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844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一、选择题(本卷共50小题,1-30分,每题1.5分,31-50每题2分,共计8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读图3回答14题。 M图例1. 、分别是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 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 两大板块 B. 三大板块 C. 四大板块 D. 五大板块3. 甲、乙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旧海岸线4. 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取最短航线应A.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 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5. 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 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 暴雨形成的冲沟C. 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 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6如图所示,世华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远离海岸线。下列哪一项人为因素最可能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 D超抽地下水,造成地盘下陷。读下面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回答79题。7图中、代表的补给类型依次是 A.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地下水 B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D.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8图中以补给为主的区域内,有关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部河流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 B北部河流水位变化小,冰期长C.南部河流水位变化小,落差大,富水能 D.北部河流水流平缓,利航运9.据2004年3月2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海洋研究专家说“加利福尼亚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太平洋海底被大约300万吨重的塑料垃圾所覆盖,其面积相当于中欧。它们是由风和洋流从日本和美国的海岸带来的”。能够把塑料垃圾从日本和美国海岸带到加利福尼亚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太平洋海底的风和洋流有( )冬季风 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西风 千岛寒流 北太平洋暖流图4A.B.C.D.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有“极圈火岛”之称。读图4,回答1011题。10有关冰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B冰岛冬季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C冰岛的活火山带是板块的碰撞造成的D冰岛缺乏大型乔木,主要原因是降水太少11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意为“无烟的城市”,能正确反映冰岛城市供暖构成的是( )能源类型水电核电煤炭地热图31读图31,回答1213题。12造成该地著名古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13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侵吞水面缩小14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读某地地形图,回答1516题。15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A甲 B乙 C丙D丁16下列与图示地区特征描述相符的是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读“沿30N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随经度变化图”回答1719题:17图中显示盐度最低处位于120E 120W 亚欧大陆西岸 太平洋西岸 A B C D18此处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B蒸发量小C寒流影响D径流影响19图中显示温度最高处也在此处附近,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气候C太阳辐射D洋流20.读下图,分析可以依据下列哪些因素判断M点所在的南北半球( )纬度分布 等温线 昼夜长短年变化 降水量年变化A.B.C. D.读世界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122题。21.右图中四序号所示自然带在左图中也有分布的是A. B. C. D.22.关于两图的比较,正确的是A.左图中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较明显B.右图中由沿海向内陆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地域分异C.左图中非地带性现象较明显 D.两图中草原带景观在7月份呈现一片葱绿23.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共航行227万海里(1海里1852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 371千米),收集陨石5 000多块。这次考察的行程相当于绕30纬线多少圈?南极地区陨石丰富的原因是( )A2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多 B1圈多;气候寒冷,陨石容易保存C2圈多;磁场强,能吸引更多陨石 D1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大读下图,回答2426题:24有关图中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较周边高B.甲地有可能是山间小盆地C.气温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D. 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25乙河流的水文特征是()A. 流量小 B. 含沙量大 C. 汛期长 D. 结冰期较短26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A.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 B. 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C. 土壤为肥沃,为紫色土 D. 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读图回答2728题。27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A3 B4 C5 D628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之间B板块挤压处的地层年龄较轻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多石灰岩矿D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29.右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A、两地B、两地C、两地D、两地读右侧世界局部地区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30-31题。30洋流甲是( ) A巴西暖流 B北赤道暖流C墨西哥暖流D南赤道暖流31乙地区的植被破坏将导致( )A全球变暖B臭氧层破坏C酸雨 D光化学烟雾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3233题。32.图中所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D.砂岩分布区33.该洞穴所反映的各种地貌景观是由哪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读南北朝时期庾信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34-35题。34.“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A.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B.春季增温快的现象C.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D.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35.这四句所描述的地区是A.东南沿海地区 B.四川盆地C.台湾海峡两岸 D.长江中下游地区下图为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图中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边的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照资源,数字1-4表示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读图回答47-48题。36.水分资源并不太差但缺水严重的是A.青藏高原 B.西北内陆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37.阿拉伯数字为4、3、1的区域和3、2、3的区域都大面积种植水稻,但是前者的市场上却大量销售后者所产大米,据图分析其原因是A.前者稻米产量不足,需从外地调入 B.两区域关系友好C.前者光照不足,所产稻米品质比后者低 D.后者居民不喜欢吃大米38.右图为我国进行北极考察时的航线图,往返路线大致为上海日本海楚克奇海北极永久海冰区日本海上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去时,先顺流航行,后逆流航行B.航行中经过白令海峡C.进入北冰洋后,发现北极附近是极昼D.接近考察路线最北端时,船上的国旗向东北飘扬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据此回答3940题。39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 B C D40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地形平坦,汊流较少波浪作用明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多沙洲,沙岛发育A BC D右图为1951xx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41-42个题。411951xx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4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自然环境中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43-44题。 43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 )A箭头可能表示大气降水 B箭头可能表示水汽输送C箭头可能表示地下径流 D箭头可能表示地表径流44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岩浆岩,则A箭头可能表示变质作用 B箭头可能表示外力作用C箭头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D箭头可能表示岩浆活动甲 三峡乙 珠穆朗玛峰景观丙 桂林山水丁 黄河壶口瀑布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4546题。45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46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读图,完成4748题。47土壤中有机质最多的是A B C D48处形成的土壤最可能是A红壤B荒漠土 C黄壤D黑土读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4950题。49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甲 B乙C丙 D丁50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姓名 班级 考号 座位号 51、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红海阿斯旺大坝L1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 。 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 、 。(3分)(2)简述红海为什么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3分)(3)简要说明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2分)(4)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河流(5)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a南北对比: ,原因 。 b河流沿岸向东西两侧变化规律: ,原因: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