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11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349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11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11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11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级化学11月考试试题2019-2020年高三化学11月考试试题 含答案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II卷58页。将第I卷的正确选项写在机读卡上,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本试卷满分108分,90分钟完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是带电荷的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是因为水分子内形成了氢键 C晶体中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pH与体积均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AlCl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也相同,则可能是AAlCl3过量BAlCl3的量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C两种碱均过量 DAlCl3的量恰好与氨水完全反应3把硫和强碱(如NaOH)加热至沸,反应后,硫转化为S2-和,则反应的S和生成的S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 :1 :1 B3 :2 :1 C3 :1 :2 D4 :1 :3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NAB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b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bNA/44个C常温下,1L 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所含CH3COO为NAD常温常压下,0.1 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A5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H2,则该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OH Mg2+ Cl BCl K+ Na+ Ba2+CBa2+ Cl Cu2+ DH+ Na+ Cl6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会引起离子浓度减少的是 OH Fe2+A B C D7 .MCF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则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负极的反应为:H2+CO32-2e=H2O+CO2B该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为:4OH+4e=O2+2H2OC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D随着反应的进行,CO32在不断消耗8右图表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W的叙述正确的是XYZW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为YXY、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W的单质常温下呈液态,一定条件下可与铁粉反应W的原子序数比Z大9A只有 B C D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 + CO2(g) 2CO(g);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ABCD10800时,a、b、c三种气态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由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是反应物Bt1后,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Ct1后,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t1后,若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1125时,pH=2某酸(HA)与pH=12某碱(BOH)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若两者中有一种为强电解质,则一定是BOHB若HA是强酸,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若混合液中存在离子水解,则一定是A水解D两者混合后,BOH有可能过量Al(NO3)39H2O铝片 澄清溶液 白色沉淀 适量NaOH溶液饱和NH4HCO3溶液 过滤、洗涤适量HNO3 溶解、浓缩、降温、结晶、12实验室制备硝酸铝晶体Al(NO3)39H2O可使用下列方法:反映上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OH+2H2O = 2AlO2+3H2B2HCO3+2AlO2+H2O = 2CO2+2Al(OH)3CNH4+AlO2+2H2O = NH3H2O+ Al(OH)3D3H+ Al(OH)3 = Al3+3H2O化学测试卷题号131415161718总 分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13(共9分)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和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所做的确认为:在中先加入 ,再加入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和所用的试剂外,还能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13(共9分)(1)H2O、H+、SO42-中的某一种粒子能够使CuO溶解(2分)(2)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而是另外的H+、SO42-两种粒子中的一种粒子使CuO溶解(2分)(3)Na2SO4(或K2SO4等)(1分),稀硫酸(1分)(4)氧化铜固体溶于稀H2SO4是稀硫酸H+在起作用,而H2O,SO42-两种粒子都不能使CuO溶解。(2分) 硝酸或盐酸等 (1分)14(9分)某教科书对“铝热反应”实验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同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已知:Al、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物质AlFe熔点()6601 535沸点(02 4672 750(1)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2)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的最简单方法: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物中含有金属铝。请填写下列表格:所用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9分)(1)合理(1分)(2)用磁铁吸引,若能吸附,说明有铁生成(2分,只回答用磁铁吸引,给1分;其它答案合理且完全正确给1分)(3)NaOH溶液(1分)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加入NaOH溶液,(1分)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熔融物中有铝(1分) 2Al+2NaOH+6H2O 2NaAl(OH)3+3H2(3分)15(9分) 恒温、恒压(1.01105Pa)下,将2.0molSO2与a molO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HT2 T1T2 T1=T215(6分)(1)3.65;65% (2)16(14分)下面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J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A、G、H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常温下C、D、F为气体,有关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E的化学式分别为 ; 。(2)物质D的结构式为 ;G可能的化学式为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需条件的,要注明反应条件): ; ; 。(4)将金属铝片和A的某种同素异形体作电极,一定浓度的J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则原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6(14分)(1)NO2(1分) H2O(1分) (2)O=C=O(1分) Mg(1分)(3)4HNO3(浓)+C CO2+4NO2+2H2O(2分)3NO2+H2O 2HNO3+NO(2分)4NO+3O2+2H2O 4HNO3(2分)(4)Al+4OH3e AlO+2H2O(2分) 2Al+2OH+2H2O 2AlO+3H2(2分)17(8分)X、Y、Z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X为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Y为双原子分子;Z常温为液体,其水溶液呈弱酸性。(1)X与钠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常温下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助燃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Y为遇水就能剧烈反应的单质,则Y的电子式为 ;若Y为化合物,用石墨电极电解Y的水溶液,其电解反应为: 。(3)若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后再加Z,发现铜粉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8分)电解(14分)(1)2Na2O2+2H2O 4NaOH+O2(2分) (2): F : F : (2分) 2HCl H2+Cl2(2分)(3)Cu+H2O2+2H+ Cu2+2H2O(2分)18.(11分)有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要求: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取10.4g该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NaOH)= 。(只写表达式,可不化简)(2)取10.4g该混合物与100mL1.00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若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中:n (NaOH)= ; m (NaHCO3)= .(3)设该混合物中n(NaOH)/n(NaHCO3)=x,取该化合物10.4g于一容器内充分加热后,再排出气体,固体质量减少了m.试通过计算确定m的取值:x1时,m = ;x1时,m = .答案1 C 2 B 3 B 4D 5 B 6D 7A 8C 9B 10C 11D 12B10.484V22.410.418.(1) (3分) (2)0.0500mol; 8.40g (3) 1.51g 1.51g (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