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05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 B同姓王族 C先代贵族 D士大夫2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3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妻妾儿子一般称谓妻(正室)三子(20岁) 四子(13岁)妾一(侧室)长子(27岁)妾二(侧室)二子(24岁)A B C D 4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只要是指他A灭六国统一天下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修建万里长城 D继承了秦国王位5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6秦朝中央官职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7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是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C征发国家徭役 D监督地方长官8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A秦朝的郡县制 B西汉的州郡县制C元朝的行省制 D唐朝的军镇制 9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分割王国的封地C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D分割王国的财政权10唐朝中央的三省中,负责审议的是A门下省 B中书省 C 尚书省 D中书门下省1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说明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 专制皇权的加强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协调12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 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13清初设置的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D陪读陪写,赋诗作画14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两方”是指A贵族、平民 B平民、奴隶C地主、平民 D奴隶主、奴隶15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某法官接到了一个案子,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只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跟随他作战受伤的士兵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他依据的是A习惯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万民法 D十二铜表法16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获益最大的是A农民 B城镇有产者 C金融资产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18在美国,处于决策中心的是A总统 B最高法院 C国会 D众议院19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20德意志帝国宰相的产生方式是A联邦议会选出 B皇帝任命 C帝国议会选出 D内阁提名211839年(道光十九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实现了这一目的。这个“岛屿”是A台湾岛 B香港岛 C澎湖列岛 D澳门岛22. 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A英国人在华犯罪受中国法律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C这一规定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23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天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A永安建制后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C定都天京后 D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取得胜利后25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先进中国人是A林则徐 B洪仁玕 C洪秀全 D康有为26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末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C中法马尾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27 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28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29某中学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是A清朝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国民党反动派 D美帝国主义30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重游南湖,仔细察看了“红船”内外并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在“红船”上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通过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C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1图三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B“国民荣光,锦绣河山普照”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32“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这个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三大D八七会议33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某校团委准备组织团员观看图四所示的地方。该地方是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C广州起义纪念馆 D南昌会议纪念馆342005年5月16日,九十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图五)。这个地方是A柳条湖 B卢沟桥 C汀泗桥 D泸定桥352007年12月13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请你和我一道向在七十年前那场杀戮中遇害的中国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材料中“七十年前那场杀戮”是指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36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这些“土八路”的出现是毛泽东关于什么思想的实践体现A人民战争思想 B土地革命思想C统一战线思想 D根据地建设思想3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战役时间指挥者组织兵力破坏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1940年8-12月彭德怀100多个团xx多千米近3000个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38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A粉碎重点进攻 B挺进大别山C发动三大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39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A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B解放军占领南京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新中国成立40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与之相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4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C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召开 D第一国际的成立42巴黎公社是A临时政府 B资产阶级的政权C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3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有一革命纪念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是为了纪念A巴黎公社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44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那么,新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5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6新时期我国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是A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大力培育农村青年干部 D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47.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叶剑英 D周恩来48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A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B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49“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主权归属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50新华网4月7日电:自1990年到xx年4月,共有301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在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D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一、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本题共16分)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我们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中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 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被统治;抽签参加政治机构;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一切职司的任期都是短暂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材料一、二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4分)材料三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在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下面是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图示。2.阅读材料三中英国议会与内阁关系图,简述图示中的内容。(6分)图片作为一种历史资料,承载着历史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6分) 美国费城制宪会议3上图所示的会议通过了什么历史文献?说明这部文献是如何实现中央与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分权与制衡的?(6分)二、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材料一 201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指出:一百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材料中“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又分别指的是什么?(5分)材料二 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2请你为它撰写说明词。(5分)(包括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历史意义等)材料三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3.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胜利的认识。(8分)三、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6分)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材料一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外交的基本方针? 材料二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发言2.观察材料二中图?,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5分)材料三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1954年12月11日,毛泽东在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指出:“我们认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3.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言论的理解(6分)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历 史 试 题 答 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ADCDC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ADBDC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BDBBDCB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BDBDACBBD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ACDDCDBAA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一、本题共16分1人民主权、法律之上、轮番而治、权力制约(4分)2责任制内阁下,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阁并任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图示的权力机构中体现了权力制衡、人民主权、集体责任制、少数服从多数等政治原则。(6分)3文献:美国1787年宪法。(2分)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三权分立,互相制约。(4分)二、本题共18分1社会变革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世界潮流、人群需要分别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和实现民族独立(5分)2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学生来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分)3原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2分)理由:角度一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角度二 弘扬爱国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角度三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角度四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角度五 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反对侵略。 (每个角度2分,答出三个角度即可得6分)三、本题共16分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3分)2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和协议的达成;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5分)3.外交成果: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3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