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01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A B C D2下图所显示的时代内容是( )A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B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C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D当时人们已经重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3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 B C D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5“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主张抑商 倡导以法治国 力求社会稳定 维护农民利益( )A B C D6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7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促进了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遭到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8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9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C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D开始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10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的揭示出( )时代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平均速度每万年提高12每百年提高4每年提高3左右每年提高10左右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B社会生产力匀速上升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11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年代商 办外国人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笫二时期18951913463908104113610315346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12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其中“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B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C官僚资本的垄断 D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13旧中国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工业化建设 D三大改造14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对“组织起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建立人民公社 C走农村合作社道路D实行包产到组15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 B C D16从右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高指标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钢铁生产形势喜人钢铁“大跃进”(张乐平1958年)A BC D1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根本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 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A B C D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 )A B C D19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改良旗袍 中山装 西式洋楼 京剧A B C D20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 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2分,总计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5分)(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2分)(3)简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5分)22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图一:成立于1864年的 图二:建立于1865年的 图三:1863年的上海英商上海总会 江南制造总局 洪盛机器碾米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3分)(2)简要分析这三类企业形成的各自背景,并评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9分)(3)试分析这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此时云集上海的原因。(2分)23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得以兴起的因素。(2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3分)(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2分)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1分)24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年份粮食总产量(万吨)棉花总产量(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上缴农业税(亿元)粮食棉花19501321369216755919119511436910318749216919521639013041412652703材料二 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 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4分)(3)材料三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3分)25工业文明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在此背景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材料二:世界贸易总额材料三: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请看下表:材料四: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分)(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方的工业文明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4分)(3)依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的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有何进步之处?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20:DBACD CACBC CDCCA ACBAD21(1)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人口剧增;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手工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率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 (任意写出5点,每点1分共5分)(2)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3)本问分两个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归纳: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1分)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1分) 文化: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2分)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考生能回答以下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1分。政治: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22答案:(1)外国资本主义开办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分)(2)背景:外国在华企业始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和租界的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发起了洋务运动并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受到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影响:外商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但它们掠夺原料和劳动力,占领中国的市场,又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洋务企业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了技术人员,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9分)(3)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科学技术的传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扩大;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捷,便于海外贸易。(2分)23(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2分)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2分)(2)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2分)(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经典力学体系等科技进步。(3分)(4)全球史观(2分);整体性或全面性。(1分)24(1)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3分)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2)变化:1958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1960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原因: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4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也为工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分)25(1)英国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形成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或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2)影响:一是巨大的灾难。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实践,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对救国道路的探索。(4分)(3)不同:观念: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