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2 第2讲“妙解”难题八大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95410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2 第2讲“妙解”难题八大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2 第2讲“妙解”难题八大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2 第2讲“妙解”难题八大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妙解”难题八大方法,一 虚拟法,(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应加入_mol N2和_mol H2。 思路展示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2和6 mol H2,若把乙容器的容积虚拟为甲容器的两倍,则反应过程中乙容器的压强始终与甲容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平衡等效,此时乙中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 mol,若乙容器与甲容器容积始终相等,则可先把乙容器虚拟为甲容器容积的两倍,再压缩到等于甲容器的体积,此时平衡正向移动,乙中NH3的物质的量大于2m mol。,(2)相同温度下,若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则可把乙容器虚拟为甲容器的一半,把1 mol NH3虚拟为0.5 mol N2和1.5 mol H2,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中平衡时相同,则乙中起始时应再加入0.5 mol N2 0 mol H2。 答案 (1)D E (2)0.5 0,方法解读 所谓虚拟法,就是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和可能,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对象,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化学中,虚拟法的应用是广泛的,如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时,可将复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皆虚拟为零;虚拟出某些混合物的“化学式”;虚拟出某些解题时用到的数据;虚拟出解题需要的某些条件;虚拟反应过程;虚拟反应结果等等。通过虚拟法可以使化学的分析过程简化,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应用1】 用足量的CO还原32.0 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 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 )。 AFeO BFe2O3 CCuO DCu2O,答案 B,二 残基法 【典例2】 化合物CO、HCOOH和OHCCOOH(乙醛酸)分别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都是12,后两者的分子可以看成是CO(H2O)和(CO)2(H2O),也就是说:只要分子式符合(CO)n(H2O)m(n和m均为正整数)的各有机物,它们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总是12。 现有一些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它们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的CO2的体积比是34。 (1)这些有机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2)某两种碳原子数相同的上述有机物,若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和b(ab),则ba必定是_(填入一个数字)的整数倍。,(1)当m1,n1时,有机物分子式为:C2H2O2,其结构简式为:OHCCHO(乙二醛),此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2)由题意ba(C2O)m(H2O)n(C2O)m(H2O)n18(nn),nn为正整数,ba必是18的整数倍。 答案 (1)C2H2O2 (2)18 方法解读 残基,是指分子除去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余的部分;或指分子补上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的部分。残基不是固定的,它依据题目的特点而定。利用残基法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等。 残基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根据题设要求将1个已知物的化学式拆成若干部分或补上其他部分,再利用各种信息逐步求得其余各部分,然后再求整体。,解析 先求残基,进而由残基分解出2个取代基。从C8H9NO2中除去C6H3和COOH便可得到残基CH5N,再由此可拆分为两个取代基CH3和NH2,即可得出答案。,三 思维转化法,答案 B,方法解读 思维转化法是指不要被所给问题的形式所束缚,而能依具体情况进行“变通”成另外一种更简捷的形式。如将一个难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将直接难求解的问题变为间接易求解的问题等。这种问题变换的技巧常用于解繁杂的综合性计算题、陌生的信息题和书写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等,有些题目的思维方法分析时很繁琐,甚至会陷入绝境。如能转换一下研究对象,则会“绝处逢生”。,【应用3】 1.5 mL 0.02 molL1的石灰水3份,均加入0.02 molL1的H3P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分别生成Ca3(PO4)2、CaHPO4、Ca(H2PO4)2,所需加入的H3PO4溶液的体积比为 ( )。 A123 B321 C632 D236,解析 若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则十分麻烦。若作如下拆分进行变换推算,则十分简便。由上述三种生成物分子式得知,Ca、P元素的原子数之比为32、11、12。变换为32、33、36,则P元素的原子数已变换为236。而P由H3PO4提供,且浓度已定,其量的多少显然只取决于其体积,所以H3PO4溶液体积之比为236。 答案 D,四 极限思维法 A9.0 L B13.5 L C15.7 L D16.8 L,答案 A,方法解读 极限思维法,是把研究的对象或变化过程假设成某种理想的极限状态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思路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然后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 技巧点拨: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求出此组分中某个物理量的值,用相同的方法求出混合物中只含另一种组分时同一物理量的值,而混合物中这个物理量一定介于两个极限数值之间,从而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适用范围:判断物质的组成,确定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取值范围,确定多个平行反应中生成物浓度的范围,确定化学反应的过量情况。还有的题目无法直接计算出结果,也可采用极限思维的方法来解题等。,答案 B,五 淘汰排除法 【典例5】 (2013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思路展示 A项中I未氧化,不能得到I2,错;B项中制乙烯时温度为170 ,水浴加热达不到该反应温度,错;D项中(NH4)2SO4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C 方法解读 将题目所提供的选项,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逐一进行判断,凡不符合题干所给条件的就淘汰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应用5】 下列有关常见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NO2、SO2和Cl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不是它们本身电离所致,所以CO2、NO2、SO2和Cl2都是非电解质 B由于酸性:H2SO4H2CO3HClO,所以非金属性:SCCl C通过铝热反应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DSi、Al、Na、Fe、Cu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 解析 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错;HClO不是氯的最高价含氧酸,B错;比铝活泼的金属,铝不能通过铝热反应将其从氧化物中置换出来,C错。 答案 D,六 整体思维法 【典例6】 1.92 g 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淡,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容器内液面上升,再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氧气的体积是 ( )。 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334 mL,答案 C,方法解读 思维的整体性包括了思维的广阔性和综合性。整体思维是一种思维策略,其核心是将化学问题作为整体看待,抓住构成问题的各个因素与整体间的关系及在整体中的作用,从整体变化中寻找变量和恒量,从整体上对有关信息进行变形、替代、转化等处理,拓展思维空间,简化解题过程,方便迅速解题。思维的整体就是从问题的全局出发,整体驾驭信息,以抛开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实质因素,直接架起问题与结论的桥梁,简化问题的解决,如果能较好的掌握此类解题方法和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6】 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1的盐酸滴定至沉淀量最大时,消耗盐酸40 mL。原合金中钠的质量为 ( )。 A0.92 g B0.69 g C0.46 g D0.23 g,答案 A,七 分析推理法 【典例7】 向一定量Fe、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50 mL 2 molL1的HNO3溶液,反应完成后生成1.12 L(标准状况下)NO气体,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 molL1 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 )。 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不能确定,答案 A,方法解读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相关的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从而快速而简便地得出结论。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计算类、图表类选择题。,答案 B,八 形象思维法 【典例8】 向10 mL 0.2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测得滴加15 mL与滴加45 mL时所得的沉淀质量一样多,则Ba(OH)2的浓度为 ( )。 A0.02 molL1 B0.04 molL1 C0.06 molL1 D0.08 molL1,答案 D,方法解读 形象思维法,是指直观形象地思考事物的思维活动,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直接观察或想象的事物转化为可看到、可接触或容易想象的事物。 技巧点拨: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化学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图像或图表,将化学数量之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或图表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一般思路:(1)根据题设条件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计算求出各转折点时反应物的用量和生成物的生成量,以确定函数的取值范围;(2)根据取值范围,在图像上依次作起点、转折点、终点,并连接各点;(3)利用图像的直观性,找出其中的函数关系,快速解题。,【应用8】 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