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培训.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03250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务礼仪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国际商务礼仪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国际商务礼仪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礼仪,本章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国际交往惯例以及主要贸易国的民俗礼仪两部分内容. 国际惯例是国际商务活动中共同采用遵守的一些通用的礼仪原则或做法. 主要贸易国的民俗礼仪主要包括亚洲的、澳洲、欧洲、美洲等主要国家的民俗礼仪。,本章目录,第一节 国际商务礼仪惯例,第二节 主要贸易国的民俗礼仪,第一节,国 际 惯 例,开篇案例:从马格尔尼到奥巴马,公元1793年,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英国派出马格尔尼为使臣,到清朝为乾隆祝寿。这一事件中有一个细节,在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人反复提起,这就是马格尔尼对乾隆皇帝采取什么礼节。是按照中国的要求采取双膝下跪,还是用英国的礼仪采取单膝下跪?迄今为止,当年马格尔尼究竟采用了什么下跪方式,还有争论,这里只想说一下礼仪问题。,马格尔尼面对乾隆的时候,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他的个人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行为。在中国和英国之间,英国使臣见中国皇帝,到底采用中国礼仪还是英国礼仪,反映了两国国家实力和地位的关系。这种笔墨官司的背后,显示出中英两国对于礼仪都很在乎,一个具体的礼仪细节,往往反映出很多背后的国家含义。 中国历来讲究礼仪和礼节,从日常生活人与人的交往,到国与国的交往,对于礼仪的规定都很仔细。尤其在国与国之间,每一个礼仪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国家关系。,著名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与他同去的人不少投降了匈奴。匈奴威胁苏武投降,苏武不从,匈奴人便让他在寒冷的草原上放羊。苏武始终竖着从汉朝带来的旌节,以显示自己是汉朝使臣的身份。十九年后,苏武终于回到汉朝,当年的旌节虽然已成为光杆,但仍被苏武牢牢持在手中。 汉朝的人们被苏武感动,因为他从一个礼仪的细节上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尽管个别人会投降,但全体汉朝人民不会向匈奴投降,国家不会投降。这样一个小小的外交礼仪细节,就能传达出丰富的含义,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有不少外交活动,他在礼仪方面的举止,遭到美国国内的很多批评。比方说,2009年4月的时候,奥巴马会见沙特国王时,一个鞠躬的动作,就引起了美国国内的批评。前不久,奥巴马到了日本,与日本小国王见面,奥巴马又鞠了一个大躬,几乎是90度弯腰,美国国内的批评声、骂声一片接一片。,奥巴马在外交场合一系列的“失礼”行为,洛杉矶时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你还能低到什么程度?” 美国广播公司说奥巴马的礼节实际上很“尴尬”,因为,即使按照鞠躬的礼节,鞠躬时也不应该有身体接触。也就是说,奥巴马一边鞠躬一边握手,实际上是不懂礼节。,当年克林顿曾经向日本国王有一个微微的“疑似鞠躬”,遭到了美国社会的批评,克林顿当时被媒体称为“向日本谄媚”。,美国前任副总统切尼见日本国王的时候,站得笔直,毫无弯腰点头的迹象。要知道,切尼副总统的身份,其实要比日本国王低一个级别,但是,切尼还是采取了平等的礼仪。显然,切尼之类比年轻的克林顿、奥巴马更懂得外交礼仪的含义的重要性。,奥巴马这次北京之行,在人民大会堂与胡锦涛主席握手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个“失礼”的动作。本来,双方正面相对,右手相握,是很正常平等的礼仪,但是,奥巴马在右手相握的同时,伸出左手,搭在胡锦涛主席的胳膊上。这种故意显示亲密的随意动作,也是“失礼”的行为。,启示:,国与国之间,每一个礼仪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国家关系,一个具体的礼仪细节,往往反映出很多背后的国家含义。 国际商务活动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 国家礼节上容不得多少随意和个性 ,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什么是国际礼仪,国际礼仪是人们为了避免因为各自的文化、历史差异而产生误会、隔阂,而共同采用遵守的一些通用的礼仪做法,或者说与礼仪相关的国际惯例。,一、入乡随俗,对对方特有的习俗加以了解、尊重。,是什么,增进世界各国间的理解,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往来,表达亲善友好情感的最佳方式 。,作 用,如何做,了解 -事先对他国风俗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外; 尊重 -无条件地、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的特有习惯,绝不可妄加非议,少见多怪; -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要做到“主随客便”; -自己做客他国时,则讲究“客随主便”;,“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2003年APEC在泰国举行,2001年APEC在上海举行,2005年APEC在韩国釜山举行,2009年APEC在新加坡举行,2006南非秘鲁首都利马,2001年APEC在上海举行,2009年APEC新加坡举行,2001年APEC上海举行,2004年APEC智利举行,二、不卑不亢,是外交礼节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自尊:尊重自己,自己的同事,自己的同胞、尊重自己的民族;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和自己所在的部门,尊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尊重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习惯, 尊重自己的国家。 -不卑:在别人面前,不低三下四、委曲求全、卑躬屈膝。作为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代表自己的国家,代表自己的团队,代表自己的民族。 -不亢:避免有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嚣张放肆、目空一切的感觉。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不自以为是,不惟我独尊 。,是什么,要求,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眼中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代表着国家、民族、部门、企业、公司。我们每个国人的形象,就是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在礼仪上要平等对待每个国家、民族、企业或个人,要坚持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气节。人人平等、祖国尊严、民族气节。,认识 -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正本清源。,如何做,行动(“六自”) -虚心学习,尊重习惯,反对“崇洋媚外 ;始终以自尊、自重、自信、自爱为基础,表现出坦诚、豁达、乐观、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风范。,-坚持自立、自强,表现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风范。,三、尊重隐私,是什么,所谓尊重隐私就是要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和外国人打交道时要有隐私的意识,要主动地回避和对方讨论涉及对方的或者其他人的隐私问题,不仅对方的隐私你不要谈,自己的隐私你也不要谈,其他不在场的第三者的隐私更不能谈。,第一,个人隐私纯属个人之事,第二,个人隐私属于没必要广而告之的问题,第三,个人隐私是和社会无关的问题。,如何做,办好事也要有分寸 不得打探别人的隐私,不得有窥视他人隐私的行为 一般初次见面不宜涉及的话题:收人状况、年龄问题、婚姻状况、家庭问题、健康状况、忙什么、住处、个人经历问题、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他国政治等。 具体: 第一,尊重自身的隐私权。 第二,自己人的隐私不要谈 第三,自己交往对象的隐私不要谈。 第四,我们还要养成一种意识,要尊重所有人的隐私。,四、女士优先,-在一切正式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 -男士们对所有的女性还要一视同仁,无论她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肤色;无论她是年老年少,或者是否有无特殊身份,给予同样的尊敬与重视。,是什么,交际活动中,总是给女士以种种特权,-应率先向女主人问好,再向男主人问候。 -用餐时,女主人就座,其他人员才能就座;女主人动手就餐,其他人员才可以动手就餐;女主人离席,其他人员才可离席。 -男士应主动帮助身边的女士就座。 -上楼梯时,男士应请女士走在前面,而下楼梯时,则应请女士走在后面,以便防止女士摔倒时可采取紧急措施。 -走在马路上,男士应礼让女士走在里侧,以保障安全。,如何做,五、诚信守时,守约:即与人交往要说话算数,按约定办事。在商业行为中表现为信守合同、遵守合约,违背合约要按照约定实施处罚。 守时:交往中必须遵守时间,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不能无故迟到,甚至不到。,是什么,-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在商务活动中,要慎重地做出承诺,“三思而后行”,并量力而为。不要草率行事,信口开河。 -对于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加以遵守,言行一致,如约而行,严格履行自己的承诺, “言必行,行必果”。 -十分重视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 从礼仪的角度讲,信守时间有三种情况:一、提前到达,一般用于日常工作、参加会议、观看节目、表演等场合;二、准时到达,一般用于谈判、面试等场合;三、略为迟到,一般用于出席宴会、舞会等场合。,如何做,六、以右为尊,在排列位次、座次时,国际习惯做法讲究以右为大、为上、为尊,以左为小、为下,是什么,如何做,-在与客人并排站立、行走和就座时,主人应主动居左,而请客人居右。 - 在排列涉外宴会的桌位、席次时,“以右为尊”、 “面门定位” 。,七、谦虚有度,谦虚有度,是指在国际交往过程中涉及自我评价时,既不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抬高自己,也不自我贬低、妄自菲薄,对外国人士过度谦虚、客套。,是什么,注意热情友好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分寸。 -热情过度会给对方虚假的感受。 -对外国的商务伙伴过度谦虚客气,又会让他们怀疑你的真正实力,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如何做,有的时候,在同外国朋友进行接触之中,难免会碰上一些本人尚未经历的场面,或是难以处置之事。此时此刻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观一下他人的做法,努力“从众“,与大家保持一致。,后记:,第二节,主要贸易国的民俗礼仪,一、日本,“爱面子”是日本人的共性。日本人坚信“优胜劣汰”的法则。他们不会同情弱者,而是尊敬强者。他们不喜欢对抗性和针对性的言行,也不接受急躁的办事风格。 与他们合作要有主见、能力强、实力雄厚,重信誉。 到日本开展商务活动,以春季和秋季为宜。 不喜欢不请自来,最好有双方的共同联络人来作介绍,介绍信。 第一次会谈为了相互了解。鞠躬时传统问候方式,握手、带名片(日语、英语)。 喜欢准备一些见面礼品:大小视情况而定,注重等级 公共场合每人一份 不当面打开。不用梳子、手绢作礼品。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三、五、七这三个单数。 日本人是“良师益友,而不是衣食父母”,(一)商务小提示:,(二)宗教信仰,多数人信仰道教和佛教 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三)节庆,1.新年1月1日 2.成人节(1.15) 3.男孩儿节(端午节) 4.女孩儿节(3.3) 5.樱花节(3.154.15) 6.文化节(11.3),(四)饮食习惯,1.爱吃“和食”:沙西米(生鱼片) 、司盖阿盖(类似火锅)、寿司、 日本面条。 2.早餐:稀饭、牛奶、面包。 午、晚餐:米饭、鱼、蔬菜。 3.鱼,鱼丸汤 4.面酱、酱菜、紫菜、酸菜。 5.偏爱中国广东菜、北京菜、淮扬菜、带辣味川菜、西餐。 6.喜清淡,忌油腻。不喜欢羊肉和猪内脏。爱吃牛肉、海带、豆腐、鸡蛋、精猪肉、清水大蟹。 7.喜喝酒:清酒、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中国茅台。,(五)服饰礼仪,保守、优雅,不得随便。 外出大多穿西服,隆重的社交场 合或节庆穿和服。 (1)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 着没有教养,或是不尊重交往对象。所以,在与日本人会面时,一般不宜穿着过分随便,特别是不要光脚或穿背心。 (2)拜访日本人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 (3)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十分讲究礼貌,注重礼节。 1.接人待物谦恭有礼,说话常用自谦语。 2.善于用礼貌语:“您好”、“请多关照”、“对不起”、 3.等级观念很重,上、下级,长辈、晚辈之间界限分得很清楚。 4.与人交谈:不凝视对方,忌问年轻妇女年龄和婚配 5.与人见面行鞠躬礼、握手 6.不给他人敬人 7.以酒待客时应由主人和侍者代为斟酒,接受第一杯不接受第二杯失礼,大家都喝完一起扣杯子。 8.以“和敬清寂”为精神的茶道,是款待远道而来的尊贵宾客的最高礼遇。 9.初次见面互递名片,主人、身份低、年轻者向客人、身份高、年长者。 10.两人并行自己主动走在靠近车道的一侧。 11.遇到熟人要讲话: “不给他人添麻烦”一旁低声说话,注意让对方注意交通安全。,(六)礼貌礼节,(七)习俗禁忌,忌:绿色、荷花、4、9、 忌:2月、8月、三人合影 水晶是日本的国石。 很喜欢猕猴和绿雉,并且分别将其确定为国宝和国鸟。喜欢鹤和龟-长寿和吉祥的代表。 讨厌:金眼睛猫、狐狸和獾,认为它们是“晦气”“贪婪”和“狡诈”的化身。 慎用:先生(医生、教师、年长者、特殊贡献者)。 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标志,不要作为礼物送给日本人,盆花和带有泥土的花,则被理解为“扎根”,所以不要送给病人。 在探望病人时还要注意不要送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一)商务小提示: 韩国人十分坚韧有耐力,欣赏具有相同品质的人。个人关系比工作关系更重要。 韩国人与不了解的人来往,都要有一位双方都信任尊重的第三者进行介绍和委托,否则不容易得到韩国人的信任。准备好名片,中英文或韩文、避免使用日文。 提前预约,不能迟到。 为了推迟作出决定,通常会说:“我们会好好考虑”。,二、韩国,韩国人不喜欢直接说“不”。因此有的时候,常用“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在商务交往中,韩国人比较看重感情,只要感到对方有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点表现,生意就会失败。 韩国人重视业务中的接待,宴请一般是在饭店举行。吃饭时所有的菜一次上齐。 饭后活动,有的是邀请客人到歌舞厅娱乐、喝酒、唱歌,一般不能拒绝,拒绝是不礼貌的表现。,(一)商务小提示: 韩国人十分坚韧有耐力,欣赏具有相同品质的人。个人关系比工作关系更重要。 韩国人与不了解的人来往,都要有一位双方都信任尊重的第三者进行介绍和委托,否则不容易得到韩国人的信任。准备好名片,中英文或韩文、避免使用日文。 提前预约,不能迟到。 为了推迟作出决定,通常会说:“我们会好好考虑”。,二、韩国,春节、清明节、 端午节(妇女荡秋千) 中秋季,(二)宗教信仰,基督教第一大教,56.6%, 佛教约占全国人口1/3 儒教、天道教、大宗教、员佛教,(三)节庆,1.米饭主食,冷面, 菜肴有泡菜、烤牛肉、 烧狗肉、人参鸡等; 2.汤每餐不可少,最爱吃的是“炖汤” 。 3.早餐米饭,不吃稀粥 4.喜欢吃辣和酸,清淡。 5.喝茶和咖啡。 6.爱吃加醋的凉拌菜。 7.年轻人偏爱西餐。,(四)饮食习惯,在韩国,穿衣上不会过于前卫,是庄重保守的。 韩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穿。 女性的传统服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看上去很优雅。 男性以裤子,短上衣,背心,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根据季节,身份,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进入他人家庭和一些餐馆需要脱鞋。,(五)服饰礼仪,普遍注重礼貌礼节 1.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规矩严格,特别尊重。 2.见面行鞠躬礼并握手,女人只行鞠躬礼; 3.不轻易流露感情,公共场所不大声说笑,颇为稳重有礼.尤其是妇女笑要用手帕捂住嘴。 4.妇女十分尊重男子女人先向男人行鞠躬礼致以问候。男人坐上位,女人下位。,(六)礼貌礼节,(七)习俗禁忌,韩国人珍爱白色。 国花:木槿花,国树:松树,国鸟:喜雀,国兽:老虎。 忌讳数字是“4”和“13”,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三、阿拉伯国家,(一)商务小提示: 预约预示着将会有一次会谈,准时不是很重要。重大的商务决策通常由最高管理层做出,而不一定是和你进行谈判的那些人,同时这些决策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台。 谈判的艺术是从容自若、适当妥协。 崇尚男女平等,但如果不通过其陪同人员就与阿拉伯女性打招呼是很失礼的行为。 对从事商业的女性抱有敌意,特别是对女强人。阿拉伯很多女性商人和活跃,但是通常是雇佣男性来处理与客户联系的有关事宜。,伊斯兰教,沙特是伊斯兰教诞生地,“麦加”、“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两个圣地,其中麦加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朝圣的地方。 每日进行礼拜,礼拜前要净身,进清真寺要脱鞋。,(二)宗教信仰,.开斋节 开斋节,亦称“肉孜节”(波斯语音译,意为“斋戒”),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宰牲节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时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 .圣纪(圣忌) 4月20日(教历3月12日), .登霄节 教历7月17日 .盖得尔夜 也称“平安之夜“,教历9月27日夜,(三)节庆,穆斯林日历中第9个月是斋月,白天不能进食、喝酒或抽烟。斋月一般在10月份或11月份。,正统的阿拉伯人不准饮酒、吸烟、赌博,斋戒期间不得进食。 最喜欢吃的肉食:羊肉和鸡肉,尤其是烤全羊。 喜欢的饮品:咖啡和红茶。 进餐递食,忌讳用左手。 忌食猪肉,死物,不吃未经过清真方式宰杀的肉食和非清真食品,(四)饮食习惯,男性:长裤和长袖衬衫 女性:朴素、不暴露、允许穿裙子但必须过膝可以穿裤子,衬衫袖子必须过肘 出席正式场合与重要人物会面,套装。 女性用长袍和面纱将全身包裹起来,男士喜欢身披白色或黑色长袍,太有头箍的头巾。男士的长袍及其镶边的质地、颜色往往可以辩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喜欢赤足穿拖鞋。,(五)服饰礼仪,(六)礼貌礼节,名片(本国语言/英语) 会谈热烈而友好,但不能过于随便。 不要谈论政治、宗教和性的话题, 正直是基本要素,口头说的和书面文字要保持一致。 男士初次见面握手,再次见面亲吻礼,异性见面一般问好。,会谈时互相尊重,类似不耐烦、傲慢和批评的表现会被认为是有侮辱性。可能会引起误会和敌意。 很敏感,认为西方人对身体接触的抵触时一种冷漠的表现。握手是必须的,如果因感到握手时间过长而径自把手抽回是一种很不友好的举动。认为长时间握手有助于建立友谊。 祈祷每天都要进行,而且占有优先地位。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接触身着传统服装的女性。,(七)习俗禁忌,四、泰国,“微笑之国”,他们对外国人特别和蔼可亲。 见面时,不握手而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双手抬得越高,越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但双手的高度不能超过双眼。一般双掌合起应在额至胸之间,注意,地位较低或年轻者,应先向对方致合掌礼。 和尚可不受约束,不必向任何人还合掌礼,即使面见泰王和王后,也不用还礼,只是点头微笑致意。 以名来称呼对方,如“建国先生”、“章达先生”、“秀兰女士”。 左手被视为不洁净,所以交换名片,接受物品,都必须使用右手。 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人争执,咄咄逼人的表现会被泰国人认为是最可耻的行为。,(一)商务小提示:,佛教为国教,90%以上人信奉。 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 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印度教,(二)宗教信仰,泰国有很多节日庆典、市集、季节性运动,以及许多宗教仪式. 一年之际-正月 雨伞节 万象更新-二月 花之节 法喜充满-三月 佛教圣日 夏日炎炎-四月 泼水节( 12至14日,传统的泰国新年) 庆祝佛诞-五月 卫塞节 诗意飘飘-六月 诗歌节 星星点灯-七月 结夏安居日 彩灯熠熠-八月 皇后华诞 喧哗热闹-九月 中秋节 兴奋刺激-十月 此月是闻名的兰娜赛舟的月份 凉风习习-十一月 遍地黄花 吾王万岁-十二月泰王华诞,(三)节庆,泰国人不喝热茶,而习惯在茶里放冰块,成为冰茶。 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手抓食,不用筷子,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 泰国食品和中国食品大同小异。,(四)饮食习惯,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 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五)服饰礼仪,不要触及他人头部,也不要弄乱他人的头发。忌讳抚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理发师也不能乱动别人的头,“对不起”。 不能手指僧侣,不能接触僧侣(身体)。尤其女性不许与僧侣握手,在汽车上不许与僧侣邻坐。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 泰国寺院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在进入佛教寺庙时衣着得体端庄,身着任何的短裙、短裤或袒胸露背装都将不得入内。 在进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时,游客需要脱鞋,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六)习俗禁忌,左手不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物品应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人认为是鄙视他人。 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泰国人认为脚部是卑贱的,只能用来走路,不能干其他事情,例如用脚踢门和用脚指东西等。坐着时,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 妇女落座,要求更为严格,双腿必须并拢,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缺乏教养。,五、香港,1见面、告别行握手礼,商务活动需要交换名片 2称呼:西方化“先生”、“夫人”、“太太”、“小姐”。 3守时 4初次见面送小礼物,颜色:金黄色、绿色为佳 5登门拜访要事先电话预约,见面后主人奉茶,要在主人喝过后才可动手。 6若主人长时间为饮茶,忽然举杯只呷一小口,则表示送客,这是中国古老传统。 7迷信。 8接受各种服务付小费,打本地电话免费。 9“趋时”、追求名牌,“先敬罗衣后敬人”,根据人的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和地位,(一)商务小提示:,香港除了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西洋或中国传统节日之外,还有如太平清醮、谭公诞、车公诞等特色节庆活动。,(三)节庆,香港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和道教,(二)宗教信仰,集中了中西饮食文化的精粹,同时具备亚洲著名风味饮食特色。 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越南名菜、 粤、川、京、沪等菜系应有尽有。,(四)饮食习惯,接受称赞时,应礼貌的加以否定,不可以向西方人那样说:“谢谢”; 接受礼品时,要按照中国传统致谢,不可以当面打开; 探望病人时,不可以用白色或红色包装; 忌讳蓝色。,(五)习俗禁忌,六、台湾,基本上与大陆相同 见面握手礼并问好,商务交往应交换名片,称呼上:先生、夫人、小姐 商务拜访事先约定,准时赴约,上门做客应带礼物。 饮食以闽南风味为主,与大陆无多少差异。 服饰,商务活动宜穿西装。高山族有自己民族服装。,(一)商务小提示: 作好记录主人电话号码和其他信息的准备,许多小规模企业没有名片 努力找到有决策权的人,决策通常是最高领导人。 雇佣自己的翻译,也可考虑带一个俄罗斯律师。 不喜欢让步,通过罢工、威胁和发脾气来坚持自身的观点和立场,因此需要冷静和镇定。 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 让烟时,递上烟盒让其自取,不能只给一支。吸烟时,先问问你身旁妇女介意不介意。 俄罗斯人在公共场合要么不说话,要么低声交谈,很文明,七、俄罗斯,(五)服饰礼仪,1.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 2.不扣好扣子或将外衣搭在肩上都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表现。 3.城市居民多着现代西装,春秋季喜欢在西装外套意见漂亮的风衣,冬季则以呢大衣为主。 4.女士爱穿裙子。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 5.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二)宗教信仰,圣诞节、洗礼节、旧历年,东正教-国教,(三)节庆,(四)饮食习惯,量大实惠,油大味厚 1.日常以面食为主,黑面包、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喜欢牛羊肉。 2.喜欢酸、辣、咸和微辣口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西红柿、生洋葱。 3.吃水果时,不削皮。 4.很能喝冷饮,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 5.最爱喝的酒:烈酒伏特加。中国“二锅头”。 6.喝红茶加糖或柠檬,不喝绿茶; 妇女喜欢喝酸牛奶、果汁。 7.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 午餐则丰富的多,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二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土豆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三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四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五)服饰礼仪,1.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 2.不扣好扣子或将外衣搭在肩上都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表现。 3.城市居民多着现代西装,春秋季喜欢在西装外套意见漂亮的风衣,冬季则以呢大衣为主。 4.女士爱穿裙子。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 5.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8.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俄罗斯人用餐时,多用刀叉。 9.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 10.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 11.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 12.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性格豪爽、开朗,喜欢谈笑,感情外露,礼貌好客;组织纪律性强,习惯统一行动。 给客人吃面包和盐是最殷勤的表示。 先问好,再握手致意。朋友间拥抱礼并亲面颊,三下:左右左。男士对女士以吻手背为宜。 准时 尊重女性。拉门、脱大衣、分菜。 称呼:称其名和父名,不称呼姓。 爱清洁,不乱扔东西 重视文化教育,喜欢艺术品和艺术欣赏 喜欢洗蒸气浴。 称呼:同志、先生、您。 对人的外表、装束、身段和风度都可以夸奖,而对人的身体状况不能恭维。 喜欢赠送鲜花,必须单数,不能双数。,(六)礼貌礼节,不能说他们小气。 初次结识忌讳问对方私事。 不能背后与他们议论第三者。 对妇女忌问年龄。 忌讳数字:“13” 、不喜欢“666”,喜欢“7”。 忌讳的话题: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问题。 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太阳花”-国花。 “左主凶,右主吉”,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 爱小动物,像猫、狗等。俄罗斯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 喜欢红色吉祥,黑色不吉祥 去世送双数鲜花。,(七)习俗禁忌,(一)商务小提示: 商务活动节奏快,决策迅速。中层主管通常有相当的决定权,可以决定中型规模的交易。 律师满目皆是,高度诉讼化的商业气氛。 承诺要慎重 谈判中镇定自如,可获最后成功。 注意时差,美国共有4个时区。如果加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还要加2个。,八、美国,性格开朗,乐观大方,不拘小节,讲究实际,反对保守,直言不讳,30%人信仰基督教,20%人信仰天主教,其他东正教、犹太教和佛教。,(二)宗教信仰,(三)节庆,7月4日国庆节,独立日 圣诞节 感恩节:11月第4个星期四举行 6月第3个星期日父亲节 5月2日母亲节 4月1日愚人节 4月22日植树节,名特小吃不少,快餐业发展很快,三明治成为讲究效率的美国人的主食。美国人午餐较随便,常吃汉堡包、三明治等。 忌油腻,喜清淡。不爱吃肥肉,不吃清蒸和红烧的食品; 一般不饮烈性酒,即便要饮,也通常加入冰块再喝。 讨厌奇形怪状食品,如鳝鱼、鸡爪、海参、猪蹄。 爱喝冰镇饮料:冰水、冰可乐、冰啤酒,餐前习惯喝果汁,用餐过程中喝啤酒、葡萄酒,餐后喝咖啡助消化。 美国人请客人吃饭时,先用电话邀约,客人接到邀请要给予回答,参加者一般提前5-10分钟达到。若迟到15分钟以上,应先给女主人打电话。,(四)饮食习惯,(五)服饰礼仪,1.人衣着随意,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 2.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重要场会,应注意请柬上有关服装规定。如果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 3.妇女有化妆习惯,但不浓妆。,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 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5.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 6.他们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六)礼貌礼节,7.与美国人交往,有两种场合可通过赠礼来自然地表达祝贺和友情,一是每年的圣诞节期间,二是当你抵达和离开美国的时候。 8.去美国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带些小礼品如鲜花、美酒和工艺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 9.男女平等,要充分尊重妇女的自尊心,女士优先, 10.晚睡晚起,遵守时间、 11、礼貌用语很多:“对不起”、“请原谅”、“谢谢” 、“请” 12不喜欢被人打断讲话 13重视隐私,忌讳被问几个人私事 14、与人谈话喜欢与人保持一定距离,50公分以外,(六)礼貌礼节,(七)习俗禁忌,美国人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美国人互相交往时,不喜欢服从于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过分客气地恭维自己;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他们;美国人从小便养成独立奋斗、不依赖父母的习惯;美国早期历史造就了他们善于在逆境中不气馁、看准目标、孜孜以求的性格。他们认为,死要面子意味着一事无成,沉于幻想则意味着一无所有。他们钦佩的是那种精明强干的人。他们喜欢一切都自己动手,大小事情都能自己解决。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对年过30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 体重同样是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在美国,长得瘦不是错,甚至会让人羡慕,但超重就让人极为难堪,是种罪过。 避免谈论种族、宗教、性别、年龄和身体特征 非常重视安全、期望对所有接触的人都保持礼节,包括机场保安和空服人员,九、澳大利亚,(一)商务小提示: 平易近人,喜欢直截了当的谈话,不喜欢施加压力,讨厌局尊俯就。做生意不拘礼节,不喜欢炫耀,直接切入正题。不要给人做事的方式高人一筹的感觉。 能很好的分配工作时间,忙里偷闲进行放松和娱乐,做到工作娱乐两不误。 (二)宗教信仰 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三)节庆 12月的圣诞节 仲夏,(三)饮食习惯 不爱辣味,不吃海参;喜欢酸甜味,喜爱中国的淮扬菜、浙菜、沪菜、京菜。 (四)服饰礼仪 保守,冬天:套装,夏天:长裤、裙子或长衫。职业女性多穿套装,不是很正式的场合,男士可以穿得体的短装、及膝长袜、衬衫及带领带。,(五)礼貌礼节: 握手礼,热烈、称呼名字。 注意遵守珍惜时间 乐于交朋友,碰见陌生人喜欢主动聊天。 (六)习俗禁忌: 避免批评任何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事情,包括澳洲里欧洲相当遥远这个事实。 不要随便对别人的观点表示同意 行为举止要随意,不要装腔作势。 直接、坦白,但不可无礼的幽默。 会谈前要预约 “伙伴”是一种友好的称号 与英国的忌讳相同。,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口近2 0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11人,全国85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城市,密度不均。英国爱尔兰后裔占703,亚裔占49,土著居民约375万,占2。华人和华侨约45万。 澳大利亚官方语言为英语。 澳大利亚人703信奉基督教,非宗教人口占25。新教教徒、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土著保留着传统的宗教信仰。 澳大利亚的国花是金合欢。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 接近英国传统的习俗。土著人仍保留着自己特有的习俗。 名在前,姓在后,妇女婚前用自己的姓名,婚后自己的名+夫姓。 称呼:正式场合一般用全称,可冠以先生、女士、小姐。口头称呼:先生、夫人、小姐加上姓。对地位较高者和年长者多称先生和夫人,省略姓名。在家人和朋友直呼其名或名的昵称。 服务人员称呼其身份,先生、夫人和小姐,也可直呼其名。,性格爽快,粗犷、开朗,喜欢与人交谈。澳大利亚女性相对比较保守。她们办事认真,时间观念强,特别是年轻人的权威感较差,对政治和政界要人表示淡漠。 请客:提前一周左右向被邀请人发出邀请。被邀请人是否赴约应明确告知邀请人,如因故不能前往者,应及时通知。事先相约,。应邀赴约者最好带瓶酒,或一些甜点、糖果、画册、小工艺品等,或者一束鲜花。 崇尚自信、自强,对弱者不大表示同情,不打探他人的事情。平等意识浓厚,乘出租车必须有一人与司机并排坐,以示尊重。 约会守时。 交谈:不要涉及金钱、婚姻、年龄、职业、宗教等私事,不宜对其国内事务发表议论,不要说“自谦”的客套话,不可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在当地视为下流动作)。切忌对人眨眼。,澳大利亚人忌讳数字“13”,视“星期五”为不祥日子。忌讳兔子图案(视为不吉利动物)。 喜爱袋鼠、琴鸟和金合欢图案。忌送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黄颜色的花。 自觉排队等候服务,人与人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距离,绝不能紧靠前面的人,加塞更是失礼行为。 给小费不似欧美国家流行,但在饭店和餐馆也有所表示。 时间是“一国五制”局面,地区之问相差半小时至两小时。夏时制的起止时间也有差别,所以在澳大利亚城市问办理商务要注意时间差,了解到达时的当地时间。 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职员每年可享受34周带薪假期,另有数天节假日,十、英国,(一)商务小提示: 显示你对其公司及产品的了解 会谈前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天气和旅途。 英国流行给小费。车站、酒店搬运服务可给2050便士,衣帽间10便士,酒店女工一天50便士,洗手间510便士。出租车司机可给车费的lSZ,有行李加5便士。餐馆账单多数包括小费,否则可给餐费的1015。 英国3月末到9月末实行夏季时间,钟表应拨快1个小时。 (二)宗教信仰 绝大部分信仰基督教,北爱尔兰信奉天主教。国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佛教徒 (三)节庆 宗教节日、 国庆(现任英王生)日、 新年(礼物是煤块),(四)饮食习惯: 英国人口味偏清淡、鲜嫩、焦香,喜爱酸甜、微辣味。 不愿吃带粘汁或过辣菜肴, 不喜欢用味精调味,不吃狗肉。 讲究喝茶,尤爱饮祁门红茶。 喜爱中国的京菜、不太辣的川菜、粤菜。 宴会上应注意将主要女宾安排在第一首席上,斟酒也要先为女宾斟 用餐时切忌碰撒盐瓶(视为朋友口角或断交预兆), 切忌刀叉碰响水杯(为不幸预兆)。受到款待后一定要写信表示感谢。,(五)习俗禁忌: 英国人忌讳数字“13”,不喜欢“星期五”, 讨厌墨绿色,忌讳黑色,也不喜欢红色。 忌用山羊图案、大象图案、孔雀图案、黑猫图案、菊花图案、百合花图案、蝙蝠图案。 送花时,忌送百合花、菊花和红玫瑰(象征爱情);枝数和花朵数不能是“13”或双数;鲜花不用纸包扎。 英国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均为英语。 英国的国花是玫瑰。国鸟是红胸鸲。国石为钻石。 英国通行西方礼仪。,(六)礼貌礼节: 崇尚彬彬有礼、举止得当的绅士、淑女风度。女士优先原则。守纪律,排队习惯,右边排队,重契约,排日程要求准确,公务约会要准时,可迟到几分钟,不能提前。社交活动最好迟到片刻。 英国人见面相互握手、道安,忌拥抱(男)交谈时,双方距离不要太近。忌讳打听个人私事,要回避北爱尔兰问题、君主制、王室等政治色彩较浓的话题。英国人不喜欢被统称为英格兰人,可将他们称为不列颠人。 烟友聚会在一起,切忌一火点三支烟。据说一火点三支烟,会给其中的一个人带来不幸。,5英 国,3新加坡 人口300多万,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7,其他民族占14。人口的90集中在新加坡市,人口密度最高之一,世界第二大港口,海上交通中心之一。 语言:新加坡国语为马来语,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 宗教:多宗教国家。有宗教信仰的居民占855。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 坡市以清洁、绿化、美丽、繁荣著称,被称为“花园城市”。 注重文明建设:开展“礼貌运动”、“敬老运动”,讲究卫生与社会安全。 国花是兰花,亦称单棉、万代兰。,民俗与广东人很接近。喜食闽、粤风味菜肴,尤爱食水产菜肴。饮茶是新加坡人的普遍爱好。 打招呼的方式:握手、鞠躬为礼、双手握礼。印度人妇女额头点檀香红点,男人扎白色腰带,见面时行合十致意,平时进门脱鞋。 禁忌:不要用食指指人,双手不要随便插腰;用餐时勿把筷子放在碗和盘子上,也不要交叉摆放,应放在托架上。严禁随地弃物。与印度族和马来族人进餐时,勿用左手。印度人以牛为圣物,不吃牛肉。马来族人多信奉伊斯兰教。马来族人不食贝壳类食品,也不饮酒。不可触摸别人头部,不可露出脚心或鞋底。,(三)、马来西亚,1.社交礼仪 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马来人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所谓“摸手礼”。它的具体作法为:与他人相见时,一方将双手首先伸向对方,另一方则伸出自己的双手,轻轻摸一下对方伸过来的双手,随后将自己的双手收回胸前,稍举一下,同时身体前弯呈鞠躬状。 在马来人家中做客应注意举止得体,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当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而自己又必须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必须略低下头,并说“对不起,请借光“,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椅子上不能跷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应如此,女子则应并拢双脚,表现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盘腿,女子则要跪坐,不得伸直腿。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客人要走时,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告,晚上拜访通常应在8:30以后。,2.服饰礼仪,马来男子的传统穿着为上身穿称为“巴汝”的无领长袖衫,“巴汝”的特点是长、宽、松。下身穿长至脚踝的布质纱笼。在正式社交场合,马来男子现在喜欢穿一中称为“巴迪”的蜡染花布长袖上衣。马来女子的传统套服与男子相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她们的头上常常围着一条纱巾,与中东妇女不同的是,她们用的是鲜艳美丽的纯色纱巾。 在社交场合,马来西亚人可以穿着西装或套裙。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黑色属于消极之色,黄色也不适于作为服装之色。受伊斯兰教影响,马来人对绿色十分喜爱。,3.餐饮礼仪,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饮食习俗禁酒,喜欢饮用椰子水、红茶、咖啡,等 。 马来人:不吃猪肉和水生贝类动物。主食大米,喜食牛肉,极爱吃咖喱牛肉饭,爱吃 “沙爹”烤肉串。 印度人:不吃牛肉,吃羊肉、猪肉和家禽肉。 马来人好客:客人在主人家里若不吃不喝,等于不尊敬主人。平常用餐时只用右手抓食食物,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禁用其取食食物或饮料。只有在十分正规的宴请中,才以刀叉进餐。 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 马来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宾客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捧上槟榔盘,请客人共嚼槟榔。,4.习俗禁忌,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在马来西亚具有法律效力,并为人民所严格遵守。 马来人的礼仪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肩部。 不要在其面前翘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 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这一动作在马来西亚人来看是十分下流的。 与马来西亚人交谈时,不要将双手贴在臀部上,不要当众打哈欠。,(五)、澳大利亚,1.社交礼仪 握手是澳大利亚人见面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但男士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士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 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澳大利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他们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为一起进过餐,生意就好做了。,2.服饰礼仪,澳大利亚人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仪表,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 澳大利亚的衣着习惯简单总结为两条:一是按需要穿衣打扮,二是尽可能让自己舒适。 在平常日子里,人人穿着朴实,个个随意休闲,不管男女老少,人们的衣着以T恤衫、牛仔裤、运动鞋等休闲服装为主。,3.餐饮礼仪,澳大利亚人一般喜欢吃牛、羊肉、鸡、鸭、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讲究花样,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爱吃各种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等。西餐喜欢吃奶油烤鱼、炸大虾、什锦拼盘、烤西红柿等。用餐时,一般主人坐在离厨房最近的位置上,其余的人一般是主人指定的座位。有时主人说“Sit where you like.”这时可以随便坐。身为男士,在落坐前要看一下你右边的女士是否已经坐下,如果女士还没有入坐,帮她把椅子调整到最佳位置并请她入坐便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席间谈话不应涉及到个人私事。有关政治、宗教等谈论必须持谨慎态度,否则很可能无意中冒犯别人。最好的办法是等别人拉开话题后再谈。 如果你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当主人给你上菜时,你说不要是不礼貌的。 澳洲人的喝酒习惯也不大相同。有的家庭从不请人喝含酒精的饮料,有的则在饭前喝,饭后也许再喝点酒。,4.习俗禁忌,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可以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六)、法国,1社交礼仪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少女向妇女也常施屈膝礼。他们的男女之间,女子之间见面时,还常以亲面颊来代替相互间的握手。法国人还有男性互吻的习俗,两位大男人见面,一般要当众在对方的脸颊上分别亲一下。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不过施吻手礼时,嘴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交谈时要回避个人问题、政治和金钱之类的话题。被邀请到某人家里做客是难得的,即使已相识很久。 法国人注重烹调艺术,因此中午和晚上的两餐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能激起人们思维和美感的礼物特别受欢迎。不要送印有你公司名称的显眼大标志的礼品。,2.服饰礼仪,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船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协调一致。,3.餐饮礼仪,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喝酒,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土,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相当多的法国人为了形体美很讲究饮食。,4.习俗禁忌,对法国人来说,工作和假日分得很清,工作不能影响假日,但假日可以占用工作时间。 法国人工作时尽职尽责,一旦下班或休假,谁也甭想让他再干什么活儿,因为假日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法国人干什么事都讲究预约。如果事先不预约,首先,对方会觉得你不礼貌,至少有点儿怪;其次,没有预约,常常会吃闭门羹。 法国的国花是莺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法国人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选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三、国际交往礼仪的基本原则-三A规则。,第一个A,接受对方 第二个A,重视对方(欣赏) 第三个A,赞美对方,四、外国宾客忌讳种种,在涉外活动中,不仅要做到礼貌待人,还要了解各国的禁忌,避免不礼貌的行为发生。 (一)数字忌讳 西方:“13”、“ 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数字, 东方(中文、日文、朝鲜):“四” 不吉利的数字。“九”(日语),(二)食品禁忌 伊斯兰教:猪肉和无鳞鱼; 日本人:羊肉; 东欧人:海味,动物内脏; 叙利亚、埃及等国,猪肉,海味和动物内脏(肝脏除外) (三)颜色忌讳 日本:绿色; 巴西人:棕黄色; 欧美人:黑色; 叙利亚:黄色为死亡之色; 埃及、比利时:蓝色,(四)花卉忌讳 德国人:郁金香是没有感情的花; 日本人:荷花是不吉祥的花; 意大利和南美洲各国:菊花是“妖花” 法国:黄色的花被认为是不忠诚的表示。,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五、涉外工作的基本礼仪,1、正确使用外语 2、尊重外宾个人意愿 3、拜访外宾住所 4、国旗悬挂和礼宾排序,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第一,正确地称呼客人; 第二,常用“谢谢”; 第三,实话实说; 第四,注意语言方式的区别; 第五,理解外语的委婉和幽默 。,正确使用外语的礼节 :,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西方文化传统,尊重个人权利,体现在交往礼俗上就是,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立场、意愿为中心;一般不因别人的影响或环境的压力而勉强自己,改变主张。,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第一,事先要预约 第二,注意修饰穿着 第三,举止文明,客随主便 第四,接受款待,控制吸烟 第五,注意掌握拜访时间,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第一,国旗悬挂,“哪里挂”,“如何挂”,基本要求:高度适当、旗面平整、色泽鲜艳,第二,礼宾排序,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六、涉外活动的基本礼仪,1、出国(出境)前的准备,(1)学习国内对出国(出境)人员的规定和要求; (2)了解所访国家的风土习俗和生活习惯; (3)办理必要的出国手续。,第一节 涉外活动礼仪基础,2、出访国家(地区)须知,美国,埃及,日本,港澳,3、境外交往中的礼仪,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有朋自远方来,理应热情接待。这里既有对外宾应有的尊重,也是用外宾习惯的和能接受的方式表示友好。外宾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互异,所以我们在涉外接待的表现方式上应有所区别,多加注意。,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一、涉外活动的基本礼仪,1、迎送前的准备 2、迎送的过程 3、迎送接待的意义,组织迎送队伍,迎客时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宾至时,主要迎接人员应热情走上前去,与客人亲切握手、拥抱,互致问候,献上鲜花,再逐一介绍双方随员。然后,安排陪车人员送其去宾馆下榻。,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二、会见礼仪,1、会见的分类,(1)礼节性会见 (2)政治性会见 (3)事务性会见,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2、会见的程序,(1)提出会见的要求,同时向对方告知; (2)双方确定后,主方负责安排会见事宜; (3)会见当日,主方应先于客方到达会见场所,以便在门口迎接客人; (4)会见结束,如不安排宴请或其他活动,主方应恭送客人出门。,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3、座位的安排,主宾,主人,主宾,主人,客 方 人 员,主 方 人 员,主 客 主 客,主 客 主 客,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记录,译员,来宾,主人,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三、参观礼仪,1、区别情况,选定参观内容 2、精心组织,搞好参观工作 3、参观接待中的礼仪,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四、宴请礼仪,1、宴请的种类 2、中式宴请和西式宴请,第二节 涉外接待礼仪,宴请 的 种类,招待会,家宴,工作餐,冷餐会,酒会,第三节 涉外通联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经贸和友好往来逐渐加强、日益频繁。涉外通联礼仪也日益显示出自身的重要作用。,第三节 涉外通联礼仪,一、涉外信函礼仪,信头,投递说明,收信人地址,注意事项,称呼,事由,函件正文,结尾礼语,签字,日期,附件,抄送说明,第三节 涉外通联礼仪,二、涉外电话礼仪,三、电报、电传、传真礼仪,四、网络通联礼仪,四项注意,四点要求,第三节 涉外通联礼仪,1、注意书写格式 ; 2、接收方应在第一时间阅读内容,并在收到后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