形可燃物分布明显、易燃灌丛密集地域部署人员。(二)接近火场时的安全工作1随时注意地形变化,避开狭窄山谷、陡坡及鞍部地带,以防大火突袭时处于危险境地。2避开草高且宽大的草塘,随时注意可燃物的变化,防止进入危险可燃物分布区域。3随时注意风向、风速变化,防止被火突袭。(三)常规灭火时的安全工作1在地表火火头和树冠火前方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2扑救地下火时,禁止在火烧迹地内行走。3扑救树冠火时,一般不采用直接灭火手段。4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线灭火,严禁正面迎火头扑打。5扑打火线时,遇大火突袭,应迅速进入火烧迹地。6扑救地下火及在枯立木较多区域灭火时,应设观察哨。7夜间清理火场及返回营地时,必须有照明设备,以防坠崖。8灭火机具需加油时,机具熄火后在扑灭火线的侧后方20米处实施,禁止在火线附近和火烧迹地内加油。机具重新启动前,擦拭洒落在机具外表的油迹,离开原地启动。9燃料员应经常检查油桶是否漏油,接近火场后必须手提油桶,跟进位置在扑灭火线外侧后方20米处。遇大火袭击时,迅速扔掉油桶。特殊情况下需进入火烧迹地时,严禁油桶置地。10、特别要注意着装安全,避免着化纤服装,包括化纤的内衣、内裤和袜子。11完成灭火任务后,沿被扑灭的火线返回出发地,禁止穿插火烧迹地。(四)机械灭火时的安全工作1使用油锯前,必须检查制动系统是否灵敏。操作时,倒板前端严禁触碰岩石等硬物,以防油锯反弹。2使用水泵灭火时,严禁将喷头置地,以防在高水压状态下弹跳伤人。熄火后需移动时,禁止触碰消音器,以防烫伤。3使用推土机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4使用森林消防车灭火时,车上灭火人员应避免刮伤和树倒伤人。夜间严禁高速行驶。四、灭火结束阶段的安全工作(一)撤离火场前及时收拢人员,清点人数、装备,确定撤离时间、路线、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提出要求,做好准备。(二)撤离火场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撤离要求。适时清点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