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31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 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温室效应 SO2 的排放 白色污染 臭氧空洞 ( )ABCD2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 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l)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D.C6H12O6(s)3O2(g)=3CO2(g)3H2O(l) H1 400 kJ/mol3“西气东输”工程使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告别了管道煤气,用上了天然气。已知某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其体积比为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 2CO(g)O2(g)=2CO2(g)H566 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0.31 kJ/mol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用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的可燃气体,理论上所获得的热量,后者大约是前者的多少倍()A1.3 B1.6 C3.1 D0.84.在298 K、1.01105 Pa条件下,将44gCO2通入750 mL2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1L2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g)NaOH(aq)=NaHCO3(aq)H(2yx)kJmol1BCO2(g)NaOH(aq)=NaHCO3(aq)H(2xy)kJmol1CCO2(g)NaOH(aq)=NaHCO3(aq)H(4xy)kJmol1D2CO2(g)2NaOH(l)=2NaHCO3(l)H(8x2y)kJmol15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如图()所示:H1H2H3根据上述原理和图()所示,判断各对应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AFH=H6BADH=H1+H2+H3CH1+H2+H3+H4+H5+H6=0DH1+H6=H2+H3+H4+H56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拆开(或形成)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为198 kJ/mol,PO为360 kJ/mol,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 kJ/mol,则P4(s)3O2(g)=P4O6(s)的反应热H为()A+1 638 kJ/mol B1 638 kJ/mol C126 kJ/mol D126 kJ/mol7已知反应:101 kPa时,C(s)O2(g)=CO(g)H1110.5 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8、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g)和H2(g)反应生成2molNH3(g),放出92.4kJ热量。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0.5molN2和1.5molH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kJ。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Q2Q1=92.4kJ B.2Q2=Q1=92.4kJ C.2Q2Q192.4kJ D.2Q2=Q192.4kJ9.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s)+2B(g)2C(g) ,下列叙述中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v正(A)2v逆(C);(2)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2a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6)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1)(3)(4)B. (2)(3)(5) C. (3)(4)D.(3)(4)(5)(6)10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 ) A上述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Cab Da1b11. 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说明的事实是( )0A.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B.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C.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加深D. 及时分离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有利于合成氨12. H0,在室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 X点时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A B C只有 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2N2O5(g)=4NO2(g)O2(g)H74.9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H0、S”“”“=”),判断的理由是_;三、实验题 (10分)21、(10分)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量筒量取30 mL 0.50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_。(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 (从下列选出)。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3)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为_( 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四. 计算题(共8分)22. (8分) 在一定温度下, 将等物质的量的A、B两物质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2AgBgxCgDg()()()()+ ,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2:3, 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请回答下列问题:(1)x值是多少?(2)此时A的浓度及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2 mol/L,c(B)=a mol/L;达到平衡后,c(C)=1 mol/L,a是多少?(提示:利用平衡常数计算)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I卷 选择题(48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CBDBAD题号 9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CBCCBD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