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72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AB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分别以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O是O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OA:AB =1:3。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1:3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3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 AB3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弹簧压缩了l.如果再给A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l(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加速度最大B. B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速度最大C. A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2 gD. B物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mg4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NMNPv0vC.若继续摇动手把,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D若继续摇动手把,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5滑雪者从山上M处以水平速度飞出,经t0时间落在山坡上N处时速度方向刚好沿斜坡向下,接着从N沿直线自由滑下,又经 t0时间到达坡上的P处斜坡NP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从M到P的过程中水平、竖直两方向的分速度vx、vy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四大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全表现三维图象;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现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月球半径R,卫星距离月球高度h,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率B“嫦娥一号”卫星和地球的角速度之比为C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D月球的密度7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斜面倾角=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30,光滑斜面质量为M固定于粗糙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线对小球拉力是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C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是D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减小t/s v(m/s)3 O 10-47v0F甲 乙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 0.5kg,初速度v0= 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0方向相反的外力F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经3 s后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整个过程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g10m/s2)。 则( )A07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外力F和动摩擦因数大小分别为0.5N和0.1C07s内物体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5JD运动到停止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29 m9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图像可能的是( )OiAtiABOiAtiACOiAtiADOiAtiAA三、简答题:共计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8分)三位同学用不同的器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2分)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所示的器材为_ _A位移传感器 B速度传感器C运动传感器 D光电门传感器(2)(4分)乙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一条如下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从某点O开始,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连续取了7个计数点(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4个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50Hz,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时的速度vA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F(3)(2分)丙同学用数码摄像机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拍摄并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 m/s 。(g取10m/s2)游标卡尺010200123010200123主尺11(10分)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1)(2分)图甲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cm。(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A B 纸带 C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m应远大于M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2分)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乙”、“ 丙”)(2分)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控制小桶(及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得到了如图戊所示的a-1/M图像,图像末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a 0 m甲乙丙砝码盘 砝码木块纸带电火花计时器(3)(2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下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0123x1x2x5465x6学校 _ 班级 _ 姓名 _ 学号 _江苏省怀仁中学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卷(答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789三、简答题:共计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8分)(1)(2分)_(2)(4分)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时的速度vA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2分)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 m/s 。(g取10m/s2)11(10分)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1)(2分) cm。(2)(2分) 。(2分) 。(2分)图像末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_ 。(3)(2分)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1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2分)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2.4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所示,求:(1)(4分)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2)(8分)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m/s,则根据图象中t与v0成正比推导,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1.6s。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解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13.(14分)如图所示,质量mA=1.Okg的物块A放在水平固定桌面上,由跨过光滑小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mB=1.5kg的物块B相连。轻绳拉直时用手托住物块B,使其静止在距地面h=0.6m的高度处,此时物块A与定滑轮相距L。已知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g取1Om/s2。现释放物块B,物块B向下运动。 (1) (6分)求物块B着地前加速度的大小及轻绳对它拉力的大小。(2) (8分)物块B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要求物块A不撞到定滑轮,则L至少多长?14(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氢气球用细绳拴在地面上,地面上空风速水平且恒为v0,球静止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某时刻绳突然断裂,氢气球飞走已知氢气球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f正比于其相对空气的速度v,可以表示为f=kv(k为已知的常数)则(1)(6分)氢气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3分)绳断裂瞬间,氢气球加速度为多大?(3)(6分)一段时间后氢气球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与风速v0相等,求此时气球速度大小(设空气密度不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v015(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的速度从水平直轨道上的a点滑行距离S=1.0m后开始沿竖直平面的半圆形光滑轨道运动,滑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0.45 ,水平直轨道与半圆形轨道相切连接,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滑块恰好能到达半圆形轨道最高点b试求:(1)(5分)滑块刚进入半圆形轨道时的速度和圆形轨道的半径R?(2)(5分)滑块落回到水平直轨道时离a点的距离?(3)(5分)如果仅给滑块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施加一个水平方向恒定外力F ,当外力F满足什么条件时,滑块离开最高点b后正好落回a点?16(15分)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1=0.25变为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L=26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5分)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2)(5分)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3)(5分)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ABC江苏省怀仁中学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D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789BDABC三、简答题:共计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8分)(1)D (2) 0.72 0.64(3)411(10分)(1)0.825 (2)D 甲 小车的质量M不是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 (3)1.3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1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 12分) (1分) (1分)得 (2分)不正确。因为随着初速度增大,小物块会滑到水平面,规律将不再符合图象中的正比关系(2分)v0=4m/s时,若保持匀减速下滑,则经过,已滑到水平面( 2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设刚进入水平面时速度v1:,得v1=2m/s,t1=0.8s (2分)水平面上=0.23s 总时间t1+t2=1.03s (2分)13.(14分)解:(1)设加速度大小为a,轻绳对B拉力的大小为F,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有对A: (2分)对B: (2分) (1分) (1分)(2)设物块B着地前的速率为v,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有对A: (1分) (2分) (2分)解得 (1分)由题意知: (1分)所以,至少 (1分)14(15分)解:(1)气球静止时受力如图,设细绳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得mgTF浮f第13题答图 (2分) (2分)解得 (1分) (1分)(2)细绳断裂瞬间,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T,则加速度大小为 (1分)解得 (2分)(3)设气球匀速运动时,相对空气竖直向上速度vy,则有 (2分)解得 (1分)气球相对地面速度大小 (2分)解得 (1分)15.(1)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当滑块到达最高点时由受力分析可知:滑块进入半圆形轨道后:由上述两式带入数据解得: (2)根据平抛得知识: 联立解得 (3)略16(15分)解析:(1)设滑雪者质量为m,滑雪者在斜坡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至速度期间,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解得: (1分)故由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分)(2)则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1分) (1分) (1分) (1分)代入数据解得: (1分)(3)设滑雪者速度由减速到期间运动的位移为,速度由减速到零期间运动的位移为,则由动能定理有: (2分) (2分)所以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