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05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试卷类型:A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I卷(必做)注意事项:1.第1卷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9西周时期实行一种维护贵族统治的制度,它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经过变质和扩大而成。以下对这一制度叙述正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权力,其余诸子被排斥于统治集团之外B这一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维系统治秩序C形成了“天子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制度 D郡县制实行后这一制度在中国开始消失10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不能反映出当时()A已经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绘画取材于生活11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A为政以德 B君权神授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1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他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是() A“发现人”的时代 B“信仰自由”的时代。C“理性”时代 D“科学”时代13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有传记作者这样描述她,“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蹲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个民族初生的力量, 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强大了。”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推行“重商主义”和殖民政策 B基本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C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D建立起了君主立宪的代议民主制14下图是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所画的当时法国权力结构图,其中分别代表()宪法立法权行政权议会任命负责A众议院、参议院、总统、内阁 B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C参议院、众议院、内阁、总统 D参议院、众议院、总统、内阁15恩格斯曾经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是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红与黑16“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奉行多边主义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C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D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趋势加强第卷(必做选做)注意事项:1第卷共14大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一道试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必做部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赵东一最近出版东亚文明论一书。书中提出汉字属于东亚文明的共同财产,并强调东亚的几个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赵东一在书中对东亚文明的儒、道、佛进行了说明。他在第一章就提出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孔子是哪国人?”他解释说,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是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的时候了,为此东亚人应该共同努力,就像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一样。报道还称,赵东一在书中将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划为“东亚文明圈”成员,并表示东亚文明是所有“东亚文明圈”成员的共同财产。赵东一强调,虽然东亚各国还存在历史和领土纷争等政治问题,但通过共同制定大学课程和加强人员交流等,首先实现“东亚文化共同体”还是有可能的。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帝逊位诏书材料三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是如何从鲁国人到500年后成为中国人的?(4分)(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说的“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4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如何看待此论断?(6分)(4)材料三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请说明理由。(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国竞争的核心是文明的竞争,大国崛起的核心是文明的崛起。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谁就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历史深层的运动,决定着哪些国家有条件实现“崛起”。这“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材料二 从1500年之后的广义全球化进程来看,全球化的宏观趋势是由曲折反复的波动所构成的,有前进有后退。每一轮全球化的进展基本上都是由世界体系的霸权国推动,上一轮全球化(1850-1914)是由英国主导的,持续了65年;而这一轮全球化则由美国主导,也已经差不多65年。本轮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美元化是一体之两面,而去全球化则意味着美元在全球地位的逐步下降。瞿东升 第二轮“去全球化”开始了材料三 现代主义名画:(选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名画永恒的回忆,画面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创意的部分是三个披挂在枯树、平台、动物尸骸上软趴趴、看似会流动的钟表。图为其中的一个钟表) 车尔尼雷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材料四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 百度文库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1)材料一论证大国崛起运用了什么史观?试以此史观阐释英国“历史深层的运动”。(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义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能主导“这一轮全球化”的原因。(5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美术兴起的时代背景。(3分)(4)材料四主要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哪方面的问题?其实质是什么?该如何解决?(4分)【选做部分】3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 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美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摔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 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依据。(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3分)历史答案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A 16B28(1)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在当时列国纷争、社会转型之时,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局,提出了以“礼”和“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随着汉朝大一统政权的重建与国力的强盛,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定为官学,从此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影响广泛深远。所以,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就从“鲁国人”成为了一个“中国人”。(4分) (2)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以苏格拉底等人为代表的希腊罗马文化,经过文艺复兴得以发扬光大,成为欧洲文明的源头。现代世界欧洲文明占据重要地位,故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4分)(3)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答案2:不同意。退位诏书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6分)(4)有。开放后,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代表性。(6分)否。开放的上海,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只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例,孤证不立。(6分)29(1)文明史观。在政治文明上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等现代政治制度;在物质文明方面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在科技方面,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等。(4分)(2)事件:新航路开辟。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建立了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5分)(3)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类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3分)(4)非传统安全问题。其实质是发展问题。解决: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4分)35(1)倡导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分,任答3点即可)(2)“殖产兴业”、“文明开化”。(4分)(3)古代史上,日本曾经效仿中国隋唐,进行“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以后,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吸收西方现代文明;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几乎完全融合,本民族的文化消失殆尽。(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