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语文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42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语文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语文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语文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语文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勾结/勾当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B奔跑/投奔 空气/空闲 累赘/罪行累累 丧礼/丧心病狂C栏杆/竹竿 侪辈/肚脐 投缘/不容置喙 俘虏/饿殍遍野D宣布/渲染 凄怆/呛人 旺盛/矫枉过正 假装/久假不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怄气和事老指手画脚苦思冥想B坐阵 绩优股 礼义廉耻 涣然冰释C表率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D通缉 急就章 钟灵毓秀 额首称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据xx中国微博年度报告 ,中国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增长将出现于xx年、xx年,市场也将进入成熟期。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 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无论是设计创新、服务创新,还是营销创新, 想消费者所想,满足广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青睐。A预测 漫延 只要 B预算 蔓延 只要C预算 漫延 只有 D预测 蔓延 只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B“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C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D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周易的前生今世周 山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稞粒无收。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地”的崇拜转向对“天”的崇拜。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演易”。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周朝的易经”。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吾欲观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这些佚文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权威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春秋末期,“善为易者不占”成为风气;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韦编三绝”;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统编教材”。(节选自2013年3月11日文汇报,有删改) 6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C.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D.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7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B. 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艮”卦变化为“坤”卦。C. 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地决定性。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艮”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B.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C.周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 D.汉代时,第二部易经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郭秀才 东粤士人郭某,暮自友人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见十余人藉地饮。望见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见诸客半儒巾,便请指迷。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即飞一觥来。郭饮之,芳香射鼻,一引遂尽。又一人持壶倾注。郭故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十觞。众人大赞曰:“豪哉!真吾友也!” 郭放达喜谑,能学禽语,无不酷肖。离坐起溲,窃作燕子鸣。众疑曰:“半夜何得此耶?”又效杜鹃,众益疑。郭坐,但笑不言。方纷议问,郭回首为鹦鹉鸣曰:“郭秀才醉矣,送他归也!”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既而悟其为郭,始大笑。皆撮口从学,无一能者。一人曰:“或惜青娘子未至。”又一人曰:“中秋还集于此,郭先生不可不来。”郭敬诺。一人起曰:“客有绝技,我等亦献踏肩之戏,若何?”于是哗然并起。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飞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继至者,攀肩踏臂如缘梯状。十余人顷刻都尽,望之可接霄汉。方惊顾间,挺然倒地,化为修道一线。郭骇立良久,遵道得归。 翼日腹大痛,溺绿色似铜青,着物能染,亦无潮气,三日乃已。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之。设斗胆再往一会青娘子,必更有异,惜乎其见之摇也!聊斋志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故善饮,又复奔驰吻燥 故:本来,向来B芳香射鼻,一引遂尽 遂:于是,就C离坐起溲,窃作燕子鸣 窃:偷盗,盗窃D郭骇立良久,遵道得归 遵:遵循,按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亦无潮气,三日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之惜乎其见之摇也C继至者,攀肩踏臂如缘梯状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D中秋还集于此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郭秀才放达喜谑的一组是(3分)( )郭故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十觞 豪哉!真吾友也 离坐起溲,窃作燕子鸣 方纷议问,郭回首为鹦鹉鸣曰 方惊顾间,挺然倒地 郭骇立良久,遵道得归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东粤士人郭某,傍晚从朋友那里回来。路过一片山地的时候不小心途中迷路,走在一片榛树林与草生长很密的地方。B. 在大家对奇怪的鸟叫声议论纷纷的时候,郭秀才回过头却听到鹦鹉的声音道:“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去!”。C. 山中饮酒众人相约中秋的时候还要再次相聚,并要求郭一定要来。郭秀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D. 郭秀才是聊斋志异中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优秀篇章。读后其景其情,令人难忘;其韵其味,耐人咀嚼。 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3分)(2)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3分)(3)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4分)14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四犯令【宋】侯寘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1)词的下片中,“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分析其中原因。(4分)(2)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词蕴含的情感。(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李密陈情表)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 (司马迁屈原列传)(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4)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 (王勃滕王阁序)五、(12分)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中国画也强调“模仿自然”, , 。但是艺术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否则就是自然主义。 。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韵律。 。 。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它要求艺术家睁眼看世界的形象和颜色,并把它表现出来绘画有气韵,才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时谢赫提出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就是“模仿自然”艺术家要进一步表现出形象内部的生命,即“气韵生动”的要求。A. B. C. D. 17请仿照例子,赏析下面的对联。注意语言简明、连贯、鲜明。(4分)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赏析:上联将学习比作逆水行舟,告诫我们要奋发向上。下联将人的内心比作平原走马,告诫我们要时时约束自己。此对联用语浅白,比喻生动,包括了为学做人的道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赏析: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在横线上补写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释。(4分)教育部日前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还特别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对于“书法教育进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书法教育进课堂违背教育原理。众所周知,今天我们写字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手机输入。如果我们仍然固守每个学生都必须写出一笔漂亮的字的要求,那就明显违背了“教育要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学基本原理。我认为: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椭圆形画像(美)爱伦坡我在城堡的一套房间安顿下来。这套房间屋内装饰繁多,墙上挂着数不胜数的现代画,我对这些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点亮蜡烛,读一读在枕边找到的一本评述这些作品的小册子。我虔诚地捧读着那本小书,转眼间已是午夜。好多支蜡烛的光线照到了一个壁龛上。明亮的烛光下,我看到了一幅先前没注意到的画一个年轻女子的画像。我只对那幅肖像投去匆匆的一瞥,就赶紧闭上了眼睛,为的是能通过思考确定眼中所见并非幻觉,从而可以看得更冷静、更可靠。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目光牢牢盯在那幅画上。那是一个年轻的姑娘的肖像。画面上只有头部和肩膀,用的是所谓的“虚光画”技法。画中人的双臂、胸部乃至闪闪发光的头发末梢,都不易察觉地虚化成朦胧幽深的阴影,作为整幅画的背景。画框是椭圆形的,厚厚得镀上一层金。作为一件艺术品,最令人钦佩的还是肖像本身。刚才骤然而强烈打动我的,不可能是画作的技法,也不可能是画中人不朽的美貌,而最不可能的当数我的想象力我居然把画上的头像当作了活生生的姑娘。我陷入了沉思,有整整一个小时,我都凝视着那幅肖像。最后,我才发现画面的魔力所在画中人的表情绝对栩栩如生。那魔力一开始让我震惊,接着是困惑,被征服,最后则是骇然。我急切地找出那本评述绘画及其渊源的小册子,翻到介绍椭圆形画像的那一页,读到了下面这段文字:她是一位美得罕见的姑娘。当她与画家一见钟情并成为他的新娘,不幸的时刻降临了。他充满激情、工作勤勉、不苟言笑,而且,他已把艺术当作新娘了。她,一个美得罕见的姑娘,欢快活泼,可爱得无与伦比;她光彩夺目,笑意盈盈,嬉戏时就像只小鹿;她满怀爱心,珍惜世上的一切。但她憎恨艺术,因为艺术是她的情敌;她害怕调色板、画笔和其他画具,因为它们夺去了爱人的笑脸。因而,听画家说想给新娘画像时,姑娘认为那真是件可怕的事情。可她柔婉乖顺,终于还是温驯地在塔楼里坐了几个星期。可是那位画家却认为自己的工作无比荣光,他干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他是一个浑身激情、狂放不羁、喜怒无常的人,加上又沉湎于自己的幻想之中,所以他没看出新娘的身心都遭到了毁损。谁都看得出她的憔悴,惟独他没注意到。然而她还微微笑着,静静坐着,一句怨言也没有。因为她看到画家从工作中获得了莫大的乐趣,他热情似火地画着深爱他的女子,不舍昼夜。可女子却日益萎靡、日益虚弱了。看到肖像的人无不低声说画得很传神,说这真是个非凡的奇迹,不仅证明了画家功力深厚,也见证了画家对画中人的深切爱恋。但当这幅画即将完成时,便不许任何人再上塔楼,因为画家的热情已几近癫狂,他很少从画布上抬起眼睛,对妻子的面容当然是漠不关心。他不会看出,那涂抹在画布上的色彩,就来自坐在身边的妻子的脸庞。几个星期已过去了,惟有唇上差一笔没画、眼睛的色彩差一层没涂。女子的眼睛重又变得神采奕奕,如同火苗在烛孔里的最后一闪。于是,唇上的最后一笔画上了,眼睛上的色彩也抹上了。画家痴迷地在自己的作品前站了一会儿,接着,就在他还在凝视画面时,他开始浑身发抖,脸色苍白,目瞪口呆。然后,他大声惊呼道:“这就是生命!”可当他蓦然转眼看他心爱的妻子时,她已经死了!19.新娘死亡的原因是怎样的?请加以分析。(4分)20.小说中的姑娘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21.本文前三段主要叙述了“我”的所见和感受,似乎与主要故事情节无关。作者这样构思,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22.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松雪斋的老先生唐吉慧集藏名人书札,我和不少旧书商结下缘分,松雪斋的老先生是最熟悉的一位。六十开外的年纪,稀松的头发掉了一大半,说话慢声细气,从来表情不多,很少有笑容能在他的圆脸上产生皱褶,像他店里的旧书那样没火气。每次我去他店里向他问好,他总悠悠应一声,“来啦”,而后取出身后柜子里的一次性杯子,添了茶叶,为我倒上茶,继续忙他手上的活计。他的书店在福建中路靠着一块小绿地,租的铺子,摆了四架子旧书,仅容得下三四人,我倒是喜欢,小小的,安安静静,比大书店温馨,比大书店神秘。店里的书随我翻,他从来不管。书看累了,我便与他面对面坐着闲聊。曾听他讲起过一些旧事,“文革”前下乡务农,“文革”结束在一家厂里当工人,没别的嗜好,只是喜欢读点书,每月的工资生活之余全部买书,日子一久越积越多,干脆辞了公职当起书商来。老先生收得最多的是线装书,我不怎么有兴趣,只和他成交过几桩信札的小生意,信札是他收线装书时“打闷包”顺水搭进的。我认识老先生五六年,老先生关照了我五六年。他收进的信札几乎都让我先挑先选,我从他这里陆续买走的张伯驹、郑逸梅、许姬传如今都成了我的案前珍赏。老先生推崇郑逸梅,劝我郑逸梅的书要读一些,正史固然好,但未必都可信,笔记杂著多的正是第一手原始资料。有回谈到吕贞白,我觉得名气小,字画应少人问津。老先生说这一介穷书生有的是学问:“他的老师是张季直和父执夏敬观,懂碑版懂诗词,是个正统的文人,夏先生晚年不少文章多为他代笔,以后一定有人懂。”怪我年少浅薄,他的一件吕贞白墨迹半卖半送给我我没要。前几年古籍拍卖收藏市场绚烂得如梦如幻,老先生奔波辗转在全国各个拍卖行,大拍小拍、春拍秋拍,版本不错、价钱合适的绝不错过,心爱的自己留着,其余拿到上海加利出手。他在南京与数位买家大战数十回合,购回了一套明万历二十四年南京国子监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一直视为店内珍藏,任凭有藏家高价相商,从没舍得卖掉,这辈子算是经过风雨,见过彩虹了。那年我去北京出差,老先生正巧在北京参加一场拍卖会。他说拍卖公司为他安排了一个标间,让我搬去他那儿将就几晚无妨:“出门在外,能省就省些吧。”我怕给他添麻烦,最后还是租住了一家旅馆。北京办完事,我随他一起去拍卖会长见识。会场上他把我拉在身边,悄悄跟我讲解拍卖场上的奥妙玄机。“那几件拍品是假的,吴湖帆和俞平伯的题识款识干干瘪瘪分明描花,别看成交价格挺高,那是卖家和拍卖公司做的戏,我可不糊涂。”老先生斜斜白了一眼坐在前两排竞拍的一位买家。“那人正是卖家!这岂不是等于设了局?”我紧张地问他。“全是投机惹的祸,他们在演乾坤大挪移,以后这些东西假的都成真的了。会有人受蒙惑接手,那是用钱换了废纸了,拍卖行乱得一团糟。”老先生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告诫我:“你以后千万小心、小心。”我似懂非懂,一边点头称是,一边望着他严肃凝沉的神情,对他顿生钦佩之心。xx年12月初,一个阴冷的午后,老先生的朋友老胡突然来电话说老先生前两天癌症过去了。我呆住了。10月时曾与老先生通过电话,他说自己6月查出病症,8月手术出院,10月已无大碍,没想短短两个月,就此天人永隔。老先生曾说送我一通陈从周的信,此后每次去他小店,临走他总要跟我道一声歉,缘由家中书堆得杂乱,信在何处无从寻起,翻了几次无果。他要我宽下心,找到一定给我。转眼,我开始了在北京的求学。有天与好友走到琉璃厂某书商的店里取暖,书商知道我喜欢名人书札,拿了一封陈从周的书信给我看。我看着陈从周的书信,开头几句读了叫人颇伤感:“流光匆匆,令尊瑗仲恩师仙逝又将一年,缅念教诲之情无日不在怀想中”我不禁想起了松雪斋,这些年和老先生交往的故事虽不算多,不算深刻,但他真是个好老头儿。我把这封陈从周的信要了下来,只为纪念一段与松雪斋老先生的故纸因缘:人散去,园梅零乱,又是去年闻雨时。(文汇报2013年2月26日第11版)19.文章第五自然段多次提到表时间的月份,为什么?(4分)20请概括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4分)21.综观全文,你认为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22.文章第四段写到“老先生奔波辗转在全国各个拍卖行心爱的自己留着,其余拿到上海加利出手”。有人认为“加利出手”有损老先生的正面形象,应该删去。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6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我可以舍得用很多钱去帮助别人,却舍不得把一个好好的东西或事物丢弃。我不是为了钱而节约,而是为了节约而节约。 张抗抗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语文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B(Au/u,so/so,yn,xn/xn;B.bn/bn,kn/kn,li/li,sn/sn;C.n,chi/q,yun/hu,f/pio;D.xun/xun,chun/qin,wn/wn,ji。)2A(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B.阵镇;C.梁粱;D.首手。)3D(预测,预先推测或测定;预算,预先计算。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连绵不断。)4C(A项“耸人听闻” 指故意夸大事实或做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或震动。B项“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C项“鱼龙混杂”应该为“参差不齐”。D项“见微知著”: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5. B(A项,语序不当,把“信任媒体”放到“善待媒体”之前。C项,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D项,“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奠定”宜与“基础”搭配。)二、(9分,每小题3分)6.C(A周易,即“周朝的易经”,所以周易属于易经;B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不是;D无中生有,易经首卦到周易定为“乾”后,直到现在首卦是否改变,文中无此信息)7.D(连山定首卦为“艮”和归藏定首卦为“坤”,三个原因都包括;周易定首卦为“乾”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基本未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发生了转变)8.A(B项“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错,根据原文“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可知;C无中生有,从原文中看不出“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D原文中为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传世) 三、(12分,每小题3分)9C(窃:暗中,偷偷地。)10D(A才;却,竟然。B代词,他;助词,取消独立性。C代词,“的人”;“的时候”。D都是介词,在。)11A(注意题干中“直接”二字,是其他人的称赞,体现其惊骇。)12B(“郭回首为鹦鹉鸣”不是说郭秀才回头听到了鹦鹉的叫声,而是说他在模仿鹦鹉的叫声说话。)四、(24分)13.(1)你真是太酸腐了!放着这里的明月不来欣赏,为什么却偏偏想回家?(2)大家惊讶不已地去聆听,(却又)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了;过了一会儿,声音又响了起来。(3)往后查验以前去过的地方,可是已经菜肴骨头一片狼藉,四边都是密草,并没有道路。【参考译文】东粤士人郭某,傍晚从朋友那里回来。路过一片山地的时候不小心途中迷路,走在一片榛树林与草生长很密的地方。大约午夜的时候,听到山头欢声笑语,马上过去。过去后看见十来个人在就地饮酒。他们看见郭秀才,哄然说道:“席中正好缺一客人,好,好!”郭秀才就坐下来,看见每个客人都戴着儒巾,便请教山中出口。一个人笑道:“你真是太酸腐了!放着这里的明月不来欣赏,为什么却偏偏想回家?”随即飞传过来一觥酒。郭秀才喝了,芳香无比,就一饮而尽。又有一个人拿着酒壶斟酒。郭秀才向来善于喝酒,又因为迷路奔跑口干舌燥,一口气喝了十杯。众人大加赞赏说道:“真是豪杰,真是我的好友!”郭秀才豪放豁达不拘礼法擅长开玩笑,并能学鸟类的声音,无不极其相似。他离开上厕所,偷偷学燕子的叫声。大家疑惑地问道:“半夜怎么会有这种声音呢?”又效仿杜鹃,大家更加迷惑不解。郭秀才坐了下来,只笑不答。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郭秀才回过头来效仿鹦鹉的声音道:“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去!”大家惊讶不已地去聆听,(却又)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了;过了一会儿,声音又响了起来。既而知道是郭秀才,开始大笑。大家都学习飞禽叫声,可没有一个人可以(学得像)。一个人说:“只可惜青娘子没有到。”又有一人说:“中秋的时候大家还要再次相聚,郭先生不可以不来。”郭秀才答应了。一人起来说道:“客人有绝技;我等人就献于踏肩之戏,怎么样?”于是哗然站起,前面一个人挺身直立站着,就有一人飞登肩上而立;加到第四个人,就已高不可登;继而到的人攀肩踏臂,就像梯子一样:十个人顷刻间都上去了,看上去可以接霄汉。正当惊愕间,挺然倒地,化为一条长长的路。郭秀才骇立良久后,遵循这条道路回去了。到了第二天,腹部痛得不得了,尿绿似铜青,碰到东西就能染上颜色,却没有尿气,三日后才消失。往后查验以前去过的地方,可已经菜肴骨头狼藉,四边都是密草,并没有道路。到中秋时,郭秀才想去赴约,朋友劝他不要去。如果斗胆再去会见青娘子一面,必然更有奇特的地方,可惜他的念头已经动摇!14(1)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拟人手法手法,以虚写实。作者推想别后的情景,以“芳草”意象写绵绵离愁,并把春天拟人化;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远离去,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成是人走春尽。这样写用语新奇,别出心裁,意蕴深厚,耐人回味,把浓浓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2)这首词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莫听阳关牵离绪”句点出“无语”的原因,表达深重的离愁。“拚酩酊花深处”句,“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拚命痛饮的狂态,透露诗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15.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新浴者必振衣(2)俯察品类之盛 八百里分麾下炙 (3)停杯投箸不能食 骈死于槽枥之间(4)青青子衿 不坠青云之志五、(12分)16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此对联对应极其工整,特别是叠词的运用,如闻书声琅琅。对联明确的告诉读书人既要读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17.C(第句举例证明上句观点,第句进一步解释“模仿自然”的内涵,第句承接上文提出“气韵生动”的要求,第句指出“气韵”的重要性,第句对“气韵生动”作出总结评价。)18.示例1:(我认为)书法进课堂有助传续中华文化。汉字,是我们的民族财富和文化记忆。书法教育不单单是写字课。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爱护和传续。示例2:(我认为)书法是否进课堂应听学生意见。书法进课堂的本意当然好,但是如果学生不认同、不想学,实际效果与本意必然相去甚远,以致背道而驰。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书法的机会,但不能强迫他们。六、(18分)(一)19.新娘死亡的原因至少有两方面:一是画家对艺术的偏执;二是新娘对丈夫的爱使得她坚持做模特,直至憔悴而死。20.她美丽可爱,欢快活泼;满怀爱心,珍惜世上的一切。她憎恨艺术,忠于爱情,甘愿为爱情付出生命,柔婉乖顺。21.前三段通过叙述“我”的所见所感,为主要故事情节层层铺垫、蓄势,从侧面烘托了椭圆形画像的艺术魔力和生命力,突出新娘为爱情、为爱人的艺术事业甘愿付出生命的可贵品质。同时,作者把画家和新娘的故事,嵌入“我”的故事,从而重新构造读者对叙述对象的感觉,使作品不断给读者以陌生感、新奇感。引领着读者一步步地去探究事件真相的过程中,使读者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本质,从而赋予了作品引人入胜、震撼人心的特殊审美效果。22.这篇小说通过写年轻的新娘为画家丈夫当模特而耗尽生命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表现了生命和爱情在艺术中消亡但是又会永存的主题。(答“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边缘地位,表现了艺术和生命的对立”也可。)(二)19主要是为了表现其去世之突然,我之惊愕,表达了我对老先生的怀念。20.第一段主要写了老先生的外貌和招呼我的情况。老先生表情不多,显示其沉稳;招呼时我随意、自然,不做作,显示其为人正直,诚恳。作者这样写,目的是交代我与先生的交情,同时为下文描写老先生的性格定下基调:老先生就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好人。21.老先生是一个正直、善良、关爱他人的书商、儒商。老先生说话慢声细气,店面温馨,显示其淡泊的心境;老先生推崇郑逸梅,显示其正直;老先生让我先挑信札,拍卖会上的劝告,显示其善良;答应送我陈从周的信,显示其诚实。22.应该删去:“加利出手”说明了老先生以此赚钱,和他面对拍卖行乱象叹气行为不吻合,也和作者塑造的老先生的正直形象不吻合。不能删去:老先生是一名书商,在商言商,他在拍卖过程中争取获利,这是很正常的,这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老先生并不是所有古籍都加利出手,对于心爱的古籍,留给自己,这显示了老先生对古籍的热爱,体现了其儒雅、正直的一面。七、(60分)23【写作指导】所给材料是北京作家张抗抗的一句话的核心就是“节约”。写作此文,关键是把握“节约”的内涵。勤俭节约是全人类共同认可的美德,我们不仅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对劳动的尊敬,也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的治家经验之谈。其次,节约不只是关乎舌尖上的事情。文件、简报长篇累牍,那是浪费纸张;报告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那是浪费时间;灯火彻夜不息,各种电子屏华而不实,那是浪费电力;空房遍地,“鬼城”时有出现,那是浪费土地;出行前呼后拥、夹道欢迎,那是浪费人力。我们在反对浪费食物的同时,也该自觉地向一切浪费行动坚决说不。写作时,可以结合当前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阐述节约的意义,阐述“光盘行动”的必要性。也可以阐述如何厉行节约。还可以深入挖掘节约的内涵:节约资源,节约时间等。提供以下立意: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积极行动起来,从“光盘行动”开始,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将节约精神深入下去,扩展开来,使“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向社会上兴起的攀比炫富、吃喝浪费的不正之风说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时间,珍惜青春,成就美好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