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部分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682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部分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部分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部分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部分 含答案文科综合试题 xx.0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l2页。考试用时l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量。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必做共l00分)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罄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9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10“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11“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和的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2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直接历史根源,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时代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在“五四运动”时代,推动中国思想界“坚决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国民革命的发展 A B C D1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建立无产阶级专致的政权 C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14“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 “它”指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欧洲经济共同体15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废教16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第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注意事项: 1第卷共14道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作部分。 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8(20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住。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争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刺。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2分)29(16分)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同时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转变”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从16世纪,甚至可以说是从l5世纪开始,进入到近代,欧洲可以说是加速度前进,一个世纪和另一个世纪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几十年就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当然要加上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第三个“转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l6至l9世纪欧洲出现的“虚君”“虚”在何处?“虚君”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4分) (2)据材料,归纳概括推动欧洲文明在16至l9世纪这一关键时期“加速度前进”的基本因素。(4分) (3)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从当时的世界潮流来看,先进中国人思维转变的历程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8分)【选做部分】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史学家高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总结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维新派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张晨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维新派“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的原因。(6分) (2)作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源是什么?维新派“同时把所有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的做法导致了怎样的后果?(4分)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实上,宪章运动从未对英国构成真正威胁,当然,它也并非毫无成就。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结合宪章运动的有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10分) 要求:主题明确,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6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致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两者都在德国皇帝领导下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 毫无疑义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被打碎的到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5分) (2)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预计的战争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预见是否正确。(5分)xx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评分细则9.B 10.C 11.D 12.A 13.D 14.A 15.B 16.C28.(20分)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2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2分)影响:百家争鸣为封建政治的构建和封建国家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秦建立后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把董仲舒糅合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2分)【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分)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西汉运用黄老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亦可)】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2分,促进社会转型或呼唤新的社会均可得2分)贡献: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2分)必要性:“文革”结束后,个人崇拜和“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2分)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2分)29.(16分)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甚至“统而不治”。(2分,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或“统而不治”均可得2分)意义:实现了君主专制向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进步;思想的不断革新。(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变化历程:鸦片战争后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进行“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后又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进行思想变革。(6分)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不断发展。(2分,能举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事例两例也可得2分)35.(10分)客观方面: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政治已成为世界大势,而中国仍坚守封建专制统治,变革时不我待;甲午战败,帝国主义的瓜分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救亡图存刻不容缓。(4分)主观方面,维新派缺乏成熟的政治经验。(2分)根源:急于求成。(2分)后果:不分轻重缓急,变法无法行之有效;打击面过宽,激化与顽固势力的矛盾,导致变法最终失败。(2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36.(10分)“不能构成真正威胁”:宪章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民主权利,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2分)宪章运动始终坚持以合法(和平请愿或示威游行)的斗争方式为主。(2分)“并非毫无成就”:宪章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6分)【观点明确:2分;不能构成威胁;(4分)“非毫无成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7.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1分)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世界和平。(4分)结果: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取得战争胜利;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2分)不完全正确,(1分)协约国虽然打败了同盟国集团;但战后协约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激化了德国与协约国集团之间的矛盾,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历史根源。(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