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472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4页,选择题部分1至8页,非选择题部分9至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13.著名学者罗荣渠所著现代化新论认为,按照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变化速度, 社会变迁可分为四种模式: 渐进性微变、 突发性微变、 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受外力影响)。按此工业革命和辛亥革命应分别属于() A.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 B传导性巨变、突发性微变 C创新性巨变、突发性微变 D.传导性巨变、渐进性微变14.右图所示纸币最有可能发行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5.“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 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16. 1933年10月,美国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17.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基本的运动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阵地战的方针18.下列历史事件的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公元前119年,参加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部队得到西域都护帮助,大破匈奴军, 使匈奴北徙漠北 唐朝前期,百姓李老辛年届五旬,请求交纳绢或布代替徭役,根据政策地方政府没有 批准他的请求 1924年,苏联农民契卡在交足粮食税以后,把一部分剩余粮食运到集贸市场出售, 被市场管理人员发现予以没收 罗斯福新政期间,某西方发达国家新闻记者持同等数量本国货币在美国购买同种等量 商品,花费比从前要少一些 A. B. C D.19.“会议的后半段是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委员会进行实质性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 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其中引中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这是会议取得的一项最重大的成就。”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布雷顿森林会议20.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 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虽不能科学的反映现实生活,但却是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下列神话用来描述民族起源的是() 共工触不周山而死,人们奉他为水师 姜螈无子,踏过大脚印,居然生子,是为后稷,牛羊鸟兽护育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女娲炼制五色彩石补天,并以神龟四足将天撑起 A. B. C D21.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 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 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22.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 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 B. C D.23. 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C.里约热内卢宣言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 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38.(26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城镇出现以来,middle class(中产阶级)主要指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的工商业阶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middle class变成一个职业概念,同特定职业的收入和生活方式相连,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自领)、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等。 肖瑛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 材料二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咋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1)分析材料一中西欧中产阶级在14世纪以后越来越富有的原因。列举他们为改变“财富 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现状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事件。(9分)(2)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不得 摘抄原文)。(8分)(3)中国“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的经济模式是什么?1978年后,促使中国中产阶级开 始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9分)39.(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五“新加坡经验”的缔造者李光耀曾留学英国,所谓“新加坡经验”的源头在英国。李光耀从英国学到了三样东西。他对这些西方经验做了东方式的改造。第一,法治精神。李光耀在英国学习法律,接受了西方的法治思想。他的严刑峻法的社会管理模式使新加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廉洁。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涣散和“失败”相比,新加坡是相当安定和安逸的。当然,这种模式中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因素,大至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小至颇具特色的新加坡鞭刑。第二,费边主义。费边主义弃革命而取渐进式变革道路,英国是一个300多年没有发生革命的国冢。李光耀赞同平和的改良,曾经对新加坡主张“革命”的“左派”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政策。第三,社会主义理想。李光耀信仰“老式的社会主义”,即给予公民平等的机会来显示他们的才能和为自己获得财富。为实现这个目标,李光耀在新加坡推行强政府施政模式和集体主义的“亚洲价值观”。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新加坡展现的是一种“非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 新京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 取的措施。(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3)结合材料二、四,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2分)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3分)(4)根据材料五并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加坡经验”值得肯定的施政措施的看法。(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