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历史试卷(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90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历史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历史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历史试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历史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秦朝政治制度机构示意图 雅典政治制度机构示意图选项中 国希 腊A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集体领导选举制、任期制、公民政治、个人独裁B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选举制、任期制、公民政治、集体领导C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终身制、世袭制、君主主权、个人独裁D选举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任期制、终身制、公民政治、集体领导3、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5、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都省”是指管辖河北、山东和山西的行中书省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行省长官由中书省委派官员担任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A. B. C. D.6、下列关于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设在皇宫内部,方便皇帝处事,便于保密 B都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C明朝内阁能参与决策,清朝军机处则不能 D都加强了君主专制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参与国事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 C. D.8、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C.民主制的流行 D.公民政治的盛行9、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说:“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民主政治体系最后一道防线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10、“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材料中“她的民主制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借鉴有 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 议会制 保护人制度A B C D11、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言论自由,而被诬陷引诱青年、亵渎神圣,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主要反映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A.五百人会议拥有最高司法权 B.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对外邦人的审判可不按法律程序 D.民主生活已抛弃正义原则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13、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关键举措是A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B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部落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D多数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14、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15、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对世界影响深远,下列正确的说法有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它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A B C D16、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郡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17、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18、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19、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用法治取代人治C.国王从此不能干涉议会D.诞生了英国成文法典20、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诧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二战后的美国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相似。你认为它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21、选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它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的选举则起源于英国选举,它的发展同经济基本同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选举在英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请问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英国下议院议员美国众议院议员 英国内阁成员 美国总统 A B C D22、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23、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2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25、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2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27、(xx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5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28、(xx年海南高考历史7题)“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29、(xx年高考江苏历史5题)“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3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3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2、理性主义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主要是因为 A.它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的启蒙作用 B.代表人物出身于第三等级 C.主张把精神追求变为现实行动 D.提出了许多有用的革命观点33、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34、“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对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人生而平等” D“人民主权说”35、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36题14分、37题13分、38题14分、39题9分、共50分)3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 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须知科举考试,必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的,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特点。(3分)(2)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下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3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6分)(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分)3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 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材料二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1832年的改革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不足xx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xx-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选举资格的限制也仅仅从身份资格转为财产资格,身份歧视变为财产歧视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3分)(2)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如何?(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3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联何忧也!”材料三:洛克提出实行法治原则,防止专制独裁的统治。他说:“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随具体情况而变化,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这些法律的最终目的且唯一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洛克提出了著名的分权理论。他把国家主权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有的称执行权)和对外权(有的称联盟权)。立法权就是制定和公布法律的权力,即“有权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来保卫社会及社会成员”。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由民选的议会来掌握。在君主制国家中,两种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应联合在一起,委托于君主。但行政权和对外权必须从属于立法权,君主必须服从民选的议会。材料四:洛克只注意到立法权应当同行政权严格地区别开来,却没看到司法权也是应同行政权相分立的。行政、司法不分,这是宪政制度理论中最忌讳的一种形式。新课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据材料一,唐代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2分)(3)据材料三,洛克强调法治原则的目的是什么?洛克主张建立的是什么形式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三阐述你的理由。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洛克提出这些主张的现实目的是什么? (3分)(4)据材料四,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欠缺?近代哪个国家在政治体制建设中弥补了这种欠缺?这个国家实践的是哪个启蒙思想家的什么理论?(4分)(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唐代的权力分配与洛克的主张是否一致?简要阐述你的理由。(2分)39、(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37题)(9分)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一 文字信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1)依据材料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二、 数据信息表一 中国自然灾害朝代分布 类型次数朝代水灾旱灾其他(如蝗灾、地震、风灾,霜冻等)总计秦汉三国(前246264年)90112198400隋唐五代(589959年)254194108556清(1644 -1911年)92610167762718表二 古代欧洲国家各种自然灾害每四百年发生次数 类型次数朝代水灾旱灾其他(如蝗灾、地震、风灾,霜冻等)总计公元300年以前202103211011500年99286719415011900年24051229520卜风贤中西方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注:对上述表格略有删改)(2)通过对比材料中两个表格的数据,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越接近近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就越高。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请你结合材料分别说明理由(注:只从正确和不正确两个方面考虑)。(3分)三、 实物信息建筑被称作“凝固的历史”。如果你到美国华盛顿旅游,便会看到眼前三大建筑物。国会大厦 总统府 最高法院(3)结合眼前的三大建筑物所承载的政治功能,联系所学的知识,请你概括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所反映的政治特点。(4分)ABDDD/BCDCA/DCBBA/CBDBC/AACBA/DDDBC/DCBBA36(15分)(1)先以德行为标准,再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分)(2)察举制下,考试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2分)科举制下,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1分)(3)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2分)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2分)为官僚队伍选拔高素质的人才。(2分)(4)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2分)37、(1)直接民主、轮流执政;(2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答妇女、奴隶、外国人没有民主权利同样给分。)(1分)(2)“新种类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1分)具体表现: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3分)(3)变化:减少农村(或“衰败选区”)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选举资格限制从身份资格转为财产资格;增加选民总数。(任答3点3分)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1分)(4)联系: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分)38(1)变化: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1分)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皇权。(1分)(2)皇权与法权的冲突。(1分)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1分)(3)防止专制独裁,为人民谋福利。(1分)君主立宪制政体。(1分)阐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巩固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1分)(4)行政权和司法权不分。(1分)美国。(1分)它实践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牵制与平衡”的理论。(2分)(5)不一致。(1分)前者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封建专制制度,后者主张建立的是法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分)39、(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分)(2)正确: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的数据都显示,越接近近代,水灾、旱灾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都越来越高。(2分)不正确:因为自然灾害次数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史料记载,越到近现代,史料的保存就越完整,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的自然灾害就比近代少,只是古代的数据没有能够完整保留下来而已。(3分)(3)相互关系: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有效防止专制的出现。(5分)政治特点: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