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热镀锌板标准.xls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2264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XLS 页数:27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钢热镀锌板标准.xls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宝钢热镀锌板标准.xls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宝钢热镀锌板标准.xls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宝钢资源 查询 连续热镀锌/锌铁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Q/BQB 420-2009 代替Q/BQB 420-2003、BZJ 421-2005、BZJ 422-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热镀锌/锌铁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 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30mm3.0mm的钢板及钢带,主要用于制作汽车、建筑、家电等行业的内 外覆盖件和结构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5027-2007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GB/T 5028-2008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0066-200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2006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5-2006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0126-2006 非合金钢 低碳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Q/BQB 400 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热镀纯锌镀层 hot-dip zinc coating(Z) 热镀锌生产线上,将经过预处理的钢带浸入熔融锌液中所得到的镀层。熔融锌液中锌含量应不小于99%。 3.2 热镀锌铁合金镀层 hot-dip zinc-iron alloy coating(ZF) 热镀锌生产线上,将经过预处理的钢带浸入熔融锌液中所得到的镀层。熔融锌液中锌含量应不小于99%。随后,通过合金化 处理工艺在整个镀层上形成锌铁合金层,合金镀层中铁含量通常为715%。 3.3无间隙原子钢 interstitial free steels 无间隙原子钢是在超低碳钢中加入适量的钛或铌,使钢中的碳、氮间隙原子完全被固定成碳、氮化物,钢中没有间隙原子 存在的一类钢。 3.4无间隙原子高强度钢 high strength interstitial free steels (Y) 通过控制钢中的化学成分来改善钢的塑性应变比(r值)和应变硬化指数(n值)。由于钢中元素的固溶强化和无间隙原子 的微观结构,这种钢既具有高强度,又具有非常好的冷成型性能,通常用来制作需要深冲压的复杂部件。 3.5烘烤硬化钢 bake hardening steels(B) 在低碳钢或超低碳钢中保留一定量的固溶碳、氮原子,同时可通过添加磷、锰等固溶强化元素来提高强度。加工成形后, 在一定温度下烘烤后,由于时效硬化使钢的屈服强度进一步升高。 3.6高强度低合金钢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s(LA) 在低碳钢或超低碳钢中,通过单一或复合添加铌,钛,钒等微合金元素,形成碳氮化合物粒子析出进行强化,同时,通过 微合金元素的细化晶粒作用,以获得较高的强度。 3.7双相钢 dual phase steels(DP) 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马氏体,马氏体组织以岛状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双相钢无时效,具有低的屈强比和较 高的加工硬化指数以及烘烤硬化值,是结构类零件首选材料之一。 3.8相变诱导塑性钢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s(TR) 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其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最少不低于5%。在成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可相 变为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率、均匀伸长率和抗拉强度。与同等抗拉强度的双相钢相比,具有更高的延伸率。 3.9 复相钢 complex phase steels(CP) 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或)贝氏体组织。在铁素体和(或)贝氏体基体上,通常分布少量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和珠光体组织。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Ti或Nb,形成细化晶粒或析出强化的效应。这种钢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强度。与同等抗 拉强度的双相钢相比,其屈服强度明显要高很多。这种钢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和较高的残余应变能力。 3.10拉伸应变痕 stretcher strain marks 冷加工成形过程中,由于时效的原因,钢板或钢带出现不均匀变形,导致钢板或钢带发生局部塑性变形,最终会在钢板或 钢带表面呈现与拉伸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一系列平行线状的褶皱或不规则折线、不规则表面扭曲等有损表面外观质量的缺陷 。 3.11镀层重量 coating mass 即双面镀层重量之和,以每面镀层重量的形式分别表示,单位为克/平方米(g/m2)。 4 分类和代号 4.1 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1 牌 号 特点 DC51D+Z, DC51D+ZF, DD51D+Z 低碳钢 DC52D+Z, DC52D+ZF 低碳钢或无 间隙原子钢 DC53D+Z, DC53D+ZF DC54D+Z, DC54D+ZF, DD54D+Z 无间隙原子 钢 DC56D+Z, DC56D+ZF DC57D+Z, DC57D+ZF S220GD+Z, S220GD+ZF 碳素结构钢 或低合金钢 S250GD+Z, S250GD+ZF S280GD+Z, S280GD+ZF S320GD+Z, S320GD+ZF S350GD+Z, S350GD+ZF S550GD+Z HC180YD+Z, HC180YD+ZF 无间隙原子 高强度钢 (H180YD+Z, H180YD+ZF) HC220YD+Z, HC220YD+ZF (H220YD+Z, H220YD+ZF) B240P1D+ZF B260LYD+ZF HC260YD+Z, HC260YD+ZF (H260YD+Z, H260YD+ZF) HC180BD+Z, HC180BD+ZF 烘烤硬化钢 (H180BD+Z, H180BD+ZF) HC220BD+Z, HC220BD+ZF (H220BD+Z, H220BD+ZF) HC260BD+Z, HC260BD+ZF (H260BD+Z, H260BD+ZF) HC300BD+Z,H C300BD+ZF HC260LAD+Z, HC260LAD+ZF 低合金高强 度钢 (H260LAD+Z, H260LAD+ZF) HC300LAD+Z, HC300LAD+ZF (H300LAD+Z, H300LAD+ZF) HC340LAD+Z( H340LAD+Z) HC340LAD+ZF (H340LAD+ZF ) HD340LAD+Z( HR340LAD+Z) HC380LAD+Z( H380LAD+Z), HC380LAD+ZF HC420LAD+Z( H420LAD+Z), HC420LAD+ZF HD410LAD+Z( HR410LAD+Z) HC250/450DP D+Z,HC250/4 50DPD+ZF 双相钢 HC300/500DP D+Z,HC300/5 00DPD+ZF HC280/590DP D+Z, HC280/590DP D+ZF HC340/590DP D+Z, HC340/590DP D+ZF B340/590DPD +Z, B340/590DPD +ZF HC420/780DP D+Z, HC420/780DP D+ZF HC550/980DP D+Z 烘烤硬化钢 HC380/590TR D+Z, HC380/590TR D+ZF 相变诱导塑 性钢 HC400/690TR D+Z, HC400/690TR D+ZF HC420/780TR D+Z, HC420/780TR D+ZF HC350/600CP D+Z, HC350/600CP D+ZF 复相钢 HC500/780CP D+Z, HC500/780CP D+ZF HC700/980CP D+Z, HC700/980CP D+ZF HD620/750CP D+Z, HD620/750CP D+ZF HD680/780CP D+Z, HD680/780CP D+ZF HD720/950CP D+Z, HD720/950CP D+ZF 注:新版标准中原H系列牌 号整体调整为HC系列牌号 和HD系列牌号,其中,C代 表冷轧基板,D代表热轧基 板;括号中的牌号可使用 到2012年年底。 表2 级 别 代 号 较高级的精 整表面 FB 高级的精整 表面 FC 超高级的精 整表面 FD 4.3 钢板及钢带按镀层种类、镀层重量表示方法、表面结构、表面处理区分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分类项目 类别 代号 镀层种类 纯锌镀层 Z 锌铁合金镀层 ZF 镀层重量表 示方法a, b 等厚镀层 A (g/m2)/B (g/m2 ) (A=B) A/B 差厚镀层 A (g/m2)/B (g/m2) (AB) 表面结构 纯锌镀层(Z) 小锌花 X 零锌花 M 锌铁合金镀 层(ZF) 锌铁合金 R 表面处理 铬酸钝化 C 铬酸钝化+涂油 CO 无铬钝化 C5 无铬钝化+涂油 CO5 无铬耐指纹 N5 自润滑 SL 涂油 O 不处理 U a A为钢带的外表面镀层重量或钢板的上表面镀层重量 ,单位为g/m2;B为钢带的内表面镀层重量或钢板的下 表面镀层重量,单位为g/m2。 b 经供需双方协商,等厚镀层代号可以双面重量之和 表示。例如Z250,ZF90等。 5 订货所需信息 5 订货所需信息 5.1订货时用户需提供下列信息: a) 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 b) 本产品标准号; c) 牌号; d) 镀层种类及镀层重量; e) 尺寸及其精度(包括厚度、宽度、长度、钢带内径等); f) 不平度精度; g) 表面结构; h) 表面处理; i) 表面质量; j) 重量; k) 包装方式; l) 其他。 5.2 如订货合同中未注明尺寸及不平度精度、表面处理种类、表面结构、表面质量及包装方式的具体要求,则以尺寸普通 精度及不平度普通精度、表面处理CO、表面质量FB及供方指定的表面结构、包装方式供货。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1 尺寸 6.1.1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尺寸范围应符合表4规定。 表 4 单位:mm 项目 公称尺寸 厚度 0.303.0 宽度 钢带 7001830 纵切钢带 450900 长度 钢板 10006000 钢带(卷)内径 610/508 6.1.2 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指基板厚度和镀层厚度之和。 6.2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和外形允许偏差应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6.3 钢板通常按理论重量交货,也可按实际重量交货。钢板理论重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钢带 通常按实际重量交货。 7 技术要求 7.1 化学成分 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规定值应符合附录C(规范性附录)的规定。钢板及钢带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222的规定。如需方对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应在订货时协商。 7.2 冶炼方法 钢板及钢带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冶炼。 7.3 交货状态 通常情况下,钢板及钢带经热镀加拉矫,或热镀加平整(或光整)后交货。 7.4 力学性能 7.4.1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5表13的规定。拉伸试样为带镀层的试样。 7.4.2 由于时效的影响,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差,如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上升,断后伸长 率的下降,成形性能变差、出现拉伸应变痕等,建议用户尽早使用。 7.4.3对于表5中牌号为DC51D+Z、DC51D+ZF、DD51D+Z、DC52D+ZF的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后1个月内,钢板及钢带的力 学性能符合表5的规定;对于表5中其他牌号的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后6个月内,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符合表5的规 定。 7.4.4对于表9中的烘烤硬化钢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产品制造后3个月内,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符合表9的规定。 7.4.5对于表7、表8和表10中相应牌号的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后6个月内,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符合相应表中的规 定。 7.4.6 力学性能的时效要求不适用于表6、表11、表12和表13中规定牌号的钢板及钢带。 7.5 拉伸应变痕 7.5.1拉伸应变痕的要求仅适用于表面质量级别为FC和FD的钢板及钢带。 7.5.2 拉伸应变痕的要求不适用于表5中牌号为DC51D+Z、DC51D+ZF、DD51D+Z和DC52D+Z、DC52D+ZF的钢板及钢带。对于表5 中其他牌号的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后6个月内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7.5.3对于表9中的烘烤硬化钢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后3个月内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7.5.4对于表7、表8和表10中规定牌号的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后6个月内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7.5.5拉伸应变痕的要求不适用于表6、表11、表12和表13中规定牌号的钢板及钢带。 7.5.6 如对拉伸应变痕有其他特殊要求,应在订货时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7.6 镀层粘附性 镀层粘附性应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除非另行规定,试验方法由供方选择。 表 5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r90 n90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不小于 MPa MPa A80mm % 不小于 DC51D+Z, DC51D+ZF - 270500 22 - - DD51D+Z - 270500 - - - DC52D+Z, DC52D+ZF 140300 270420 26 - - DC53D+Z, DC53D+ZF 140260 270380 30 - - DC54D+Z 120220 260350 36 1.6 0.18 DC54D+ZF 34 1.4 0.18 DD54D+Z 260 360 36 - - DC56D+Z 120180 260350 39 1.9d 0.21 DC56D+ZF 37 1.7 d, e 0.20 e DC57D+Z 120170 260350 41 2.1 d 0.22 DC57D+ZF 39 1.9 d, e 0.21 e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 c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 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d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1.5mm,r90允许下降0.2。 e 当产品公称厚度小于等于0.70mm时,r90允许下降0.2;n90允许下降0.01。 表 6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d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MPa MPa A80mm 不小于 不小于 % 不小于 S220GD+Z, S220GD+ZF 220 300 20 S250GD+Z, S250GD+ZF 250 330 19 S280GD+Z, S280GD+ZF 280 360 18 S320GD+Z, S320GD+ZF 320 390 17 S350GD+Z, S350GD+ZF 350 420 16 S550GD+Z e 550 550 -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H。 b 除S550GD+Z外,其他牌号的抗拉强度可要求140MPa 的范围值。 c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纵向。 d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不大于0.70mm时, 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 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e对于牌号为S550GD+Z的产品,当产品的厚度不大于 0.70mm时,由于厚度减薄效应,导致伸长率过低,无 法测得到屈服强度。此时,屈服强度用抗拉强度代替 。 表 7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r90d n90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不小于 MPa MPa A80mm % 不小于 HC180YD+Z(H 180YD+Z) 180240 340400 34 1.7 0.18 HC180YD+ZF( H180YD+ZF) 32 1.5 0.18 HC220YD+Z(H 220YD+Z) 220280 340410 32 1.5 0.17 HC220YD+ZF( H220YD+ZF) 30 1.3 0.17 HC260YD+Z(H 260YD+Z) 260320 380440 30 1.4 0.16 HC260YD+ZF( H260YD+ZF) 28 1.2 0.16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 c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 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d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1.5mm,r90允许下降0.2。 表 8 牌号 拉伸试验a, b rm c, d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MPa MPa (Lo50mm , b=25mm) 不小于 % 不小于 B260LYD+ZF 260390 440 27 - B240P1D+ZF 240360 440 28 1.1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试样为GB/T 228中的P14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 c rm(r90+2r45+r0).4。 d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1.5mm,rm允许下降0.2。 表 9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r90 n90 烘烤硬化值 不小于 不小于 (BH2) MPa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MPa MPa A80mm % 不小于 HC180BD+Z 180240 300360 34 1.5 0.16 30(H180BD+Z) HC180BD+ZF 32 1.3 0.16 30(H180BD+ZF) HC220BD+Z 220280 340400 32 1.2 0.15 30(H220BD+Z) HC220BD+ZF 30 1 0.15 30(H220BD+ZF) HC260BD+Z 260320 360440 28 - - 30 牌号 (H260BD+Z) HC260BD+ZF 26 - - 30(H260BD+ZF) HC300BD+Z 300360 400480 26 - - 30 HC300BD+ZF 24 - - 30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 c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当产品公称厚 度不大于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表 10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MPa MPa A80mm % 不小于 HC260LAD+Z( H260LAD+Z) 260330 350430 26 HC260LAD+ZF (H260LAD+ZF ) 24 HC300LAD+Z( H300LAD+Z) 300380 380480 23 HC300LAD+ZF (H300LAD+ZF ) 21 HC340LAD+Z( H340LAD+Z) 340420 410510 21 HC340LAD+ZF (H340LAD+ZF ) 19 HD340LAD+Z( HR340LAD+Z) 340 410 18 HC380LAD+Z( H380LAD+Z) 380480 440560 19 HC380LAD+ZF 17 HC420LAD+Z( H420LAD+Z) 420520 470590 17 HC420LAD+ZF 15 HD410LAD+Z( HR410LAD+Z) 410 480 15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 c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 ,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 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表 11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n90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MPa MPa % 不小于 不小于 260320 360440 28 - - 30 A80mm (Lo50mm , b=25mm) HC250/450DP D+Z c 250340 450 27 - 0.16 HC250/450DP D+ZF c 25 - 0.16 HC300/500DP D+Z c 290370 500 24 - 0.15 HC300/500DP D+ZF c 22 - 0.15 HC280/590DP D+Z c 280450 590 19 - 0.14 HC280/590DP D+ZF c 17 - HC340/590DP D+Z c 340500 590 17 - 0.14 B340/590DPD +Z d 18 HC340/590DP D+ZF c 15 - 0.14 B340/590DPD +ZF d 16 HC420/780DP D+Z c 420550 780 14 - - HC420/780DP D+ZF c 12 - - HC500/780DP D+Z c 500650 780 10 - - HC500/780DP D+ZF c 8 - - HC550/980DP D+Z c 550730 980 7 - - a 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 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c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如用户要求采用GB/T228中的P14试样,断后伸 长率的规定值应不小于表列相应规定值的110%。d 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或P14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通常情况下只提供其 中1个试样的拉伸性能。 表 12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n90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MPa MPa A80mm 不小于 % 不小于 HC380/590TR D+Z 380480 590 26 0.2 HC380/590TR D+ZF 24 HC400/690TR D+Z 400510 690 24 0.19 HC400/690TR D+ZF 22 HC420/780TR D+Z 420560 780 22 0.18 HC420/780TR D+ZF 20 牌号 a: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如用户要求采用 GB/T228中的P14试样,断后伸长率的规定值应不小于表列相应规定 值的110%。 c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断后伸长率 允许下降2%;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 降4%。 表 13 牌号 拉伸试验a, b, c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MPa MPa A80mm % 不小于 不小于 HC350/600CP D+Z 350500 600 16 HC350/600CP D+ZF 14 HC500/780CP D+Z 500700 780 10 HC500/780CP D+ZF 8 HC700/980CP D+Z 700900 980 7 HC700/980CP D+ZF 5 HD620/750CP D+Z 620750 750 10 HD620/750CP D+ZF 8 HD680/780CP D+Z 680830 780 10 HD680/780CP D+ZF 8 HD720/950CP D+Z 720920 950 9 HD720/950CP D+ZF 7 a: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如 用户要求采用GB/T228中的P14试样,断后伸长率的规 定值应不小于表列相应规定值的110%。 c 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 ,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 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7.7 镀层重量 7.7.1 可供的镀层重量的可供范围应符合表14的规定。 7.7.2 推荐的镀层重量及相应的镀层代号应符合表15的规定。 7.7.3 钢板及钢带的镀层重量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 14 镀层形式 适用的 下列镀层种类的镀层重量 范围 a g/m2 表面结构 (A/B) 纯锌镀层(Z) 锌铁合金镀 层(ZF) 等厚 X、M、R 30/30 225/225 30/30 90/90 差厚 b X、M 30150(每 面) a 50 g/m2 镀层(纯锌和锌铁合金)重量约等于7.1m。 b 对于差厚镀层,差厚比最大1:3。 表 15 镀层种类 镀层形式 推荐的镀层 重量 g/m2 镀层代号 Z 等厚 40/40 40/40 50/50 50/50 70/70 70/70 100/100 100/100 125/125 125/125 140/140 140/140 175/175 175/175 225/225 225/225 ZF 等厚 30/30 30/30 45/45 45/45 50/50 50/50 60/60 60/60 Z 差厚 50/100 50/100 70/140 70/140 表 16 镀层种类 镀层形式 镀层代号 镀层重量 g/m2 不小于 单面三点平 均值 单面单点值 Z、ZF 等厚镀层 A/B a A/B a (0.85A)/( 0.85B)Z 差厚镀层 a A、B为钢板及钢带的公称镀层重量(g/m2)。 7.8 表面结构 钢板及钢带的镀层表面结构应符合表17的规定。 表 17 镀层种类 表面结构 代号 特 征 Z 小锌花 X 锌层在自然 条件下凝固 ,并通过适 当控制得到 的肉眼可见 的细小锌花 结构。该表 面结构一般 进行光整处 理。 零锌花 M 锌层在自然 条件下凝固 ,通过特殊 控制得到的 肉眼不可见 的细小锌花 结构。该表 面结构一般 经过平整处 理。 ZF 锌铁合金 R 通过对纯锌 镀层的热处 理后获得的 镀层表面结 构,该表面 结构通常灰 色无光。 7.9 表面处理 钢板及钢带通常进行以下表面处理。 7.9.1 铬酸钝化(C)和无铬钝化(C5) 该表面处理可减少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表面产生白锈。无铬钝化处理时,对钝化膜中有害人体健康的六价铬物质进行限 制。 7.9.2 铬酸钝化涂油(CO)和无铬钝化涂油(CO5) 该表面处理可进一步减少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表面产生白锈。无铬钝化处理时,对钝化膜中有害人体健康的六价铬物质 进行限制。 7.9.3无铬耐指纹(N5) 该表面处理可减少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表面产生白锈,同时耐指纹膜可以提高电子或电气产品表面的耐汗渍玷污性。无 铬耐指纹膜对有害人体健康的六价铬物质进行限制。 7.9.4自润滑(SL) 该表面处理可减少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表面产生白锈,同时自润滑膜可较好改善钢板的成型性能。 7.9.5 涂油(O) 该表面处理可减少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表面产生白锈,所涂的防锈油一般不作为后续加工用的轧制油和冲压润滑油。 7.9.6 不处理(U) 该表面处理仅适用于需方在订货期间明确提出不进行表面处理的情况,并需在合同中注明。这种情况下,钢板及钢带在运 输和储存期间表面较易产生白锈,用户在选用时应慎重考虑。 7.10 表面质量 7.10.1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应符合表18的规定。 表 18 级 别 特 征 FB 允许有小腐 蚀点、暗点 、带痕、小 的化学钝化 处理缺陷及 小锌粒。 FC 不得有腐蚀 点,但在小 范围内允许 存在轻微压 痕、划伤、 锌流波痕、 轻微的表面 钝化缺陷, 另一面应至 少保持FB表 面。 FD 较好的一面 必须对缺欠 进一步限制 ,即不能影 响涂漆后的 外观质量, 并应有均匀 良好的镀层 ,另一面应 至少保持FB 表面。 7.10.2 不切边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和白边。 7.10.3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 每卷总长度的6。 8 检验和试验 8.1 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肉眼检查。 8.2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厚度测量部位为距边部不小于20mm的任意点。 8.3 r值是在15应变时计算得到的,均匀延伸小于15时,按均匀延伸结束时的应变值进行计算。n值是在1020应 变范围内计算得到的,均匀延伸小于20时,计算的应变范围为10至均匀延伸结束。 8.4 钢板及钢带应按批检验,每个检验批由不大于30吨的同牌号、同一锌层重量、同规格、同表面结构和表面处理的钢材 组成。 8.5 每批钢板及钢带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9的规定。 表 19 检验项目 试样数量( 个)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取样位置 化学分析 1/炉 GB/T 20066 GB/T 223、GB/T 4336、 GB/T20123、 GB/T20125、 GB/T20126 - 拉伸试验 1/批 GB/T 2975 GB/T 228 试样位置距 边部应不小 于50mm 塑性应变比 (r值) 1或3/批 GB/T 5027 - 应变硬化指 数(n值) 1/批 GB/T 5028 - BH2值 1/批 附录D - 镀层重量 1组3个/批 GB/T 1839 按图1,单个 试样的面积 不小于 5000mm2 图1 镀层重 量试样的取 样位置,b为 钢板或钢带 的宽度,单 位为mm。 8.6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包括 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合格,则整批合格。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 格,则复验不合格。如复验不合格,则已做试验且试验结果不合的单件不能验收,但该批材料中未做试验的单件可逐件重 新提交试验和验收。 9 包装、标志和检验文件 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应符合Q/BQB400的规定。如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可在订货时协商。 10 数值修约规则 数值修约规则应符合GB/T 8170的规定。 11 牌号近似对照 本标准牌号与国内外标准牌号的近似对照见附录E。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允许偏差 A.1厚度允许偏差 A.1.1 对于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小于260MPa的钢板及钢带,其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 A.1 单位:mm 公称厚度 下列公称宽度时的厚度允许偏差a 普通精度 PT.A 高级精度 PT.B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0.300.40 0.04 0.05 0.06 0.030 0.035 0.040 0.400.60 0.04 0.05 0.06 0.035 0.040 0.045 0.600.80 0.05 0.06 0.07 0.040 0.045 0.050 0.801.00 0.06 0.07 0.08 0.045 0.050 0.060 1.001.20 0.07 0.08 0.09 0.050 0.060 0.070 1.201.60 0.10 0.11 0.12 0.060 0.070 0.080 1.602.00 0.12 0.13 0.14 0.070 0.080 0.090 2.002.50 0.14 0.15 0.16 0.090 0.100 0.110 2.503.00 0.17 0.17 0.18 0.110 0.120 0.130 a 钢带焊缝附近10m范围的厚度允许偏差可超过规定值的50,对双面镀层重量之和不小于 450g/m2的产品,其厚度允许偏差应增加0.01mm。 A.1.2 对于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小于260MPa,且小于360MPa的钢板及钢带,其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2的规定。牌号为 DC51D+Z(ZF)、DD51D+Z和S550GD+Z(ZF)的钢板及钢带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 A.2 单位: mm 公称厚度 下列公称宽度时的厚度允许偏差a 普通精度 PT.A 高级精度 PT.B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0.300.40 0.05 0.06 0.07 0.035 0.040 0.045 0.400.60 0.05 0.06 0.07 0.040 0.045 0.050 0.600.80 0.06 0.07 0.08 0.045 0.050 0.060 0.801.00 0.07 0.08 0.09 0.050 0.060 0.070 1.001.20 0.08 0.09 0.11 0.060 0.070 0.080 1.201.60 0.11 0.13 0.14 0.070 0.080 0.090 1.602.00 0.14 0.15 0.16 0.080 0.090 0.110 2.002.50 0.16 0.17 0.18 0.110 0.120 0.130 2.503.00 0.19 0.20 0.20 0.130 0.140 0.150 a 钢带焊缝附近10m范围的厚度允许偏差可超过规定值的50,对双面镀层重量之和不小于 450g/m2的产品,其厚度允许偏差应增加0.01mm。 A.1.3 对于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小于360MPa且小于等于420MPa的钢板及钢带,其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3的规定。 表 A.3 单位:mm 公称厚度 下列公称宽度时的厚度允许偏差a 普通精度 PT.A 高级精度 PT.B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0.300.40 0.05 0.06 0.07 0.040 0.045 0.050 0.400.60 0.06 0.07 0.08 0.045 0.050 0.060 0.600.80 0.07 0.08 0.09 0.050 0.060 0.070 0.801.00 0.08 0.09 0.11 0.060 0.070 0.080 1.001.20 0.10 0.11 0.12 0.070 0.080 0.090 1.201.60 0.13 0.14 0.16 0.080 0.090 0.110 1.602.00 0.16 0.17 0.19 0.090 0.110 0.120 2.002.50 0.18 0.20 0.21 0.120 0.130 0.140 2.503.00 0.22 0.22 0.23 0.140 0.150 0.160 a 钢带焊缝附近10m范围的厚度允许偏差可超过规定值的50,对双面镀层重量之和不小于 450g/m2的产品,其厚度允许偏差应增加0.01mm。 A.1.4对于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大于420MPa且小于等于900MPa的钢板及钢带,其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A.4的规定。 表 A.4 单位:mm 公称厚度 下列公称宽度时的厚度允许偏差a 普通精度 PT.A 高级精度 PT.B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0.300.40 0.06 0.07 0.08 0.045 0.050 0.060 0.400.60 0.06 0.08 0.09 0.050 0.060 0.070 0.600.80 0.07 0.09 0.11 0.060 0.070 0.080 0.801.00 0.09 0.11 0.12 0.070 0.080 0.090 1.001.20 0.11 0.13 0.14 0.080 0.090 0.110 1.201.60 0.15 0.16 0.18 0.090 0.110 0.120 1.602.00 0.18 0.19 0.21 0.110 0.120 0.140 2.002.50 0.21 0.22 0.24 0.140 0.150 0.170 2.503.00 0.24 0.25 0.26 0.170 0.180 0.190 a 钢带焊缝附近10m范围的厚度允许偏差可超过规定值的50,对双面镀层重量之和不小于 450g/m2的产品,其厚度允许偏差应增加0.01mm。 A1.5对于由宽钢带纵切而成的窄钢带,其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未纵切前钢带(母带)的厚度允许偏差。 A.2宽度允许偏差 A.2.1 对于宽度不小于700mm的宽钢带,其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5的规定。高级精度仅适用于切边钢带。如用户要求钢 板及钢带以轧制边状态交货,宽度允许偏差为0mm+8mm。 表 A.5 单位:mm 公称宽度 宽度允许偏差 普通精度 PW.A 高级精度 PW.B 7001200 5 2 0 0 12001500 6 2 0 0 15001800 7 3 0 0 1800 8 3 0 0 A.2.2 对于宽度小于600mm的纵切窄钢带,其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6的规定。 表 A.6 单位:mm 公称厚度 宽度允许偏差 公称宽度 450600 600900 0.30 0.40 1.5 2 0 0 0.40 1.00 1.5 2 0 0 1.00 1.75 2 2.5 0 0 1.753.00 2 2.5 0 0 A3 长度允许偏差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7的规定。 表 A.7 单位:mm 公称长度 长度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 普通精度 PL.A 高级精度 PL.B 2000 6 3 0 0 2000 +0.3%L +0.15%L 0 0 注:L为钢板的长度 A.4 不平度 A.4.1 不平度允许偏差要求仅适用于钢板。钢板的不平度是将钢板自由放置在平台上,测得的钢板下表面和平台之间的最 大距离。 A.4.2 对规定最小屈服强度小于260MPa的钢板,不平度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8的规定。 表 A.8 单位:mm 规定的最小 屈服强度MPa 公称宽度mm 下列公称厚度时的不平度 mm 普通精度 PF.A 高级精度 PF.B 0.70 0.701.60 1.63.0 0.70 0.701.60 1.63.0 260 1200 10 8 8 5 4 3 12001500 12 10 10 6 5 4 1500 17 15 15 8 7 6 A.4.3 对规定最小屈服强度不小于260MPa,且小于360MPa的钢板,及牌号为DC51D+Z(ZF)、DD51D+Z和S550GD+Z(ZF)的 钢板及钢带,其不平度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9的规定。 表 A.9 单位:mm 规定的最小 屈服强 公称宽度 下列公称厚度时的不平度 mm 度 mm 普通精度 PF.A 高级精度 PF.B MPa 0.70 0.701.60 1.63.0 0.70 0.701.60 1.63.0 260360 1200 13 10 10 8 6 5 12001500 15 13 13 9 8 6 1500 20 19 19 12 10 9 A4.4 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小于360MPa的钢板,其不平度最大允许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在订货时协商。 A.5 脱方度 脱方度为钢板或钢带的宽边向轧制方向边部的垂直投影长度,如图A.1所示。脱方度应不大于钢板实际宽度的1%。 A.6 镰刀弯 A.6.1镰刀弯是指钢板及钢带的侧边与连接测量部分两端点的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它在产品呈凹形的一侧测量,如图A.1 所示。 A.6.2 切边状态交货的钢板及钢带的镰刀弯,在任意2000mm长度上应不大于5mm;当钢板的长度小于2000mm时,其镰刀弯应 不大于钢板实际长度的0.25%。 A.6.3 对于纵切钢带,当规定的屈服强度不大于260MPa时,可规定其镰刀弯在任意2000mm长度上不大于2mm。 公称长度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 B.1 镀层公称厚度的计算方法: 公称镀层厚度两面镀层公称重量之和(g/m2)/ 50(g/m2)7.110-3(mm) B.2理论重量计算时,通常采用基板的公称尺寸。 B.3当基板的厚度允许偏差为对称公差时,理论重量计算时所采用的厚度为公称厚度;当基板的厚度允许偏差为限定负偏差 或限定正偏差时,理论重量计算所采用的厚度为允许的最大厚度和允许的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B.4钢板理论重量计算方法应符合表B.1的规定。 表 B.1 计 算 顺 序 计 算 方 法 结果修约 基板的基本重量(kg/mm .m2) 7.85(厚度 1mm .面积1m2的 重量) 基板的单位重量(kg/m2) 基板基本重 量(kg/mm .m2)(厚度 -公称镀层厚 度a) (mm) 修约到有效 数字4位 钢板的单位重量 (kg/m2) 基板单位重 量(kg/m2) + 公称镀层重 量(kg/m2) 修约到有效 数字4位 钢 钢板的面积 (m2) 宽度(mm) 长度 (mm)10-6 修约到有效 数字4位 板 1块板重量 (kg) 钢板的单位 重量 (kg/m2)面 积(m2) 修约到有效 数字3位 单捆重量 (kg) 1块板重量 (kg)1捆中 同规格钢板 块数 修约到kg的 整数值 总重量 (kg) 各捆重量 (kg)相加 kg的整数值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钢的化学成分 C.1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C.1C.7的规定。 表C.1 牌 号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 (质量分数) 不大于 C Si Mn P S Ti a DC51D+Z,DC5 1D+ZF 0.12 0.5 0.6 0.1 0.045 0.3 DD51D+Z DC52D+Z,DC5 2D+ZF DC53D+Z,DC5 3D+ZF DC54D+Z,DC5 4D+ZF DD54D+Z DC56D+Z,DC5 6D+ZF DC57D+Z,DC5 7D+ZF a允许用Nb代替部分Ti,此时Nb和Ti的总含量应不大于0.30%。 表 C.2 牌 号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 (质量分数) 不大于 C Si Mn P S S220GD+Z,S2 20GD+ZF 0.25 0.6 1.7 0.1 0.045 S250GD+Z,S2 50GD+ZF S280GD+Z,S2 80GD+ZF S320GD+Z,S3 20GD+ZF S350GD+Z,S3 50GD+ZF S550GD+Z 表 C.3 牌号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 (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Alt Tia Nba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HC180YD+Z(H 180YD+Z) 0.01 0.1 0.7 0.06 0.025 0.02 0.12 - HC180YD+ZF (H180YD+ZF) HC220YD+Z(H 220YD+Z) 0.01 0.1 0.9 0.08 0.025 0.02 0.12 - HC220YD+ZF( H220YD+ZF) HC260YD+Z(H 260YD+Z) 0.01 0.1 1.6 0.1 0.025 0.02 0.12 - HC260YD+ZF( H260YD+ZF) HC180BD+Z(H 180BD+Z) 0.04 0.5 0.7 0.06 0.025 0.02 - - HC180BD+ZF( H180BD+ZF) HC220BD+Z(H 220BD+Z) 0.06 0.5 0.7 0.08 0.025 0.02 - - HC220BD+ZF( H220BD+ZF) HC260BD+Z(H 260BD+Z) 0.11 0.5 0.7 0.1 0.03 0.02 - - HC260BD+ZF( H260BD+ZF) HC300BD+Z,H C300BD+ZF 0.11 0.5 0.7 0.12 0.03 0.02 - - HC260LAD+Z( H260LAD+Z) 0.11 0.5 0.6 0.025 0.25 0.015 0.15 0.09 HC260LAD+ZF (H260LAD+ZF ) HC300LAD+Z( H300LAD+Z) 0.11 0.5 1 0.03 0.025 0.015 0.15 0.09 HC300LAD+ZF (H300LAD+ZF ) HC340LAD+Z( H340LAD+Z) 0.11 0.5 1 0.03 0.025 0.015 0.15 0.09 HC340LAD+ZF (H340LAD+ZF ) HD340LAD+Z( HR340LAD+Z) HC380LAD+Z( H380LAD+Z) 0.2 0.5 1.4 0.03 0.025 0.015 0.15 0.09HC380LAD+ZF HC420LAD+Z( H420LAD+Z 0.2 0.5 1.4 0.03 0.025 0.015 0.15 0.09 HC420LAD+ZF HD410LAD+Z( HR410LAD+Z) a 可以单独或复合添加Ti和Nb。也可添加V和B,但是这些合金元素的总含量0.22%。 表 C.4 牌号 化学成分 (熔炼分析) % (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Alt Ti a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B260LYD+ZF 0.25 0.3 1.5 0.035 0.025 0.015 - B240P1D+ZF 0.1 0.5 1.8 0.1 0.025 0.015 0.2 a 可以用Nb部分或全部代替Ti,此时Nb和/或Ti的总含量0.20。 表 C.5 牌号 化学成分a, (熔炼分析) % 不大于(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Alt HC250/450DP D+Z 0.15 0.6 2.5 0.04 0.015 2 HC250/450DP D+ZF HC300/500DP D+Z HC300/500DP D+ZF HC280/590DP D+Z 0.18 0.4 2 0.03 0.03 HC28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