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840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1.(每空1分,共6分)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请回答:(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未成熟的/成熟的/萌发的)种子、幼根和幼芽。(2)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的目的是排除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_中。(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mg/L的赤霉素实验所进行的5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4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_(应该/不应该)舍弃。本次实验结果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遗传图解6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A(普通斑)对a(素斑)为显性。在Aa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在雌蚕幼体中发现有少数个体表现为素斑、或为普通斑与素斑的嵌合体;另有少数普通斑雌蚕成熟后,其测交子代斑纹表现为伴性遗传。对这些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请回答:野生型 突变I 突变II(1)若嵌合体幼蚕的部分细胞为突变I,则其是在细胞进行_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所致。(2)突变I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3)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出突变II测交的遗传图解。(4)野生型雌家蚕(ZBW)经诱变处理后出现了一只突变型(ZW)雌家蚕,该突变可能是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胚胎期致死)或无效突变(仍保持原有性状)。现将经诱变处理的雌家蚕与野生型雄性家蚕进行两代杂交实验,观察F2性状分离情况,请预期实验结果:若F2中_,则说明发生了隐性突变;若F2中_,则说明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若F2中_,则说明发生了无效突变。3(11分)图一示利用番茄植株进行的两组实验的结果,图二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叶肉细胞内的A、B两种生理作用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代表物质,ah表示生理过程,IIII代表B生理作用的不同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二中代表H,则物质的中文名是 。(2)实验的自变量是 ,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实验还必需在适宜的 等外界条件下进行。(3)从实验一结果来看,日温26、夜温20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 ,理由是 。(4)实验二结果曲线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此时番茄植株上部叶片中的一个叶肉细胞可发生图二ah中的 过程。 (5)实验二结果曲线中番茄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阶段是_ 段。经过一昼夜的实验后,番茄植株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若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则曲线中C点会 (上移或下移),若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则D点会 (上移或下移)。4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说明: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a1、b1a2、b2a3、b3a4、b4a5、b5a6、b6蔗糖溶液浓度0.125M0.025M0.05M0.1M0.2M0.4M液滴沉浮情况下沉微下沉均匀扩散微上浮上浮明显上浮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原理是: ,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2)本实验的结论是: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 M的蔗糖溶液浓度(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4)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在第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 。(5)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如何改进? 。5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1)目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 和标志重捕法。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小马同学对某池塘中的鲫鱼进行了调查:第一次捕获10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该池塘中鲫鱼大概共 条。(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7天;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 ;(3)在培养后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图中96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1(每空1分,共6分)(1)调节;未成熟。(2)内源植物激素;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3)不应该;不能。23.(11分)三磷酸腺苷 夜温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答温度不给分) 不一定 没有在其他日温和夜温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进行实验B、C a、c、d、f、g、h BC 否(1分)上移 上移 4(1)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2)0.05(3)蔗糖溶液的浓度 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的改变(4)上浮(5)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5(1)样方法 378 (2) 取样前振荡试管 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3)酵母菌密度太大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左上原则)(相邻两边及其顶角)(4)25 随酵母菌数量增加,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养分等减少,酵母菌种内斗争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