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练(8.14)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074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练(8.14)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练(8.14)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练(8.14)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练(8.14)地理试题 含解析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正太铁路(太原一石家庄)是山西省最早的一条铁路,穿越多条河流,与卢汉铁路(卢沟桥一汉口)交会于石家庄。正太铁路修建时的窄轨(1米宽)与采用国际标准轨(1435米宽)的卢汉铁路不一致。下图为1907年中国北方部分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正太铁路修建时,采用窄轨的原因有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穿越多条河流当时施工技术较低 (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A BC D3早期正太铁路与卢汉铁路轨道宽度不一致对石家庄发展的影响最可能是A加速发展 B阻碍发展C没有影响 D无法推测4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日记中记录:“8日,天气晴,当地时间18点整,太阳在我校西面的山上消失。”该日所在的月份可能是A11月 B1月 C3月 D5月5读图3,回答下题。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该树位于A黑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C维多利亚湖沿岸 D五大湖沿岸7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非洲斑马迀往赞比亚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图中EF为黑夜与白天的分界线(阴影部分为黑夜);GH为纬线圈的一部分;O点为极点,球面距离CO=AO=2220KM;B为AO中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若O为南极点,则图示季节 ( )A重庆一中丹桂飘香秋意浓B华北平原冬小麦区一片金黄C一中师生欢歌笑语迎校庆D南非高原草木青翠羚羊成群9若图示时刻为世界时间9点,此时在B点看到太阳位于正北,则(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S,45E)B此时,全球新旧两天的比例是8:1CB点经度为135W,其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为30DC点经度为45E,此时的太阳高度为20人们习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 资料中“九九歌”所描述区域( )A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 B河网密布水运发达C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11 与“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黑夜时间更长地面温度更低 冬季风较强A B C D某日,我国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太阳高度:在巨型圆靶(下图中的圆是以O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杆子,A1、A2、A3、A4、A5分别是竿子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的轨迹), 回答下列问题。12在图中以0为原点,兴趣小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用虚线表示),最合理的是( )A坎 B离 C艮 D巽13当上题中竿子的日影子最短时,地球上晨线上的纬度如下图所示。已知M在Q的东南方向,则与图中点P同在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A125W B50E C115E D55W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14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8001900 B1900xxCxx2100 D2100220015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 喜湿 B喜阴 喜湿C好热 耐旱 D耐寒 好旱16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读下图“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7关于该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正确叙述是A城市化水平始终低于工业化水平B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阶段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D阶段工业化水平升高,城市化水平降低18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农业 B工业 C采矿业 D服务业19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某区域的水系、土地利用、地形、土壤图层进行叠加,可以用于A商业布局和规划B评价交通网的合理性C耕地分类和规划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0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第卷 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21读图,回答问题(1)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序号)。(2)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 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3)若甲、乙代表城市,丙代表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 (填写图中序号)。(4)试分析城市化对城市的影响。22图1为“泰国位置示意图”,图2为“泰国首都曼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泰国位于东南亚,其_的地形条件和_的气候特点,有利于种植_(粮食作物)。泰国种植该粮食作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等。(2)泰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_,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_、_、_、_等特点。(3)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列举两个方面说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_。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示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不是最少的,A错;坡度小于2的区域聚落数量不是最多,B错;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正确;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不是最多,D错。选C正确。考点:考查读图能力。2D3A4D【解析】试题分析:2正太铁路修建时,采用窄轨的原因有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对。根据材料可知,穿越多条河流,对。当时施工技术较低,对。(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对。D对。3读图,石家庄地处正太铁路、卢汉铁路交汇处,正太铁路的窄轨与卢汉铁路的国际标准轨不一致,进出山西的所有物资必须在石家庄重新装卸和转运,成为晋冀间物资转运枢纽,工商业随之迅速繁荣,加速其城市发展,A对,B、C、D错。4该兴趣小组位于北京,根据材料中“8日,天气晴,当地时间18点整,太阳在我校西面的山上消失。”分析,若西侧为平地,则太阳还没有落山,判断当地该日昼长夜短,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四个选项中只有5月8日符合条件,D对。其它月份不符合昼长夜短条件,A、B、C错。【考点定位】正太铁路修建窄轨的原因,影响,昼长时间判断。名师点睛:了解山西、河北两省间有太行山相隔,铁路修建要穿过山区。结合材料中信息判断,本题难点是要了解铁路修建时的清政府的投资状况。要注意铁轨宽度不同,火车不能直接通行,需要重新装缷货物,形成转运枢纽。有高大山脉阻挡,日照时间短,不代表昼长短,昼长时间是按平地状况计算。5D【解析】试题分析:从常住人口数量1990-xx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总体逐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是总体呈下降趋势,即D选项符合。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6D7D【解析】试题分析:6当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该地为正午,即该地地方时为12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可以计算出该地位于75W该树的影子始终指向北方,说明其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最长影子OB(冬至日)和最短影子OA(夏至日)中间的OP应该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的影子长度,OP的长度与树高等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故可以判断该地位于45N该地的地理坐标为(75w,45N),所以该地可能位于五大湖沿岸故选:D7当树影由B向A移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向北回归线,及从冬至日-春分-夏至日的过程,此过程北京的昼夜状况是夜变短、昼变长,但春分日前是昼短夜长的,故A不符合题意;非洲斑马生活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时段应该迁往处于湿季的北部非洲,故D不符合题意;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该时间段正午太阳高度应该先变大再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该树所在地区为温带地区,冬季到夏季树叶有由黄变绿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D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名师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8D9C【解析】试题分析:8若O为南极点,根据图中昼夜分界线位置,南极点是极昼现象,则图示季节北半球是冬季。重庆一中丹桂飘香秋意浓 是秋季,A错。华北平原冬小麦区一片金黄是成熟时,在夏季,B错。一中师生欢歌笑语迎校庆有可能,但不一定,C错。南半球正值夏季,南非高原草木青翠羚羊成群,D对。9若图示时刻为世界时间9点,此时在B点看到太阳位于正北,则此时C点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世界时的经度是0经线,可以计算出C点的经度是45E。根据OA=2220千米,可知A点纬度是70S,南纬70S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S,太阳直射点位于(20S,45E) ,A对。此时,135W是0点,全球新一天占21个时区,旧一天占3个时区,新旧两天的比例是7:1,B错。B点是OA的中点,纬度是80S,经度为135W,其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为30,C对。OC=OA ,C点的纬度是70S,经度为45E,此时的太阳高度为40,D错。有两个正确答案,不改题了。考点:日照图判读,不同区域季节差异,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期计算。10C11B【解析】试题分析:10由材料可知,“九九歌”所描述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系发育欠佳,不会是河网密布,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河流结冰期不超过六个月,所以C正确。11从图中可以看出,数九大约从从1月9日开始,到3月4日结束,“数九”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 与“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气温更低的原因是地面温度更低,冬季风较强“三九四九”期间,太阳高度变高;昼长变长,黑夜变短;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B13D【解析】试题分析:12读图可知,A2与A3影子等长,那么影子最短位于A2与A3之间,为地方时12时的影长。该地的经度为东经125,所以该地应当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正午影子朝北,所以坎为正北,离和坎正相反,为正南,故选B。13图中竿子最短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东经125,图中P地位于晨线与南纬80度的切点上,M在Q的东南方向,该处地方时12点,P地为东经125度,与其相对的经度为西经55度,故选D。【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与方位14A15B16C【解析】试题分析:14读图,根据各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18001900米,A对。其它海拔高度占的百分比小,B、C、D错。故选A。15根据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在各海拔阶段所占比重都最大,说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B对。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坡向占比重小,说明不喜光,A错。阳坡占比重小,说明不好热、耐旱,C错。海拔超过1800-1900米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不耐寒。A、C、D错。故选B。16综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森林带为针叶林带,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针叶林带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高海拔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C对。光照增强不是植被分布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A错。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少,B错。森林对水分要求高,森林分布增加,说明降水增加,D错。故选C。【考点定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17B18D19C【解析】试题分析:17读图可知,横坐标为城市化水平,纵坐标为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始终高于工业化水平,A错。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B对。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城市化水平升高,工业化速度慢于城市化速度,C错。阶段工业化水平升高,城市化水平升高,D错。故选B。1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城市化水平升高,城市人口比重升高,吸引就业的主要为第三产业,故选D。19提供的图层有区域的水系、土地利用、地形、土壤等,所以可以规划种耕地分类和规划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热量丰富,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合布局种植业,C对。商业网点的分布需要交通和人口分布图层等,A错;交通网的合理性需要人口分布图层等,B错;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需要经济数据等要素,D错。故选C。【考点定位】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 城市化动力 地理信息系统20D【解析】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刻,东半球(20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6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21(1)2、3、4 ; 1、5;(2)发达 发展中(3)3、4;(4)提供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容易造成城市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大,影响社会治安,就业困难等。【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2、3、4代表的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1、5对应的人口迁移发生在同一国家内部,属于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来划分的。(2)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主要发生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时期,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人口迁移即属此类。(3)图中3、4对应的人口迁移由表示农村的丙区域进入表示城市的甲、乙区域,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有利方面: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劳动力,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利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迁入给城市交通、居住、社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考点: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影响22(1)平坦雨热同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等(2)水稻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3)杂交水稻使产量大增塑料大棚改变了蔬菜种植季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