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7543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检修阶段,常常涉及电工作业、拆除作业、动火作业、动土作业、高处作业、焊接作业、吊装作业、进入设备内作业等,应严格执行各有关规定,以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限于篇幅,以下仅介绍动火作业和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1.动火作业(1)固定动火区与禁火区。应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厂安全、防火部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2)动火作业及分类。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属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分特殊动火、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3类。动火作业必须经动火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3)动火安全作业证制度。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动火作业人员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各项内容,如发现不符合动火安全规定,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防火部门报告。动火人要随身携带动火证,严禁无证作业及手续不全作业。动火前,动火作业人员应将动火证交现场负责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已落实无误后,方可按规定时间、地点、内容进行动火作业。动火地点或内容变更时,应重新办理审证手续;否则不得动火。高处进行动火作业和设备内动火作业时,除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外,还必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和设备内安全作业证。(4)动火分析及标准。动火作业必须经动火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停歇时间超过30min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动火分析标准: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体积比,下同);若使用其他化学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时,其浓度应小于1%;当爆炸下限小于10%、大于或等于4%时,其浓度应小于0.5%;当爆炸下限小于4%、大于或等于1%时,其浓度应小于0.2%。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还须分析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xx)中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2.设备内作业(1)设备内作业及其危险性。凡进入石油及化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球、炉膛、锅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2)设备内作业安全要点: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在进入设备前30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在设备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第 4 页 共 7 页石油化工行业化学防护服的选择每当有可能暴露于危险品之中时,防护服对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就显得如此重要,便自然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防护服,以达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下面介绍选择防护服的基本原则和选择依据。目前市场上的化学防护服主要有两类:有限次使用的防护服和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前者在污物环境中被污染后无需清洗,随污物一同处理掉;后者则可以反复使用,在被污染之后必须进行清洗,以便再次使用。毫无疑问,较之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而言,一次性防护服具有许多优势,如无须除污、轻便、成本相对较低、有显著的卫生性能。尤其对于污染区域内艰苦的体力劳动而言,一般不建议同一套防护服重复使用,因为过多的排汗可能导致病菌泛滥(细菌、霉菌等),而且可重复利用工作服的清洗、保存是一项复杂、耗对和高费用的工作。第一,要想把防护服上的污染物彻底清洗干净以供重复使用绝非易事;第二,除污之后,防护服能否保持清洗前的防护性能难以确定。因此,从安全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有限次的防护服是防护首选,现在很多国家开始大量使用有限次的防护服。就防护服本身而言要考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是防护性。第一,防护服所选用的材料必须对相应的危险品具有防护功能。厂家供货商应能提供相关的渗透数据,使用者再根据特定危险品的毒性等特性和防护服所能提供有效防护的时间,来确定安全穿着时问。第二,防护服的工艺质量也间接决定着防护服的防护性和耐用性,相关规范包括缝线、尺码、质量控制与保证。防护服的尺寸应保证其合身,过大容易被周围物体勾绊,过小则容易撕裂,不仅危险而且极不舒适。理想的化学防护服应兼顾防护性、耐用性和舒适性。如果防护服的穿着让人感觉觉压抑,即使配备了防护服,工人也可能会因为不够舒适而拒绝穿用。通常舒适性好的防护服可能防护性较差,如传统的机织材料的工作服;而防护性好的防护服往往又非常笨重,如传统的橡胶和PVC防护服。最好的选择是找到防护性、耐用性和舒适度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防护服的选择时还应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防护级别,防护服的防护级别越高,价格就越高,所以如果实际情况并不要求很高的防护级别,就应节省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总之,在选择防护服时应当进行相关的危险性分析,如工作人员将暴露在何种危险品(种类)之中,这些危险品对健康有何种危害,它们的浓度如何,以何种形态出现(气态、固态、液态),工作人员可能以何种方式与此类危险品接触(持续、偶然),根据以上分析确定防护服的种类、防护级别,综合考虑防护性、耐用性、兼顾舒适性和成本因素,选择适当的防护服。对于有机溶剂、油类物和润滑脂的防护,使用氯丁橡胶或者涂有尼龙或涤纶的聚氯基甲酸乙酯制作的大衣、罩衫和围裙是较好的。对大多数油类物和酸的防护,使用涂有尼龙或涤纶的聚氯乙烯(PVC)制作的夹克、裤子和围裙是较好的,它们同样耐磨和耐撕。当选择化学防护服和其他防护用品时,应注意到下面几点:1化学品或迟或早会渗透过防护层,它的发生可能在防护服表面不会留下任何看得见的痕迹。2一种防护材料可能对一种化学品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对其他化学品的防护就差,因此没有哪一种防护材料对化学品能够起到绝对的防护作用。3在较高温度下化学品穿透防护层的时间会缩短,而且某些材料比其他材料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4总之厚的防护衣物对防止化学品渗透的效果比较好。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