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 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580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B保护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C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影响D高纬度国家不需要防治全球变暖读“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示意图”,回答24题。2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xx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地面下沉D海水膨胀3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明显的侵蚀作用,如果只考虑这一因素,图瓦卢35月份哪一方向的海岸受侵蚀最严重()A东北岸B东南岸 C西北岸D西南岸4气候因素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A减缓工业化进程B援助发展中国家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停止使用煤炭,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5下图所示曲线反映的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A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次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D美化环境,减弱噪音6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烃、一氧化碳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BCD读图,回答89题。8与a到b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地震频发B华北旱情加重C地中海海面缩小D斯里兰卡国土面积扩大9人类应对上述变化的正确思路是()A改变大气环流B改变太阳辐射状况C推行低碳生产消费D淘汰化石燃料下图为1951xx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1951xx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11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12全球变暖虽然会给地球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但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幅度减少B全球变暖会使冰川的融化量加大,从而使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更加充沛C全球变暖会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各地的农作物产量提高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使于温带作物的生长距平值是指实际值相对于平均值的差值,读下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1978 D.1978xx1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15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 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滩涂面积减少 淹没部分耕地 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二、综合题 16、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材料二 北方15个省(市、区)xx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1)从图中看,北方只有少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xx届高三级地理练习 8 参考答案(全球气候变暖)1-15 BBBCB CABCD ADDBA16(1)偏低 青海(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3)北方降水较少;北方扬沙浮尘偏碱性,中和雨中酸性物质。(4)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