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试题——历史(山东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694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试题——历史(山东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试题——历史(山东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试题——历史(山东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 年高考试题 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 24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 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9B 【解析】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 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0C 【解析】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 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故本题 答案为 C。 11图 5 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 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1A 【解析】从笔记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理由中“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可以排除 B,因为义和团运动不排斥清政府; “提出的 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排除 D,因为北伐战争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关于近代化 的思 想主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中“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排除 C, 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法令,故不是 破坏 了生产力,而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从四个 选项 中可以排除 C、D,而 B 不符合题意,故 A 项为正确答案。 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 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 B C D 12D 【解析】通过歌谣中“洋烟袋” 、 “ 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 ,反映当时山西人有 抽洋烟的习惯和使用电话这种新式通讯工具,说明出当时山西的传统习俗收到了冲击 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 足板子毕业生”反映当时的女孩子在民初已经放足,学习新式文化了,说明文化教育 不是日渐衰落,而是有所进步。故排除。 13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 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13B 【解析】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 主义, 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 之发展成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由此可以看出,只有 B 项符合题意。 14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 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 四个时期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 19591964 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14C 【解析】19531958 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 ,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曲折发 展、的态势,但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呈下降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 B;19591964 年,在这一时期,19591961 年由于 “左” 倾泛滥,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但 1960 年当时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国民经济重新 出现回暖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 C;19701975 年,文革期间,文革给国民经济带 来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 的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状况,故这一时期应为 A;1978 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 1979 年开始我国开始 在农村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4 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就呈现出 了逐步发展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基本呈现上升的态势,故这一时期应为 D。 151688 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 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5A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贵族” 、 “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 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 ,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 统治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答案为 A。 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16C 【解析】智者学派思想属于古希腊哲学派别,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 想的起源,故 A 符合题意;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也可看得 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B 也符合题意;“君权神授”是说皇权是上帝授 予的,不是人民授予的,人民不得反抗,而“社会签约论”是说国家是按社会契约形 成了,谁违背民意,阻碍国家的发展,侵犯人民的权力,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由此可 以看出二者观点相反,不具有继承和发展关系,符合题意。故 C 为正确答案。 27 (25 分)1492 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 ,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 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8 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 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 “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 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 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 汇合” 。1992 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 抵美洲纪念活动。 (2)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 “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 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10 分) ,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字数在 120 宇左右。 27 (25 分)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 ,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 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 ,即可得 分。 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 题最多得分) (2)以欧洲为中心。 (或“欧洲人的立场” )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 得分。 )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3) (10 分) 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等级 主题观点 史论结合 逻辑表述 一 进口主题观点合理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二 符合主题观点基本合理 只罗列史实史实基本正确 条理较清晰基本合乎逻辑 三 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 史实不够准确 条理不清缺乏逻辑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 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 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作答, 难度不大;第(2)问主要考查世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第(3)问考查明清时期的中 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经济时代,我们应该主动融入世界, 加强交流与合作,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主要以“交融”为切入点进行考查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和世界交融的史实。 29 (35 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 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 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 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 46 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图 10 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5 分) (2)据图 1l 和材料二,说明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 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表现出怎样的精神?(6 分) 29答案: (1)措施:设郡县;修驰道。 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应从“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和“促进国家统一”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 可得分。 ) (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 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解析:第(1)问根据教材知识和图 10 秦朝疆域图可以作答,较为简单。由所学知识可知, 秦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修五尺道进行管理西南 地区。第(2)问通过图 11 分析,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西南地 区的公路在抗战爆发后大规模修建;西南地区新建公路为抗战时期的物资运输奠定了 基础;在修建滇缅公路过程中,各族人民付出巨大牺牲,说明我们各族人民具有崇高 的爱国主义精神。 33 (10 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 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 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4 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 的?(6 分) 33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 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 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 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 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 34 (10 分)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 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 似?(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4 分) 34答案: (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 。 (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 ) 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 亦可)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 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君”由“民”选举产生;“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 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可以看出“民”同样可以废“君” ; 这实际上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第(2)问“主权在民”的思 想在辛亥革命中体现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5 (10 分) 【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 16 为 19501980 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 A 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 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 分) (2)中美关系在 A、B 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 分) 35答案: (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 原因:70 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 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 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第(1)问从美国 19501980 年军费开支变化图可以看出,在 A 阶段 时间是在 19501953 年之间,这属于朝鲜战争时期。B 阶段是出于 70 年代中期,这一 阶段由于美国陷入经济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军费开支下降;第(2)结合教材 知识和图示提供的时间不难知道,A 阶段中美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美 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里,中美处于对抗状态;B 阶段中美关系走向缓和,逐步走向 正常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