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命题特点及分析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139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命题特点及分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命题特点及分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命题特点及分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命题特点及分析教案 2011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有9套试题考到了文学类文本中的小说阅读。本文试就今年的小说命题做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一、语料选择从国别来看,中国的小说有5篇,分别是山东卷严歌苓的审丑、全国新课标卷林海音的血的故事、广东卷陈秉汉的严冬海猎、江苏卷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四川卷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外国的小说4篇,分别是安徽卷哥伦比亚的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江西卷亚美尼亚国埃格林的晚秋、辽宁卷乌拉圭比亚纳的怪人、浙江卷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第9车厢。中外小说的比例是5:4。从小说的篇幅来看,除了江苏卷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是长篇小说西征记的节选外,其余8篇都是微型小说(个别的有删改)。说明2011年的小说命题基本以微型小说为主。微型小说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结构紧凑,讲究构思;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没有发展,考场上容易把握;微型小说还具备小说的其他要素;同时,这些小说大都是名家作品,因而受到的青睐。 从时代来看,这些小说基本是现、当代作品,所写的生活内容和展示的生活世界以及所塑造的人物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易于为广大考生接受。二、命题特点这9篇小说阅读题目都扣紧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重点突出(比如都抓住了人物形象);题目能够抓住文本,不旁骛,不拓展;考点具体,设题角度小而巧,易于考生答题,没有从宏观上大的方面来为难考生,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在经过几年的热闹之后,探究类题目大大减少(只有三个),重新回归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命题技术上,尽可能多地覆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8个考点)中的考点,考点相对分散,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以及层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考点分布(一)人物形象以及特征小说从来以塑造人物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小说中的情节、环境等都是为塑造人物来服务的。今年的这9篇小说中有8篇的命题涉及到了小说中的人物。总的情况是:结合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梳理人物的心理以及变化,探讨人物的情感活动及其变化,研究人物的行为及其形成的原因,等等。这些题目虽然角度不同,思路各异,但是都紧紧围绕人物来做文章。说明抓住了重点;题目基本一个,个别省区甚至命制了两个题目;在赋分上,所占分值也大,有两个省的分值达到了10分以上;可见对小说中人物分析的关注程度,因此,命制的题目是有效的。比如: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山东卷)2.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山东卷)3.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安徽卷)4.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江西卷)5.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江西卷)6.“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全国课标卷)7.“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辽宁卷)8.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广东卷)9.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广东卷)10.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江苏卷)11.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慰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江苏卷)分析:对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的考查力度依然不减,但是今年又从人物的心理以及情感变化的角度开始命题;人物考查的覆盖面和范围进一步加大。(二)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概括故事情节是考查学生小说阅读的一种归纳和表达能力,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领悟内涵”,“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微型小说因为微型,因而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易于梳理;同时,概括情节是分析人物的基础和前提,自然成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概括并归纳故事情节以及某一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梳理小说的脉络、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等等都属于故事情节类的题目。2011年这类题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安徽卷)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全国课标卷)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辽宁卷)4.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浙江卷)分析:因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近几年设题较少,难度也低。(三)描写手法以及作用小说是叙事类文本,描写是其中的重要手法,因为有了描写才增加了小说的魅力。而这些描写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大体分为几种:按照描写内容可以分为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或者叫场景描写,分为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按照描写的繁简需要和目的可以分为粗笔勾勒和细节描写;按照描写的角度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描写和衬托描写;等等。以上这四种分类的描写手法这几年考查得比较多,2011年基本也都涉及到了。题目的呈现方式一般是:分析(指出)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看看2011年的题目是如何体现的:1.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安徽卷)2.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江西卷)3.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全国新课标卷)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浙江卷)5.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广东卷)6.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江苏卷)7.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江苏卷)8.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川卷)分析:一半的题目考查自然景物描写,或侧重赏析(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或者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等等),或侧重意图,或侧重作用。另外,这8个题目中有6个涉及描写的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是今年命题的新动向。(四)表现(写作)手法以及分析这里的表现手法,实际是立足于整篇小说而言的,有人也叫写作手法或者技法。表现手法虽然是形式的东西,但是它对于整篇小说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塑造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不断引起的注意。2011年涉及表现手法的题目有以下这些:1.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安徽卷)2.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 (辽宁卷)3.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辽宁卷)4.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浙江卷)5.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浙江卷)6.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江苏卷)分析:无论是小说的开头、结尾抑或是中间部分的命题,还是其他的命题形式都扣紧了文本;无论是理解层面还是探究侧面都着眼于小说局部的手法。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侧面烘托;总结上文,点名题旨;埋下伏笔,提示线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等,往往就是这些题目答案的专业术语。(五)语言(语句)理解以及赏析十多年以来,语言(句子)理解的题目一直出现在散文阅读当中,而且每年在考查散文的高考试题中有10多个题目一定是考查句子的,比如句子的含意,句子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子的作用,作者的意图,等等。近四五年来,随着课改区陆续走进高考,小说的考查也开始逐渐引起的注意,走进的视野,但是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赏析类的题目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今年则打破了这个惯性思维,开始关注小说的语言问题。在今年的题目中关于语言的题目基本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描写类的语言,二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设问方式一般是:第一,句子在文中有何含意?有何作用?第二,画线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总之,无论哪一类语言,都是属于鉴赏评价层面的考查,难度较大,属于能力层级的D级。“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一考点在今年的小说阅读题目中得到较为初步的张扬。应该说,这是一个动向,值得高三老师以后多加关注。我们先看看题目:1.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山东卷)2.对小说中画线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安徽卷)3.怎样理解第l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四川卷)4.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四川卷)分析:1.山东卷的题目从文中看来侧重于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赏析,2.安徽卷侧重于人物对话语言的赏析,3.四川卷的“含意”,难度较低,限制性很强;4.四川卷的画线句子的“妙处”,回答面就广了,涉及句子的含意、技巧、手法和作用。四个题目中,有3个题目涉及赏析(包括一个“妙处” ),难度加大了。涉及语言(语句)类的题目,这些年考生的理解和回答都不算好,得分普遍较低;今年又增加了“赏析”这个难度,意在提醒我们的老师,在高三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赏析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怎样处理。(六)题目含意的理解含意丰富,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应该是微型小说题目的共性,没有哪一种文体像微型小说这样具有普遍性,题目含意的丰富性也应该是微型小说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引起了的高度关注。今年共有3个题目涉及了小说题目的问题。我们看看吧:1.“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山东卷)2.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全国新课标卷)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四川卷)分析:题目往往双关,甚至拥有几层意思,含意丰富。化抽象为具象,可以是线索,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小说寓意,可以揭示人物外部形象或者内在性格,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没有把探究类题目单独罗列,因为探究类题目在命题时有明确的指向针对什么来探究,小说人物还是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还是语言特色?自然场景还是人物场景?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不易归类。因此,单独罗列也是不恰当的。但是,探究类题目在2011年的高考题目中还是占有了一席之地,全国课改卷、江西卷和辽宁卷都涉及到了。比如:全国新课标卷的第4题,“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江西卷的第18题,“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7分) 辽宁卷的第11题的(4)小题,“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8分)探究性题目,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考查,逐渐冷静下来,一是所选语料有无必要命制探究题目,二是给考生增加了难度,二是阅卷不易操作,有的考生的答案脱离了文本的探究,导致天马行空;因此今年的小说类题目又重新回归对文本的解读,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这一点也应该引起广大高三教师的注意。四、存在不足文本的选择从总体上多多少少存在阅读难度的问题,尤其是外国的小说,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造成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答题不够理想。有几个省区的命题考点重复,比如有四个省的题目中有两个涉及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有一个省的两个题目涉及描写(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类题目,有两个省的两个题目涉及表现(写作)手法的分析,还有一个省有两个题目涉及语言的分析和鉴赏;这些重复的考点导致命题覆盖面狭窄,不利于全面考查小说的特征,也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中,两类文本的阅读难度和题目难度不是大体对等,因而给考生的选择答题造成新的不公。 问题比较多的是,题目和答案之间的脱节,或者说个别题目的答案有扩大化和拔高倾向,以致有些牵强附会的嫌疑;这9篇小说阅读的题目都存在这个问题,考生失分过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