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473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4页,共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中的诗句节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诗文意在原文译文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角弓精心调整好, 弦弛便向反面转。 兄弟婚姻一家人, 不要相互太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 百姓都会跟着干。 你是这样去教导, 百姓都会跟着跑。 A劝导周王治国要张弛有度B劝谏统治者行分封顺民意 C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3在书法艺术方面,“宋四家”各有千秋。下列图文信息“苏胜在趣” “黄胜在韵” “米胜在姿” “蔡胜在度”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C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宋代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峰4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晋商家族则有“学而优则贾”的传统,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晋商经营理念先进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D科举制度已经衰落51901年张之洞、张謇等人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指出:“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A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B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C认识到工业富国强国的重要性D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6宋庆龄说:“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A孙中山在多次维护共和斗争失败后思想转变B中共在组织工运遭受重大挫折后认识提高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D“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心愿 7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之条约,同年5月20日,经三国政府正式交换批准并立即生效。该条约的签署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英都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调整对外政策 争取国家权益需要抓住有利时机 中国从此成为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ABCD8徐中约教授指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理解有误的是A强调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动性B认为中国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C中国已经摆脱儒家思想束缚D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9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史料史论A宋代“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商业税成为宋代财政收入主要B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近代中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普遍C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宗教D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计划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10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A长期 “左”倾冒进B具有时代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D缺乏连续性11读图,当今中国“吃”文化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中国餐饮文化及其丰富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吃”可以感受不同民族、地域的风情ABCD 12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这一事件对中国而言A标志着从不结盟到结盟外交的转变B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巩固C淡化与联合国主要经济机构的联系D符合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第卷(共52分)注意事项:1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直接答在此试题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方框处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1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分)并给予简要评价。(分)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分)概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建设历程中的地位。(分)材料三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共产党提出的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是真正的革命三民主义的政策。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这样的政策我们叫做新民主主义的政策,这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摘编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共为了“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所采取的措施,(2分)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政策“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6分)材料四 读下列图表新中国六十年修宪一览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示意图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画 律师在进行法律咨询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6分)14(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夫民之从事死制(注:肯为国家拼死效力)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 商君书壹言第八(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6分)材料二 既天下义理制度皆从孔子,天下执经释菜(注:以菜蔬设祭,为立学堂或入学之礼)俎豆(注:礼器,引申为祭祀、崇奉)莘莘皆不归往嬴政、杨广,而归往大成之殿、阙里之堂,共尊孔子。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2)指出材料二中两人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分)简述你对这两种态度的认识。(分)材料三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看,不同时期的产权制度都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否则将会导致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最终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李淑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3)运用李淑妍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点出现的原因。(6分)资阳市高中xx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共48分)15 CDBAC 610 DBCCB 1112 AD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8分)(1)思想主张:承认君主的权力,但反对君主独裁专制;主张分权和“众治”。(4分)简评:在中国处于又一个“大变革”的前夜,顾炎武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民主色彩,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其思想还不具有近代的“民主”和“民权”意识。(4分)(2)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分权制衡)、人人平等。(3分)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3分)(3)措施: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2分)理解: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团结各阶级、阶层人士共同抗日、争取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事情;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占人口总数的大部分。中共在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上实现双减双交政策等措施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这样的政策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也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6分)(4)特点:过程曲折艰难;法律制度逐渐发展完善,由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宣扬民主、制定法律到注重民主法制的贯彻落实(从名义民主到现实民主);体现实事求是原则,符合时代要求。(6分,答出三点即可)14(24分)(1)实行什伍连坐、废分封设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6分,答出三点即可)(2)态度:康有为尊崇孔子,并认为天下应共尊孔子;李大钊批判否定孔子及传统儒学。(4分)认识:时代等不同使他们对待孔子及儒学的态度不同: 19世纪末,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借孔子的威名宣传维新思想; 20世纪初,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宣扬“尊孔复古”,企图复辟帝制,逆时代潮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和民主思想的扩展,李大钊对孔子及其儒学进行全盘否定。(4分)根本目的都是为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都有利于思想解放。(2分)从自身立场和斗争需要,全盘肯定或否定孔子及儒学都是不科学的。(2分)(3)最低点:19661970年(或19661975),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脱离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忽视农民正当利益,使他们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农业生产增长率相对较低。(3分)最高点:19811985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自负盈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分)(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