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60877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时间的意义。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教学重点认识整时和半时教学难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学情分析学生认钟表,平时已具备一些生活经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运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向学生充分提供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开展教学。教学措施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2、要重视学生的亲身经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中学习。3、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准备挂钟、小闹钟课时分配2课时资源链接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1 )课时课题认识钟表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时间的意义。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4、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习重点认识整时和半时学习难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学习准备挂钟、小闹钟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或画图展示)放学时下雨的情景,教师适时配音讲解并出示老师与小力通电话的情景 。放大出示小力家的钟面,提问:“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师:刚才许多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看来你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小钟表,观察小钟表,你会有哪些发现?把你看到的和知道的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钟表放在实物投影上边指边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边演示边介绍)教师:(屏幕上出现钟面。配合教师讲解闪烁)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字,还有12个大格;钟面上还有两根指针,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分针闪烁,并出示“分针”二字),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同上)。师:哪个小朋友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学生用手势表示)师:自己动手让你的小钟表转起来。(学生操作)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小力是5时到家的,下面还有几个钟面,你能读出每个钟面上的时刻吗?(屏幕上逐次出示10时、8时、3时三个钟面,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认读的。)教师任意说一个整时的时刻,让学生拨表,在实物投影上订正。指一名学生说整时的时刻,其他学生拨表,同位互相检查。同位互相说时刻拨表,互相检查。师:谁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继续课件展示(或画图展示)放学时下雨的情景,教师适时配音讲解并分别出示老师与小云、小青、小林通电话的情景 。分别放大出示小云、小青、小林家的钟面,提问:“小云、小青、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小结、引导得出“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读法。教师任意说一个时刻,让学生拨表,在实物投影上集体订正。同位互相说时刻拨表,互相检查。(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完成教材12页的空,集体订正。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观察自主练习第5题的图,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使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你表现的怎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1、认识整时现在我们先来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多媒体出示小力到家的钟表图 )(1)学生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自己认读,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认识整时的方法。(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钟面上长针(分针)指着12,短针(时针)指着5,就是5时。这就是整时。如果分针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4)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个你喜欢的整时,同位互相看看”(5)巩固练习: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大屏幕出示钟表时间图)(6)游戏:比比谁最棒!男、女生比赛拨钟表2、几时半的认识那小云又是几时到家的呢?(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自己认读,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介绍认识几时半的方法(3)组织辩论,突破难点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出现5时半和6时半的两种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突破难点。“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超过6了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4)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认识几时半的方法:钟面上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较小的那个数表示的就是几时半。(5)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个你喜欢的半时,同位互相看看”(6)游戏:拨钟比赛根据多媒体演示要求,动手在钟面上拨出正确的半时板书设计认识钟表 7时 9时半 大约12时 大约4时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2)课时课题 我学会了吗?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1、能结合现实情境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3、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教学重点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教学难点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教学准备学具钟表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 联系生活,巩固复习谈话:同学们,昨天早上7时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结合实际情况:有在晨练的、有在洗脸的、有在睡觉的等等。老师适时评价并提问:好多同学都能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真不错!那你能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7时吗?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操作,并以组为单位上台交流方法。(小组展示时分工要明确,交流内容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课件出示其余3个时刻) 4时刚过 9时半 快到12时提问:这3个时刻,你又在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先确定时间在回答,比如:9时半的时候,我在快到12时的时候,我在 4时刚过的时候,我在教师适时提问:你怎么知道是9时半呢?学生回忆认读方法,可能会说:分针指向6,时针转过9,就表示9时半。教师接着提问:那后面两个钟表的时间,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确定的?学生可能会说:第2个表的分针快转到12,时针指向12,就表示快到12时。第3个表的分针刚过12,时针贴近4,就表示4时刚过。(随机板书:7时 9时半 快到12时 4时刚过)教师总结:同学们昨天的活动真丰富,不过我在昨天这4个时刻的时候,只做了同样一件事拍照。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谈话:这就是我分别在7时、9时半、快到12时和4时刚过拍的旗杆的照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四个时刻影子的照片。小组交流)(此示意图虚线部分表示影子)7时 9时半 快12时 4时刚过学生观察后可能会发现:照片的亮度不一样、影子的位置不一样老师接着引导:在4个时刻,影子有什么特点?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后分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回答:1、7时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所以旗杆的影子很长,而且指向西面。2、9时半,太阳升高了,在天空的偏东方,所以那时旗杆的影子变的短了,指向西北方向。3、快12时,太阳在头顶上,所以旗杆的影子很短,几乎找不找。4、4时刚过的时候,太阳转到了西面,快要落山了,所以影子指向东面,变的也很长。(总结时,小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充分表达。)接着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A、不同的时间,影子的样子不同,发生了变化。B、影子总是在太阳相反的方向。教师接着引导: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可能总结出:不同时间,太阳的位置不同,照出旗杆的影子也就不一样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影子随太阳的升落而变化的规律,真了不起。(板书:影子随太阳的升落而变化)三、总结延伸联系生活:今天我们发现的规律,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认识时间时,先看分针,再看时针。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大约几时:分针在12的左右,时针指向几,大约是几时。几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 4时刚过 9时半 快到12时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计数单位“百” 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知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措施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准备小棒 计数器课时分配5课时资源链接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1)课时课题信息窗1 农家院 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2 课时 本课时为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 在数数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3、 经历数100个数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4、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计数单位“百”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计数单位“百”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多媒体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情境引入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提示有100颗星星。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2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挂图。师: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么?3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数数方法。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己桌上的学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数一数有多少根?学生汇报。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输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师:怎样数的?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学生汇报。师:怎样数出100的?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三、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3题。课堂小结: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利用计数器或小棒让学生直观认识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100里面有10个十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2)课时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 2 课时 本课时为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学难点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教学准备计数器 、多媒体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回顾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2页)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组间交流)(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2、自主练习第4题(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2)师:小动物门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3)集体订正(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4、补充练习 40、41、()、()、45、46、()、()、() 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四、走进生活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五、课堂小结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百十个 4 7潮泉镇中心小学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3 )课时课题信息窗2 摘石榴 比较大小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2 课时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竖式计数器 、多媒体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小玉 42个 小玲 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小玉 42个 小强 48个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大,所以4842.小强比小玉摘的多。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四、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1、2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小朋友,看谁来了?小咕咚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并且它为大家带来了精美的小礼物,准备送给那些勤于思考问题,积极与小组同学合作的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方法:十位不同看( )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 )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潮泉镇中心小学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4 )课时课题信息窗3 摘南瓜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2 课时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教学准备竖式计数器 、多媒体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几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 情景展示,发现问题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瓜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 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 我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谁更聪明了,一起来解答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吧!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同桌讨论,并汇报)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呢,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30+6=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自己解决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四、 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1、2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56-50和23-3你会计算吗?课后可以讨论一下。作业布置: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2、选做题:自主练习5题。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40+6= 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5 )课时课题我学会了吗(单元复习)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复习读数与写数。1、教师出示下面的卡片,指名学生读数。 20 35 58 85 67 55 90 472、教师读数,全班学生写数。四十八 七十 六十五 五十六 八十八 一百 三十六 九十九二、复习数位。1、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70+20 48-40 5+80 50+366-6 60-30 5+8 40+602、填空。(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3)、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的数是87。三、复习比较数的大小。1、填空。(投影出示)(1)、比65大,比70小 的是( )。(2)、比69大1的数是( )。(3)、比100小1的数是( )。(4)、40比( )大1,比( )小1。2、选择填空。(卡片出示)( )比48少得多。(47、25、46) 25比( )多得多。(3、23、19)( )比63大一些。(37、69、62) 37比( )小一些。(4、39、47)3、出示卡片,比较大小。 4774 5955 10097 6080 5356(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比较完后,说出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方法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四、复习排序。1、出示投影:把28 29 33 98 97 93 按顺序排列出来,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2、 投影出示示范性的排序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按什么顺序排列的。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00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89 3、练一练 。47 39 41 38 49 42 40 43 45 44 46 48 (要求从小到大排列)80 79 78 77 76 75 74 73 72 71 70 79 (要求从大到小排列)(1)、提问:在1-100的数里,个位上是3的数有哪些?个位上是0的呢?十位上是5 的数有哪些?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2)让学生仿照老师提出有关问题。(3)、同位互相问答。2、投影出示教材第十页“我学会了吗?”的信息图。谈话:把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这些数字是什么数?有多少个?再观察连接起来的图形是什么?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都学会了吗?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数数:1100比较数的大小 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牧童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位感。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学习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图形的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本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方位与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点。学情分析本单元知识要求不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较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时要将本单元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措施1、设计富有童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2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3实地观察,强化操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准备三角板、圆规课时分配2课时资源链接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执教人: 总( 2 )课时课 题认识图形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课时为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教学难点能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的方位。教学准备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几何学们,老师带来了一贴画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学生:想看。出示特意骑牛图。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拓展自主练习1:先认识图形,然后再连一连。自主练习2:出示物体,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开头,接着让学生举例,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开头是这样的?自主练习3:先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图形,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接着该摆什么图形,并问第15个图形是什么?第26个呢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答。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参与评价,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2 )课时课 题奇妙的回形针课型活动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课时为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用回形针拼摆图案,并进行统计,加深对100以内数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能对身边与平面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2、在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在拼摆、统计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能与同伴主动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通过用回形针拼摆图案,并进行统计,加深对100以内数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难点统计知识教学准备回形针、胶棒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课件一个卡通的回形针出现。和大家问好,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同学们知道回形针有什么用呢?学生将知道的回形针的用处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形针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引导观察,欣赏美丽学生看到小帆船、小蝴蝶、向日葵、房子和小鱼。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幅美丽的回形针图画啊?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盒回形针你们一起来摆一摆,可以摆成图片上的样子,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自己单独制作,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摆出你喜欢的图画。看谁的图画最美!好,现在开始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摆一摆的活动。三、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活动结束了,你们愿意把你们小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拼摆图案。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评判,看看哪位同学或小组拼的图画最漂亮。奖励其小巧手标志四、你说我说教师:在你们的作品中你都用到了那些图形?全班交流:学生观察自己的图案找出其中有我们认识的图形。比较发现:你喜欢那个小组的作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请你来估计一下你喜欢的作品用了多少个回形针?再来数一数看看自己的估计的对不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用的回形针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发现回形针的颜色是不同的。请你们小组来统计一下你们组拼摆的图画用的不同颜色的回形针数量各是多少。自己小组制作一个统计表,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活动。小组将制作的统计表贴在黑板上进行交流:看到你们的统计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大家共同解决。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和“奇妙的回形针”一起了上课和活动,大家玩得高兴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它们。卡通回形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现在我们和回形针说再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的图画美丽吗?观察一下,这些美丽的图形都是什么做成的?教师是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美丽的图形是用回形针摆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和这些美丽的“回形针”交朋友。板书设计奇妙的回形针欣赏美丽 动手制作 成果展示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绿 色 行 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口算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100以内的口算,但教材的编写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单纯教计算的现象,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了这个双重目标的达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学习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务必使学生扎实掌握。 教学措施1、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2、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帮助学习。3、实现算法多样化。4、切实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5、关注三个维度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计数器 小棒课时分配7课时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1 )课时课题校园护绿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2 课时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加强与同学的交流。4、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 创设情景师:我们的城市是一个优美的城市,你们想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吗?我们应该怎样做?小朋友的这些做法很好。那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出示:主题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提出数学问题(生观察图,发现问题和小组的同伴交流)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解决问题(一)小朋友们你说我讲:一共有多少个牌子?1、小朋友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牌子?”、26+3=你会计算吗?(1)请你用你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向你小组的伙伴介绍一下?(2)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3)小朋友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相处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4)小朋友们请看,这几道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35+4= 45+3= 63+2= 74+4= 22+4= (二)解决老师提的问题1、师: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已经浇了23棵,还有 20 棵没浇,一共多少花?师:谁会列式?你知道怎样计算吗?快借助学具摆摆算算吧!(生操作)师:你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同位听听吗?(生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生答、师板书)2、练习:(1)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自己的计算方法吧!那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吧!(生计算自主练习1)师:谁愿意告诉大家第一题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师:第二题呢?(2)自主练习2学生说图的意思,自己独立列式。(3)请学生介绍图的意思,并列式解答,剩余的两道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4)把其中的加法题筛选出来,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可能的回答是:26+3=。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使其明白加法的意义并请学生说说理由板书设计校园护绿26+3=29 (个) 23+20=43(棵)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2 )课时课题校园护绿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2 课时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加强与同学的交流。4、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创设情景师:上一节课,同学们看图提的都是加法问题,谁能提出减法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二、提出问题同位交流,看提的是不是减法问题?集体交流:师:谁想把自己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1)浇花的有10人,给小树挂牌的有15人,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2)(如果学生提减法的问题有困难,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三、解决问题1、怎样才能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使其明白减法的意义)2、15-10=你会计算吗?3、请你用你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向你小组的伙伴介绍一下?4、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小朋友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相处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小朋友们请看,这几道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5、补充练习:自主练习1中的减法问题58-20= 70-30= 46-5= “58-20=”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5题(1)学生说图的意思(要使海龟妈妈身上的算式的得数与小海龟的数字一样。)()学生自己完成()集体交流,对于49-6,请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第6题(1)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决定进行一次爱护家园图画展,你看那么多的同学的作品已经展出了。(2)学生自己看图,理解图的意思,并且要了解图中所有的数学信息。(3)一年级展出了4幅画,二年级展出了24幅画。二(1)班来了45人,二(2)班来了30人(4)针对以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聪明小屋:(1)学生自己看图,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2)学生谈规律,然后学生自己按照规律填数。小结: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是:15-10=。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决,后请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提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列式的?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1 5 1 0 = 5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3 )课时课 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课时为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情景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教学准备小棒 是否利用班班通( 是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复备栏一、创设情境,进行环保教育。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环保教育:你看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怎样?如果你见到有人在路上乱扔垃圾你会怎样做?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再来观察情境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2、学生提问: 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 3、我们先来解决“你俩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这个问题好吗?4、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打算如何解决?怎样列式?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7看一看想一想257与前几天学的253有什么不同?(个位满10了)像这样的题目该怎样计算哪?()独立思考。()如有困难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组内的伙伴介绍一下。()组间交流,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并解释自己喜欢此法的理由。(学生进行自我优化)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及结果。6、总结归纳: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应用1、列举生活中的或身边实例进行解决。2、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计算结果。指生说,全班做。同桌互考。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2 5 + 7 = 3 2 (个)潮泉镇中心小学 一 年 级 数学 学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人: 执教人: 总( 4 )课时课 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课时 本课时为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得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掌握两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