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48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下降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 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2、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3、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束缚了人的思想B限制了人的自由 C树立了人的尊严 D否定了人的地位 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但宗教改革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5、右图漫画所宣扬的主题思想是 A社会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君主专制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6、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B宣扬人性解放C构建理性王国D倡导思想自由 7、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8、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10、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大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日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11、他的著作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指的是谁的哪一部著作A林耐的自然系统 B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 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2、西方学者李普曼在其道德序论中指出:“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A生产经验是科技革命的主要动力 B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C发明是发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D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进步13、海国图志格物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年间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刊。以下关于这些书刊的表述正确的是A这些书刊均使用西历纪年 B这些书刊的指导思想均为“中体西用”C这些书刊均有介绍西学的内容 D这些书刊均为维新派所创办14、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类别18601899年1902年1904年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15、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背景对话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A民风日新 B民权兴衰 C民智未开 D民族觉醒16、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被誉为开辟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宣言书的重要讲话,其主题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8、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下列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与人间喜剧的创作手法一致的是 A大卫科波菲尔B唐璜C等待戈多D巴黎圣母院 20、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A现场直播访问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 B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新闻 C直播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开幕式 D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3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4分)(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3分)(1)实行君主专制。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3分)(2)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推动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分)(3)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腐朽。(3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读下列一组图片: 图一蒸汽机车 图二电灯 图三电子计算机(1946年)材料二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3分)(2)针对材料一中的图二,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说明。(4分)(3)根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3分)(1)图一“蒸汽时代”;图二“电气时代”;图三“信息时代”。 (3 分)(2)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其影响下,电动机、发电机相继出现,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也是根据这一原理发明的。(4分)(3)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影响学业;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分)23、有学者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1840-1949年)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各列一个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的代表性事件?(4分)(2)“制度层面”的历史事件产生怎样的思想影响?(2分)(3)“心态层面”的历史事件对政治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存在什么局限性?(4分)(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戊戌变法:思想启蒙(或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3)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2分)局限性: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看法(或对中西方文化认识比较片面)。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三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3分)(3)材料三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2分)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2分)。(1)服饰汉化(1分);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2)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任3点3分)(3)、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分)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或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少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2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4分)(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 (2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2分)(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3)不符合实际。因为大部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或符合实际,因为部分农民成为自由人。)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察为中心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材料三:(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努力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所述,指出1853年在佩里访日后,对日本的影响。(2分)(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实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4分)(1)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2分)(2)经济改革: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振兴国有化企业及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特点:反对全盘西化(反对极端西化和极端自由化)。(4分)(3)目标: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强大的日本。结果: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