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反馈题(物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04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反馈题(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反馈题(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反馈题(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反馈题(物理)图1OABF1F2反馈1A如图1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 )BDAF1=mgcos BF1=mgcotCF2=mgsinDF2=mg/sin图1OABF1F2反馈1B如图1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O的拉力F1,BO的拉力F2。将作用点A沿竖直墙壁向上缓慢移动,在O点位置不动条件下,点A移动过程中( )BDAF1一直变大 BF1先变小后变大CF2一直变大DF2一直变小图1OABF1F2反馈1C如图1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O的拉力F1,BO的拉力F2。将作用点B沿水平方向向右缓慢移动, O点位置不动条件下,点B移动过程中( )ADAF1一直变小 BF1先变小后变大CF2一直变大DF2一直变小变式:挡板对球的作用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挡板以与斜面的支点为轴,缓慢向左转动至水平过程中,挡板对球的作用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反馈1D动态平衡一包括吊篮总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空中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要使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抛出物体质量为( )AA2(m-) B. m- C. 2m- D. -m反馈2伽利略刘老师贡献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BD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重力做功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动能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重力做功与倾角有关0图2t/sv/ms-1t1t2t3t4t5t6反馈3A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进,图2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A在t2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3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实际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在t2t3时间内,按虚线计算出的平均功率一定比实际平均功率大0图2t/sv/(m/s)3123456124反馈3B如图2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BCA0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2s内速度变化比36s内速度变化快D02s内的运动方向与36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反馈4如图3所示,在一辆由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BC图3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图4O反馈5如图4所示,一块橡皮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细线的左侧从O点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则在铅笔向右移动过程中,橡皮运动的速度( )D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图5BA反馈6如图5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 证明:不论容器B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对B的压力都等于零。0y/cmx/m图62-21234567P反馈7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6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则t=0.8s时( )ADA质点P受到的回复力方向指向y轴正方向B质点P的速度方向指向y轴正方向C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D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指向y轴正方向1F/Nt/s甲033122图71.0 v/ms-1t/s乙03122.0 反馈8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2.0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拉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7甲和乙所示。取g=10m/s2。则( )ABA滑块的质量为0.5kgB滑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C13s内,力F对滑块做功为8JD13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8J图8h反馈9如图8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与弹簧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C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处D物块对弧形槽底端的压力大小为mg+mv2/h反馈10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9甲所示,曲线上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在曲线上某一点A和邻近的另外两点分别做一圆,当邻近的另外两点无限接近A点时,此圆的极限位置叫做曲线A点处的曲率圆,其曲率圆半径R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直两为m的物体沿与水平面成角的方向以某一速度抛出,如图9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为r,则( )BCD图9甲RA乙rv0pA物体抛出时,速度大小是B物体抛出时,速度大小是C抛出物体时,至少需要对物体做功D 抛出物体时,对物体施加的冲量最小值是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图10A1A2反馈1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利用如图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用刻度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改变斜面的倾角,保持A1与A2之间的距离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数据h、t。以h为纵坐标,1/t2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象。在忽略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下,根据图象的斜率k就可以近似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请你写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与斜率k的关系式g= 。(用实验测得量的字母表示)反馈12(8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11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后面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x2x3x4x5x6x1O A B C D E F 图11图12OBBDDFFHHJJL(1)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OB、BD、DF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12所示。为什么B、D、F、H、J、L点在一条直线上,就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各点在一条直线上,说明每相邻两个纸袋相差的长度相等,所以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在图12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x5=9.57cm、x6=10.20cm,则打下点迹F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m/s。(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出一个点,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1m/s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图13F反馈13如图13所示,质量m=2.0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5.0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取g=10m/s2)求:(1)撤去拉力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0m/s2(2)撤去拉力后物体运动的最长时间。1.25sCAB图14反馈14如图14所示,质量为2.0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受到一冲量后以某一速度在桌面上沿直线向右运动,运动到桌边B点后水平滑出落在水平地面C点。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桌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25m,A、B两点的距离为4.0m, 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5m,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桌面对木块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大小;16J(2)木块在A点时的动能;25J(3)木块运动的总时间。1.5s反馈15. 一探测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探测卫星在A点测出对地球张角为。求:图OA太阳光R(1)探测卫星在A点时距离地面的高度;(2)探测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小;(3)探测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若提高难度,不给图)(1)R(-1)(2)(3)图15甲50002500F/Nt/s3.64.24.85.46.06.66.88.49.41112乙反馈16图15甲是xx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17乙所示。取g= 10m/s2,根据F-t图象求:(1)运动员的脚对蹦床第一次开始向下用力到第一次离开蹦床上升之前,运动员在蹦床上、下运动的的时间;3.2s(2)运动员第一次离开蹦床上升时,蹦床给运动员的冲量; 400kgm/s反馈17如图16所示,光滑斜面与水平面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为0.20kg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每隔0.20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取g=10m/s2。t/s0.00.20.41.21.4v/ms-10.01.02.01.10.7求:图16CAB(1)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30(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3)t=0.8时物体的瞬时速度。1.9m/s图17dAB18(10分)如图17所示,在倾角30的斜面上放置一段凹槽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0.10m。A、B的质量都为m=2.0kg,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取g=10m/s2。求:(1)画出凹槽B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2)物块A与凹槽B的左侧壁第n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3)从初始位置到物块A与凹槽B的左侧壁发生第n次碰撞时B的位移大小。(1)t/s0v/ms-10.20.61.01.41.81.02.03.04.05.0(2)vAn=(n-1)ms-1,vBn=n ms-1(3)xn总=0.2n2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