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5880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5 页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设备的应用逐渐普及,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许多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精密机械加工和制造工业、光学研制部门、仪器仪表工业、计量中心、科研试验中心、国防尖端技术工业等等都广泛使用,工业空调的目的在于使生产房间维持一定的工艺空气环境,比如相对稳定的室内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的洁净度等,以便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改善员工劳动生产条件等。在国民生活中的公共建筑部分,舒适性空调也被广泛采用,如礼堂、会议中心、剧院、商业大厦、宾馆、饭店、医院、体育馆等等,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制冷空调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在设计、制造、使用管理上存在不足,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危害,如在我们的周围,因设备使用管理上的不当,设备损坏、商品变质、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认真掌握制冷空调安全技术,正确操作制冷空调设备,保证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保证生产安全、员工身心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制冷空调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是保障制冷空调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一、建立制冷空调岗位安全责任制岗位安全责任制有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工人岗位安全操作责任制,其内容一般包括岗位职责、为完成专责必须进行的工作和基本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安全基本要求。(一)制冷站负责人岗位安全职责要求1熟悉设备的规范、性能、操作和维护方法,掌握设备运行状况。2负责制冷空调设备的安全运行,建立健全正常运行工作秩序,做好班内设备的巡回检查工作,对设备隐患整改负责组织落实。3对职工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违章作业行为,应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必要的处罚,并责令其纠正。4组织开展班组安全学习活动,贯彻落实制冷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安全活动应有文字记载,并且要填好教育卡片。5负责对新调入的工人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6对重大设备检修、抢修等进行现场监护。7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并保护好现场。(二)制冷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职责的要求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有关的安全制度,做好安全运行。2按时巡视检查设备,认真填写各项报表和值班记录,并将运行记录保存。3根据主管领导的指令,认真做好机组(机库)开车准备工作和现场监护。4负责当值异常情况和事故的处理,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配合电气及检修人员工作,及时处理故障。一旦发现检修人员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有权制止,待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重新工作。5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6做好各种安全用具及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二、制定制冷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冷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制冷安全管理的基础,制定完整的制冷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使部门的安全管理有据可查,有章可寻。制冷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一项使上、下班之间衔接生产,交待责任,互相检查,保证安全生产连续进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所规定的交接事项一般有:完成任务的情况,质量情况;工具、用具、各种仪器仪表,安全装置情况,安全生产及预防措施;为下一班进行生产所进行的准备情况;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注意事项等情况。交接班制度一般包括值班人员交班制度和值班人员的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交班制度。交接班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交接班。交班人员应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后方可离开。遇事故处理时,不得进行交接。应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接班人员可在班(组)长指挥下协助工作。交接时应交清下列内容: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经过,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启动状况及各种记录;设备的检修、改进等工作情况及结果;当班已完成的工作和未完成的工作及有关措施;核对防护用品及安全用具等。2值班人员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提前到班,做好接班准备工作。查阅各项记录,巡视检查设备及各部安全装置、仪表、安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了解上班设备异常情况及事故(故障)处理情况。核对防护用品、安全用具等是否齐全。检查工作现场环境、设备的清理整顿等状况。(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是针对所监控设备的要害部位进行检查的制度,即根据安全生产和工艺流程特点,确定检查点,规定内容和要求,选用最科学的检查路线和顺序实行定时、定点对生产设备的重要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掌握情况、记录资料,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制度。包括:1正常巡检除交接班巡检外,还应定时进行巡检。2对新设备投入运行后,以及设备异常、试验、检修、故障处理后,应当增加巡检次数。3值班巡检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4巡检过程中遇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情况的,应进行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主管领导。(三)受压容器、安全阀和压力表定期检测制度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规定:“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认真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压力容器年度检验计划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1企业使用单位,编制检验计划,每年至少配合专业人员进行在用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2压力容器停机时检验,期限为:安全状况为13级的,每隔6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为34级的,每隔3年至少一次。3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由专门的检验部门检验一次。每开启一次应重新校验一次。4压力表必须与压力容器的介质相适应,必须定期经法定检验部门进行校验。使压力表灵敏、有效、可靠。(四)防护用品、安全用具管理制度1防护用品、安全用具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兼职保管员由制冷空调站的班(组)长负责。2防护用品以及防护治疗药品应存放在固定的地点,禁止作为其他用途。3安全用具,安照规程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对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报废后,应补充新用具存放于原处。4防护用品、安全用具使用后应放回原处。5消防用具应存放在指定地点,由专人负责。如有过期失效或损坏,则应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五)建立制冷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制度1为了加强制冷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提高制冷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有些地方已将制冷作业人员确定为特种作业人员(比如广西)。2制冷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制冷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规章制度。从事制冷作业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取得劳动部门签发的操作证后,持证上岗,无证不得独立进行操作、维修。3制冷作业人员还包括制冷、空调设备安装维修单位的安装和维修人员。安装和维修人员必须先取得劳动部门签发的操作证后,才能取得安装和维修许可证。未取得安全操作证的人员不得从事安装和维修作业。4对符合条件的在册制冷作业人员准予考核、发证。三、制定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冷作业由于制冷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因此,在制冷作业操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等原因,都有可能发生人生伤亡事故,如制冷剂泄漏、爆炸及机械伤害等。从制冷系统发生爆炸、泄漏等重大事故的原因分析来看,大部分都是由违章操作和违章检修造成的。所以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落实是制冷设备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制冷设备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用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来规范操作者安全操作程序、步骤和方法,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是制冷作业安全的核心内容。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冷压缩机的开机准备、开停机安全操作;2加油安全操作程序;3制冷系统放油、放空气安全操作;4制冷剂安全充注操作;5制冷系统检修安全操作;6制冷系统试压、检漏等安全操作内容,操作程序。四、制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鉴于空调制冷设备的特点,其维修准则应尽可能采用专业维修和操作人员维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明确维护与修理并重,并以维护为基础,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大力加强日常维护与三级保养工作,不使设备违章使用,经常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况,保证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1建立健全各项必要而简明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如岗位责任制、设备使用操作制、交接班制等,这些制度是使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生产急需的必要手段。如果我们缺乏认识,就会造成设备纷乱、形成设备无人过问,职责不清,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2建立设备计划预修制度,编制维修计划,并监督设备的维修计划的完成情况,组织设备易损件的采购、供应等工作。3建立设备运行日志,为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设备管理运行情况的分析,员工操作水平的掌握提供依据。运行日志表就是记载每天、每班设备运行情况、操作情况、维修情况等,其记录填写应及时、准确、清楚。4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革新、引进先进技术,这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设备的操作维护水平是与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密不可分的。所以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理论水平,对设备的改进改造和维护保养都是有利的。第 8 页 共 15 页制冷系统加氨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为加强液氨装卸环节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液氨装卸的安全行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制定本规定。2、使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下属各厂制冷车间,以液氨为冷媒的制冷系统加液氨的安全管理。3、装卸管理3.1装卸人员要求3.1.1液氨装卸岗位(场所)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殊工种作业证和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从事装卸作业。3.1.2液氨装卸岗位(场所)人员,应熟悉液氨安全装卸规程,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规范作业。3.1.3液氨装卸岗位(场所)人员,应具有一般消防知识,熟悉液氨的特性,掌握储存、装卸装置的事故处理程序及方法,具有应急处理能力。3.1.4严禁未取得岗位操作证和安全考试(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操作。3.2装卸前的检查与确认3.2.1运输液氨的机动车辆,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罐体应印制“有毒气体”标志。3.2.2充装液氨槽罐车应符合以下要求:1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液氨槽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缺陷和异物,方可充装。2液氨槽车有以下情况时,不得充装:漆色、字样和气体不符合规定或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体类别。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新槽罐车无检验合格证和置换证明。超过技术检验期限。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槽罐内无剩余压力,没有判明槽罐内是否混入其它物质的。液氨槽罐外观有严重变形、腐蚀及凹凸不平现象。3必须有紧急切断装置。4必须有对液氨泄漏时进行紧急处理的装置,如水喷淋装置等。5必须有防止罐车充装过程中车辆发生移动的有效措施。3.2.3装卸前,操作人员要认真对运输车辆所在单位的相关资质、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资质、车辆状况等进行检查和确认。随车必须携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汽车罐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押运员证、准运证、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以及运行检查记录本等。3.2.4液氨槽车必须符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xx)的规定。1罐车的颜色必须符合国家色标要求,并且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备。2液氨储罐上应装设压力表、安全阀和液面计等,且灵敏好用。3且罐内氨气余压应0.3Mpa。4新购置的液氨罐车或者检修后的液氨罐车及氮气余压0.3MPa的贮槽,则必须用氮气置换,并经分析合格,氧含量1%。3.2.5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两人进行操作。车辆驾驶员、押运员持证坚守指定岗位。对新投用的充装设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指导,其他人员必须远离充装点。3.2.6充装现场应配备专用防化服、隔离式呼吸器、过滤罐、灭火器等,并确保完好。3.2.7对照液氨装卸安全确认单表中的内容逐项检查确认,并将现场检查结果逐条认真记录,必须完全符合条件方可进行装卸作业。3.2.8装卸现场应有防止污染环境的设施和措施。3.2.9夜间装卸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必须为防爆型)。3.3液氨装卸安全3.3.1现场装卸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装卸安全操作规程。开关阀门应缓慢进行。3.3.2液氨罐车在装卸液氨时,必须规范接地。装卸工作之前、完毕后,应静置10分钟方可进行其他工作。3.3.3液氨汽车装卸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等相关人员必须在现场,坚守岗位。3.3.4装卸中随时检查罐槽外观有无鼓包、泄漏、压力、温度急剧变化及其它异常现象。3.3.5严禁超装、混装。3.4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理3.4.1装卸过程如出现液氨大量泄漏情况时,岗位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口,立即关闭槽车的紧急切断阀,同时拨打应急救援电话(必须在安全区域)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4.2在毒区处理时应有两人以上进行,并先穿戴氨防护服,携带隔离式防毒面具后方可进入毒区。3.4.3当大量泄漏影响周边岗位和居民人身安全时,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向上风向转移。4安全管理与防护4.1安全管理4.1.1装卸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4.1.2操作人员经岗前培训合格,方可参加操作,并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岗位人员应熟悉掌握以下内容:1熟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2掌握并正确执行装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会辨识液氨装卸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能防范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4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岗位消防器材;5.熟练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处置,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4.1.3液氨装卸场所的储罐、压力管道、电气设施和防雷、防静电装置必须符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定期检查及监测。4.1.4在液氨装卸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注明危险化学品主要品种的特性、危害防治、处置措施、报警电话等。4.1.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认真查找液氨装卸环节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验收,谁签字”的要求进行落实,对“薄弱时间,薄弱环节,薄弱地点,薄弱人物”严格监督检查。安全检查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2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3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持证上岗;4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5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和熟练使用;6现场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7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情况;8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4.2安全防护4.2.1涉及液氨装卸的单位必须加强设备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氨泄漏,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4.2.2液氨装卸岗位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睛等,过滤式防毒面具必须满足每人一具,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应配备两套以上,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4.2.3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或铅封,主管人应经常检查。4.2.4对各种防毒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或报请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得停用、挪用或拆除。4.2.5液氨装卸的场所应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洗眼器、淋洗器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4.2.6液氨装卸场所必须配备应急通讯器材,并保证畅通。4.2.7加强液氨装卸场所管理,及时清理杂物,保持整洁。4.3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4.3.1涉及液氨装卸的单位必须针对液氨装卸环节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由单位负责人签发。4.3.2涉及液氨装卸的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审,及时完善相关应急措施,补充相关应急救援物资。4.3.3单位负责人接到液氨装卸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3.4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5.附表液氨装卸安全确认单6本规定自批准之日起施行。第 14 页 共 15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