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七中2013-2014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650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安七中2013-2014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集安七中2013-2014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集安七中2013-2014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数学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计算:= 2. 如果分式,则 3.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它是_边形.4. 因式分解: 第7题ACDBEF5. 分式方程 的解为 6. 已知,则_7. 如图,已知,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要使,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8. 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已知点P1(a-1,5)和P2(2,b-1)关于x轴对称则的值为( ) A. B. 1 C. -1 D.(-3)201310.如图,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1 B2 第10题图C3 D4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C D12.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13.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DCBAEH第14题图14.如图,已知中,是高和的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 )A B4 C D515.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16.某厂去年产值是m万元,今年产值是n万元(mn),则今年产值比去年产值增加的百分比是 ( ) A% B% C% D%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三、解答题(17、18每题5分,19、20每题6分,共22分)17. 计算:.18. 如图,有两个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网格中各画有一个梯形请在图1、图2中分别画出一条线段,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线段的一个端点为梯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梯形一边的格点上;(2)将梯形分成两个图形,其中一个是轴对称图形;(3)图1、图2中分成的轴对称图形不全等图1图2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3页 (共8页)20.(1)因式分解:. (2)计算: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1. 雨伞的中截面如图所示,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AB,AF=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说明理由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4页 (共8页)22.一辆汽车开往距离A地180千米的B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加速为原来速度的1.5倍,并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到达B地.求汽车原计划的行驶速度.五、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3. 如图,已知ACCB,DBCB,ABDE,AB=DE,E是BC的中点(1)观察并猜想BD和BC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2)若BD=6cm,求AC的长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5页 (共8页)24.观察“探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两名同学进行的因式分解:甲:(分成两组)(直接提公因式);乙:(分成两组)(直接运用公式).请你在他们解法的启发下,完成下面的因式分解:(1);(2).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6页 (共8页)六、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已知:点到的两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1)如图1,若点在边上,求证:; (2)如图2,若点在的内部,求证:;(3)若点在的外部,成立吗?请画图说明(不需证明)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7页 (共8页)26.(1)如图(1)所示,已知平分则能得出如下两个结论:;请你证明结论;(2)如图(2)所示,把(1)中的条件“”改为,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8页 (共8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2.-2 3. 八 4. 5. 6. 7. 答案不唯一,也可以是或等 8.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C 10. B 11. D 12. B 13. B 14. B 15. A 16. C 三.解答题(17、18每小题5分,19、20每小题6分,共22分)17. 解:原式=.18. 解: (答案不唯一)19. 解: 原式= = .当 =时, 原式= . 20. 解: (1); (2)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1. .证明: AB=AC, AE=AB,AF=AC, AE=AF. 在和中, . . 即.22. 解:设原计划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题意: 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五.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3.(1).提示:先利用AAS证明,得.(2).由得,。因为E是BC的中点,所以,所以。24. 解:(1); (2).六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 证明:(1)过点O分别作OEAB,OFAC,E、F分别是垂足,由题意知,OEOF,OBOC,RtOEBRtOFCBC,从而ABAC。(2)过点O分别作OEAB,OFAC,E、F分别是垂足,由题意知,OEOF。在RtOEB和RtOFC中,OEOF,OBOC,RtOEBRtOFC。OBEOCF,又由OBOC知OBCOCB,ABCACB,ABAC。(3)不一定成立。(注:当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有ABAC;否则,ABAC,如例图)(成立)(不成立)26.(1)提示:证得,则有,再证,则有, ,;(2)成立。提示:作垂足分别为和。证得,.即成立。同时则有,由(1)可知:即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