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Z24520 澳大利亚粉末标准翻译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1626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SA-Z24520 澳大利亚粉末标准翻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CSA-Z24520 澳大利亚粉末标准翻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CSA-Z24520 澳大利亚粉末标准翻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SA 标准Z245.20-02 钢管外壁熔结环氧树脂(FBE)覆盖层加拿大标准协会制定,2002年11月发布。目 次前言1 范围2 参考出版物3 定义4 一般要求41 产品订货要求411 标准要求412 非强制性要求42 数值圆整方法43 质量要求44 标准符合性5 材料51 钢管52 环氧树脂粉末521 一般要求522 性能523 包装6 覆盖层涂敷施工61 覆盖层质量鉴定611 一般要求612 实验室涂敷试件的制备613 覆盖层质量鉴定要求62 涂敷生产施工和设备621 一般要求622 表面预处理623 涂敷和固化温度624 覆盖层厚度625 管端预留段7 检测与试验71 检测注意事项72 车间的出入73 试验731 环氧树脂粉末与覆盖层732 在线检测与测量733 生产试验环(管段试件)8 覆盖层管子的修补81 一般要求82 修补83 剥离去除后重涂9 标记91 一般要求92 要求的标记10 装运与储存101 装运102 储存11 试验报告与合格证12 试验方法121 环氧树脂粉末的固化时间1211 设备1212 操作步骤1213 报告122 环氧树脂粉末的胶化时间1221 设备1222 操作步骤1223 报告123 环氧树脂粉末的湿含量滴定法1231 设备1232 试剂1233 操作步骤1234 报告124 环氧树脂粉末的湿含量失重法1241 操作步骤A 1242 操作步骤B1243 报告125 环氧树脂粉末的粒度1251 设备1252 操作步骤1253 报告126 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1261设备1262 操作步骤1263 报告127 环氧树脂粉末与覆盖层的热特性1271 概述1272 设备1273 操作步骤1274 报告128 覆盖层的耐阴极剥离性能1281 设备1282 试件1283 操作步骤1284 报告129 覆盖层的界面杂质1291 设备1292 试件1293 操作步骤1294 报告1210 覆盖层的孔隙率12101 设备12102 试件12103 操作步骤12104 报告1211 覆盖层的弯曲试验12111 设备12112 试件12113 操作步骤12114 报告1212 覆盖层的抗冲击性能12121 设备12122 试件12123 操作步骤12124 报告1213 弯曲后覆盖层的耐阴极剥离试验12131 设备12132 试件12133 操作步骤12134 报告1214 覆盖层的附着力12141 设备12142 试件12143 操作步骤12144 报告表 (4)图 (9)前 言 本标准是CSA标准Z245.20 钢管外壁熔结环氧树脂(FBE)覆盖层的第四版。它替代以前发布于1998、1992和1986年的各个版本。 CSA标准Z245.20涉及钢管外壁熔结环氧树脂(FBE)覆盖层的技术要求。与此前各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如下:l 范围一章中增加了一项条款。l 修订了弯曲试验温度的要求。l 修订了环氧树脂和覆盖层生产试验的要求。l 修订了试验报告和合格证的要求。l 删除了覆盖层耐化学品试验。l 删除了48 h耐阴极剥离试验。l 删除了48 h附着力试验。1 范围1 1本标准规定了在涂敷工厂内对钢管外壁涂敷熔结环氧树脂覆盖层的质量鉴定、涂敷、检测、试验、装运和物料储存的要求。涂有覆盖层的钢管主要用于埋地的或水下的油气管道设施。12 本标准不涵盖双重粉末(dual powder)熔结环氧树脂覆盖层体系或高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10的)熔结环氧树脂覆盖层体系。13 在各项CSA标准中,“应(shall)”一词表示一项要求,即使用者为了满足该标准必须达到的一项规定;“宜(should)”表示一项建议或指导性意见;“可(may)”则表示一种选择或在该标准限定内是许可的。条款附注不包括要求或可选择的要求;条款附注的目的在于把解释或信息资料与正文分开。表注和图注被认为是表或图的一部分,而且可以写成要求。公式和图的代号被认为是要求。 2 参考出版物本标准参考了下列出版物,除非使用者找到更适用的新版本或修订版本,则应参考下列版本。CSA标准:CAN/CSA-ISO 9000-1-94(R2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部分:选用导则CAN/CSA-ISO 9000-2-98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二部分:实施ISO 9001、ISO 9002和ISO9003的一般导则CAN/CSA-ISO 9000-1-94(R2000)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中的质量保证模式CAN/CSA-ISO 9001-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AN/CSA-ISO 9002-94(R2001) 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中的质量保证模式CAN/CSA-ISO 9003-94(R2001)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中的质量保证模式ASTM(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标准:E 29-93a(R1999)对实验数据中有效数字的要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9000-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部分:选用导则9000-2:1998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二部分:实施ISO 9001、ISO 9002和ISO9003的一般导则9001:1994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中的质量保证模式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9002:1994 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中的质量保证模式9003:1994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中的质量保证模式SSPC(钢结构涂料协会)规格:SP 5-2000 白级金属的喷(抛)射清理SP 10-2000 近白级的喷(抛)射清理3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涂敷商 applicator 指负责实施涂敷防腐覆盖层的厂商(公司)。批量(一次料量) batch 指在不超过8 h期间内连续生产的环氧树脂粉末用量。合格证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指由粉末生产商或涂敷商提供的文件,证明其粉末或产品的规格,无论是否使用,符合本标准规格条款的要求。覆盖层 coating 指熔结环氧树脂(FBE)覆盖层。损伤defect 指足以导致根据本标准要求而拒收的大量缺陷。环氧树脂粉末 epoxy powder 指以环氧树脂为基料的热固性覆盖层材料。针孔 holiday 指施加规定电压时导电性表现出的不连续处。缺陷 imperfection 指按照本标准要求可检测出的材料不均匀或不规则处。实验室涂敷试件 laboratory-coating test specimen 指由实验室制备间取得的试件。管径长度 pipe diameter 指沿管子轴线方向等于管子规定外径的长度。试验报告 test report 指按本标准要求进行试验的定量结果提供的文件。试验环(管段试件)test ring 指从成品覆盖层管子上取下的一段样品。4 一般要求41 产品订货要求411 标准要求在覆盖层管的订货单中应包括下列资料:(a) CSA标准编号和发布年号(Z245.20-02);(b) 管子数量、外径、壁厚与公称长度;(c) 裸管标准或规格牌号(见5.1条);(d) 覆盖层的公称厚度和最大容许厚度(见6.2.4条);(e) 管子两端预留段长度(见6.2.5条);(f) 弯曲试验的试验温度(30、18或0,见12.11.3.1条)。412 非强制性要求可能时,订货单还应包括下列资料:(a) 附加的表面处理(见6.2.2.6条);(b) 买方的工厂检测内容(见7.1条);(c) 实验室试验的处所(见7.3.1.1条);(d) 增加的试验环(管段试件)长度(见7.3.3.2条);(e) 试验环位置(见7.3.3.2条);(f) 附加试验环的试验频次(见7.3.3.3.2条);(g) 附加标记(见9.1条);(h) 装运规程(见10.1.1条);(i) 储存规程(见10.2条);(j) 对试验报告的放弃(见11.1条);以及(k) 其它特殊要求。42 数值圆整方法除了为确定同规定是否符合而本标准另有要求之外,观测或计算的数值应按照ASTM标准E 29的方法圆整到小数点后一位,其后则四舍五入。43 质量要求涂敷商应完全遵照CAN/CSA-ISO 9000标准之一或ISO 9000标准之一的要求。44 标准的符合性涂敷商应严格按照本标准的相应条款执行,应允许买方进行任何必要的审查以确认涂敷商对标准的符合性,并拒收任何不符合的材料。5 材料51 钢管要涂敷的裸管应符合钢管标准或订货单规定的规格。注:符合这些标准或规格的钢管可以未必具有适合涂敷的表面状况。52 环氧树脂粉末521 一般要求涂敷商应采用如下的环氧树脂粉末:(a) 有粉末生产厂商的证明,证明产品符合5.2.2条以及6.1.3条的要求,并适合于7.3.1条的要求;(b) 标有下列识别标记:(i) 粉末生产厂名;(ii) 产品货名;(iii) 材料质量;(iv) 批号;(v) 产地;(vi) 生产识别号;(vii) 储运温度要求;(viii) 适合的弯曲试验最低温度,是30、18还是0;(ix) 生产年月。(c) 在使用之前,按照粉末生产商的建议装运储存。522 性能环氧树脂粉末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环氧树脂粉末生产商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试验,并向涂敷商提供如表1要求的粉末性能试验报告。523 包装粉末盛装容器上应清楚地标记出5.2.1条(b)项规定的识别项目。6 覆盖层涂敷施工61 覆盖层质量鉴定611 一般要求覆盖层体系应借助于对实验室涂敷试件每项相应的试验(见6.1.3条)进行质量鉴定,并满足可接受的指标要求。当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对覆盖层进行重新鉴定:(a) 生产厂商;(b) 覆盖层配方、型式;(c) 产地。612 实验室涂敷试件的制备6121 试件基板应为低碳钢,其尺寸应符合相应的试验方法(见12章)。6122 试件表面应使用G40 钢磨料按照SSPC-SP5进行喷(抛)射清理,其表面锚纹深度应在40100m范围内,并符合粉末生产商的推荐值。6123 覆盖层涂敷和固化温度应按照粉末生产商的建议,且不应超过275。6124 已完成试件上的覆盖层厚度应为35050m,涂层测厚仪应用标准值在偏离覆盖层公称厚度350m的20%以内的厚度标准检定过,。613 覆盖层质量鉴定要求对于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件数量、所用的试验方法和可接受的指标应如表2 所示。环氧树脂粉末生产商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试验,并向涂敷商提供如表2要求的粉末性能试验报告。62 涂敷生产施工和设备621 一般要求钢管涂敷生产之前,应按照6.1条要求事先对覆盖层质量鉴定。622 表面预处理6221 管子外表面应在涂敷之前把油污及其它杂质清除。6222 喷(抛)射处理前,管子应预热以清除湿气。管子表面温度应保持高于露点温度至少3,但在喷(抛)射处理与检测期间应低于150。6223 除了按6.2.2.5条的要求允许之处外,要涂敷的钢管外表面应清理至少达到SSPC SP 10的要求。管子表面的锚纹深度应在40100m范围内,并符合粉末生产商的推荐值。6224 残余的钢丸/砂粒与粉尘应从管子的内外表面上清除干净。6225 在实施涂敷施工之前,已清理干净的钢管应按照7.3.2条进行检测,应除去可能造成覆盖层针孔的表面缺陷,使表面达到完全适合涂敷施工的要求。注:在正常生产期间,若要舍弃无法清除缺陷的管子,需经涂敷商与买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6226 除非在订货单上另有专门规定,在覆盖层涂敷之前应容许涂敷商采用附加的表面处理。注:买方宜同意涂敷商对这种处理的质量控制程序。623 涂敷与固化温度钢管外表面的涂敷与固化温度应由涂敷商选定,但不应超过275。注:这些温度宜按照粉末生产商的推荐值。624 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的公称厚度和最大可接受厚度应按照订货单规定。除了根据7.3.2.7.2条允许者之外,覆盖层最小可接受厚度应为300m。625 管端预留段管子两端的预留段长度应按照订货单规定。预留段表面应没有覆盖层。7 检测与试验71 检测注意事项当订货单中规定检测员代表买方进行覆盖层检测或试验监督时,涂敷商应提供生产进度表的可靠记录。72 车间出入代表买方的检测员,在履行买方合同时,应有权随时进入涂敷商车间的与钢管及涂敷管的储存、涂敷、试验和装运有关的所有部位。涂敷商应为检测员提供一切合理的方便条件,使其确信覆盖层涂敷是完全按照本标准要求实施的。全部检测工作应在发货之前在涂敷施工现场进行,并且不应受到车间运行的不良干扰。买方可以要求涂敷商把检测或试验(或两者)需要的管子在旁边另行放置。73 试验731 环氧树脂粉末与覆盖层7311 涂敷商应在涂敷厂内采用适当的设备,按照表3和表4的要求进行试件制备、试验以及环氧树脂粉末与覆盖层评价。7312 最低的试验频次应是每收到一车次环氧树脂粉末取样一次。可接受的指标和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应按照7.3.1.3条和 7.3.1.4条的要求。7313 对于每一批涂敷管的订单,应在用于生产覆盖层之前对每一批量的环氧树脂粉末认真进行胶化时间试验,但这未必是在开工之前。这些试验应按照12.2条的要求进行,其可接受的指标应如表1所示。当平均胶化时间落在规定要求之外时,应采用取自该批量的两个追加样品重复进行胶化试验。当两个重复试验均满足胶化时间规定要求时,该批量粉末应予接受;若两个重复试验之一不满足规定要求,则该批量粉末应予拒收。7314 在粉末用于覆盖层生产之前,应由涂敷商在车间涂敷施工的温度下按照6.1.2条要求制备实验室涂敷试件。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所用的试件数量、所用的试验方法和可接受的指标应如表3所示。环氧树脂粉末在其用于覆盖层生产之前应满足表3的各项要求。在表3中一项试验不满足规定要求时,涂敷商应采用取自该批量的两个追加样品进行重复规定试验。在两个重复试验均满足规定要求时,该批量粉末应予接受;当两个重复试验之一(或两者)不满足规定要求时,该批量粉末应予拒收。涂敷商应试验另一批量或者试验每一批量以鉴定该车次货品,决定是否拒收整个车次的货品。732 在线检测与测量7321 一般要求7.3.2.2条到7.3.2.8条所要求的所有检测与测量,应由涂敷商完成。7322 表面清理在生产中钢管表面清理情况应至少每2h检查一次,以确定清洁程度是否符合6.2.2.3条要求。7323 锚纹深度在生产中应至少每4h一次,采用锚纹深度测试仪、锚纹拓印膜或买方认可的相应方法对两根管子的外表面进行测量。锚纹深度应符合6.2.2.3条的要求。7324 目视检查表面清理后,应对每根管子是否有表面损伤和可能引起覆盖层针孔的表面缺陷进行目视检查。这些缺陷应打磨除掉;打磨后的剩余壁厚应在规定值界限之内。有损伤的管子应按照买方的意见拒收或加以修整。7325 涂敷温度应监测环氧树脂粉末涂敷之前瞬间的管子表面温度,并把温度控制在粉末生产商的推荐范围之内。最少的记录次数应是从生产开始起每1h一次。7326 固化涂敷后温度以及涂敷与淬冷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予测量、记录和控制,以确保覆盖层充分固化。最少的记录次数应是从生产开始起每1h一次。7327 覆盖层厚度73271 覆盖层厚度应使用涂层测厚仪,对沿每根管子长度随机抽取的三个位置进行测量;涂层测厚仪应至少每工作班(最多隔12h)用标准值偏离在买方订货单中规定覆盖层公称厚度的20%之内的厚度标准标定一次。厚度测量值应予记录。73272 当个别厚度测量值小于300m时,应对受影响各根管子的覆盖层厚度沿管长以不超过1m间隔进行再测量,每根管子的厚度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300m,而且没有250m的个别值。73273不满足7.3.2.7.2条要求的覆盖层管,应剥离去除覆盖层并按8.3条要求予以重涂。7328 针孔检测73281 一般要求732811 沿每根管长的整个覆盖层表面均应用针孔检测仪检测;针孔检测仪具有导电橡胶或磷青铜丝制作的扫描电极。732812 检测仪用于检测的直流电压应设定在每m覆盖层公称厚度大于5V。检测仪应至少每工作班(最多隔12h )校准一次。732813 检测应在覆盖层温度低于100时进行。73282 可接受的指标732821 成品覆盖层应确认无针孔。732822 有针孔的覆盖层管应按8.2 条要求补涂修补,以保证针孔数不超过下列要求:(a) 钢管外径小于355.6mm者,每米管长上有1.0个 由总针孔数除以对每根管子单独检测的总管长而确定;(b) 钢管外径大于等于355.6mm者,每平方米外表面积上有0.7个 由针孔总数除以对每根管子单独检测的总外表面积而确定。73283 当针孔超过7.3.2.8.2.2条规定的数量界限时,或者出现个别漏点处的面积大于等于250cm2处,该受影响管子应予剥离去除覆盖层并按8.3条要求重涂。733 生产试验环(管段试件)7331 设施在涂敷商车间内应备有用于制备、试验和评价做A 类试验的试验环样品的设施。7332 试验环除非在订货单上有另外的规定,试验环应长约500mm,且应在距管端300mm以外截取。除非在订货单上规定了增加试验环长度。7333 试验要求73331 最低试验频次是每种管径、壁厚每工作班(最多隔12h)应取一个试验环。73332 对于剥离后重涂的管子,至少应对剥离后重涂管子取一个试验环。当买方订货单有规定时,应截取追加的试验环。73333 对每个试验环,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所用的试件数量、所用的试验方法和可接受的指标应如表4所示。7334 A类试验失败的重复试验73341 对A 类试验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a) 失败的试验(见表4第2列)应再采用两个取自受影响管子原来试验一端的追加试件(见7.3.3.2条)进行重复试验;或者(b) 将前次可接受试验之后下次可接受试验之前的所有已涂敷管子的覆盖层剥离去除,并按8.3 条要求重涂。73342 当两个重复试验均满足规定要求时,这一批管子应予接受。当一个或两个重复试验不满足规定要求时,(a) 应将前次可接受试验之后和下次可接受试验之前的所有已涂敷管子的覆盖层剥离去除,并按8.3 条要求重涂。或者(b) 在买方同意的情况下,应将这一批管子再进一步重复试验,根据对最先和最后两根管子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的比例,来确定这一批管子中可以接受的份额。对受影响管子中不可接受的部分应将覆盖层剥离去除,并按8.3条要求重涂。7335 B类试验失败的重复试验在B 类试验(见表4第2列)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应调整涂敷过程参数,在买方要求时,涂敷商应限制涂敷生产直到试验失败情况解除,。注:在一些情况下,即界面杂质含量和界面孔隙率试验结果由于在粉末涂敷之前用于管子表面预处理的颗粒影响的情况下,过程参数可不必调整。8 覆盖层管的修补81 一般要求按第7章和第10章要求,带覆盖层管子的修补应按8.2条要求进行局部修补,或者按8.3条要求剥离去除覆盖层后进行重涂;视哪种情况适用而定。82 局部修补针孔的局部修补应满足下列要求:(a) 针孔部位应清理去除所有的锈斑、碎屑、污垢、其它外来杂质与松脱的覆盖层;(b) 修补区域应按修补材料生产商的建议适当打磨粗糙;(c) 应用清洁干燥的布或刷子将灰尘清除;(d) 直径小于等于25mm的区域,应采用粉末生产商推荐的热熔修补棒、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或买方同意使用的同等材料进行局部修补;(e) 直径大于25mm、面积小于250cm2的区域,应采用粉末生产商推荐的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或买方同意使用的同等材料进行局部修补;(f) 修补材料应按该生产商推荐的方法涂敷;(g) 修补涂层的厚度最小值应满足6.2.4 条的要求。83 剥离去除后重涂钢管表面应加热到不超过275进行清理、刮去覆盖层并再次喷(抛)射处理。在重涂前应将所有覆盖层去除。重涂应按 6.2条和第7章的要求进行。每次剥离去除后重涂管子的鉴定情况应予记录。9 标记91 一般要求涂敷后的管子应按9.2条和订货单中规定的专门要求做标记。涂敷商请求另加的任何标记应经允许。注:这种附加标记可以包括条形码标记。建议一维(one-dimensional)条形码标记可为code 39 或code 128型,二维 (two-dimensional) 条形码标记可为PDF417型。92 要求的标记下列标记应标在覆盖层上:(a) 涂敷商名称或商标;(b) CSA标准号及发布年份(Z245.20-02);(c) 所涂敷管子的规格或标准要求的标记;(d) 覆盖层涂敷日期;(e) 弯曲试验温度弯曲试验温度为30者标为“FM30C”, 18者标为“FM18C”, 0者标为“F0C”。10装运与储存101 装运1011 已涂敷的管子在装运时应避免损伤管子及覆盖层。当订货单有规定时,涂敷商应提交详细的装运作业规程。当由涂敷商负责卸货时,规程中还应包括卸货的有关要求。1012 在操作中管子被损坏,应按照可用管子的规格或标准要求进行修整。1013 在针孔检测(见7.3.2.8条)后损坏的覆盖层应按照8.2 条要求局部修补,或者按照8.3条要求剥离去除覆盖层后重涂。1014 涂敷过的管子均应套上隔离垫圈,这种垫圈的尺寸和位置应能保护覆盖层不受损伤。102 储存在订货单有规定时,涂敷商应按要求提供所要使用的货物储存设施和方法的详细说明。11 试验报告与合格证111 除非订货单中规定放弃试验报告,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7.3条和第8章要求试验项目的试验报告。112 涂敷商应提供合格证,表明覆盖层已经按本标准以及订货单中其它规定要求制备、涂敷、检测和试验;而且已确认覆盖层试验和其它所要求的试验结果满足这些要求。12 试验方法121 环氧树脂粉末的固化时间1211 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 (a) 电热板,温度可控制在3范围以内; (b) 金属板,尺寸约为25150150mm; (c) 接触式温度计; (d) 计时器; (e) 拉延工具(见图1); (f) 刮刀; (g) 多用小刀,具有长度约13520mm刀把和尺寸如下图的一片金属刀刃,并露出255 mm的刃口。 305mm 厚度= 0.650.1mm 183mm 575mm1212 试验步骤12121加热金属板并保持温度在2323。12122 在金属板上用拉延工具把环氧树脂粉末摊开成一层薄膜,使薄膜厚度在300400m之间,当热金属板上的粉末开始熔化时,立即启动记时器开始记时。12123 趁涂膜完全胶化之前,如图2所示用多用小刀或刮刀在膜上将覆盖层划分为10条带状。12124 计时器启动303s以后,用多用小刀取下一条覆盖层条带,并立即淬入冷水中。12125每经过303 s时间,重复一次12.1.2.4中的操作。注意应按从最初拉延开始的先后顺序取下。12126 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按12.7.3.3.2条和12.7.3.3.3条相应要求,测定Tg变化值Tg或转化百分率C。12127 按粉末生产商的规定,绘出时间对Tg或时间对转化百分率的曲线。1213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报告: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b 试验日期;c 对应Tg为2的时间或对应99%转化率的时间(s)。122 环氧树脂粉末的胶化时间1221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为:(a) 电热板,温度可控制在3范围以内;(b) 可放在电热板上加热的金属板;(c) 秒表或电子记时器,可测量到0.1s的间隔;(d) 拉延工具(见图1)。1222 试验步骤12221 本试验应作3次,取其结果的平均值。12222 把将接触粉末的金属板表面加热并保持温度在2053。12223 把环氧树脂粉末置于拉延工具底端25mm宽缺口处。12224 手持拉延工具,使其与金属板约成45角,以平稳移动使环氧树脂粉末迅速涂敷在金属板上,从而形成一条宽约25mm的舌状环氧树脂粉末带。注:固化后的膜厚为300400m。12225 当金属板表面上的粉末开始熔化时,立即开始记时。12226 在拉延工具上轻施压力,通过熔化环氧树脂粉末来回地移动工具的刀口。当工具浮在已胶化的环氧树脂粉末上且不再接触到金属板时,停止记时。1223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报告:(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b) 试验日期;(c) 胶化时间,s。123 环氧树脂粉末的湿含量一滴定法1231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水分测定仪;(b) 实验室研磨机;(c) 分析天平;(d) 50ml自动滴定管;(e) 金属吸管夹持器一1ml;(f) 10ml塑料注射器;(g) 110mm注射针头;(h) 15ml血浆瓶和盖;(i) 1ml注射器(路厄一洛克注射器);(j) 刮刀。1232 试剂本试验需要的试剂应包括:(a) 溶液A(吡啶与二氧化硫的混合物);(b) 溶液B(卡尔费歇尔试剂的甲醇溶液);(c) 三氯甲烷;(d) 蒸馏水。注:为了避免吸入蒸汽,所有的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1233 试验步骤取双份试样进行试验,按照专用的水分测定仪的详细说明,以直接滴定法测量试样的湿含量到电位终点。123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b) 试验日期;(c) 所用的试验仪器;(d) 湿含量及平均值。124 环氧树脂粉末的湿含量失重法1241 方法A 12411 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烘箱,温度可控制在3范围内;(b) 天平,精确到0.001g;(c) 干燥器;(d) 试样容器。12412 试验步骤124121 称量试样容器,精确到0.001g,取约10g环氧树脂粉末放入容器内,再称量容器与粉末,精确到0.001g。12412 2 将容器连同粉末放入烘箱中,在温度1053下烘2h。然后取出容器,放入干燥器中使之冷却,当温度降到203时称量;再放入干燥器,间隔1h10min之后重复称量,直到相邻两次称得的质量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记下此数值。124123 用下列公式计算湿含量: BC M = 100 BA 式中: M 湿含量; B 容器及环氧树脂粉末初始质量,g; C 容器及环氧树脂粉末最终质量,g; A 空容器质量,g。1242 方法B环氧树脂粉末的湿含量应采用一个自动测定质量损失的仪器测定。1243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b) 试验日期;(c) 所用的方法;(d) 湿含量。125 环氧树脂粉末的粒度1251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带有真空吸尘器的气流喷射筛分器以及150m和250m的筛网;(b) 天平,精确到0.01g。1252 试验步骤12521称出筛子和一个筛网的质量,精确到0.01g,取约20g的环氧树脂粉末放到筛网上并称出粉末的质量,精确到0.01g,做好记录。12522 将筛子放入筛分器中,盖好关紧。启动筛分器,使其工作3min10s,然后打开盖子。12523 取出筛子并称量,精确到0.01g。12524 用下列公式计算筛网上存留环氧树脂粉末的百分率: 100 P = ( FI) M 式中: P 筛上存留粉末的百分率。 M 放到筛网上的粉末初始质量,g; F 筛子、网和筛上粉末的最终总质量,g;I 筛子和网的初始质量,g;12525 用另一个筛网重复试验。1253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每种尺寸筛网的筛上存留粉末的百分率。126 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1261 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天平,精确到0.01g;(b) 100ml容量瓶;(c) 矿油精。1262 试验步骤12621 概述测定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应按12.6.2.2条或12.6.2.3条所述的两种方法,由涂敷商选用。试验温度应为203。注:所用方法的选择是涂敷商的可选项。12622 方法A126221 称量容量瓶,精确到0.01g。126222 取约20g的环氧树脂粉末放入容量瓶,称量瓶与粉末,精确到0.01g。126223 加入足够的矿油精,使淹没并浸湿环氧树脂粉末,塞住容量瓶塞子摇动几分钟,确认空间中和瓶壁上没有粉末为止。然后再灌入矿油精,达到100ml的刻度处,称量瓶、粉末和液体,精确到0.01g。126224 倒空容量瓶,洗净并使其干燥,然后再灌入100ml矿油精,称量,精确到0.01g。126225 用下列公式计算出矿油精的密度: Ps=10(MFSMF) 式中:Ps 矿油精的密度,g/L; MF S 容量瓶加矿油精的质量,g; MF 容量瓶的质量,g。126226 用下列公式计算出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 MFSMF Pp = (MFPSMFP) 0.1 Ps 式中: Pp 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g/L; MFS 容量瓶加环氧树脂粉末的质量,g; MF 容量瓶的质量,g; MFPS 容量瓶加粉末加矿油精的质量,g; Ps 矿油精的密度,g/L。12623 方法B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应使用一台空气或氦气比重计来测定。1263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所用的方法; (d) 采用方法B 时所用仪器类型; (e) 环氧树脂粉末的密度,g/L。127 环氧树脂粉末及覆盖层的热特性1271 概述 本试验用于测定: (a) 环氧树脂粉末及覆盖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应热;以及 (b) 覆盖层固化百分率。1272 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带有制冷设备的差式扫描量热仪(DSC仪)。(b) 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c) 试样密封压盖器。(d) 带盖的铝制试样皿。1273 试验步骤12731概述127311取101mg的环氧树脂粉末或者覆盖层样品,无论是否被使用,放入事先称好的试样皿中,盖上盖子压盖密封并称量。试样的质量精确到0.1mg。127312 将试样和参比物放入差式扫描量热仪的以干燥惰性气体保护的测量池中。12732量热127321 环氧树脂粉末对于环氧树脂粉末试样,按下列循环程序完成其热扫描(见图3): (a) 以20/min的速率对试样加热,从255加热到705,然后将试样急剧冷却到255; (b)以20/min 的速率对同一试样加热,从255加热到28510,然后将试样急剧冷却到255; (c) 以20/min的速率对试样加热,从255加热到15010。127322 覆盖层对于覆盖层试样,按下列循环程序完成其热扫描(见图4): (a) 以20/min的速率对试样加热,从255加热到1105,在110时保持1.5min,然后将试样急剧冷却到255; (b)以20/min 的速率对同一试样加热,从255加热到28510,然后将试样急剧冷却到255; (c) 以20/min的速率对试样加热,从255加热到15010。12733 计算127331 对于按12.7.3.2.1条(b)项和(c)项与12.7.3.2条(b)项和(c)项所得的每一条热扫描曲线,确定其相应的g值,这些值是在低温端的外推基线与曲线转折点处的切线交点上。此外,还要确定相应的反应放热量(见图3和图4中的与1)。127332对于覆盖层,用下列公式计算出g值的变化:gg4g3 式中: g g值的变化,;g4 由12.7.3.2.2条(c)项热扫描得到的g值,; g3 由12.7.3.2.2条(b)项热扫描得到的g值,。127333 对于覆盖层,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固化百分率: 100 式中: 固化百分率,%; 由12.7.3.2.1条(b)项热扫描得到的反应放热量,J/g;1 由12.7.3.2.2条(b)项热扫描得到的反应放热量,J/g。127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差式扫描量热仪的型号; (d) 对于环氧树脂粉末,报告g、g和值; (e) 对于覆盖层,报告g、g、g、1和值。128 覆盖层的耐阴极剥离性能1281 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b) 盛有石英沙的钢制浅盘加热板或烘箱,温度可控制在范围以内;(c)甘汞参比电极;(d) 铂丝或碳电极;(e) 内径75mm塑料圆筒;(f) 氯化钠的蒸馏水溶液;(g)多用小刀(见12.1.1条(g)项)。1282 试件实验室涂敷试件应约为6.4100100mm。试验环(管段试件)应约为100mm100mm管壁厚度。1283 试验步骤12831 本试验只准使用经确认没有针孔的试件,针孔检漏仪电压应设定为最低1800V。12832 在试件的中心钻一个直径3.0或3.2mm的孔,透过覆盖层,露出钢基板。12833 把塑料圆筒中心对准孔放在试件上,并用密封胶粘好构成试验槽,不使漏水。12834 往筒内注入至少300ml的预先加热到试验温度的NaCl溶液,并在筒上作出液面位置标记。将电极插入溶液中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再将制备出露孔的试件与负极连接。12835 施加电压于试件(相对于甘汞参比电极为负),再按表2、表3和表4的要求,在下列一种或多种试验条件下,保持温度不变: (a) 1.5 V,203 至少28d;(b) 1.5 V,653 至少24h 。试验过程中,按需要添加蒸馏水以保持液面高度。12836上述试验周期结束后,拆除试验槽,取下试件,在空气中冷却到203。在断开电源开始起的1h内,对试件的耐阴极剥离性能进行评价。12837 以孔为中心,用多用小刀划出放射线,如图5所示。这些线应划透覆盖层达到基板,并且从孔算起,延伸距离至少20mm。12838 用刀尖从孔处开始,插入覆盖层下面,以水平方向的力沿射线方向撬剥覆盖层,直到覆盖层表现出明显的抗撬剥性能为止。12839 从孔中心开始,测量各个撬剥距离,并求出其平均值,即为该试件的耐阴极剥离距离。128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平均耐阴极剥离距离值(mm)。129 覆盖层的界面杂质1291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体视显微镜;(b) 多用小刀。1292 试件试件应约为25mm200mm管壁厚度,其中200mm为沿管段轴向尺寸。1293 试验步骤12931 从按12.10.3.1条要求弯曲的试件上用多用小刀取下一片约320mm的覆盖层。12932 用体视显微镜放大40倍观察覆盖层与金属接触界面,计算界面杂质的百分率。129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 (a) 环氧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界面杂质百分率。1210 覆盖层的界面孔隙率12101 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 体视显微镜;(b) 台虎钳或定向弯曲夹具;(c) 干冰或冷冻箱;(d) 多用小刀。12102 试件实验室涂敷试件约为6.425200mm;试验环(管段试件)试件约为25mm200mm管壁厚度,其中200mm为沿管段轴向尺寸。12103 试验步骤121031 将试件冷却到至少30,在台虎钳或定向弯曲夹具上弯曲到约180。121032 从弯曲试件上撬起一片覆盖层,在放大40倍下检查覆盖层的孔隙率。121033 对照图6和图7所示的孔隙率等级图示确定出现在覆盖层上的孔隙率。1210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断面孔隙率等级; (d) 界面孔隙率等级。1211 覆盖层的弯曲试验12111 设备本试验所需要的设备应包括: (a) 液压机;(b) 指定半径的一组弯曲芯轴;(c)冷冻箱。12112 试件实验室涂敷试件约为6.425200mm;试验环(管段试件)试件约为25mm200mm管壁厚度,其中200mm为沿管段轴向尺寸。12113 试验步骤121131将试件覆盖层边缘弄光滑,以消除可能潜在的应力增加点。将试件放入冷冻箱内,冷却到粉末生产商规定的最低弯曲试验温度:30、18或0的3范围内(见 5.2.1条(b)项之(viii)),并在该温度范围内保持至少1 h 。121132 按照图8所示,将试件放在一个平面上,测量试件的厚度(t),该值包括试件的厚度和弯曲弧度部分。121133 用下列公式求出对应于单位管径长度弯曲2.5 或3角的芯轴半径(见表2、表3和表4): 要求的角度 适用公式 2.5 R = 22.42t 3 R = 18.60 t 式中:R 要求的芯轴半径,mm; t 试件厚度,mm。121134 围绕不大于12.11.3.3条要求半径的芯轴把试件折弯曲,弯曲过程应该在试件从冷冻箱中取出的30s之内完成,折弯操作过程延续时间应不长于10s。121135 将上述试件加温到205 ,并此温度范围内保持至少2h。在此后1h内目测试件是否有裂纹。12114 报告在11.1 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a) 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 试验日期; (c) 规定的弯曲角度; (d) 试验温度; (e) 是否有裂纹。1212 覆盖层的抗冲击性能12121设备本试验需要的设备应包括:(a)冲击试验机需具有下列特性: (i) 1kg落锤; (ii) 直径15.8mm的球形冲头; (iii) 1m长标有刻度的导管; (iv) 用于实验室涂敷试件的平面砧,硬度为555 HRC; (v) 用于试验环(管段试件)试件的弧面砧,其半径40mm,硬度为555 HRC; (vi) 木垫块,其尺寸至少为600600600mm,其顶面为硬木。 (b)直流针孔检漏仪; (c)冷冻箱。12122 试件实验室涂敷试件约为6.425200mm;试验环(管段试件)试件约为25mm200mm管壁厚度,其中200mm为沿管段轴向尺寸。12123 试验步骤121231将试件放入冷冻箱,冷却到303,在此温度范围保持最少1h,将冷却后的试件放入冲击试验机,并对正砧块中心。121232 用至少为1.5 J的冲击能量冲击试件3次,各个冲击点彼此相距至少为50mm。三次冲击应在试样从冷冻箱中取出后的30s 之内完成,球形冲头最多冲击十次后应转到一个未使用过的位置,如此重复使用。当总冲击次数达到200次以后应更换冲头。121233令试件升温到205,用电压设定在1750250V的直流针孔检漏仪,或用电压设定在67.54.5V的湿海绵针孔检漏仪检测出现的针孔1212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应由涂敷商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a)环氧树脂粉末的批量号; (b)试验日期; (c)所使用的冲击能量值,J; (d)针孔检漏电压; (e)针孔数。1213 弯曲后覆盖层的耐阴极剥离试验12131 设备本试验需用的设备应满足12.8.1条和12.11.1条要求,此外还需要一个内径252mm的塑料圆筒。12132 试件实验室涂敷的无针孔试件,试件厚度应为6.40.2mm,并大致切割成图9中所示形状。12133 试验步骤121331按照12.11.3条的各项的要求,在303的温度下将试件弯曲成2.5角。121332 按照12.8.3.1条到12.8.3.6条中适合本试验的要求,对已弯曲的试样进行28d的耐阴极剥离试验。121333 取下试验槽24h之内,目测试件的被试部位是否出现裂纹。12134 报告在11.1条要求的情况下,涂敷商应向买方提供下列资料的报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