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复习期末练习卷.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695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力复习期末练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力复习期末练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力复习期末练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力复习期末练习卷(力B)一、单选题:(每题3分,计30分)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形变的物体才能有弹力,也一定有弹力;B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C弹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能产生的弹力也越大。2、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若右端也改为用人拉且弹簧秤读数不变,则:( )A左右两人用力大小各为50NB右端用力大小仍为100N,左端不需用力C左右端两人用力均为100ND弹簧秤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但其大小不一定是100N 3、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4、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大小为定值)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F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小于分力;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5、如图所示,恒力F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恒力F的方向与水平成角,那么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C、D、6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C没有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但只要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用手打自己 D用铁锤砸瓦片时,瓦片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使用这个铁锤的人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向前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v8人站在匀速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如图所示。关于人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弹力、摩擦力B人所受的弹力大于重力C人所受的摩擦力为零D人所受的合力沿扶梯向上ABCD9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10、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作的图示,F1和F2是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是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的图示,其中错误的一个图是( )二、多选题(每题4分,计16分)11、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C、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方向水平向右 D、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方向水平向左ABCF12、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B,使三者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则( )OA、物体A对物体B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B、物体B对物体C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桌面对物体A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桌面和物体A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14、如图所示,F1、F2为两个分力,F为其合力,图中正确的合力矢量图是( )三、实验题(15-17每题5分,18题12分,共27分)15、在“探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有(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1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17、科学探究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的阻力系数k(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依次采取以下步骤:(1)找一段平直的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2)以较大速度骑车驶过起点线,并在通过起点线时按动秒表开始计时;(3)当车驶过起点线后就不再蹬车,让自行车依靠惯性沿直线继续前进;(4)待车停下时,立即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自行车行驶时间t,同时计下终点位置;(5)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L。根据上述操作,并把自行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视为匀减速运动,可测出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 k =_。18、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甲乙丙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g=10N/)(2)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4)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4.024.038.0四、计算题(13+14=27分)19、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 sin37=0.6)(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 20、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质量为2kg,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0.4,求:(1)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多大?(2)若要使A在斜面上静止,求物体B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in37=0.6;cos37=0.8;g=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高一物理期末练习卷(力B)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CCCDCABCBB二、多选题11121314BDACBCAC三、实验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 ACD ;16、C17、2L/gt2 实验次数对木板的压力/N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204.042204.043408.0818、17(1)(2)1、2(3)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正比(4)0.2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9、解:由于O点的受力要处于平衡根据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可得: (1) (2) 故所吊的重物不能超过80N. 20、解:(1)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正交分解可知:即有:代入数据可得:所以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16N. (2)根据题意,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由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方向沿斜面向上时根据受力平衡有:此时拉力T最小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方向沿斜面向下时根据受力平衡有:此时拉力T最大 同时B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由受力分析有: 由两式代入数据可得:T1=5.6N T2=18.4N由式可得:物体B质量的最小值为:物体B质量的最大值为: 命题人:李忠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