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702266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四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四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四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完成16题 。(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汲取(j)嗔怪(zhn) 根深蒂固(d) B、狡黠(xi) 诓骗(kung) 一抔黄土(pu) C、抽噎(y) 诘难(ji) 矫揉造作(jio) D、劝诫(ji) 肺腑(f) 豁然贯通(hu) 2.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挂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 ,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璧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的伟岸与zh zhu( )。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清静;爱它如小桥流水般dn b( );爱它如梅兰菊竹般高洁;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激越;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胧。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伟岸与zh zhu( ) 如小桥流水般dn b(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分别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根据语境,为文段续写一个句子。(2分) _ _?_ _ _ _,_ _ 3、下面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3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处搭配不当,应将 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4、古诗文默写(9分) 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在中国女足陷入低谷之际,法国教练伊丽莎白出任国家女足主教练,可谓 , ,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选自余秋雨阳关雪) 文中提到的地名,会使你联想到古人的诗篇,请写出含有以上地名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每处1分) A , 。 B , 。 C , 。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如果你将参加“校信通”举办的“一个字一个词用汉语描述2008年的世界、中国或河南”的主题活动,你会选用哪一个字或词来描述2008年的世界、中国或河南的热点?并说明你的理由。(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 2008的中国:捐-在汶川的赈灾中,中国人民捐出金钱,捐出热血,捐出意志,捐出真情,捐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1)2008的世界: (2)2008的河南: 6. 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是 ,杨志的绰号是 ,请写出一个表现杨志英雄气概的相关故事名称 。(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1题。(12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7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分) _ 8为什么该敬业?(2分) _ 9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3分) _ 10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 _ 11“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点评。(3分) _ 三、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12-15题.(15分) 大 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年届八旬的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落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 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怎么没人去开门?小保姆呢?老妻呢? 黄云山有些生气。正要大声呼喊,猛然想起小保姆上街买菜去了,老妻替他上医院拿药去了,家里就只他一个人。他本来不想理睬,但一想,倘若来的是一位老朋友岂不失礼? 他重重地放下紫砂壶,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父亲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秋小峦说得很快,怕耽误了黄老先生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黄云山“哦”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用一只手习惯性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幅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了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带了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顷刻间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法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可以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观者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稍有改动) 12、大师一文感人至深。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请简要概括二处。(4分) 如:秋小峦含泪求鉴 答: 13、文章含蓄凝练,值得玩味。请联系选文体味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并回答问题。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黄云山“叹”什么?(4分) 答: 14、你认为题目中的“大师”指的是谁?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15、秋溪谷虽未出场,其形象却已跃然而出。文章是怎样来达到这种效果的?请从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评析。(4分) 答: 四、完成1621题。(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 1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吴广素爱人 素: 比至陈 比: 使公即恒楚将 将: 是时恒楚亡 亡: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1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20-2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我的解答: 五、作文(50分) 22、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 请以“成长岁月,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要求: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要写出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评卷说明: 本答案仅供各位评卷教师评阅试卷时参考。 学生答题语言表述与本答案意思接近时,评卷教师应给分或酌情给分;学生答题语言表述与本答案产生歧义时,评卷教师可集体商定后评改,并酌情修正答案。) 祝各位评卷教师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