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271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查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查测试语文试题注意: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基础知识题(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缱绻(jun) 纤夫(qin) 鹰隼(sn) 茕茕孑立(qing) B干瘪(bi) 轮廓(ku) 骸骨(hi) 命途多舛(chun) C踮脚(din) 澄澈(chng) 嵯峨(cu) 离弦之箭(xin) D逡巡(qn) 屏息(bng) 木讷(n) 层峦叠嶂(zhng)2.下列词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蹒跚 咆哮 脉膊 峨冠博带 玲珑剔透 B对峙 抛描 抱歉 震耳欲聋 荒诞不经 C倒霉 赊帐 跋涉 毋庸置疑 浮想连翩 D沧桑 坐落 枷锁 满目疮痍 促膝谈心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杏仁饼”走向市场之后,购买者一日比一日多,从海外回来探亲访友的华侨,临走了,也要千方百计多买几盒带到海外与亲友们分享,真是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B实际上,除开图书成本,真正制约公众阅读兴趣的还有阅读的意义不能不指出的是,在读书总体形势衰落的背后,近年来,各式教辅书的销售却一直方兴未艾。C城市的道路,是smart的舞台;NBA的赛场,是科比的舞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自由穿梭,大快人心。D其实真的挺欣赏范冰冰的,事实证明,她不仅是外表美艳,而且有智慧,有心胸,有冲劲,够坚韧,够坦荡,在鱼龙混杂、真真假假的娱乐圈,也算是难得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瞿塘峡如果说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B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都把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C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D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B屈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者。离骚选自他的作品集楚辞,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C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贰于楚也贰:两属,不专一B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C唯君图之图:考虑,谋划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7下列各句中,全都属于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夫晋,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不知ABCD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分)译文: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分)译文: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分)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漏断:指夜深之时。漏:漏壶,古代以盛水来计时。省(xng):了解。(1)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写这些景物的目的是什么?(6分) (2)尾联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品格?(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2)盖均无贫,和无寡,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思国之安者,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6)一夫当关, 。 (李白蜀道难)(7)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8)亦以明死生之大, 。 (张溥五人墓碑记)五.现代阅读文: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水性江南 王本道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也是在江南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呢?我曾一度处于大惑不解之中。一次重读先贤经典,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交幻无穷;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依软语,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其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的腾越穿行其中。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是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据说古代铸剑的工艺,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经过淬剑过程中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文武兼备的_、_、文天祥,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也尽显侠骨柔情,秋瑾就是最优秀的代表。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它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当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就占了半数,近代和当代全国琴棋书画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有人说,正是因为江南太美了,阴柔之气过重,因此江南的男人大多被美色所雌化,是美人的风韵像灭火器似的扑灭了男子的阳刚之气。这种说法是过于偏重水乡的温柔与细腻了。其实人不分南北,如果能多一分柔情与细腻,懂得感情,懂得珍藏,心中维系着自己的审美镜框和情感秘笈,并以此为尺度去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美妙的、值得神往和迷醉的东西,不是会给男人(也包括女人)增添力度和精神上的健美吗?这样的多情,不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 12.第段的空格里诗人的名字:_、 。(4分) 13作者把苏州评弹比喻为 ,这样写的好处是 _ _(6分)14“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怎样的作用? _ _ (4分) 15水性江南,其“水性”包括哪些特性? _ _ (6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之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抉择?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16.文章第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6分) 17. 文章第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记述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6分) 18. 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七、作文(70分)19忘记就是背叛;忘记过去才能走进新天地。请以“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2011xx学年度第二学期调查测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C 【A绻(qun) B瘪(bi) D讷(n)】2D ( A脉搏 B抛锚 C 赊账)3 .D (A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B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这里与“一直”不搭配 C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4. C(A应为“如果说瞿塘峡”;B“把摇篮看成夙愿”搭配不当,在“把”后加“造访”;D搭配不当,应为“从中”。)5B(楚辞不只是屈原的作品,还有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编者刘向自己的作品)二.文言文阅读(19分)6B(肆:扩张)7B(不是)8D(“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错)9(1)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子”“是”判断句,各1分)(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的土地呢?(“越”“鄙”“远”“陪”各1分)(3)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若”“阙”“焉”各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词的上阕写了缺月、疏桐、孤鸿,(2分)营造一种清冷、幽寂的意境(氛围),(2分)用以表达词人形影孤单的境况和寂寞的心情。(2分)(2)表现了作者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惟草木之零落兮(2)安无倾(3)弃甲曳兵而走(4)必积其德义(5)可以横绝峨眉颠(6)万夫莫开(7)无边落木萧萧下(8)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现代阅读文:文学类文本(20分)12陆游,辛弃疾(与后面的三句诗相对应。)(毎空2分,共4分)13(6分)曲水清流,(1分) 与“水性江南”的题旨相吻合,(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苏州评弹优美儒雅、婉转沉静、清澈纯净、韵味悠长的特点。(共4分)14(4分)在内容上有统领全文、表明主旨的作用(或:它概括地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大惑不解”问题,是全文的关键句),表明水的特性对人性、人的精神的影响。(2分)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江南水的特性过渡到写水的特性对人的影响,写江南人的人性美、精神美。(2分)15柔弱秀美,坚韧顽强,秀慧智巧 (共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6.有真知灼见:(2分)心系国家和人民;(2分)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2分)17.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3分)表明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3分)18.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2分)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2分)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2分)(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七、作文(70分)19参照201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52分切入。说明:“忘记就是背叛”、“忘记过去才能走进新天地”,或者二者结合(该忘记的就应忘记,不该忘记的就应牢记),都视为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