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82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历史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A不公平 B不具备选才功能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 D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利玛窦(15521610年)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道:“虽然所有由大臣制定的法规必须经皇帝在呈交给他的奏折上加以书面批准,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依据材料可以看出A作者深刻认识了中国内阁制度的本质 B皇帝具有“批红”的权力C中国已经不是君主专制的国家 D当时中国已经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该故事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A广泛性 B盲目性 C随意性 D公正性4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 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 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5一个叫鲍布的美国人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叛乱者在事件发生期间行为公正,他们签署宣言,任何恐吓外国人的人将被处死,任何做有利于保护外国人及教堂的人将得到奖赏。他们做尽其职责范围内的事以获得外国人的支持。清政府亦保护外国人。”信中的事件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6在今天,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逐步加深,马克思在他的故乡西方,却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是因为他A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 B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及社会不公问题C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D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7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8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9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私田开始出现 农业产量的提高“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A B C D10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A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B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C文化复古主义潮流泛滥 D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11“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A环境保护 B农业生产 C人民生活 D工业生产1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13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ABCD14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右边漫画所描绘的历史现象体现了A第三世界的兴起B欧洲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C经济全球化的倒退D区域经济集团化1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16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17“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主要说明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18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经典著作中这样指出:在整个漫长的十八世纪,对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而言,“没有一个人在他们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对中国倍加赞扬。只要读他们的书,就一定会看到对中国的赞美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政府好比是后来全体法国人心目中的英国和美国。”这体现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之一是实行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德治国 C君主专制政体 D开明君主制19 “我考虑我自己”是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A是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B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C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20有一幅画把事物从日常的伦理中分离出来,创造了一种恍如梦境的画面:本来喧闹非凡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广场的醒目位置横卧着一个石膏人,标志着19世纪新技术的大钟与火车,却与久远的古典建筑物连在一起。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性意念关系的生动描绘,表现的是奇怪、忧伤、恐惧、隔绝之感,并暗示画家思念故乡之情。该画的风格应该属于哪一流派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21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22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以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出自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谭嗣同23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4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25 1978-xx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该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l5分,第27题l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15分)16世纪以来,西方进入文明转型期。在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世界文明间的冲突、碰撞与交流与日俱增,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1)材料一中的“遭遇时期”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5分)材料二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突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9世纪西方的冲突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转型,而真正的近代化却“遥遥无期”?(6分)材料三 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二战以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因素有哪些?(4分)27(18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材料三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弗格森文明(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4分)材料四 1978xx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xx国家统计局报告(4)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4分)2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伏尔泰哲学通信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卢梭社会契约论(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4分)二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3)材料三中所说的“民国初形成的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是否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D 2B 3D 4C 5C 6B 7C 8C 9D 10A11D 12C 13A 14D 15B 16B 17B 18D 19C 20D21A 22C 23B 24D 25B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1分)影响: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4分)(2)政治:资产阶级进行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但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但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但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6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制度建立与发展;全球化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环保意识增强;新经济的诞生(如果答“知识经济的出现”也可得分)。(答出以上任意四条即可得4分)27(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2分)原因: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2分)(2)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并逐步完善,社会秩序稳定;殖民扩张的开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廉价产品。(6分)(3)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冷战”的持续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影响。(4分)(4)实行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28(1)不同点:伏尔泰主张法治(2分);卢梭主张社会契约(2分) 核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人身自由(3分)(2)变化:肯定西方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2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不断传播;临时政府颁布的革除旧习俗的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3)答案一:符合。说明:新文化运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穿西装、住洋房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答出其他习俗、交通通讯方面的变化即可)答案二:不符合。说明: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一些大城市,而在农村并不显著;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眷念过去,存在浓厚韵皇权心态,如袁世凯掌权后企图复辟帝制。(4分)其他表述,如果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