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43166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卷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童趣一、解释加点词1、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 3、昂首观之: 4、则或千或百,果然鹤: 、 5、项为之强: 、 6、徐喷以烟 、 7、素帐: 8、果如鹤唳云端: 、 9、余常于土墙: 10、私拟作: 11、兴正浓: 12、方出神: 13、盖一癞虾蟆: 14、鞭数十: 15、驱之别院: 16、以丛草为林 、 二、翻译句子1、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三、问答题1、童趣的三件趣事是什么? 2、文中鹤、青云、林、兽、丘、壑、庞然大物各指什么? (二)十则一、解释加点词1、时习(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吾( )日( )三省吾身( )5、交而不信( )6、传不习乎( )7、温故而知新( )8、学而不思则罔( )9、思而不学则殆( )10、是( )知( )也 11、后凋( )、12、诲( )女知之乎( )13、弘毅( )14、其( )恕乎二、翻译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本文中沿用至今的成语如: 、 、 等。四、理解性默写1、十则中揭示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 , 。2、十则中强调要实事求是治学的句子是:“ ,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 , ”。4、可引用孔子的诗句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 ”。5、孔子提倡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 6、孔子认为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 , 。” (三)山市一、解释加点词1、邑八景之一 2、恒不一见 3、高插青冥 4、相顾惊疑 5、飞甍 6、始悟 7、高垣 8、睥睨 9、连亘 10、居然 11、城郭 12、堂若者 13、坊若者 14、历历在目 15、尘气莽莽 16、依稀而已 17、一切乌有 18、危楼 19、窗扉皆洞开 20、裁如星点 21、黯然缥缈 22、或凭 23、人烟市肆 24、无何: 未几: 既而: 逾时: 倏忽: 二、翻译句子1、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三、问答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3、文中山市蜃景的特点是什么?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4、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世说新语之咏雪一、解释加点的字。1、俄而( )2、撒盐空中差( )可拟( )3、未若( )柳絮因风起( )4、内集( )5、欣然( )二、句子翻译。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问答题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兄子、兄女对雪的比喻谁的更好,为什么?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 陈太丘与友期一、解释加点的字1、期行: 2、日中: 3、舍去: 4、乃至: 5、门外戏: 6、相委而去: ; 7、下车引之: 8、入门不顾: 9、尊君在不: 二、句子翻译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问答题:1、元方反驳父亲朋友的两个理据是什么?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五)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一、解释加点词智子疑邻( )天雨墙坏( )( )不筑,必将有盗( )大亡其财( )暮而果( )( ) (6)亦云( )(7)有善术者( )( ) (8)马无故亡而入胡( )(9)人皆吊之( ) (10)此何遽不为福乎( )(11)居数月( ) (1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13)折其髀( )(14)引弦而战( )(15)死者十九( )(16)父子相保( )(17)近塞上之人( ) (18)丁壮者( )(19)以( )跛之故( )(20)家富良马( )二、翻译句子: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此何遽不为祸乎? 3、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问答题:1、富人之子与“其邻人之父”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为什么富人要“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