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4999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学习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风潮 1.历史背景 (1)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经济方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加上兴修水利等措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商业日趋活跃,邯郸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政治方面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变革成为时代的新要求: 经济基础的变化提出了变革旧制度的要求。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战争的推动:在争霸和兼并战争的推动下,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纷纷改革变法。 (3)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春秋时期的变革 (1)齐国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亩收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措施: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孙的爵禄;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俸禄,将节余下来的财力用于养兵和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 影响: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3)齐国、赵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1)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措施: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影响:通过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秦国面临变法的历史机遇 1.有利的客观条件 (1)公元前4世纪,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已分裂为魏、韩、赵三国,力量大大削弱。 (2)中原地区众多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提供了可能性。 2.得天独厚的主观条件 (1)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国内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薄弱。 (2)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3)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4)秦孝公发愤图强并得到了商鞅的辅佐。,问题1,问题2,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的时代潮流出现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4)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问题1,问题2,【例题1】 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 处应填(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分封制解体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为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和兴修水利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的私田开始出现。与之相伴,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也逐渐出现,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走向瓦解。 答案:A,问题1,问题2,战国时期,魏国、楚国等国的变法改革有哪些相同点? (1)背景相同: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都是在愈演愈烈的兼并战争的推动下产生的。 (2)目的相同: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各国的变法都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4)指导思想相同:各国的变法都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5)措施相同:一是变革旧的经济基础,二是改革旧的上层建筑,以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6)影响相同:各国的变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壮大。,问题1,问题2,【例题2】 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到春秋末年时达到质变。”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春秋争霸战争 B.“战国七雄”出现 C.各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逐步确立封建制 D.周王室更加衰微 解析:题干中的“质变”是指社会制度的变革,春秋末年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开始形成。A、B、D三项均不涉及社会制度变革,故选C项。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