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选修第二学期历史质量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35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选修第二学期历史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选修第二学期历史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选修第二学期历史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选修第二学期历史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社会复杂化到古国诞生;二是从古国向王国转化;三是从王国到帝国建立。秦国崛起,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标志着从王国到帝国的转变。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帝国阶段特征的是A皇帝郡县制代替了宗法封建制 B自耕农耕作制代替了井田制C“学在私门”代替了“学在官府” D举荐和任免制代替了世官制2.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A用于农田犁耕 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C便于交通运输 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3.唐代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B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5.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6.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7.梁启超说:“共和政治的土台,全在国民。非国民经过一番大觉悟大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发生;非继续的觉悟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维持。”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8.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xx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环境保护 B巩固大跃进成果C缓解经济困难 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9.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C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10.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11.xx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海合作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C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12.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中指出: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其中一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即古希腊城市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设计让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作者认为古希腊城市设计 A缺乏自主创新的设计理念 B体现了朴素的理性思想 C便利了公民商业贸易活动 D受到了民主政治的影响13.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一 14世纪插画 图二 16世纪插画A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D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14.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第三条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国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这一规定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强化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C致使王位的继承陷入无序 D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15.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16.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年份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招聘外国专家(人数)钢产量(万吨)1929年3014564301932年5571919590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C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D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17.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的概念。该理论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解决了热福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18.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9.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A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B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C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2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确立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B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C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第卷(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5分)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事宜,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或特点。(6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6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3分)22. (11分)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孟庆芒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材料二 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 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3分)(2)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政治经济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的关系。(2分)23. (14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材料三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材料一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6分)(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4分)(3)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4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魏策三 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 蒙文通古史甄微 秦之社会 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2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代表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材料二 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3分)(2)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备受德意志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3分)(3)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4分) 命题、校对:梅冬 审核:方云华江苏省扬州中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答题纸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上! 考场号 考试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二、非选择题:21. (1)(2)(3)22.(1)(2)(3)23.(1)(2)(3)24.(1)(2)(3)25.(1)(2)(3)江苏省扬州中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CDBDB 610 ABCDB 1115 CDABC 1620 DBDDA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21(15分)(1)官制: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讨论政事;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6分)(2)利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擅;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6分)(3)因素:君相矛盾;旧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3分)22(11分)(1)变化: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消失。(1分)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器工业生产取代家庭手工生产。(2分)(2)进步:父权制衰弱;妇女经济地位提高;家庭成员逐渐平等;家庭情感增强。(4分) 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英国议会民主化进程。(2分)(3)关系:家庭演变是社会变迁的集中反映;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相互促进。(2分)23.(14分)(1)主张: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分)阐述:通过民族革命(或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2)看法: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2分)因素: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3)特点:贯通中西;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2分) 评价: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2分)24.(10分)(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任意2点2分)观念:华夷有别(或华夷之辩、华夏与戎狄、戎翟有别)(2分)(2)举措: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2分)趋势:(中原)鲜卑汉化与(边塞)汉族胡化(2分)(3)启示: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 华夷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的取向; 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任意2点2分)25.(10分)(1)观点:克伦威尔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依据: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3分)(2)原因: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实行行政集中化,改变四分五裂局面。(3分)(3)不足:材料一:着眼于人物的局限性忽视其进步性;材料二:只看到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没有看到其局限性。(2分)方法:应该全面、辩证评价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