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161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 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3在下图中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技术的应用 D网络技术的应用4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A一化三改 B市场经济 C改革开放D.国企改革5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6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7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 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正确,不正确 D不正确,正确8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火花中的信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动力之一是A. 政府放宽限制 B. 爱国心的驱使C. 列强放松侵略 D. 政治地位提高9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区是A.B.C.D.10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B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大企业D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12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缓和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减少农产品出口,稳定国内市场C.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D.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131960年至1962年我国三大产业间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表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830336.3A.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 B.经济建设受到严重阻碍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14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1为动力,2为阻力,21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1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A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16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20世纪A4050年代 B5080年代 C8090年代 D90年代以后18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2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精耕细作的必要性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2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A. B. C. D.23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24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25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汁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xx钢铁产量(吨)3xx0029500000投资总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不断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6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27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28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29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落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30“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A.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 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3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列是一组有关这一体系的材料。材料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材料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最高数字。但到了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英、法、西德、意、荷、比、瑞典、日、加),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三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材料四xx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特里谢说:假如我们没有纪律,我们便会质疑市场经济及金融市场的运作。他指出,近来的市场动荡不定,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为什么?(5)为解决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你对各国有何合理化的建议。32xx年在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目标。回顾3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潮流的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措施典型代表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开放14个沿海城市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地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上海浦东(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4分)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33近现代以来,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28分)材料一 那时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技术最密集、最“先进”的产业,而英国在这方面明显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直到18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产的棉织品在价廉、美观和牢固上都还超过英国产品。但是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完全停止进口法国和荷兰的毛织品。1700年,英国议会禁止从印度、伊朗和中国进口棉织品。这个禁令是绝对的,毫无伸缩的余地,哪怕是印度制造的一根棉线,英国人也不准动用。一直到1812年,英国还对从印度进口的花标布征收高达71.7%的进口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 摘自左大培对自由贸易的迷信(1)根据材料一说明1819世纪初英国推行什么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指出该经济政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二 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当初,欧洲人如果不是依赖殖民地的棉田取得棉花,而是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棉花,那么它对欧洲土地、水、人力的需求势必增加,进而很可能使工业革命受挫。棉花没有大规模移植到欧洲,对欧洲而言,这或许是万幸之事。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棉花是用水量大的作物,产棉区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非常严重。英格兰的新纺织厂机器隆隆作响,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而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摘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洲殖民地与欧洲的工业化之间的关系。(6分)材料三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特别沉重,它的萧条达22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洋货(包括棉纱和棉布),便拼命地向中国推销。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中国手工纺织业被破坏的过程也基本如此。摘编自于素云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棉织品大量倾销中国的原因以及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0分)材料四 棉花产量直接关系棉纺织业的生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解放前到建国以后我国的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变化如下表:产品名称解放前最高年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年份产量1949年1952年1983年棉花1936849万吨52415365462棉纱1933445万吨73514747348棉布1936279亿米67713735333依据马宇平等编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和1983年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时间主要原因1952年1983年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文艺复兴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提倡追求自由、现实幸福和物质享受。儒家学说从实质上也是强调人的社会地位,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故选A。B项错误,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则是封建论理道德;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尚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主要是局限在知识分子领域。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2C【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B项中的“可靠”表述不严谨。D项中的时间“乾隆年间”不正确。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故选C,梅兰芳是旦角擅长,被称为四大名旦之一。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戏曲(京剧)3【解析】试题分析:由图所处的时间可以判断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应为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B。A项是在19世纪末期之前占据主导地位;C项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D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均与材料时间不符。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C【解析】试题分析: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主要方针是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故选C。A项是在50年代,属于站起来的阶段;B项改革开放的目标;D项是改革开放的手段。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5D【解析】试题分析:当下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发财致富成为国人的追求,故D项最能反映当代国人的愿望。故选D。A项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的情景,B项反映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的情景,C项和当代中国实际不符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6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B是世界银行的标志,C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D是世界贸易组织标志,A是联合国的标志,联合国属于政治组织,故选A。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战后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7C【解析】试题分析:从“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可以看出易服,而“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则体现了不缠足这一社会现象。但是在维新变法期间,维新人士的倡导,并没有使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应该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8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目所给图片中的“中国兴”、“还我河山”等文字信息可以看出是爱国心的驱使。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9A【解析】试题分析: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航海探险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所以图中的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10D【解析】试题分析: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建立于1936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在1939年,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推论不出上述结论。其他三项均符合史实,且有因果关系。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11C【解析】试题分析:“提高进口关税”是鼓励出口、减少进口的举措,各国在经济危机面前都采取类似措施的结果,是使得各国加紧争夺世界市场、转嫁危机,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933年经济危机。12D【解析】试题分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下跌严重,损害了农场主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政府的这一措施旨在通过减耕减产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和农场主的利益。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13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1960年和1962年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数字比较可以看出,1960年的比例严重失衡,而1962年的比例关系更趋于合理,所以应该是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的实行,使得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脉络。F2F1的含义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阻,由此可知,ABC项排除,因为这三个阶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发展,而D项符合题意,因解放战争期间因战争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而呈现委缩。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的时间跨度,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题干的时间跨度是从1949年直至当今,与土地革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改革开放等相关史实联系,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经历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故C项正确,排除ABD项。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1966”字样,结合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分析可排除ACD项,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新中国物资奇缺限量供应的现象,图为1966年发行的粮票,结合时代背景特征分析,B项正确。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曲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中西合璧”。 是传统的旗袍改进,袖短等特点说明中西合璧特征,有西服的特点,但有四个口袋等,具有中西合璧特征,传统的建筑,里弄住宅具有传统建筑特点,但从建筑风格来看,又具有西方建筑特点,具有中西合璧性质。故C项正确。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与建筑的变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方法是了解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理解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特别是“价格超高,价格指数越大”,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主要原因。价格指数变化呈上升趋势,说明英国当时物价上涨,结合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背景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A项;BCD项说法都与史实不符,说法是错误的。考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D项分别工业、扩大内需和农业的相关措施,调节生产过剩,恢复生产,解决就业和刺激消费,不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开始,导致当时挤兑的现象,金融上整顿银行的措施就是要重建银行的信用,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选项应符合这一特征,由此可知,项符合,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但不具有国家干预经济特点,排除ABD项,C项正确。考点: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21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得知徽州的风俗是十七岁的人就已经在全国各地游历做生意了。康乾年间,处处都有徽商的身影。所以选择A考点: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22B【解析】试题分析:“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这说明太湖地区大力发展纺织业,但并没有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说明江南各地包括农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根据自己的自然地理条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存在。选择B考点: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23B【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之后,早期的西方殖民国家开始了黑色的“三角贸易”,从事贩卖黑人奴隶。选择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24A【解析】试题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导致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因此蒸汽机的改良绝对是促成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一,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推动了政治领域的变革.蒸汽机的应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对世界的支配来说,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改良蒸汽机瓦特18世纪6070年代25B【解析】试题分析:企业数量减少,但是产量和投资越来越大。说明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6C【解析】试题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选择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7A【解析】试题分析:1912-1919年间美日侵华资本增长,实力增强,与英国实力相当。此时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美日趁机扩张。所以A是错误的。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8A【解析】试题分析:黄遵宪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轮船。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29B【解析】试题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过分重视工业化,忽视手工业、农业的建设,甚至利用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经济体制严重失衡;军事建设上投入过重,耗费大量宝贵人力、物力资源。使得苏联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经济越来越落后。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30C【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中增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也体现了市场的调节作用。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31(1)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扩张经济,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主要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变化:美元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或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亦可)原因:欧洲经济的恢复;欧洲逐渐走向联合。(3)局面: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4)不能实现。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彻底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结合国情采取措施拉动消费;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第(1)问要求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征,主要是从战后的国际关系和美国以及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材料“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等信息概括分析;第(3)问从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日本的崛起和欧洲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第(4)问需要把握不同时期的形势背景不同,决定了其政策不可能一样,因此现在已经很难再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第(5)问属于开放式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2(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分)烟台、青岛;(1分)沿海经济开放区;(1分)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1分)(2)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4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2分)(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影响了世界格局,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2分)【解析】试题分析:(1)这一题属于根据范例完成表格题,题目中措施、典型代表和意义各栏中都有示例,要求填的部分应该根据本栏中的示例,依样来填,同时填什么则由另外两栏提供的信息来确定。(2)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来回答,所以直接到材料中去找有效信息“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再加以提炼即可。第二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要能根据提问熟练的回归到教材中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3)“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在强调(中国的)1978年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78年中国的最重大事件是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然后去阐述三中全会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即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33(1)经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2分)目的:加快本国传统的纺织业发展。(2分)影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工业革命。(2分) (2) 关系:殖民地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2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欧洲的生态环境保护或预示新经济时代的来临,(2分)但是造成了殖民地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殖民地经济发展落后。(2分) (3)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棉织品产量大量增长;(2分)经济危机导致棉纱价格下降。(2分)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 (2分)影响: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促使“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分)客观上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2分) (4)(共6分) 时间原因1952年国内的和平环境(1分);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1分)1983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亦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一”作答,所以去材料中去提取有效信息即可。第一、二问从材料中“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中可以得到答案;第三问的答案则可根据“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得出。(2)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二”作答,所以要阅读材料二。题目要求“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阅读后首先要确定答案应分两方面:一方面要写到殖民地对欧洲工业化的作用或影响,另一方面要写到欧洲工业化对殖民地的作用或影响;然后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去提炼和概括即可。(3)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所以既需要阅读材料三,又要回归到课本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相关知识,将之迁移到题目上来,两者结合做出答案。其中的第一问“原因”则要考虑英国棉织品产量高和出口跟有利于赚取利润的角度,还要考虑中国有条件接受其棉织品的角度。根据材料可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棉纱价格下降”这一原因,结合19世纪70年代这个时间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可以得出“英国工业革命,棉织品产量大量增长”的原因,然后从中国角度考虑则要回归到教材中有关“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相关知识得出“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这一原因。(4)这一题材料仅提供了棉织品产量的变化情况,原因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1952年和1983年”这两个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将之迁移到题目中来即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