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55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逡巡 皴裂 教唆犯 怙恶不悛B.牛虻膏肓露锋芒罔然若失C.荠菜侪辈药剂师济济一堂D.谄媚焰火设陷井掐头去尾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一个人真要全神 地做一件事,还有什么事会做不好?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 ,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竞技体育, 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A.贯注 回应 纵然B.贯注 回应 固然C.灌注 反应 固然D.灌注 反应 纵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念,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B. 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小城雨巷结束后,主持人董卿感慨说:“真是美轮美奂,充满诗情画意。”C.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基本道理上的启蒙:我们是崛起大国的国民,现在中国这条大船已经远航出海,我们不与它其命运而能独善其身的概率微乎其微。D.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符合它们的逻辑。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B.2011年10月31日,当第70亿个人类居民降临这个已经不堪重负的蔚蓝色星球时,让人们感受到了“人口时钟”的加速旋转。C.济南园博园将原样原件地复建世博山东馆,届时,没有去过上海世博会现场的市民可前往该园一睹世博山东馆的风采。D.网络谣言一度愈演愈烈,能否根治这一问题,既有赖于政府出台制度来规范网络行为,也有赖于广大网民对谣言的自觉抵制。5.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是恰当的一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从山脚蜿蜒而上。 。花墙上飘着垂攀附,绿白相映, A. 路边长满木香花,结成两道覆霜盖雪的花墙 绿的格外鲜嫩,白的格外皎洁B. 木香花长满路边,结成两道覆霜盖雪的花墙 白的格外皎洁,绿的格外鲜嫩C. 木香花长满路边,结成两道花墙,覆霜盖雪 绿的格外鲜嫩,白的格外皎洁D. 路边长满木香花,结成两道花墙,覆霜盖雪 白的格外皎洁,绿的格外鲜嫩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选自xx329人民日报,有删改)【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6.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D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7.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孟子见齐宣王日:“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日:“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日:“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背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因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日:“于传有之。”日:“臣弑其君可乎?”日:“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日:“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日:“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圆伐万乘之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日:“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日:“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日: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注】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旄倪: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汤放桀,武王伐纣放:释放B贼仁者谓之贼贼:戕害 C五旬而举之举:攻克D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今日不知其亡也 吾其还也B、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认C、武王伐纣,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组是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A B C D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盂子认为一国之君要辨识没有才干的臣子并罢免他们,不能仅仅听身边之人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倾听百姓的声音。B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表明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国君如果倒行逆施,就是老百姓的敌人。C战争胜利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的土地,孟子认为需要看燕国的百姓是否愿意,如果兼并了,燕国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D尚书记载,商汤最先征伐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但后来却因不公平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第卷(共114分)四、(24分)l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4分)。 (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即事夏完淳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1)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 ,知来者之可追。 , ,用心躁也。(2) ,善假于物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景翳翳以将入, 。 ,感吾生之行休。(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五、(12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内容将得出的结论写在横线上。(不超过25字)(4分)2011年9月至10月中美韩日四国青少年研究机构共同进行了一项调研。研究者在四国分别抽取了普通高中在校生若干名,对他们的国家意识、生活意识、留学意识、课余生活、国民印象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其中某些调查数据来看,79.4的中国高中生认为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80.7的中国高中生表示“若国家遇到危机,愿为国家做任何事”,分别比美国、韩国和日本高出24.7、35.4和50.9个百分点。该调查湿示, 。17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连日来,海南博鳌因众多政府首脑齐聚于此参加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旨在解决亚洲各经济体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博鳌亚洲论坛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8下面是一则某政府机关在网上发布的招聘公告。对此形式,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强烈反对。请你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4分)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了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农业合作项目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张娜拉、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冬荷李木生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这样狼籍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稀稀落落。苍凉。落寞。好象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湖,真的死去了吗?但是,有一丝荷的清香,悄然潜入心肺,连强大戗人的寒气也无法将其阻断。在这冰雪的湖上,我与冬荷相识。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地开着。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风寒榨尽了水分算得了什么?失去了丰腴,那就裸露出庄严的筋脉迎接风雪。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有时会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乍看这带着黑色边缘的窟窿,好象这荷已经脆得很,一碰就会碎的。其实不,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天要起风雪,水要结成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躲避肯定是不行。逆来顺受恐怕也不行,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迎上前去。有一枚荷叶曾是那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寒风里,它反扣在一杆斜立于冰雪之中的荷柄旁,仿佛一位持枪披甲的英雄。它那依然硕大的叶片起伏着,犹如奔腾向前的波涛。而隆起的筋脉,在太阳下骨骼一样地凸显着,更让这波涛有了山峦连绵的质感。这如波涛山峦般起伏不息的,不就是勇士容山纳川、吞吐日月的胸膛吗?还有给我以强烈震撼的那枝冰中的莲蓬。莲柄早已没入冰雪中,莲头却执拗地伸出在冰面上,面朝着空旷的天空,十七个空了的莲房犹如十七个森然的弹洞。真是触目惊心。望着这十七个无言的黑洞,我依稀听到了呐喊与控诉。它一定有过孕子的艰难与幸福。那十七粒饱满圆润的莲籽,肯定蕴含着新鲜而又芬芳的思想。不然,枯燥狰狞的严冬不会向它施以能够致以死命的寒冷。但是寒冷又能怎样?饱满的莲籽早已植入湖底的泥中。太阳升起来了。冬日的湖上,荷的故事正没有尽头。冬的湖上,最热的当是荷了。冰压不住它,雪也盖不住它。它总是融化了冰雪,让热的生命在这冰雪的湖面上醒目着。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世界里,总有那曾经外直中空的荷柄,或挺着,或曲着,或拧着,或举着,从冰下牵紧了纹理毕现的荷叶和莲籽散尽的莲蓬。融去了身上冰雪的荷,黑着或灰着,却崭新着。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出淤泥而不染”;冬日的荷是从冰雪中生的,历垢世而弥新弥净。更有爱的宣言写在冰雪之上干枯了也要拥抱着,共同迎受着寒风,等待冰消雪融的日子;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谁能说与所爱者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呢?热的荷,当是伟大的洁净与爱的楷模了。午时的太阳下,荷的凛然与愤怒却历历在目着。铜铸铁打般的荷柄有的举着叶或蓬,那是荷的解放的旗帜;有的头已半冻在冰中,却还将身子拱作劲弓,要将一统的冰盖掀翻,那满布的细钉头样的刺疙瘩,似乎正隐隐漏出咯咯吱吱的响声。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布满在湖底。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梦在,来年的夏天,还能不让荷在每一朵浪花上自由地飞翔吗?那是月华做成的荷瓣,水精做成的荷叶,渔歌做成的蜻蜓呀!整个夏天的热烈,都在这里轰轰烈烈地演绎着。一种水样的感觉正在冬荷的筋脉里汩汩地流动。饱满,自在,清新,高洁,它甚至看见了花瓣分披的粉荷,嫩黄泛绿的花托周围,是黄黄的蕊毛,花托上微突着幼小的莲籽,泪泡一样地娇嫩着。美好,就是这样的吧?还有夏荷的清香,夏荷的明朗,夏荷风中快乐的呻吟和夏荷染红了白云的欢笑,都在抚弄着冬荷梦的琴弦。风刮着。冰封着。雪覆着。夕阳正泛着荷蕊般的嫩黄。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19.文章多次写到太阳,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第二段划线的句子。(4分)好象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21.第段作者已经着力描写了荷叶,第段为什么还特别刻画“一枚荷叶”?这两段表现了荷叶怎样的特点?(4分) 22.请结合文章谈谈冬荷给你的启示。(6分)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xx5、24一、(15分)二、(9分)6D(原文讲的是“自然生发”而非“随意生发”)7.A(此项所谈为语音变迁,与文化和艺术内涵无关)8C(A原因有二,语音变迁,古音不存只是其中之一;B“诵、唱和吟”顺序错,与原文不符;D从原文最后一句来看,“吟咏(诵)”最根本的作用是涵养传统性情,但它同时又是语言的艺术和审美的艺术)。三、(12分)9.A(放,流放,放逐。)10B(介词,凭。A代词,他;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C兼词,“之乎”;兼词,“之于”。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11D(是对何谓故国的评论。是齐宣王想假托顺应天意而吞并燕国的表现。是表述商汤如何统一天下的)12D(“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错误。原文的“怨”,是后被征伐的百姓抱怨不先征伐自己的国家,而先被征伐的的国家的百姓是高兴的,没有抱怨)四、(24分)13(1)国君任用贤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才,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任”“逾”“戚”“慎”各1分)(2)很多诸侯谋划讨伐我,(我)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呢?(“谋”“以”和句式各1分)(3)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以为”、“箪”与“壶”名词作动词、“师”各1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14(1)“复楚”“亡秦”运用了项羽、刘邦(或陈胜、吴广)等秦末起义军灭秦的典故(2分),表达了作者反清复明的雄心壮志(2分)。(2)作者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1分),写惨淡的月色笼罩城池,营造了寂静悲凉的气氛,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破家之痛(3分)。15.(1)不霁何虹今宵酒醒何处(2)挟飞仙以遨游 长使英雄泪满襟(3)流言止于智者 潦水尽而寒潭清(4)用之所趋异也 雨雪霏霏(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即不得分)五、(12分)16中国高中生的国家意识在四国青少年中最强。(4分)17连日来,海南博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为众多政府首脑齐聚于此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此次博鳌亚洲论坛是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它旨在解决亚洲各经济体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4分,每句1分)18.【答案示例l】支持。该公告使用网络语言,亲切幽默,生动活泼(1分),一改政府严肃的面孔,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2分)。同时,以到明星家乡工作来吸引年轻人,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1分)【答案示例2】反对。该公告使用网络语言,太过调侃,太不严肃(1分)。政府机关的公文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和公文文体,否则就有失严肃性和权威性(2分)。并且出现多位韩国明星的名字,也有引导青年人崇洋追星之嫌。(1分)(若能从其他方面作答,表述合理亦可得分)六、【18分)(一)19线索作用,按时间描写了朝阳里、太阳升起后、午时和夕阳里的冬荷的不同特点,使文章层次分明(2分)。提供了明丽的背景,为荷注入了热力与生机,烘托了冬荷的精神(2分)。20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化用名句,极力渲染了过去荷叶生长的繁密、荷花开放的热烈、荷湖生命的灵动(2分)。与当前的冷落形成对比,突出下文冬荷给人的震撼(2分)。21第段总写荷叶,第段是具体刻画,点面结合,使荷叶的形象更加丰满突出(2分)。荷叶干缩破败但坚韧劲道,不惧严寒,勇敢抗争(2分)。22在灾难面前,不要回避现实,不要逆来顺受,最好的办法是迎上前去,勇敢面对。(2分)与他人相拥、携手,共同承受苦难,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2分)在人生顺境时,要留下未来希望的种子,在挫折、灾难面前要保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梦想。(2分)七、(60分)参考2011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3为基准分评分。译文: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说要有世代(与国家体戚与共)的臣子。现在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任用的人,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宣王说:“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识别哪些人没有才干而罢免他们呢?”孟子说:“国君任用人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选,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左右侍臣都说好,不行;大夫们都说好,也不行;全国的人都说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不行,这才罢免他。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可杀,这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像这样,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齐宣王同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盂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贼。败坏信义的人叫残,残和贼这样的人叫独裁者。我只听说杀了独裁者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齐国人要兼并燕国。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它。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仟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这时,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嚣,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