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周考试卷六(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59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周考试卷六(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周考试卷六(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周考试卷六(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08届高三历史周考试卷( 六)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2019-2020年高三周考试卷六(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2、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4、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张仲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B孙思邈扁鹊张仲景李时珍C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D扁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5、“Know yourself”是哪位哲人的名言: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斯多德 6、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7、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8、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9、近代中国人民与西学中所倡导的民主政治屡屡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中国近代政局动荡 C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条件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10、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1、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中化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 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矛盾12、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3、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技”重点是军事技术已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 A B C D 14、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 A B C D 15、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 民主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都具有爱国进步意义 16、最早从理论上提出、 最早从理论上否定、 最早在实践上开创、 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韩非子 秦始皇 黄宗羲 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 A B C D 17、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 18、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19、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20、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弊 D 吏治腐败 21、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ABCD 22、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二者鲜明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三权分立学说反对种族歧视的思想 A B CD 23、下列各项没有受到洛克的政治原则影响的是 A欧洲启蒙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荷兰资产阶级革命 D西方政治制度 24、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变 B议会和国王共同执掌国家大权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政权形式发生了变化,本质没变 25、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度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 征服了英国和俄国 A B C D 26、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所赞誉的是A黄道婆 B袁隆平 C爱迪生 D达尔文27、英国宪章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A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手段B是无产阶级要求与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C使英国无产阶级获得到了普选权D阻碍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28、关于美国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的说主要在于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C建立了国家政权,否定了封建制度 D认为人民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9、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法令:“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这条法令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税的特权 D强调法治3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它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发展的趋势 B西方列强的压力 C维护自身利益 D立宪派强烈要求 第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题区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31、阅读下列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回答下列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1)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思想主张。(2)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朱熹如何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3)举例说明王安石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实行的改革措施。(4)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治世,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治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32、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工业革命 图2 自由引导人民 图3 英国人民要求议会改革 图4 巴黎公社失败请回答:(1)依据图一分析这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2)依据图一、图二、图三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33阅读下列材料: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某中学一研究小组举办了一个有关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变迁的图文展:材料一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午)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文馆的办学指导方针。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其办学方针为“中西并用”,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2)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是哪些人?他们试图通过大学堂的创办宣传怎样的思想?由大学堂的章程判断他们这一目的在当时是否达到?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指的是什么? (4)该研究小组试图通过此次展览完整地展现近代中国的思想演进历程。请你策划一下,还应再搜集一组哪一时代学校教育的相关资料?其典型学校应是哪所?34、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时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请回答: (1)请指出20世纪这“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什么? (2)请列出这三位历史伟人在探索民族独立与富强道路的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哪些成熟的理论或思想,由此产生的直接的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3)这三位伟人的革命或建设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两条共性。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 35、 改革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都感受到来自欧美工业化浪潮的冲击及伴之而来的船坚炮利的威胁,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日本和中国进行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2)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上述三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问改革者各自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难题?结局如何?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A C B B D C D A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A B A A C A B D B C C B B题号 27282930答案 BBCC二、非选择题:31、(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老子主张“无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4分) (2) 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 、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2分) (3)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2分) (4)古代的“治世”主要靠人治来维持,今天和谐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2分)古代“治世”局面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今天“和谐社会”主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32、(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推动了世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3分)(2)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的浪潮。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4分)(3)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2分)(4)认识: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3分)33、(1)方针:中体西用(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1分)处境:招生困难,学生不多(遭到社会歧视)。(1分)背景:顽固守旧势力的抵制;封建纲常礼教与教育制度的束缚;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2分)(注: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2)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思想:实行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倡西学、变革教育制度;(3分)没有。根本原因:封建思想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常顽固。(2分)(3)三民主义。(1分)(4)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1分)34、(1)三次历史性巨变: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3分)(2)理论或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历史意义:分别指导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功。(6分)(3)共性: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都主张与中国国情和革命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3分)35、(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 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3分) (2)日本:改革之前,通过“武装倒幕”的革命手段将旧制度及其特权者铲除,改革过程中,通过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等方式巩固革命成果。结局:改革顺利进行。(3分)中国:在变法过程中,维新派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较为激进的措施搁置起来,在改革过程中,企图通过“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裁汰旧军”等方式革除旧制。结局:遭到旧势力的嫉恨,发动政变,变法夭折。(3)俄国:在改革之前,首先借用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阶级的阻力,使封建地主阶级看到解放农奴是大势所趋。准备改革时,对旧贵族宣传“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来解决好得多”的观点。改革过程中,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旧势力的不满情绪。结局:改革没有受到旧势力的阻扰,但因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本人被刺杀身亡。(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