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医进社区指导方案A.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7282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中医进社区指导方案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方中医进社区指导方案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方中医进社区指导方案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预案:_地方中医进社区指导方案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地方中医进社区指导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新医改精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医工作,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省发展中医条例,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确保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二)工作目标加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建设,逐步建立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指导、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为特点的农村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通过培养名医、培育名科、扶持专科(专病)等活动,创出中医药服务特色,提升全区中医药服务综合实力。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强基础,逐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以建设二级甲等专科医院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开设不少于6个中医一级临床科室;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的龙头作用,加强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指导,推广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指导并协助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特色治疗。到xx年,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中医治疗率达70%以上、门诊中医治疗率达80%以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建设标准,建好中医科、中药房,配备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250种以上中药饮片;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积极打造具有区域性较高知名度的中医专科或专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能提供6种、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能提供4种以上中医药服务适宜技术。到xx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中医治疗率达40%以上。(二)重队伍,不断强化中医药理论及技能培训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在中心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中占比不少于25%,并做好中医传承梯队建设。积极组织并督促乡镇参加各类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中医药人员年度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100。依托市卫生支农平台,组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一期;组织中医类执业医师参加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强化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应用;组织西学中培训,到xx年,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学中率达80%以上、社区服务中心西学中率达40%以上;开展区级名中医评审工作,抓好各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管理,并做好阶段性督促考核。(三)创特色,大力培育中医专科(专病)加快中医临床专科(专病)建设步伐,提高专科(专病)技术水平,逐步形成特色中医专科(专病)新格局。中西医结合医院按照省龙头学科的建设标准,在抓好肛肠病学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和工作力度,拓展肛肠专病治疗范围,进一步做强做大肛肠特色;织里医院依托名老中医影响力,抓住中医馆建设契机,进一步提升市级重点学科中医针灸理疗科运行水平;埭溪医院要重视中医妇科传承,将“陈氏妇科”作为区域性中医名科加以培育。各单位按照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计划,扶持、培育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管理:一是要制定中医专科(专病)工作年度计划及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工作计划性和人才梯队建设;二是加强中医专科(专病)相关设备和设施投入,确保专科(专病)建设有实效;三是及时整理专科(专病)病案,确保学术经验传承;四是中医专科(专病)工作规范,制度健全,中医病历、处方等符合书写规范,能熟练处理本专科疑难急症。(四)治未病,加大中医健康教育力度要大力宣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服务中的特色优势。一是整合市、区中医药服务资源,吸收市、区两级中医药专业人员加入区健康教育讲师团,宣扬阴阳平衡、形神统一、天人统一、人与社会统一等中医健康的科学阐述;二是丰富中医健康教育内容,重点宣扬群众乐于接受的中医四季饮食与起居、体质调养、中医防病等养生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实效;三是创新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文字宣传、健康处方、趣味活动等形式,普及中医健康知识;四是在建设好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健康教育纵向网络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家庭作用,营造人人关心社区健康、个个参与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对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领导,并在中医人才培养与引进、中医基本建设、中医事业经费、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卫生部门要将发展中医药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并指导、督促乡镇中医专科(专病)培育工作;对各乡镇特色专科(专病)建设给予鼓励扶持,对获得各级名中医称号的中医临床医师给予适当奖励。(二)建立协作机制,推进纵向合作紧紧抓住市级医院全面结对区契机,加强与市中医院的联系、沟通,通过定向帮扶、业务指导、临床带教、技术培训等方式,建立较为稳定的帮扶机制。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与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地合作关系,在发展好肛肠特色的同时,加强院内中医科室的建设,扩大中医诊疗覆盖面,积极投入全区面上中医药特色服务规划、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照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标准尽快达标基础上,主动向上对接,重点培育专科(专病),逐步形成自身特色。(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队伍要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结合绩效工资改革,把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与任职资格、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制度相衔接,逐步建立中医药人员培养体系;加强中医药知识和适宜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特别注重强化责任医生中医药技能的培训;择优选用师承人员,并在外派学习、职称聘用和经济待遇上给予一定倾斜。第 5 页 共 6 页方案预案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