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9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93737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9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中语文 9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中语文 9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木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林庚,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 ) 照浦( ) 褒( )奖 灼灼( ) 亭皋( ) 寒砧( ) 涔( )阳 万应锭( ) 言筌( ) 窸窣( ) 迢( )远 庾( )信 橘徕( ) 冉冉( ) 陆厥( ) 柳恽( ) 桅( )杆,nio,p,zhu,cn,x s,li,ju,tio,rn,dng,go,yn,zhn,wi,qun,bo,y,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 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迢远遥远。 亭皋水边平地。亭,平;皋,水旁地,萧萧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无妨不妨。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歧路岔路。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 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翩翩飞舞的样子。 绵密柔和紧密的样子。,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 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萧瑟 凄凉,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落木千山,空阔,木:,庭中有奇 , 绿叶发华滋.,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树:,饱满,树叶,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浓密繁华,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枝繁叶茂,浓阴匝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木叶,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疏朗绵密,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却无人过问。,“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第三段 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木”字。,重点研读探讨 第4、5、6段,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木,树,“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精读课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饱含水份,繁密,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飘零透些微黄,“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木叶,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落 叶,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春夏之交,秋风叶落,脱尽叶子,枝叶繁茂,绿(叶) 褐绿 (干),干燥,饱含水分,空阔疏朗,饱满绵密,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枯黄,研读课文: 比较“树(叶)”“落叶”“木叶”“落木”的特征、意味的不同。 树(叶)繁茂的枝叶 密密层层 浓阴 饱满 无飘零之意 落叶繁密 湿润 飘零之意 木叶落叶的因素 木质的树干 微黄 干燥 空阔 疏朗 落木无“绵密”之意 空阔,第五段 说明“木”为什么具有这个特征 中国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暗示性,诗歌语言,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启发性 感染性,木,落叶,暗示,因为“木”具有“木头” “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木 叶,树 叶,疏 朗空 阔,绵 密 饱 满,相去无几,一字千里,?,暗 示 性,全 文 总 结,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 (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 (7),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全文思 路,“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又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二是作为例证,使得分析说理有凭有据; 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本文的一个亮点。,主 题,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得到启示,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暗示,生活常识暗示,文化心理暗示,文化传统: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拓展练习,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拓展练习,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脱俗之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 坚贞,仔细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填空 A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叫夫婿觅封侯。(闺怨 唐 王昌龄) B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 唐 李白) C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唐 王维) 柳树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因此历代咏柳的诗、词不计其数,文人更常借柳寄托情意:因柳是温柔谦逊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之自勉自励,如( );因受陶潜影响,柳也是后人向往的桃源所在,如( );柳与“留”同音,因此折柳赠别也可以表达分别时留恋难舍之情,如( );后来更以见柳兴起对远方发人的思念之情,如( ),“柳情”真是蕴涵丰富啊!,C,B,A,D,1、搜集有关含“月”“梅”等 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课后作业,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 我们的生活,再 见,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字典(概念解释) : 忧伤的心情,诗歌(形象解释) :,木空阔 黄色,树饱满 绿色,意象,艺术特征,月,梅,柳,杜鹃,传统意象凝固性,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柳,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离别之情 思恋之苦,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宋) 陈亮,不怕挫折打击 敢为天下先 不愿同流合污,高贵 圣洁 坚贞,冤 怨 恨 思乡,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练习一:柳,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用春日之柳的繁茂 衬秋日之柳的枯凋。 借咏柳自伤迟暮, 倾诉隐衷。,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亭亭玉立,碧绿丰茂, 枝条纷披,细叶精致。 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 美丽和自然的活力。,垂 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纤柔轻盈,妖媚多情。 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 无耻和朝政的腐败。,练习二: 梅,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 “凌寒独自开”的坚贞品格。我国古代把 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 洁的象征,这首 梅花的意象 表现的就是我国 这种传统文化精 神。,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 的无奈、“黄昏独自愁” 的凄凉心境,以及“只 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 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毛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