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测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113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感情与技巧测含解析班级 学号 得分 (说明:每题10分,共60分。)1.【xx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0分)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即流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 分付:交给,安排。(1)有人说首句与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手法极其一致,请指出该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5分)【答案】借景抒情(连用多个意象创设意境列锦、列词、白描)的手法。(1分)作者并列运用了“孤舟”“微月”“枫林”三个意象进行写景,枫林暗示秋天,此时作者乘坐孤舟在月夜前往被贬之地。(3分)借此凄清之景抒发被贬之愁情。(1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兴等)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2)诗评中说: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答案】(5分)视觉角度看是写秋雨中的岭色,处在烟雨迷茫之中,表现的是迁客内心之迷茫;听觉角度是接续第二句写古筝之音,犹如千重万重雨那般繁复急促,表现的是流人心绪之复杂(或:凄凉不断)。【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请简要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写景角度,该以角度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视觉角度看是写秋雨中的岭色,处在烟雨迷茫之中,表现的是迁客内心之迷茫;听觉角度是接续第二句写古筝之音,犹如千重万重雨那般繁复急促,表现的是流人心绪之复杂【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写景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有以下几个(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本题就是从视觉听觉角度来写景的。2. 【xx届辽宁庄河高中高三上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10分)西陵峡孙原湘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注】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姊归县东。(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1分),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2分)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2分)(从情景交融、夸张和比拟等角度分析亦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是动静结合的手法。(2)末句中的“壮游”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后两联加以分析。(5分)【答案】“壮游”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1分)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2分);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2分)【解析】首先答出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然后具体解释: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3.【xx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文后各题。(10分)野 老杜甫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注】此诗定于上元元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才有一个栖身之所。琴台:是成都的一处名胜,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首联,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柴门迎江,一切如此自然。(1分)颔联,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江流回曲,适于泊舟,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在此靠岸。(1分)诗的上半部分,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1分),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1分)诗人由“贾客船”而引起他对“长路”的联想,为后面抒情作铺垫。(1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该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概括画面内容。解答该题需要理解诗句,抓住意象进行联想丰富完整画面内容,然后组织语言回答。答案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整体概括画面和特点,即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另外是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可以先概括后描述,也可以先描述后概括。诗歌中写景句的作用,则要考虑景物表达的作用,通常是渲染某种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表达某种情感,除此之处,还可以从结构上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比如,为下文作铺垫。(2)诗的后四句抒发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答案】颈联,“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扰乱了诗人平静的心境,令诗人想起那漫漫归途。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留滞蜀中,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3分)尾联,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2分)【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审题,题干问的是后四句,即颔联和尾联抒发的情感。无论理解哪句哪联,都要建立在整体理解全诗的基础之上。然年逐句分析鉴赏其中包含的具体情感。“关心”和“ 悲”字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关切、担忧之情。后句反问,借云抒情,由浮云联想到自己漂泊无定,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尾联前一句叙事,后一句写情中寄寓情感。哀,情感悲凉。【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xx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1),三黜名惭柳士师(2)。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3)东过连山(4)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1)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2)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3)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4)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1)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3分)【答案】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再次贬放远地;友人分别在即。(每点1分)【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概括诗歌内容类的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设题的范围及概括的方向。比如本题中,“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首联”是设题的范围,“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这是概括的方向。然后分析首联,理解其大意,再依据事件概括出二人的人生境况即可。(2)诗中颈联是如何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典型景物衬托。看空中回雁,闻岸边猿啼,凄凉之景中烘托离别悲愁;视听结合,上句描绘诗人与友人站在荒郊看大雁消失,下句写正在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视听结合,意境凄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一“随”一“遇”,极目远望,“回雁”见行见逝,自己想随却不能随之,正在痛苦,却遇“断猿” 之声, 动作及心理描写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每点2分,两点4分)【解析】题干问的是“诗中颈联是如何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写景的技巧。【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比如本题中,可以从选材的角度、感官的角度、细节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与朋友分别的不舍之情;对当政者的不满;对自己还才不遇、忠而见弃的自嘲;思念故乡的愁苦。(一点1分)【解析】题干问的是“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考查的情感。从诗歌标题可以看出题材赠别诗,作为赠别诗,自然要表达离别的不合之情;从颔联“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来看,用典入妙。刘禹锡初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为朗州司马。此时再贬连州,所以叫做“重临”。关于这次“重临”州政的状况,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两度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而刘的“重临”,则是背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带着八旬老母流徙南荒。这是积毁销骨的迫害。诗人通过“事异”两字把互相矛盾的情况扭合到一起,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下一句,诗人又用了春秋时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这里用以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同时也暗示他们都是因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遭打击的。用典姓切、事切,可谓天衣无缝。“名惭”,是对刘柳齐名自愧不如的谦词,表示了对柳的敬重之意。尾联设想别后,以虚间实,笔姿灵活。“桂江”和“连山”并无相连之处,因此这里并不是实说桂水东过连山。下一句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东西远隔的两地联系起来。原来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长吟远慕的无限相思呵。“有所思”,也是古乐府篇名,这里出现,语意双关。【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诗歌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比如本题中,是问全诗的思想感情,故考生应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诗歌中的意象以及使用的典故来分析。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xx届山西太原高三上阶段性测评(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10分)李处士故居王建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注】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1)“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是如何写景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答案】动静结合(以声衬静)。院落里落花满地,一弯残月斜挂窗口,黄莺啼叫。营造了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伤感,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如本题动静结合(以声衬静)。院落里落花满地,一弯残月斜挂窗口,黄莺啼叫。(2)诗的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案】作者想到以前李处士在这里大摆筵席、宾主畅饮的情形,而现在故居中的亭台楼榭都荒凉不堪,走进去都有可能迷路。诗句以虚衬实,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考查颈联作者的情感,“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想到以前李处士在这里大摆筵席、宾主畅饮的情形,而现在故居中的亭台楼榭都荒凉不堪,走进去都有可能迷路。物是人非。【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想到以前李处士在这里大摆筵席、宾主畅饮的情形,而现在故居中的亭台楼榭都荒凉不堪,走进去都有可能迷路。物是人非。6. 【xx届黑龙江哈九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10分)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注】本诗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当时作者的弟弟白行简将于次年春天从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复他的一首诗。(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答案】作者乍喜还愁。(1分)乍喜是因为有得来信,得知弟弟将要在初春时来江州与自己相会;(2分)但转念想到弟弟途中要经过潇湘瘴疠之地和三峡惊波,因而又不禁为弟弟沿途要经历的环境过于恶劣而担心和忧愁;想要托江水寄去自己的两行泪水而不得,更是平添一丝愁绪。(2分)【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提供的注释中。比如题中的“暂喜”“想还愁”。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2)请鉴赏尾联运用的艺术手法。(5分)【答案】尾联作者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拟人、想象的手法。(答对两种即可得2分)作者以江水之无情衬托自己之有情,将江水拟人化,写自己欲托江水寄去自己思念弟弟的眼泪,想象江水不肯为自己而回头西流(具体分析,1分);新颖而又奇特,突出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分析效果,2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