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盖板涵、框架涵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9270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盖板涵、框架涵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铁路盖板涵、框架涵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铁路盖板涵、框架涵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可编辑修改- 新建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 DHZQ-7 标 木耳站场 涵洞施工方案 中交三公局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一工区 二一七年八月 。 -可编辑修改- 新建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 DHZQ-7 标 木耳站场 涵洞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技术负责人: 中交三公局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二一七年八月 。 -可编辑修改-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3、编制范围 2 4、工程概况 2 4.1、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2 4.2、工程内容及数量 .2 4.2.1、DK118+840 涵洞 .2 4.2.2、DK119+900 涵洞 .3 4.2.3、DK120+600 涵洞 .4 4.2.4、DK120+900 涵洞 .4 4.2.5、DK121+195 涵洞 .5 5、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 6 5.1、总体施工布置 .6 5.2、施工管理人员配备 .6 5.3、劳动力需求计划 .7 5.4、施工材料配置 .7 5.5、设备配置 .7 5.6、工期安排 .8 5.7、进度指标 .9 5.8、施工平面布置图 .9 6、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9 6.1、施工准备 .9 6.1.1、技术准备 9 6.1.2、施工现场准备 9 6.2、盖板箱涵施工方案 .10 。 -可编辑修改- 6.2.1、工艺流程 10 6.2.2、基础施工 11 6.2.3、墙身、竖井施工 12 6.2.4、盖板施工 14 6.2.5、沉降缝施工 17 6.2.6、防水层施工 18 6.2.7、端墙、翼 墙及出入口施工 18 6.2.8、涵洞缺口填土 18 6.2.9、涵洞附属工程施工 18 6.3、框架涵施工方案 .19 6.3.1、工艺流程 19 6.3.2、基础开挖 19 6.3.3、基底加固处理 20 6.3.4、垫层施工 20 6.3.5、底板施工 20 6.3.6、墙身、竖井及顶板施工 20 6.3.7、钢筋工程 21 6.3.8、模板工程 23 6.3.9、混凝土工程 23 6.3.10、端翼墙及铺砌施工 24 6.3.11、防水层、沉降 缝施工 24 6.3.12、涵洞缺土回填 25 6.4、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25 7、工期保证措施 27 7.1、组织保证措施 .27 7.2、制度保证措施 .27 。 -可编辑修改- 7.3、技术保证措施 .28 8、质量目标、保 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9 8.1、质量目标 .29 8.2、质量保证体系 .29 8.3、质量保证措施 .29 9、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30 9.1、安全目标 .30 9.2、安全保证体系 .30 9.3、安全保证措施 .31 10、应急救援预案 37 10.1、 应急预案体系 37 10.2、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7 10.3、应急响应流程图 .39 10.4、应急准备 .39 10.5、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 40 10.6、事故救援组织 .40 10.7、具体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41 10.7.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 41 10.7.2、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42 10.7.3、防汛防洪应急处置 42 10.7.4、基坑、模板、脚手架坍塌、垮塌事故应急处置 43 10.8、应急物资、机械 设备储备 .44 11、冬、夏、雨季施工保 证措施 .44 11.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4 11.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45 11.3、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46 。 -可编辑修改- 12、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48 12.1、环境保护 .48 12.2、文明施工措施 .49 13、施工图表 50 13.1、施工平面布置图 .50 。 -可编辑修改- 1、编制依据 (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 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七标施工设计图 (3)、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七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J 285-2004 (8)、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14 (9)、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 (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3)、现场踏勘、 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2、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 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 则编制,满 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2)、遵循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的工期、质 量、安全等目标编制试桩方案,使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 效保证。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 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 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 工安全。 (4)、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 -可编辑修改- (5)、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 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3、编制范围 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七标木耳站场 DK118+840、DK119+900、DK120+600、DK120+900、DK121+195 涵洞工程。 4、工程概况 木耳站场涵洞主要功能是排洪,主要排场内及场外地表水。 4.1、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本工程段属丘陵地貌,地面高程 340410,地形波状起伏小,沟槽丘包 相间分布,自然坡度较缓,局部见陡壁,植被不发育,丘坡地带基岩多出露, 多辟为旱地,沟槽内分布水田,土层较厚,植被较发育。沿线出露地层多为 侏罗系泥、砂岩地层。地表上覆松软土及粉质黏土,松软土呈塑状,厚 08m,粉质粘土,硬塑,厚 24m,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 强风化带厚 26m,弱风 化带岩层完整。 4.2、工程内容及数量 4.2.1、DK118+840涵洞 DK118+840 涵洞位于木耳站场内,为 2-5m*5m 的双孔盖板箱涵,全长 723.5m,与路线正交,本涵最大填土厚度 11.7m,基础为刚性联合基础,涵身 通过竖井与站场地面排水网相连。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 4.2.1-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C30 砼基础 33319.7 C30 砼边墙 11523.7 C35 钢筋混凝土盖板 7390.6涵身 盖板钢筋(HRB400) kg 776777.8 。 -可编辑修改-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盖板钢筋(HPB300 ) kg 30003.6 M10 水泥砂浆灌穿钉孔 199.4 C30 砼基础 770.8 C30 砼断翼墙 370.2出入口 C30 砼帽石 9 基底加固 M10 浆砌片石 7680 土方 H3m 8469 基坑回填 A 组料 13797 4.2.2、DK119+900涵洞 DK119+900 涵洞位于木耳站场内,为 1-2.5m*3m 的单孔框架箱涵,整 体现浇,全 长 376.1m,与路线斜交 60 度,基底 为旋喷桩加固后的复合地基, 涵身通过竖井与站场地面排水网相连。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 4.2.2-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C35 砼 1202 C30 砼垫层 141.2 墙身钢筋(HRB400) kg 168747涵身 墙身钢筋(HPB300 ) kg 9618 C30 砼基础 25 C30 砼墙身 22.2 C30 砼帽石 2.5 墙基础钢筋(HRB400) kg 10.86 出入口 基础钢筋(HPB300 ) kg 35.52 M10 浆砌片石 65 基底加固 旋喷桩 d60cm 根 /m 537/3222 。 -可编辑修改-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30cm 碎石垫层 188.2 土方 H3m 2664.48 石方 H3m 1729.5 基坑回填 A 组料 1729.5 4.2.3、DK120+600涵洞 DK120+600 涵洞位于木耳站场内,为 1-3m*3.5m 的单孔盖板箱涵,全 长 68.34m,与路线正交,基础为刚性联合基础 ,涵身通过竖井与站场地面排 水网相连。 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 4.2.3-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C30 砼基础 772.2 C30 砼边墙 523 C35 钢筋混凝土盖板 123.8 盖板钢筋(HRB400) kg 13070.3 涵身 盖板钢筋(HPB300 ) kg 765.7 C30 砼基础 117.9 C30 砼断翼墙 64.4出入口 C30 砼帽石 2.9 M10 浆砌片石 65 基底加固 旋喷桩 d60cm 根 /m 520/2860 挖基 土方 H3m 1353 基坑回填 A 组料 385 4.2.4、DK120+900涵洞 DK120+900 涵洞位于木耳站场内,为 1-3m*3.5m 的单孔盖板箱涵,全 长 67.34m,与路线正交,基础为刚性联合基础 ,基底为旋喷桩加固后的复合 地基,涵身通过竖井与站场地面排水网相连。工程数量见下表: 。 -可编辑修改- 表 4.2.4-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C30 砼基础 760.5 C30 砼边墙 515.1 C35 钢筋混凝土盖板 121.9 盖板钢筋(HRB400) kg 12878.1 涵身 盖板钢筋(HPB300 ) kg 754.4 C30 砼基础 117.9 C30 砼断翼墙 64.4出入口 C30 砼帽石 2.9 M10 浆砌片石 176 基底加固 旋喷桩 d60cm 根 /m 504/2016 挖基 土方 H3m 1096 基坑回填 A 组料 286 4.2.5、DK121+195涵洞 DK121+195 涵洞位于木耳站场内,为 1-2m*2.5m 的单孔盖板箱涵,全 长 28.14m,与路线正交,基础为刚性联合基础 ,涵身与站场地下排水管线相 连。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 4.2.5-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C30 砼基础 146.6 C30 砼边墙 112.5 C35 钢筋混凝土盖板 15.1涵身 盖板钢筋(HRB400) kg 2176.4 C30 砼基础 40.7 C30 砼断翼墙 25.4出入口 C30 砼帽石 1.9 挖基 土方 H3m 424 基坑回填 A 组料 145 。 -可编辑修改- 5、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 5.1、总体施工布置 (1)、木耳站场内共 5 座涵洞,其中 DK118+840、DK119+900 涵洞工程 量大且位于站场路基填方区内,属于关键工程,涵洞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路 基土石方填筑。 (2)、具体施工顺序安排:DK118+840、 DK119+900 涵洞工程为最先开工 点,其次 DK120+600、DK120+900 涵洞,最后 DK121+195 涵洞。 (3)、涵洞完成一段,路基填筑紧跟其上,保持涵洞工程与路基填筑流水 作业,且互不干扰。 (4)、本工程设置一个总包架子作业队,作业队细分为三个班组同时开 工。 5.2、施工管理人员配备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足够有经验管理人员 表 5.2-1 工程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 号 管理岗位 姓名 人数 工作职责 备 注 1 项目经理 徐兆明 1 全面负责项目质量、生产、进度、安全 2 总工 吕琪 1 负责本项目技术管理和变更理赔 3 副总工 席嗣昌 1 负责本项目技术管理和变更理赔 4 生产经理 尹海华 1 负责本项目生产、进度工作 5 技术员 张海 1 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6 质检员 王强 1 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7 测量员 李志强 1 负责测量放样、检查、沉降观测 8 试验员 黄丹 1 负责现场试验检测 9 材料员 王玉东 1 负责物资管理和材料采购 10 计量员 吴金凤 1 负责项目的中间计量、结算 11 安全员 陈刚金 1 负责项目的安全工作 12 资料员 延美荣 1 负责项目的资料工作 。 -可编辑修改- 5.3、劳动力需求计划 本工程设置一个架子总包作业队,作业队细分为三个班组。 表 5.3-1 劳动力需求计划表 序号 职务及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备注 1 技术员 1 负责施工管理、技术 2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安全管理 持证 3 班组长 3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协调 4 电焊工 6 钢筋焊接 持证 5 钢筋工 12 钢筋制作与安装 6 模板工 18 模板制作与安装 7 混凝土工 9 混凝土工 8 杂工 6 材料转运 5.4、施工材料配置 施工中所需材料等统一进行外购,通过取样检验,监理审批检测合格后 投入使用。主要材料计划用量表: 表 5.4-1 材料计划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砼 C30 58306 HPB300 T 31.56钢筋 HRB400 T 973.65 A 组料 16342.5 片石 7986 5.5、设备配置 表 5.5-1 机械设备配备表 。 -可编辑修改- 表 5.5-2 检验、试验、 测量仪器设备表 序号 设备、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台 1 合格 2 水准仪 台 1 合格 3 轻型触探仪 台 1 合格 5.6、工期安排 涵洞工程计划 2017 年 8 月 20 日开工,2018 年 11 月 17 完工,总工期 455 天。各涵洞工期计划见下表: 表 5.6-1 涵洞工期计划表 序号 工作名称 开工时间 完成时间 持续时间(天) 备注 1 DK118+840 涵洞 2017/10/6 2018/5/4 211 2 DK119+900 涵洞 2017/9/4 2018/11/17 439 包括中途停顿时 间 3 DK120+600 涵洞 2017/10/6 2017/12/15 71 4 DK120+900 涵洞 2017/12/20 2018/2/5 47 5 DK121+195 涵洞 2017/12/30 2018/2/15 47 5.7、进度指标 月进度指标 0.4-0.66 座/月。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kW)容量(m 3)或吨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挖掘机 CAT320 166kW 台 1 2 汽车吊 长 江-25 25T 台 2 吊装钢筋笼 3 自卸汽车 CQ3300 17T 台 2 4 电焊机 AX3-300-2 台 3 焊接盖板钢筋 5 发电机 200KW 200KW 台 1 临时用电 6 弯曲机 TQ4-14 5.5kW 台 3 钢 筋加工、制作 7 断筋机 台 3 钢 筋加工、制作 8 木工设备 台 3 。 -可编辑修改- 5.8、施工平面布置图 见 13.1 施工平面布置 6、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6.1、施工准备 6.1.1、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设计文件的复核及技术资料的准备 根据现场勘察,调查情况,对工程进行图纸对照、复核、会审(涵洞出入 口标高、流水方向、平面位置),发现问题及 时向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书面 汇报。并认 真编制实施施工方案,呈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批。 (2)、开工前对测量班和实验室配齐所需的测量仪器及试验设备,并且 保证仪器性能良好,能满足施工需要。经检测标定符合要求。 (3)、对有关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人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 成绩合格者才可上岗并对施工队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 (4)、开工前对涵洞位置放样,并报监理审批。 6.1.2、施工现场准备 (1)、测量队根据施工现场及设计图纸,详细地放出涵洞位置。根据施 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安排挖掘机配以人工,对施工场地原有的沟渠进行改道, 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 (2)、钢筋加工棚选址及修建。 (3)、临时便道、施工用水、用 电 根据施工需要提前修筑施工便道、临电线路布设,保证了材料及构件的 运输畅通无阻及设备正常供电。 (4)、核查地下和地上管线位置及产权单位,并进行迁改和做好保护措 施。 。 -可编辑修改- 6.2、盖板箱涵施工方案 6.2.1、工艺流程 盖板箱涵施工如下: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 基底加固处理 浇筑基础 立模板及 支架 浇筑墙身 现浇盖板(预制盖板安装) 防水层、沉降 缝施工 端翼墙及铺砌施工 涵洞缺口回填。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6.2 .2、 基础施工 (1)、施工准备 图 6.2.1-1 工艺流程图 基坑开挖 施工准备 立模板及支架 基底加固处理 端翼墙及铺砌施工 防水层、沉降缝施工 浇筑墙身 涵洞缺口回填 附属工程施工 现浇盖板(预制盖板、安装) 浇筑基础 。 -可编辑修改- 基坑开挖前,首先根据施工图复核地面标高及涵洞平面位置、流水面, 若有不符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作变更处理,并对涵洞处的地下水、地表水和 土质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处理。 (2)、 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放坡明挖施工。首先对基坑中心线及高程进行测量放样,同时 按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和开挖范围,在 基坑四周做好排水系统。基坑基底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 1.0m,保证有足 够人工操作平台。土层部分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用挖掘机横向顺 坡从上至下整刷边坡,挖至距设计标高 0.2m 处采用人工清底;对不便机械 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且依据地质情况加强顺坡开挖的防护。对于基坑 弃土,依据土质情况,对适宜于路基填筑的采取就近作为路基填料,不能满 足填料标准的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根据地质水文情况,对有地下水及水渠影响地段,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 底四周设 3030cm 排水沟和 6060cm 积水井(具体尺寸根据现场水流量的 大小而定),以便及时排走基坑积水,确保基底土不被水浸泡。基坑开挖到 位后及时进行基底加固处理及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基础施工要避开雨天,施工期间做好基坑的防排水处理措施,对于地下 水丰富的基坑,采用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四角打降水井,水泵抽水直至基坑 水位下降,保证基坑不被水淹。 (3)、基底处理及检测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如无设计要求则按 铁路规范进行涵洞地基承载力检测,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规范或设计要求时, 要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上报设计院提出变更意见,可继续开挖或做换 填处理等方式直至承载力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根据东环线地勘图纸、涵洞设计图及现场地质调查,各涵洞基底应进行 如下处理: 。 -可编辑修改- DK118+840 涵洞部分基础位于硬质岩层上,基底无需进行处理;部分 基础位于浅层软基上,基底处理采用浆砌片石换填。 DK120+600、DK120+900 涵洞位于软基上,基底进行旋喷桩加固处理。 详见新建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 DHZQ-7 标 旋喷桩施工方案。 DK121+195 涵洞基础位于硬质岩层上,基底无需进行处理。 (4)、基础施工 在基础施工前先对基坑标高、开挖尺寸进行检查,经自检合格后报现场 监理工程师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圬工施工应在坑底无水情况下进行。如基坑有渗漏,则沿基坑底 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集水沟,将水引至积水井,然后用水泵排出坑外。集水 井大小、深浅、水泵选 型视渗水程度酌定。 混凝土施工前首先由测量班测量放出基础轴线及模板位置后开始支模,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涂刷脱模剂,模板之间夹橡胶条以防止漏浆,并用专用 扣件或螺栓连接紧固,按设计位置设置沉降缝。 模板支完后,用钢尺检查其内部尺寸,控制其误差在正负 20mm 之内; 用全站仪检查其轴线偏位,控制其误差在 15mm 之内;用两米直尺靠量其 模板内部平面,控制其平整度在 5mm 之内。自 检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工程 师检验、签证 。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浇筑采 用分层振捣,每层厚度 30cm,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捣固时插入点要均 匀,做到快插慢拔,直至混凝土表面呈现平坦且不再有气泡排出为止。待混 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时拆除模板,并及时用塑料薄膜包 围、养护,洒水养 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并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延长。 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基础两侧分层填级配碎石,并夯填密实。注 意在沉降缝两侧各宽 30cm 范围,襟边以下 20cm 范围内不做填筑,待做完 沉降缝防水层后处理。完成后及时恢复基础周围的地貌,做好排水。基础混 。 -可编辑修改- 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后,再施工墙身。 6.2.3、墙身、竖井施工 墙身施工前,清扫基础顶面、涵身、 竖井结构范围内的灰尘,对基础顶 面和墙身、 竖井接触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后进行边墙施工。 (1)、模板的安装与固定 涵身、竖井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后背 48钢管。竖向钢管距离不大于 30cm,竖直方向每隔 60cm 在钢管背后水平设 2 根 48钢管,用 M12 拉模 钢筋外套 15PVC 管穿 墙连接牢固,拉模钢筋横竖向间距不大于 70,48 钢管后用可调 40钢管作斜撑与地面支撑牢固,间距为 1.5m。斜撑之间用 碗扣连接。 模板布设完成后要具有足够的刚度,骨架坚固,支撑稳定,骨架纵横向 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板面平整光洁,模板组拼接头不错台,接缝严密,几 何尺寸必须达到设计和满足规范的要求。 (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拌制 本方案中的五个涵洞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送混凝土到 施工现场,使用泵送及挖机配合将混凝土入模;墙身混凝土设计为 C30、C35 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 50 插入式振动棒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 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动器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 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 层混凝土 50100mm ;待混凝土面不再下沉,没有气泡冒出,方可慢慢地提 出振动棒。 、拆模板 混凝土强度达到 75%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应 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 。 -可编辑修改- 拆的顺序,严禁抛扔,同时不得敲击模板,防止模板变形及破坏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顶最后一次收面完成后,派专人覆盖,洒水养护。养护应根据天 气情况来安排洒水次数,要求混凝土表面经常性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 少于 7 天。 6.2.4、盖板施工 盖板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的尺寸按设计图纸准确制作;使用前将表面 油渍、 鳞锈 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 筋均要调直;主钢筋的弯曲及标准弯钩要按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 行;受力主筋的连接严格按图纸规定设置,钢筋接长时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 纵向打磨,受力钢筋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分散布置,配置在“ 同一截面” 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大于 50。 (1)、支架搭设(现浇盖板)、模板安装 采用满堂碗扣或钢管支架方式。支架按 0.60.61.2m(长宽高)的间距 拼接,用斜拉杆将整个支架连成整体。按装支架前,对底模上的垫木详细检 查,准确调 整支架垫木的顶部标高,必要时按照规范要求预留一定的预拱度。 支架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 全面检查,确 认无误后安装模板。模板均匀的刷好脱模剂, 模板采用专门制做的定型钢模板及标准化的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 前,模板要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要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 用废机油等油料,并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模板接缝密合, 缝宽不大于 2mm,相 邻 模板高差不大于 2mm,模板平面度控制在 5mm 以 下。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妨碍钢筋绑扎的模板要待钢筋安设完毕 后安装。模板安装完毕后,要对其平面位置,尺寸、稳定性进行检查,其误差 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安装盖板钢筋。 。 -可编辑修改- (2)、钢筋制作 根据设计施工图和结构图,认真审核钢筋的下料长度及其细部尺寸。填 钢筋下料单,将钢筋的规格、型号、 编号、直径、 单根长度、根数、理 论重量, 总长、 总重,钢筋简图 ,弯起形状,用于部位等分别列入下料单中,经复核无 误后再进行下料。对于同一编号的钢筋下完后应用铁丝捆绑并做好标识。钢 筋下料的具体要求如下: 钢筋具备原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运到工地后并应做抽样检查。钢筋的 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 鳞锈 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 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 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接头采用采 用双面搭接焊。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 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就分类存 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 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 钢筋接头焊接,钢筋必须采用同种型号钢筋。 钢筋接头应避免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 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 应符合以下规定:两钢筋接头相距 30 倍直径以内及两焊接接头相距在 50cm 以内或两 绑扎接 头的中距在绑接长度以内,均视为处于同一截面,但 不得小于 50cm。 表 6.2.4-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序号 名 称 容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 -可编辑修改- 序号 名 称 容许 偏差 检验 方法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5 (3)、钢筋安装 钢筋制作完成后,采用人工分批抬入模板,现场点焊安装,用钢管、方 木等设置支撑使钢筋骨架不致变形。模板安装后将其撤除。在浇筑混凝土之 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安装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 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4cm,在钢筋模板间应使用同等级的水泥砂 浆块支垫, 为防止垫块外露影响外观,采用弧形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 互相错开, 间距为 1m。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 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 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 6.2.4-2 钢 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序号 名称 容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基础、板、 墙 +20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柱、梁 +10 尺量,两端、中 间各 1 处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 3 处 绑扎骨架 +20 4 箍筋间距 焊接骨架 +10 尺量,连续 3 处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 包括在内) 30 尺量 c35 +10/-5 25c35 +5/-26 钢筋保护层厚度 c(mm) c25 +3/-1 尺量,两端、中 间各 2 处 (4)、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分两次完成,第一次绑扎底板钢筋,在钢筋绑扎前,精确定出 涵洞的纵横向轴线,用墨斗弹出涵身内、外边线,将基础混凝土顶面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按照设计图中钢筋组合,从一端向另一端绑扎。注意预留边 墙钢筋。 。 -可编辑修改- 第二次钢筋绑扎,即边墙、顶板钢筋绑扎。在边墙内模及顶模立好检查 合格后再进行。绑扎方法及要求同第一次钢筋绑扎。 钢筋的保护层采用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用细铅丝绑扎于钢筋上,每平 方米不少于 4 块。任何构件内的钢筋,在浇注混凝土前,应该安放、检查好 保护层垫块。 (5)、浇筑混凝土 盖板混凝土浇注方向从盖板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混凝土浇注水 平分层上料、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 20cm 左右,以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密 实度。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处理好预埋件及预留孔的设置。浇筑完 成后及时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期间要避免碰撞或振动。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时随时注意检查校正模板及其 它预埋件的位置,且注意振动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6)、预制盖板的存放、运输及安装 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时,在盖板顶设置吊环,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 75%后拆模,吊移、存放;堆放时不得上下倒置,堆放 层数不超过三层; 每层之间用方木在盖板支承面中心位置支撑起。 盖板架设前再次检查构件尺寸、涵台尺寸和间距,并核对其高程;调整 构件位置,使板缝与沉降缝重合。起吊运输时吊点及支点应在盖板两端接近 设计支点位置;起吊应慢起轻落、保持横向稳定性以防止撞击或坠落。 盖板安装前在支承面处人工进行整平,每隔一米画出盖板的准确位置。 盖板与盖板之间的缝隙及盖板与涵身背墙间的缝隙用 M10 砂浆填满。 (7)、养护、拆模 在盖板每一段混凝土浇筑完,达到终凝时间时,就要对其覆盖土工布进 行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 7 天左右,视天气和气温酌情调整。养护 用水按就近取材为原则。可利用当地村民饮用水,也可利用就近符合规范要 求的溪水。现场质检人员如对用于养护用水水质有异议时,要组织项目实验 。 -可编辑修改- 室对现场养护用水,进行实验检测。 底部模板、支架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方可拆除。拆模时 自上而下,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左右对称进行,拆模中要注意安全, 由专人负责, 统一指挥。 6.2.5、沉降缝施工 沉降缝在施工时按设计要求设置,做到上下竖直、贯穿整个断面。基础 沉降缝采用 3cm 聚乙 烯泡沫塑料板填塞,墙身沉降缝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 用宽 30cm 的橡胶止水条填塞,用水泥砂浆堵塞,表面压光,外侧表面铺设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带。 6.2.6、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施工时先采用 M10 水泥砂浆对混凝土基面找平,然后铺设高聚 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最后再施做 C40 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6.2.7、端墙、翼 墙及出入口施工 端墙及翼墙采用 C30 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方法同上述基础及边墙施 工。出入口采用标准铺砌,铺砌以外顺接原沟,采用 M10 浆砌片石厚 35cm 下设碎石垫层 10cm。 6.2.8、涵洞缺口填土 当涵洞主体圬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施工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 签认后,方可回填涵洞缺口土方。填筑时分层回填 A 组料并采用小型平板 振动机压实。 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洞两侧同时分层、对称、水平填筑,逐层夯实, 靠近涵身的部位应平行于涵身横向碾压。用机械填筑时,不得从单侧偏推、 偏填,涵洞顶上方填土高度大于 1.5m 后,机械才允许通过。缺口及过渡段 回填应与相邻路堤同步开工。 涵洞两侧紧靠边、翼墙和涵顶 1.0m 以内,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 方法夯填密实,并应防止小型机械碰撞、推压结构物。 。 -可编辑修改- 6.2.9、涵洞附属工程施工 涵洞出入口一定范围的沟床、路基坡面按施工图要求,与上、下游排水 系统连接圆顺稳固,保证水流畅通无阻。 涵洞出入口一定范围内的沟床、路基坡面、锥体填方均铺砌加固。出入 口沟床整理顺直,与上下游排水系统,如天沟、侧沟、排水沟、取土坑等连接 圆顺稳固,保 证流水畅通无阻,避免损害路堤、村舍、农田、道路等。出入口 铺砌、石块显 露均匀清晰,勾缝做到周到、美观。 帽石倒棱采用设计给出,刷好脱模剂。帽石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选用小石子混凝土,待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压实抹光,一次成型。保证尺寸准 确,线条清晰。 6.3、框架涵施工方案 6.3.1、工艺流程 框架涵施工如下: 施工准备 基础开挖 基底加固处理 底板及下梗肋施工 绑扎墙身及顶板钢筋 外模安装 浇筑墙身及顶板混凝土 端翼 墙及铺砌施工 防水层、沉降缝施工 框架涵缺口回填。工艺流程图见 下图: 基础开挖 施工准备 绑扎墙身及顶板钢筋 基底加固处理 外模安装 底板及下梗肋施工 端翼墙及铺砌施工 防水层、沉降缝施工 涵洞缺口回填 附属工程施工 浇筑墙身及顶板混凝土 。 -可编辑修改- 表 6.3.1-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6.3.2、基础开挖 基坑开挖前进行对基坑位置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基坑采用人工配合 机械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明挖放坡形式,根据地质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 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和开挖范围。基坑基底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 1.0m, 在基槽底面留一层 20cm 厚土层,使用人工清除至设计标高。根据地质水文 情况,对有地下水影响地段,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底四周设 3030cm 排水 沟和 6060cm 积水井( 积水井要设置在远离既有线一侧,具体尺寸应根据 现场水量大小而定),以便及时排走基坑积水,确保基底土不被水浸泡。基 坑开挖后应确保,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基地质 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3.3、基底加固处理 基坑开挖好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如无设计要求则按铁路规范 进行涵洞地基承载力检测,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规范或设计要求时,要报监理 工程师,监 理工程师上报设计院提出变更意见,可继续开挖或做换填处理等 方式直至承载力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可编辑修改- 根据东环线地勘图纸、涵洞设计图及现场地质调查,各涵洞基底应进行 如下处理: DK119+900 框架涵洞位于软基上,基底需进行旋喷桩加固处理。详见 新建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 DHZQ-7 标旋喷桩 施工方案。 6.3.4、垫层施工 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试验室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得到监理 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垫层采用 C30 混凝土,厚度 10cm。当垫层 混凝土强度达到 70%以上即可施工底板。 6.3.5、底板施工 按设计图纸放设涵洞轴线及底板轮廓线,在垫层上弹出底板线,施工顺 序为: 底板、边墙下部 钢筋绑扎 底板模板安装和边墙下部及拐角内模 板安装 底板、边墙下部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养护及拆除模板。 6.3.6、墙身、竖井及顶板施工 底板验收合格后进行墙身及顶板施工,施工顺序为: 顶板、边墙、竖井上 部钢筋绑扎 顶板、边墙、竖井模板安装 顶板、边墙上部、竖井混凝 土浇注 混凝土养护及拆除模板。 6.3.7、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具有使用的材料多、成品的形状及尺寸各不相同、焊接及安装 质量好坏对构件质量影响较大、完工后难以检查的特点,所以钢筋的各道工 序一定要严格控制。 (1)钢筋的检查 钢筋进场后必须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出厂证明书不全、或没有证明书 的情况下不予使用。在此基础上试验检查人员对钢筋做全面试验检查,严把 质量关,试验 内容包括: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和可焊接试验,并分批取样。 (2)钢筋的保管 钢筋进场后应注意妥善保管,堆放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处,下设垫块, 。 -可编辑修改- 使钢筋垫起,离地 30cm,上设料棚覆盖,使其免受雨淋,并按不同的规格等 级分别堆放并设立标志牌,且避免同酸、盐、油等物品一起堆放,以免污染。 (3)钢筋加工 钢筋按设计各部位尺寸和形状全部采用机械加工成型,施工前将钢筋 表面油渍、漆皮、鳞锈 等清除干净,保持表面洁净。钢筋下料严格执行配料 单制度,项 目填写完成准确,下料时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下 料。钢筋接 头采用搭接焊,焊接接头采用电弧焊。所有焊工均持证上岗,并 在开始工作之前进行考核和试焊,合格后方可作业施工。焊接件经质检人员 彻底检查并抽样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表 6.3.7-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目 L5000 L5000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5 尺量 注:L 为钢筋长度(mm)。 (4)钢筋的安装、支承及固定 按照已布设的涵洞轴线控制桩,把涵洞的墙身位置在垫层顶面弹出墨 线。 墙身的 轮廓线, 轴线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 钢筋现场绑扎时,其各部位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骨架绑 扎时增加点焊数量,以免变形。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采取在钢筋上绑扎 与结构物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支垫。因涵洞浇筑分二次,第一次浇至底板倒 角往上 30 厘米处,则在浇筑底板时,墙体竖向钢筋应同时安装完毕,墙体 横向钢筋应安装至混凝土浇筑面以上至少三排。 钢筋绑扎完毕,先由班组自检,再由主管工程师、质检员检验,合格后 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筋,签署隐蔽验收记录,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顶板与侧墙相交时,水平钢筋须伸入侧墙内不少于规范及设计的锚固 。 -可编辑修改- 长度。箍筋按梅花形布置,箍筋的绑扎均应与主筋互相垂直,不得滑落偏斜, 四角与主筋绑扎紧密,保证主筋位置正确,箍筋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规定。顶 板的钢筋骨架,其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箍筋转角与 受力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表 6.3.7-2 钢 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尺量两端、中 间各 1 处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绑扎骨架 20 4 箍筋间距 焊接骨架 10 尺量连续 3 处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 mm 包括在 内) 30 尺量 c35 mm 5 10 35 mmc25 mm 26 钢筋保护层厚度 c25 mm 31 尺量两端、中 间各 2 处 6.3.8、模板工程 框架涵墙身、竖井施工外模采用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板。为保证混凝 土表面光滑、平整、圆顺 ,因此必 须保证模板面光滑、平整,保证设计尺寸, 保证不漏浆,保证位置准确。相邻模板错台偏差不得超过 2mm。浇筑混凝土 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固定模板的支架采用 48mm钢管制 作。支架的立面或平面安装牢固,钢管的搭接处用卡子上紧,防止振动、偶 然撞击造成支架变形。 表 6.3.8-1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5 尺量每边不少于 2 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 m 靠尺和塞尺不少于 3 处 3 高 程 5 测量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l/1500(l 为梁、板跨度) 拉线尺量 。 -可编辑修改- 序号 项目 允 许偏差( mm) 检验 方法 5 两模板内侧宽度 5 10尺量不少于 3 处 6 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 差 2 尺量 模板拆除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 按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待该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拆下的模板、 配件等,严 禁抛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 剂,以备待用。 6.3.9、混凝土工程 本框架涵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罐车送至浇筑地点,采用 吊车吊斗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浇捣成型,确保底板抗渗要求,浇筑时采用水平斜 向分层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不超过 30cm,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 成上层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毕,裸露面及时进行 修整、抹平养生时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并根据气温控制洒水养护时间。 (2)、墙身、顶板、 竖井混凝土 浇筑 墙体、竖井浇筑前, 应先在底面上均匀浇筑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 砂浆。砂浆应 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墙体、竖井混凝土应 分层浇捣,每 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30c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 连续进行,并 应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延续时间。 浇筑顶板前,设置标高控制点,混凝土找平时拉线进行标高控制。顶板 浇捣至设计标高后,用长刮尺刮平,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平、收光,初凝 前对板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 -可编辑修改-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初凝后即可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浇水养 护日期不少于 14 天,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足够的湿润状 态为准。 表 6.3.9-1 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边翼 墙 、中墩距 设计中心线位置 20 2 墙顶、拱座顶面高程 15 测量检查不少于 5 处 3 孔径 20 4 涵长 50 1 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 5 厚度 顶板、底板、边墙、盖板、拱圈 各检查 2 处 6 涵身接头错台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 6.3.10、端翼墙及铺砌施工 参照盖板涵施工工艺。 6.3.11、防水层、沉降 缝施工 参照盖板涵施工工艺。 6.3.12、涵洞缺土回填 参照盖板涵施工工艺。 6.4、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1)、出入口标高,施工前应对上下游进行调查,落实水流走向,或联测 上下游泄水面标高,若出现不符,可作适当调整,并通知相关单位。 (2)、基础开挖完成后,应核实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当出现软硬不均 时, 须立即通知相关单位作处理。 (3)、施工时采取可行的排水措施,加强地表水及基坑排水,工作坑开 挖后,及时浇 筑基础,严禁地表水浸泡基坑而影响地基承载力,涵洞施工完 毕后,应及 时将基坑回填。 (4)、涵洞施工应严格按相关规程、规范及标准图要求办理。施工用水 及砼粗细骨料均应按要求检验,不得采用侵蚀性水及具有侵蚀性的骨料。砼 。 -可编辑修改- 材料应满足相关规范和规定。 (5)、各项指标要求,施工工艺应严格按相关规范及标准图要求办理, 使结构满足耐久性使用要求。 (6)、砼碱含量应符合铁路砼工程预防碱一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TB/T3054)的规定。 (7)、浇筑砼前要检查所有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如有移动 应及时校正,接长钢筋时,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并须进行纵向打磨加工。 (8)、施工过程注意环境保护,对破坏的植被应予恢复。 (9)、涵洞两侧路堤填级配碎石必须对称均匀填筑,禁止一侧填级拍碎 石造成偏压。 (10)、当涵顶填土超过 1.5m 时,允许施工车辆在涵顶通过。 (11)、涵洞建于土质地基上时,需按规定预留拱度。 (12)、出入口铺砌处,应根据地形实际情况,开挖拉坡顺接原路面,及 灌溉沟,使交通方便,排水顺畅。 (13)、盖板预制件在堆放、移动、装卸、运 输中,应防止碰撞。吊机吊装 作业时,吊点 应正确,人工辅助作业时, 应注意安全。 (14)、盖板就位浇筑时,支撑、模板 应安装牢固,并应打设脚手架平台 和栏杆进行防护。 (15)、基坑开挖安全防护措施: 、基坑开挖 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施工前必须采取安全防 护措施。 、开挖基坑 应视地质和水文情况、基坑深度按规定坡度分层进行。严 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 、基坑 顶 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 坡度、地质 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均不小于 1.0m。弃土堆坡 脚与坑口边缘距离不得影响基坑边坡稳定。 。 -可编辑修改- 、在土石松 动地层或粉、细砂层中开挖基坑时,应先做好防护设设施; 软基开挖必须进行支护。当基坑开挖需要爆破时,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爆 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 、采用垂直运 输出土时, 应每班检查吊斗绳索、挂钩、机具等是否完 好牢固。装土或卸土后必须将斗门关好,斗门扣件应有防脱措施。吊斗升降 时,坑内作 业人员应躲离吊斗升降移动范围以外。吊斗不使用,应及时摘下, 不得悬挂。 、基坑开挖 时,应观测 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 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可继续施工。 、当基坑边坡不能自稳并受地下水影响,或因条件限制不能放坡时, 必须对坑壁进行支护加固后开挖,加固措施采用挡板护壁、非桩支护、喷锚 支护。 7、工期保证措施 7.1、组织保证措施 将本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成立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 负责制,项 目部设置强有力的综合管理系统,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全面宏观管 理。投入足量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减少中间环节,加强施工能力, 合理部署,严密科学组织施工。上场劳力数量和技术素质满足工程需要,确 保实现工期目标。进场的施工队伍,建立健全经理负责制,强化一线组织领 导和指挥。 项目部建立岗位责任制,将项目管理目标分解到全体员工,制定 详细而科学的施工作业计划,保持均衡生产,全面实现计划目标。加强工程 调度指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齐抓共管。配备性能先进、状况 良好、适用本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维修保养,落实“ 清 洁、 润滑、紧固、 调整、防腐” 机械现场保养“十” 字作业法,提高机械 设备、车 辆的完好和使用率,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受控和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机 。 -可编辑修改- 械设备的效能。加强后期供给,以充足的物资设备资金保工期做好物资供应 和后勤保障工作,主材、地材等要提前落实料源和运输方式,提前签订供应 合同,保证按时接质供货,避免因停工待料贻误工期。合理运筹资金,加强 调控能力,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运转,保证重点和关键工程正常施工,满足建 设单位工期要求。积极主动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沿线乡村关系, 尽力争取他们的关心、支持和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工程比较顺利 地实施。 7.2、制度保证措施 (1)、实行工期目标管理,奖罚分明。做到 长计划、短安排,切实制定各 个阶段的生产计划和保证完成措施,使职工明确目标,提高积极性,并且定 期考核评比,及时进行奖罚。对上一期计划未完成的项目,在安排下一期施 工计划时及时调整,保证阶段工期,从而确保总工期。 (2)、搞好成本核算工作。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将个人收入与工程进 度、工程质 量挂钩,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保证工期。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 制度,安排布置工程任务,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持跟班作业制度, 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跟班作业,及时了解进度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 保证安全、高 质、高效的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建立各项有效设备管理制度。 7.3、技术保证措施 (1)、编制相应的工程总体网络进度计划和年、季、月、周进度计划,对 施工实行网络计划管理,施工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网络进度计划展开 工序流水作业,各分项、分部工程协调配合,全面展开施工,对施工中发生 的情况变化及时修改计划,每周一总结,提出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措施,确 保每月、每季度工期兑现。调集足够的敬业精神强、业务精、熟练的工程技 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该工程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的施工 方案,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合理工艺流程,缩短工期。根据当地气候、地质、 。 -可编辑修改- 水文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尽量避免雨季、冬季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充分利 用施工黄金季节,重点工程实行倒班作业,提高排除干扰、协同作战能力, 以日产量保月产量,以月产量保年产量,从而确保总工期及分阶段工期目标 的实现。发挥技术管理的保障作业,细审核、严交底、勤检查、抓落实。 对难 度较大的技术问题,积极会同设计、监理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2)、现场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跟班作业,及时搞好技术交底,并做到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障、技术决策体系,加 强项目总工程师技术岗位负责制,行使技术否决权,成立重点工序施工攻关 小组,确保方案和技术措施可靠,工艺先进,工序合理,从而保证施工的顺 利进行。严 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针对 技术和质量问题,开展 QC 小组攻关活动。全面实行“ 自检、互检、专检”的 质量“ 三检”制度,杜 绝质 量事故,避免工程返工,保证各项工程、各个工序 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8、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8.1、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