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期中模拟考试(政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940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期中模拟考试(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考期中模拟考试(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考期中模拟考试(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期中模拟考试(政治)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药价越低,百姓越受益。这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一切企业的根本出发点C价值越低,使用价值越大D价格是制约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2“黄鹤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在品牌合资的大潮中,“活力28”已知被弄丢了。“美加净”在寄养给庄臣的日子里落下了营养不良的病根、“中华牙膏”则死心塌地嫁给了联合利华、一度辉煌的乐百氏早就给搞得灰头土脸,再也乐不起来了现在,又轮到了娃哈哈。法国达能公司最近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xx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娃哈哈中了达能十年前就设好的“消灭式合资”的圈套。所有这些都说明A我国企业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应该引进和利用外资B品牌是一种重要资源,一种无形资产,一种企业形象C“消灭式合资”违背了发展对外经济中的平等互利原则D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A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B发展农业科学技术C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D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4世界上思科、耐克等许多成功的企业都采用哑铃型企业模式(如图所示),把投资重点放在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上,中间的制造环节则主要靠“借鸡生蛋”,形成了抓两头(研发和营销)、放中间(制造),两头大、中间小的运作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企业的要求是A必须不断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B必须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方式C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D忽视制造过程,重视研发与营销5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磅,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6最近,财政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中国第一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规定政府用车只能选择九大被环保认证的品牌。今年,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须优先选择“绿色产品”。政府用于采购“绿色产品”的支出属于公共消费行政管理支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积累个人消费ABCD7国家税务总局xx年1月16日发布的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总是的通知规定:从1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以抑制房价上涨。在我国,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即土地增值越多,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税越重)。征收土地增值税之所以能抑制房价上涨,是因为A征收土地增值税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征收土地增值税会使得提高房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耕地的使用减少C征收土地增值税会使提高房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涉临破产D征收土地增值税会使提高房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触发更高一级税率的适用 据央行公布,xx年10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使月度储蓄存款额自xx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央行认为:红红火火的股市吸引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回答89题。8居民储蓄5年来首次下降,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股票的收益比储蓄的收益高B通货膨胀使居民实际收入减少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D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9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xx年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小张持有面值为10元的某上市流通股票1000股,每股的预期股息为0.45元。从理论上讲,本次利率调整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小张的股票会A升值2700元B升值3107元C贬值166.67元D贬值1728元10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下图中恩格尔系数变化告诉我们A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B城市居民总体生产水平较低C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D商品价格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11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多方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不利于我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有A减少资源性、资源高消耗类产品的出口 B鼓励更多地进口紧缺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以及高技术产品 C扩大国内的消费性需求D在地产、税收等方面实行特别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资121981年,美国科学家从太平洋红豆杉中提取了紫杉醇,经临床研究证明,能有效治疗多种癌症,因而被列为全世界公认的最有希望的抗癌特效药之一。浙江省晋云县前路中药材种植场的科研人员,经过五年的奋力攻关,成功种植2万多株红豆杉,为这一研究成果大面积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上述材料表明A客观必须符合主观B人脑能产生意识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人们可以根据科学理论作出超前反映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13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14胡适先生在回答做学问、研究问题时曾这样讲,“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胡适先生的治学经验告诉我们要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15胡适在四十自述里称搞文学革命是被“逼上梁山”,意为当时在语言、文学等问题上,国人信守传统,比较保守,死守文言文,不能给白话文应有的地位,他只好铤而走险,造文言文的反,造传统文学的反,试着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这主要表明创新A一定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B是创造新出现的事物C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D需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16今年来,植物原料成为世界药材市场的新宠,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名贵药材的栽培、种植,在资源的天然生长地,通过人工培育及科学管理,逐步形成半野生栽培状态的资源居群,以满足市场需要。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在资源的天然生长地种植药材,主要是基于A联系的客观性B联系的普遍性C联系的多样性D联系的条件性17解决城乡差距,过去依靠农产品的增长、提价等方法已经失灵。如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这说明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人类的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发展错误的认识,哪怕是理性认识,是根本不能指导实践活动的ABCD“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准则。回答1819题。18一个民族的历史往往既有其辉煌璀璨的一面,也有其屈辱的一面。这种对一个民族历史的认识符合下列哲学原理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19只有勇敢正视“耻辱”并从中吸取教训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这是因为A一个民族没有耻辱,就没有希望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矛盾双方的排斥和斗争是绝对的20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这一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不平衡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ABCD2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合理性在于强调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条件认为人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道路上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肯定了个人主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了唯心主义危害性ABCD22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令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仍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授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一钱斩吏”这则故事,给我们的主要哲学启示是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对待金钱要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作风、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ABCD23漫画中的做法A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违背了一分为二的观点C没有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D是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24xx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将正式实施。我国反垄断法草案在制定过程中,一方面,参照国际惯例,对典型的、世界各国有普遍共识的严重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加以严格禁止;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市场竞争不充分、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在制度安排上努力做到宽严适度,以培养企业依法自主、自律、自强的能力。这表明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制定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坚持了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了群众的观点ABCD25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说明A实现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B事物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C人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事物的预见性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回答2629题。26“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B是词人对自然现象基于长期观察的合理想象C表明理性认识不一定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D表明艺术与科学没有本质区别27虽有“神悟”,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天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C艺术想象必须以事实为依据D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2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人们的心目中,月亮是圣洁而美丽的化身。然而,俄罗斯科学家研究认为,月球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祸源。于是,科学家们呼吁加强对月球的研究,为人类造福。上述材料中,俄罗斯科学家对月球有新的不同认识。这表明人们改造自然以自然的客观存在为基础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过程知识构成是影响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重要因素认识的目的就是发现规律ABCD29北京时间xx年10月24日下午6时,“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航天风险很大,但成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人们对航天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B宇航员飞行知识的多寡C国家航天决策机构决心的大小D社会民众对航天事业的支持程度 30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的华丽、内涵厚重。“祥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的统一B实践与认识的统一C继承与创新的统一D分析与综合的统一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3小题,共计40分。31近些年来,一方面,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另一方面,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纷至沓来,国人倒是过得津津有味。东西方文化交流十分活跃。(1)中国文化负责人指出:我们认为文化之间的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流态度。请分析这一态度的哲学道理。(6分)(2)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8分)32青海湖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被誉为青海的“母亲湖”。进入20世纪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导致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环湖地区大面积种植油菜,短短几年时间内上马了6个国有农场,开垦荒地30万亩。各地方单位和农民也蜂拥而上,开垦荒地5万亩。过度的农业开发,大量的截水灌溉,导致了注入水量严重减少,又给了青海湖致命的一击。每到油菜花开的时候,青海湖周边一片金灿灿的景象,但是这幅美景背后的代价却是惨重的,这些油菜地正在一步步剥夺青海湖的生命,青海湖水位正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急剧下降。 (1)结合青海湖的开发,分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辩证关系。(6分) (2)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人与自然(青海湖)的和谐相处。(8分)33xx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货币信贷供应增长过快等问题。这从根本上说是增长方式、结构、体制问题。xx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标本兼治,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控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上来,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个词序的变化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请运用辩证法或认识论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简要分析说明。(辩证法和认识论二者选其一作答,若二者都作回答,不重复给分,只任选其一给分)(12分)参考答案1A 2D 3B 4C 5C 6D 7D 8C 9D 10C11D 12D 13B 14B 15D 16D 17A 18D 19C 20D21C 22B 23D 24A 25C 26B 27B 28B 29A 30C31(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我们要承认矛盾,承认矛盾的差异性。(3分)因此,既要为我们自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而骄傲,“各美其美”;(1分)也要学会欣赏和尊重别国历史文化,“美人之美”。(1分)不同文化之间既保持自身特色,也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分) (2)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对优秀文化遗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加以弘扬;(2分)坚持两点论,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对文化遗产既保护又开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分)坚持适度原则,对文化遗产要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2分)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又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2分)32(1)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对立统一的。(2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地农业开发,加剧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并最终影响经济利益的获得;(2分)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影响短期内的经济利益,但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分)要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2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分)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青海湖的和谐发展。(2分)33运用辩证法回答: (1)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xx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货币信贷供应增长过快等问题。这从根本上说是增长方式、结构、体制问题。(3分) (2)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xx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标本兼治,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控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上来,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3分)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 (4)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次序上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3分) 运用认识论回答: (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是由其增长方式、结构、体制滋生的。(3分) (2)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xx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标本兼治,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控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上来,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3分) (3)认识是变化发展的。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这表明人的认识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3分) (4)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