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42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选择题6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醋、味精调味品B酒精、汽油易燃液体 CNa+、Fe3+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D废塑料瓶、铝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答案:C解析:C错误,Na属于人体所需常量元素。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NH3H2O NH4+ + OH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 H2O(l) H+(aq) + OH(aq) H0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2Fe2+ + SO42+ 4H+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NaCO2+H2O 2C6H5OHNa2CO3答案:C解析:ANH3H2O为弱碱,电离是可逆过程,其方程式为: NH3H2O NH4+ + OH,错误;B水的电离过程吸热: H2O(l) H+(aq) + OH(aq) H0,错误;CFeCl3溶液中通入SO2,Fe3+将SO2氧化,本身被还原为Fe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2Fe2+ + SO42+ 4H+,正确;D错误,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所得钠盐为NaHCO3: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正极附近溶液pH降低B图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C图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D图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A图中正极发生反应:Cu2+2e-=Cu,溶质由CuSO4转化为K2SO4,附近溶液pH增大,错误;B图中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错误;图中电解质溶液是酸化了的,因此正极反应应是2H+2e-=H2,C错误;负极反应:Fe-2e-=Fe2+,Fe2+遇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D正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两性 B淀粉和油脂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 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答案:A解析: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氨基酸中都有氨基及羧基,所以具有两性,正确;B油脂可水解,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Na2SO4属于轻金属盐,遇蛋白质盐析,不会变性,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错误。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甲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过量铁粉过滤C二氧化硅氧化铝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答案:B解析:A错,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得到CO2,引入新的杂质气体;B正确,2Fe3+Fe=3Fe2+,加入过量铁粉可将氯化铁转化成氯化亚铁,再过滤除去多余的铁粉;C错误,二氧化硅与氧化铝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错误,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度很小,密度比水小,浮在碳酸钠溶液上层,可用分液的操作将之分离。11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 YB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B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错,应是原子半径Z Y;据图分析,四种元素处于二、三周期,只有M为金属元素,则可推知M:Al,X:Si,Y:N,Z:O;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也越强;非金属性:X(Si)Y(N)Z(O),氢化物热稳定性:X(Si)Z(O),B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H2SiO3)Y(HNO3),C错误;DM(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12人体血液中存在平衡:,使血液pH保持在7.357.45之间,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已知pH随c(HCO3)c(H2CO3) 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HCO3)c(H2CO3)1.017.820.022.4pH6.107.357.407.45ApH=7的血液中,c(HCO3) c(H2CO3) B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解毒 C常温下将pH=7.40的血液稀释至pH=7时,c(H+)c(OH)一定不变 Dc(HCO3)c(H2CO3)=1时,H2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 答案:D解析:ApH=7时,17.8c(HCO3)c(H2CO3)1,A正确;B正确,发生酸中毒时,应该用碱性物质缓解,NaHCO3溶液显碱性,且c(HCO3-)增大,平衡逆向进行,酸性减弱,正确;C温度不变,c(H+)c(OH)一定不变,C正确;Dc(HCO3)c(H2CO3)=1时,溶液pH=6.10,H2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错误;25(17分)查耳酮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广泛用于功能染料等领域。有机物A是一种查耳酮的衍生物,其合成途径如下。已知:(1)有机物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有机物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种峰。(3)有机物E属于酚类物质,最简单的酚为苯酚,苯酚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列关于有机物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分子式为C13H15O3b存在顺反异构c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5)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可发生水解反应 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 1 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 NaOH(7)反应和的原理相同,则F的结构简式是 。(8)反应和的原理相同,则D与G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7分,(1)5)每空1分,(8)3分,其他每空2分)(1)羟基 醛基(每个1分) (2)4(3) (物质1分,配平1分,少写水或有物质写错方程式为0分)(4)c d (每个1分,见错0分) (5)取代 加成(每个1分)或(6) (7)(8)(物质2分;其他物质全对,少写水得1分;配平1分,其他物质写错方程式为0分)解析: 分析本题时注意从合成路径中总结出新的信息,的合成原理与相同,由此可知E中羟基邻位上发生取代反应,F为:;与的反应原理相同,由此判断两个过程都发生加成反应,G的结构简式是:,联系已知,D+G发生反应:。(1)(2)较基础,参看答案。(3)苯酚与甲醛缩聚反应是制取酚醛树脂的主要原理:。(4)有机物C ,其分子式中H原子个数一定是偶数,a错,其分子式为C13H16O3;由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而C碳碳双键中两个甲基都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可能存在顺反异构,b错;cC中具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正确;dC中有碳碳双键,能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另甲基、苯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正确。(5)参看综合解析。(6)联系B 的结构,若发生水解反应,应具有酯基;苯环上一氯代物越少,其结构对称性越强,苯环上取代基至少有两种;1 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 NaOH,则应有苯环上酚羟基形成的酯基。由此推断满足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7)(8)参看综合解析。26(14分)硫化物在自然界中的部分循环关系如下。 H2S大气中的硫SO2 H2S无机硫和岩石中的化石能源燃烧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硫酸盐(1)H2S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已知: 2H2S(g) + O2(g) 2S(s) + 2H2O(g) H= 442.38 kJ/molS(s) + O2(g) SO2(g) H= 297.04 kJ/mol 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SO2是大气污染物,海水具有良好的吸收SO2的能力,其过程如下。 SO2溶于海水生成H2SO3,H2SO3最终会电离出SO32,其电离方程式是 。 SO32可以被海水中的溶解氧氧化为SO42。海水的pH会 (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为调整海水的pH,可加入新鲜的海水,使其中的HCO3参与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在上述反应的同时需要大量鼓入空气,其原因是 。(3)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用化学用语表示由ZnS转变为CuS的过程: 。(4)SO2和O2在H2SO4溶液中可以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是 。答案:(1)2H2S(g)+3O2(g) 2SO2(g)+2H2O(g) H= 1036.46 kJ/mol (方程式和计算各1分)(2) H2SO3HSO3+ H+ HSO3 SO3 2+ H+ (每个1分) 降低 HCO3 + H+ CO2 + H2O(物质1分,配平1分)提高脱硫海水的溶解氧,将SO32-氧化成为SO42-,有利于平衡H2SO3HSO3+ H+ HSO3 SO3 2+ H+ 正向移动(1分),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同时起到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1分)。+ (3) (4)负极:SO2 - 2e+ 2H2O SO4 2+ 4H+(物质1分,配平1分)解析:(1)本问较为基础,根据盖斯定律,即可推出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由方程式+方程式2整理得出,2H2S(g)+3O2(g) 2SO2(g)+2H2O(g)H=442.38 kJ/mol+(297.04 kJ/mol2)=1036.46 kJ/mol。(2)H2SO3为二元弱酸,电离分两步进行:H2SO3HSO3+ H+ HSO3 SO3 2+ H+。所得SO32被溶解氧氧化成SO42,由弱酸(H2SO3)变为强酸(H2SO4),海水的pH降低。为使海水的pH升高,可用HCO3与生成的H2SO4反应:HCO3 + H+ CO2 + H2O。用海水脱硫的原理是将SO2转化成SO32-,再将氧化成SO42-。大量鼓入空气,是增加海水中溶解氧,使SO32-更多转化成SO42-,使平衡H2SO3HSO3+ H+ HSO3 SO3 2+ H+ 正向移动,同时也使反应速率增大。(3)在题给环境中,难溶的ZnS会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铜蓝(CuS),其转化的过程参看答案。(4)SO2和O2在H2SO4溶液中反应:2SO2+O2+2H2O=2H2SO4,其中SO2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作为负极,发生的反应式是SO2 - 2e+ 2H2O SO4 2+ 4H+。27(12分)空气吹出法是最早工业化海水提溴的方法,适合从低浓度含溴溶液中提取溴。酸化通入空气吹出Br2用Na2CO3吸收氯气硫酸酸化浓缩的海水低浓度Br2溶液含NaBr和NaBrO3等物质的溶液工业Br2(1)NaBr的电子式是 。(2)反应是将Br转化为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通入空气吹出Br2,并用Na2CO3吸收的目的是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中每生成3 mol Br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6)为了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l2,可向工业Br2中 (填字母)。a通入HBrb加入NaBr溶液c加入Na2CO3溶液 d加入Na2SO3溶液答案:(1) (2)Cl2+2BrBr2+2Cl(物质1分,配平1分)(3)富集溴(4)3Br2+3Na2CO35NaBr+3CO2+NaBrO3 (物质1分,配平1分) (5)5 (6)b解析:分析流程知,浓缩的海水中有低浓度的溴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加入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2Br-=2Cl-+Br2,得到低浓度Br2溶液,通入空气吹出Br2,Br2与Na2CO3发生反应:3Br2+3Na2CO35NaBr+3CO2+NaBrO3,然后将产物溶于水,酸化,有归中反应:5Br-+6H+BrO3-3Br2+3H2O,此步骤能将Br2富集。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得出若生成生成3 mol Br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5mol。要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l2,选择的试剂最好能将Cl2转化成Br2,且反应所得物质较易分离。且不产生新的杂质,综合分析只有b合题意。28(15分)某研究小组想研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实验过程如下。操作现象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 性。 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同学甲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制取NO2气体。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NaOH溶液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 。 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甲、乙同学的预测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答案:(15分,画图3分,其他每空2分)(1) 强氧化性 O2(2) 两处导气管进出长短对各1分,漏斗对1分) 2NO2 + 2NaOH NaNO2 + NaNO3 + H2O(物质1分,配平1分) 2NO2 + 2C 点燃 N2 + 2CO2(物质1分,配平1分) 当木炭燃烧时,体系中氧气浓度低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所以不用补充木炭在纯氧 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给分) 主要是和NO2的燃烧反应,也会发生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因为两种气体均存在。(按要求给分)解析:(1)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可联系实验现象,推测得到的是CO2、NO2、H2O,此过程中,浓硝酸体现出强氧化性。反应过程中浓硝酸受热分解:4HNO34NO2+O2+2H2O。(2)实验室制取NO2可用Cu与浓硝酸反应,需固液不加热反应装置,又NO2密度比空气的大,且易与水反应,需用长进短出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有毒,多余的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依题意发生反应:2NO2 + 2NaOH NaNO2 + NaNO3 + H2O。.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中氧气浓度低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说明NO2支持燃烧,不需要做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对比试验。木炭被氧化,得到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NO2体现氧化性,N元素化合价降低,产生的气体遇空气不变色,可推测为N2,方程式为:2NO2 + 2C 点燃 N2 + 2CO2 。由题中实验可知,所得气体主要是NO2,也有O2,在此条件下,甲、乙同学的预测都有可能。xxxx丰台区高三化学二模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6789101112 CCDABBD非选择题25(17分,(1)5)每空1分,(8)3分,其他每空2分)(1)羟基 醛基(每个1分) (2)4(3) (物质1分,配平1分,少写水或有物质写错方程式为0分)(4)c d (每个1分,见错0分) (5)取代 加成(每个1分)或(6) (7)(8)(物质2分;其他物质全对,少写水得1分;配平1分,其他物质写错方程式为0分)26(14分,每空2分)(1)2H2S(g)+3O2(g) 2SO2(g)+2H2O(g) H= 1036.46 kJ/mol (方程式和计算各1分)(2) H2SO3HSO3+ H+ HSO3 SO3 2+ H+ (每个1分) 降低 HCO3 + H+ CO2 + H2O(物质1分,配平1分)提高脱硫海水的溶解氧,将SO32-氧化成为SO42-,有利于平衡H2SO3HSO3+ H+ HSO3 SO3 2+ H+ 正向移动(1分),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同时起到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1分)。+(3)ZnS(s) Zn2+(aq)+S2(aq) CuSO4 Cu2+ +SO42 CuS(s)(4)负极:SO2 - 2e+ 2H2O SO4 2+ 4H+(物质1分,配平1分)27(12分,每空2分)(1) (2)Cl2+2BrBr2+2Cl(物质1分,配平1分)(3)富集溴(4)3Br2+3Na2CO35NaBr+3CO2+NaBrO3 (物质1分,配平1分) (5)5 (6)b28(15分,画图3分,其他每空2分)(1) 强氧化性 O2(2) 两处导气管进出长短对各1分,漏斗对1分) 2NO2 + 2NaOH NaNO2 + NaNO3 + H2O(物质1分,配平1分) 2NO2 + 2C 点燃 N2 + 2CO2(物质1分,配平1分) 当木炭燃烧时,体系中氧气浓度低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所以不用补充木炭在纯氧 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给分) 主要是和NO2的燃烧反应,也会发生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因为两种气体均存在。(按要求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