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4330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协调一致,相互联系,桂林“山水”,考点一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知 识 整 合,1.地理环境组成要素 地貌、_、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各组成要素之间_、相互制约,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下图:,气候,相互联系,深 度 解 读,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1.(2014全国课标卷,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审题突破】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B (2)C,美洲,小,明显,命题角度二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2012广东文综,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生物泵”,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因此B项错误。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有关,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C项错误。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考点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知 识 整 合,1.表现 (1)环境各要素与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2)各要素之间相互_,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间是_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制约,相互联系,2.案例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沿岸海区的影响,下沉气流,形成渔场,上升流减弱,暴雨、洪涝,3.意义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2)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_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统一,整体性,1.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中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提示 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加。 2.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 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深 度 解 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2014江苏地理,14)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解析 该岛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的特点,这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体内更多水分。由此可知该岛气候有高温干旱的特点。 答案 D,命题角度二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2015北京文综,2)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 B. C. D.,解析 过度猎狼,会使植食性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 答案 D,命题角度三 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地区 3.(2010上海地理,18)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解析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持续干旱;“厄尔尼诺”的发生易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拉尼娜”的发生则有利于渔业发展;“拉尼娜”发生时,赤道太平洋西部多阴雨天气。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