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法律PPT.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90781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需要法律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活需要法律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活需要法律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1.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法律的起源和本质 2.理解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治的地位和意义 3.认识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树立法律意识,导入新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放心购买各类消费品,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日期;棉花产品无中文标志;定量包装无厂名等。 材料二:张立兵、孙红等四人加工、销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垫子金额达7万多元,已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张立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女张蒙蒙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妻子孙红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女婿张大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法律的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一,探究点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新课探究,2016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一大波法律等着本次会议来审议:民法总则草案二审稿,增加个人信息保护内容;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诉讼时效改变,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红十字会法草案二审稿,规定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三审稿,第36条增加国家支持创作、摄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电影;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稿,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等等。,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一)法律与生活 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4,读一读“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想一想: (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婚姻法、继承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通信号灯一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安全事故频发。如果没有法律,社会生活就会没有秩序,人类随心所欲,带来的是自己的灭顶之灾。,(3)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生活需要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晴,最后一站灵隐寺。刚到灵隐,就有自称是导游的人上来,说能带我们进灵隐寺的“分院”游玩,我们觉得新鲜就跟她上,了一辆“班车”。到了她说的“分院”,工作人员让我们放生了,回来路上,驾驶员为赶时间抢客源而闯了红灯,被交警,拦住询问时,我及时向交警反映了寺里的遭遇,交警马上,一只乌龟,竟然强迫我们支付了399元,真是郁闷。,联系了城管人员,原来他们都是黑导游。最后,黑导游把,399元钱还给了我们,而他们也被执法人员带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 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 取得导游证。 第十八条 :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由导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等待他们的是?,应当,必须,我逛街时,轻信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广告法 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义务教育法 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产品质量法 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 婚姻法 我回家时,发现物业擅自出租小区地下室赚钱物权法 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 我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 劳动法 ,从省略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认识法律,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一曲常回家看看,道出了现代社会很多家庭老人的心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现状的大背景之下,催生立法。2013年7月,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列入法规。,成年子女与年迈老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产生的矛盾,不仅需要道德、亲情来协调,更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因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法律,生活,生活,调整,约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身边的法,维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作了新的修订,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 的农作物中;婴儿乳粉配方 必须注册;只要有危险食品 就得召回等。,身边的法,3.如果没有这些法律,你认为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图: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如果学校违反义务教育法开除学生,要承担法律责任。,图三:修订后的新环保法,被称作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据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披露,仅2015年一年,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715件,罚款数额达5.7亿元,结论: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 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不得缀学。,受教育权,书本85页:,其实不然,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二)法律与个人 活动二:权利义务相伴一生 阅读下列材料: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思考: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想一想: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教育,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劳动,劳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纳税,法律规定: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自行车。,生命健康权,法律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依法纳税的义务,权利与我们相伴一生,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命健康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人身自由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人格尊严权,民法通则、户口登记条例等,受教育权,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智力成果权,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等,财产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劳动权,劳动法等,活动三:法律相伴一生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5,思考“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问题。 做一做: (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P86的连线题。 (2)请同学们自行组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探讨:我们的主要权利有哪些?相应的法律是什么? 提示:见下表。,说一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初来人世: 少年: 满18周岁: 老年: 告别人世:,国籍法 公民权 ,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 ,兵役法 依法服兵役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物质帮助权,继承法 财产处分权 ,板块二:法治的脚步,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 习惯自觉地调整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一切重大的事 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 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管理 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走近法律,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 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什么? 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小组交流,1.是否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法律? 2.汉谟拉比法典的突出特点和规定说明了什么?,总结: 法律产生于国家产生之后,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古语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中国从成立伊始,就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航程。,(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我国开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0年: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 (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中国在路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我国“立法的法”作出重要修改,群众诟病的“奇葩证明”得到清理。 司法体制改革动真碰硬,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维护自身权益。 “打虎拍蝇”力度不减,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3.你认为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意义?,总结:,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大家谈,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不徇私舞弊,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自觉履行义务,不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公平、正义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你知道哪些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谈谈你的体会。,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 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A,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 ) 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表明中小学生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 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 表明了国 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 B. C. D.,B,3.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综合运行。一个国家,如果离开法律,政府、社会、企业的运转,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如果不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就会乱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2)为什么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综合运行?,(2)因为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答案: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伴随我们一生。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法治的脚步,法律指导我们生活,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法律的起源和本质,法治的内涵和意义,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