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53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 选择题(满分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2010年11月23日,朝鲜韩国在延坪岛海域相互炮击。此后美国韩国日本举行多次军演,半岛局势持续紧张。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朝鲜半岛便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自二战结束以来的60多年中( )朝鲜半岛的分裂由美苏占领区发展而来在“冷战”阴影下朝鲜半岛分裂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A. B. C. D.3“冷战”导致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表现有( )越南战争的爆发 古巴导弹危机 朝鲜和德国的分裂 联合国的建立 AB CD4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曾说:“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位大使所说的“击败美国”指的是(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C.越南战争美国的失败 D.西亚产油国一致提高油价,引发美国经济危机5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再次带来战乱和苦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A.阿拉伯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合作 B.联合国开始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C.双方对解决矛盾和争端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D.美苏取代英法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6xx年12月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共造成巴方死伤6800多人,以方死伤70多人,但由于各方的努力斡旋,这次巴以冲突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这说明( )A.经过这次血与火的考验,巴以双方已经达成谅解B.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目标实现,不想进一步扩大战争 C.虽然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但和平的力量占主导D.哈马斯军事力量弱小,在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被迫屈服 71981年10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1995年11月,对中东和平做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两位政治家的遭遇主要说明( )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B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C阿以矛盾不可调和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8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其地理概念结构如下图所示。突出表明中国( )A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D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9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 ( )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 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A B C D10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xx年,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 ) A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D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11xx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时说,“置身于这个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或应该试图主宰另一个国家。任何将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置于他人之上的世界不可能获得成功”,造成这样时代的原因有(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A、 B、 C、 D、1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13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中,最大的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代的两大主题B.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加经济竞争力C.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D.美欧日三极之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竞争冷战对手14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多国政府都已加入打击海盗犯罪之行列。索马里海盗活动愈益猖獗说明( )A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有共同利益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D和平对话和公平合理协商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15xx年,我国外交贯彻“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三大理念,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三大理念的提出( )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是基于世界各国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表明我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变A BC D16商朝武丁时期甲骨。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是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甲骨反映出( )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 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 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 17有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该国应是诸侯封国 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 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A B C D 18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19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宗亲血缘关系。从血亲来看,下图所示甲、丙两人之间的关系是( )A父子关系 B叔侄关系C甥舅关系 D爷孙关系20 (美)斯塔福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1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22贞观政要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 23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24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25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26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27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28“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29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 )考试内容狭隘 考试模式僵化 能力要求单一 考试公平性缺失A B C D30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31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32“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33“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这是因为罗马法( )A批判了奴隶制的罪恶 B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C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D巩同了欧洲各国的统治34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3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36.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 ) A主观随意 B轮番而治 C三权分立 D依法治国37“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 )A人民主权原则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 B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权C公民大会上繁琐的辩论影响了行政效率 D极端的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38梭伦说:“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梭伦改革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组成“四百人会议” D设立陪审法庭39下右图是某同学在学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后所绘制的漫画。该作品( )A准确揭示了直接民主的缺陷B错误扩大了雅典民主的范围 C直观反映了雅典公民的育从性D全面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性4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个大题,满分共40分)41(12分)伴随着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 “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主题。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20世纪的世界成为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国家之间、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具有了世界性,从而出现了世界性战争。与此同时,人类的和平愿望和维护和平的力量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现今世界还不太平,消弭战争并不容易,维护和平任重道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到(4题):材料一 电影魂断蓝桥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芭蕾舞女演员玛亚在滑铁卢桥邂逅了高级军官罗伊,由于战争的原因,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罗伊接到命令,部队当晚开拔。一天玛亚无意中看到了罗伊的名字在阵亡名单中,玛亚悲伤欲绝,为了维持生计,玛亚和她的好友都沦为街头应招女郎。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玛亚的遭遇使她无法面对与罗伊的婚姻及罗伊家族的显赫地位。她来到滑铁卢桥,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人物是海明威。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业。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攻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和平万岁”,纷纷扔下武器四散回家。许多人被“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了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1)概括材料一二电影和小说表现出的共同主题思想。(2分)材料三 20世纪5060年代部分歌曲人物作品约翰列依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鲍勃迪伦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大雨将至敲开天堂的大门菲尔奥克斯战争结束了约翰丹佛我们制造武器干什么材料四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12日在维也纳胜利召开了。到会国家85个,代表1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摘自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 (2)根据材料三四,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在内容上、范围上和组织上各有哪些特点。(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人民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步伐一直在继续。对于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阅读下列言论:材料五 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歌曲随风而逝材料六 战争是各方矛盾纠纷不断发展的结果。战争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为的只是维护各自利益 马腾梅材料七 十分厌恶战争,觉得战争十分残酷无情,给许多无辜的人带来沉重的灾难,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和平。 贾珍妮战争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它使多数人都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它的结局无疑是人们自制的最大灾难。 季兰玉 座号 (3)材料六指出:“战争是各方矛盾纠纷不断发展的结果,”请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这些基本矛盾的发展所产生的哪一影响印证了“战争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为的只是维护各自的利益” ?(4分)(4)材料七 贾珍妮、季兰玉主要从哪一角度对战争进行了评述。除此外一战还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42(共8分) 材料一:材料二:右图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最重要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43(共8分)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闻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材料三 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明朝中央官制发生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44.(共12分) 材料一 “我感谢天地,首先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是因为我生就是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再次是因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材料二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柏拉图暗自庆幸的原因是什么?(1分)哪些人则是不幸的呢?( 2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4 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2分)(4)你认为材料二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3分)跃华学校2011xx学年第二学期历史5月考试题高二历史试题(文)参考答案第II卷 非选择题(满分40分)41.(共12分)(1)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与爱情,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2分)(2)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具有全球性;组织上: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3分)(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存在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对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焦点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矛盾。(2分)这些矛盾的发展,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集团矛盾斗争成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1分)战后协约国集团重建世界秩序所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印证了这一点。(1分)(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和创伤。(1分)其他影响:一战对新式武器和军事理论(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坚固防御工事论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分)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1分)42.(共8分)(1)分封制(1分)宗法制(1分)(2)三公九卿制(1分)郡县制(1分)三省六部制(1分)(3)专制皇权高度发展(1分)(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日益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2分)43.(共8分)(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掌国政又掌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2分)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2分)(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制皇权。(3分)(3)适应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需要。(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