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80107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创新,服务,宜人,生态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则武汉科技新城是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的封闭管理区、政策区以及外延空间为基础和平台,以相关产业为基础,综合相关城市功能的特定地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作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决策,同年7月东湖高新区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产业园,2001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东湖高新区以电子一条街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2004年总收入排名第14,工业总产值排名第15),形成了以光电子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形成东南至武汉市外环线,西至洪山区卓刀泉,北至东湖南岸和老武黄公路的管理区域,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0万人。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5.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引进内资37亿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第01条 主要背景(1) 高新技术发展背景:在世界上,科技特别是战略高新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东湖高新区积累了推进自主科技创新的丰富经验,作为中国第三大科技中心,“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具有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新中心的巨大潜力。(2)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经济全球化带来国内外在华投资的第二次浪潮,以投资拉动的外向型加工经济模式向以内需拉动的内生型经济模式转变,促使国内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武汉18城市圈”规划,以武汉为核心,整合武汉及周边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资源,站在更高的角度参与区域经济协作和竞争。依托东湖高新区的武汉科技新城,作为未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垂江发展带”的东向载体,是实施与武汉城市圈东部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对接,发展湖北东部经济的重要载体。(3) 武汉市城市发展背景: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武汉市的定位是: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针对武汉市在全国所具有的科教文化优势确立的“科教基地”,将依托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的武汉科技新城,催生和孵化大批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科技企业,成为武汉带动中部崛起的策动源泉。(4) 东湖高新区自身发展背景:在国家部委、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湖高新区向东拓展已获批准,长期困扰的用地制约问题得以疏解,东湖高新区正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机遇和挑战。第02条 根据武汉市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武汉科技新城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委托,我院在武汉科技新城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正在进行的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开展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编制工作。第03条 本次规划遵循以下规划指导思想:(1) 产业主导,科学发展: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和发展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产业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关系,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和谐社会。(2) 提升品牌,塑造特色:依托“武汉中国光谷”这一具有号召力的品牌,提升其内涵和外延,塑造具有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空间、景观和生活特色。(3) 集约发展,构筑体系:树立节约型城市理念,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行紧凑和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建立以面向公众利益为基点的城市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配套体系,确保城市健康、安全。(4) 立足长远,引导实施:从时间和空间的更高层面上去认识城市发展的远景和趋势,用区域的观点思考城市的发展,并注重远近期结合安排建设时序,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建议。第04条 规划范围西起卓刀泉南路以及其向南延伸线穿南湖中心线,东至武汉市外环线,北至东湖、九峰山,南抵汤逊湖、后梁子湖北岸,规划范围约224平方公里。第05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自2005至2020年。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2020年以后的发展。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和功能组成第06条 武汉科技新城的城市定位是: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中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武汉区域经济发展引擎。(1) 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即教育和科研人员、机构密集,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类型、规模和效益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高技术园区。(2) 中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发挥武汉特有的科技资源、人才教育、交通区位比较优势,建立良好的基础研究和孵化转化体系和机制,发展成为中国“东、中、西”部三大板块之一的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平台,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中心。(3) 武汉区域经济发展引擎:从“武汉18城市圈”视野来看,武汉科技新城是武汉市重要的扩展动力源,将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具有中心聚集效应的武汉市的城市副中心。第07条 武汉科技新城应重点营造和培育可持续的“全球同步,世界一流”的综合创新能力。其内涵包括:(1) 一流的运转模式及效率:包括行政管理模式及运营效率,即基于科学研究和产业区的发展,最有利于可持续性创新的运转理念、技术和模式,体现开放性、宽容性、前瞻性、效率性。(2) 一流的科技水平:以领先的科研设施条件、科研氛围、科研活动、高层次的科研会议、论坛、实验室和研究型院校为依托,创建与世界领先科技对接、交流对话的科技水平。(3) 一流的人才和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企业,以高素质的人才为依托,尤其是理论创新人才以及将科学知识产业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管理创新机制的企业。(4) 一流的环境和设施:一流的环境包括融于自然、尊重自然、保持生态良性循环的自然环境和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社区型人文环境,以及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迸发的社会文化网络,即智者乐居的环境,拥有自然的山、水、林;一流的设施包括高效的运营设施、创新设施、商贸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第08条 武汉科技新城发展目标是:以创新、服务为理念,构筑创新产业园地、科技服务平台;以宜人、生态为理念,塑造山水园林城市、多彩宜人生活。即:创新型、服务化、宜人性、生态城。第09条 武汉科技新城的城市功能是: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为基础,以创新服务为特色,融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城市地区。(1) 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光电、通信、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是武汉科技新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武汉科技新城赖以生存的根本。规划建立更加流畅的研发、孵化、融资渠道,使之能可持续地发展;同时,大力拓展相关产业,发展消费电子、医药、服装等新型环保型制造业,形成具有研发、生产优势的产业集群。(2) 创新服务为特色: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创新体系建设将依赖本地区的创新服务水平。本规划将城市用地布局、空间结构、环境景观、交通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为创新服务营造物质环境和人文氛围。(3) 融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城市地区:从科技园区走向城市,走向多元化、复合化,使其具有居住、商业、文化、游憩等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功能,注重塑造城市的归属感、城市魅力。惟其如此,这个区域方能保持鲜活的创造力,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第10条 城市规模。规划至2020年,武汉科技新城城市规模将达到人口97万人,建设用地158平方公里。第三章 城市空间结构第11条 在认真分析现状用地、科学评估东扩区用地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城市精明增长、紧凑城市、新城市主义三个思路,规划确立武汉科技新城“向东集束拓展,交通先导、生态优先,复合化、簇群化”的空间发展策略。第12条 向东集束拓展的策略:从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二次创业的内因,以及武汉城市圈与鄂东紧密联系的外因的双重影响,科技新城向东拓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以跨越式生长的方式在其东部区域形成复合功能的城区,与现有建成区通过快速交通干线连接,立体复合化交通线路构成城市联系的动脉集束,并连通左岭、葛店与鄂州形成沿新、老武黄公路和沿长江的城市连绵带。第13条 交通先导,生态优先:建立TOD(Traffic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EOD(Environmen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环境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规划以交通为空间布局的先决条件,同时提出生态优先,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交通的先导建设,引导城市发展。第14条 复合化、簇群化: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促进生产、教学、研究之间的有效联系和互动,即实现创新和创业良性互动发展。保持高新园区的持续活力及土地综合开发效能,形成密集的商业、办公、居住、体育、休闲娱乐的“簇群状”的复合区域。第15条 武汉科技新城的空间结构为: 一条主轴,四大簇团;一个都市核心,三个支撑中心;一个资源保护网络,多条生态廊道。第16条 一条主轴:以三环线连接高新三路形成自西至东贯穿于整个武汉科技新城,并保持东向拓展趋势的中心快速交通轴线。这一高速的交通线路,是科技新城对外物流、人流、信息流的物质和能量集束。与南北的高新一路、高新二路、高新六路等,形成武汉科技新城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第17条 由东西向的三环线高新三路与南北向的三环线南环线主干线十字交叉,将东拓后的武汉科技新城划分为四大簇团:(1) 西北簇团即关山簇团在现有城市格局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地布局和配套设施,整合现有商业、居住以及关东、关南产业园区,形成以鲁巷广场、光谷步行街为核心的商业区片,位于华光大道入口的商务中心,沿光谷大道布局的以光电子、激光、通讯等为主的科技产业区,以关山大道为轴线的居住区片,以珞喻路、民族大道为轴线的教育研发区片。(2) 西南簇团即流芳簇团以汤逊湖为依托,整合庙山、藏龙岛、流芳部分用地,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新兴的教育产业园区和高水准的居住组团,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和滨湖景观风貌,形成以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轻制造业为主的融科教、产业、居住、游憩为一体的簇团。(3) 东北簇团即九峰簇团以九峰森林公园为依托,包含东拓后高新三路以北的用地,以东向延伸的森林大道、高新一路、高新二路为发展轴线,布置多元复合化的用地单元,以旅游服务、休闲度假、教育科研、电子信息、居住等功能为主。在其南部与高新三路另一侧的用地结合布置科技新城的中心区。(4) 东南簇团即梁子簇团为高新三路以南、光谷二路以东区域,其南侧抵达后梁子湖岸线,成为武汉科技新城从东湖走向梁子湖这一宏大格局的重要区域。规划发展轻制造业、流通业、旅游度假、景观房地产等产业。其北部与高新三路另一侧的用地结合布置科技新城的中心区。第18条 一个都市核心:在梁子簇团和九峰簇团靠近高新三路的两侧建设武汉科技新城的都市核心、创新中心和智力核。发展行政管理、金融商贸、配套服务、会议展览、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构造武汉科技新城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东部中心、中国重要的创新服务的职能。第19条 三个支撑中心:在关山簇团以鲁巷广场为核心、在流芳簇团以流芳新市镇为核心、在九峰簇团以王家店为核心,分别形成三个次级的簇团中心,鲁巷中心以商业服务为主导,流芳中心以产业服务为主导,王家店中心以旅游服务为主导,分别融合相应的商业、金融、信息、文化等服务设施,服务于相应的簇团区域。第20条 一个资源保护网络,多条生态廊道:第21条 一个资源保护网络,多条生态廊道:(1) 一个资源保护网络:规划将武汉科技新城的生态资源、景观要素与市政基础设施相结合,组成资源保护网络。(2) 多条生态廊道:规划将结合区内道路规划,利用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用地,进行道路景观廊道和防护林带建设,并通过这些绿色廊道将规划的山体、水体等景观要素进行串连和整合。第四章 城市用地布局第22条 产业用地布局:产业用地指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生产用地,是武汉科技新城主要的生产载体。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工程、医药、环保、现代装备制造、高科技农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关联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规划产业用地为36.27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的22.95,产业用地形成“一城四园”结构。(1) 流芳产业城:依托现有的东一产业园和梁子簇团南侧地区,建设流芳产业城。集中现代装备制造业和轻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及其配套设施。该产业城用地约为21.14平方公里,由光谷二路、高新四路、高新六路等城市主干道,将其自然划分为几个约58平方公里的园区。规划利用流芳中心安排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从业人员的居住用地;同时在产业城各园区内,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完善产业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2) 关东产业园:整合现关东产业园和其东至三环线、南至高新一路之间的产业用地,进一步提升产业用地的集约化层度、补充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其与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为主的具有“武汉中国光谷”品牌效应的园区。规划在远景时期,发展和优化相关产业研发、中试和科技信息服务功能,将生产基地外迁。规划用地约为1.50平方公里。(3) 关南产业园:依托现有关南产业园,整合三环线以北的曙光软件园、汽车电子产业园,并沿三环线适度向东扩展,形成以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汽车电子、软件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规划用地约为3.90平方公里。(4) 汤逊湖产业园:整合现庙山开发区、藏龙岛科技园及流芳地区南部产业用地,重点发展大学科技产业、数字电视及相关产业、环保、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规划用地合计约为4.95平方公里。此园区环绕汤逊湖,用地平整,具有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景观条件,在产业用地的具体布置和建筑设计中予以引导,提升沿汤逊湖城市景观,形成本园区的空间和形象特色。(5) 豹獬产业园:在东拓区梁子簇团东部、新武黄高速公路和外环线之间,依托豹獬镇在其周边地区布置豹獬产业园。该园区作为科技新城远期预留的产业用地,暂不作具体的产业安排。规划用地约为4.78平方公里。第23条 商业和服务用地布局:武汉科技新城的现代服务业要突出其与武汉市主城区相关产业的业态差异和特征,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完善网点”的思路布局。突出重点:围绕着科技新城“一主三辅”的服务功能结构,建设佛祖岭新城商务园区、鲁巷商业服务中心、流芳产业服务中心、王家店旅游服务中心。集中布置商业和服务用地,形成具有集聚和规模效应、高效率的服务中心。完善网点:在中心服务区以外的城市重要节点、轴线地区,布置相应的商业服务用地;其他各类用地(主要是产业、居住、教育用地)中,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配备足够的商业服务用地。(1) 佛祖岭新城中央商务园区(CBP:Central Business Park,亦可简称“中央园区(CP:Central Park)”):是区域创新的智力核心,即“区域智力核心(RIC,Regional Intellegent Core)”。该核心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南新城的中心区(豹獬中心),未来将随着科技新城东拓的推进而逐步完善功能,与鲁巷商业中心互补并重点突出行政、办公、商务、展览、服务和体育、文化功能,发展成为整个科技新城的新核心。规划以高新二路和光谷五路交叉点为支点,在东到光谷六路、南到高新四路、西到光谷三路、北到高新一路的区域内形成此中央商务公园的核心区;并分别沿东西向的高新二路、高新三路,南北向的光谷五路为轴线,轴向延伸形成“十”字形用地格局。此区域用地约为9.36平方公里,是核心区的整体控制范围。整个控制范围内包含有行政管理、科技咨询、商贸金融、会议展览、文体娱乐等功能,沿高新二路和高新三路东西向延伸的廊道布置国内外关联企业研发总部、体育文化、上市公司总部、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设施,沿光谷五路南北向延伸的廊道布置创新中心、媒体中心、酒店餐饮、医疗卫生、商业游乐等设施。此区域建设宜在优先保护山体、水体、绿化廊道的基础上,合理布置相关建筑群落和建筑单体,要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制定适宜的建筑密度、高度以及相关规划标准,形成兼具东西方魅力、传统和现代风格共存、具有“森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特色的公园化商务中心区。其中核心商务建设区约为2平方公里,沿高新三路南北两侧布置,北侧为政务、商务、服务中心,南侧为文化、体育中心。(2) 鲁巷商业服务中心:依托现有的鲁巷广场周边商业设施及正在兴建的关山步行街,整合提升商业业态,周边辐射商业服务功能。规划商业用地约为0.9平方公里。(3) 流芳产业服务中心:以现有流芳街为依托,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集小康居住、生活配套和产业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中心,规划用地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沿高新六路以北集中设置主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体育和教育用地;沿高新五路和流苏路两侧设置商业金融和文化娱乐用地,建设特色鲜明的、尺度宜人、具有现代化气息和小城风貌特征的商业街;高新六路以南设置次一级的生活服务中心;在高新六路和光谷大道的交叉口设置标志性产业服务建筑。(4) 王家店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在珞喻路和老武黄公路交接处的王家店设置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体现“森林城市”特色的服务中心。规划用地约为0.3平方公里,以王家店为核心,北临高新三路、东临九峰一路、南临城市规划道路、西临光谷三路,主要安排九峰森林保护区游客中心、旅游用品商店、度假型酒店、高尔夫俱乐部、旅游餐馆、旅游影视文化中心,以及由此延伸的具有“森林、科技、创意”相交融特色的学术交流中心、院士会所、艺术村、美术廊等设施。此地区建筑宜体现山地、乡村和田园的风貌。(5) 以上“一主三辅”的中心区结构,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近期以鲁巷为核心,远期以佛祖岭为核心,相互依承、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武汉的城市副中心区域。(6) 其他主要商业和服务用地有:华光大道入口节点:依托现有的高科大厦、慧谷时空、光谷国际等商务写字楼并沿华光大道向南渗入,整合原城建学院临街用地,形成以关东产业园内光电子、通信等产业的商务服务和周边居民商业服务的节点。关山客运中心节点:以规划的武汉市地铁2号线和城际铁路(武九线)换乘中心所在的现武九铁路流芳站为中心,以换乘乘客为主要对象,设置关山客运中心节点。重点设置城际铁路流芳站、地铁站等基本交通设施,配套建设酒店、旅馆、商场、娱乐等服务设施。关山一路、南湖大道交叉口节点:设置以关南产业园的产业、商务服务和周边居民商业服务的节点。在此交叉口以关山大道两侧用地为主并沿南湖大道向东适度延伸。关山二路、三环线交叉口节点:在光谷大道和三环线交叉口设置以国际企业总部、交委流通中心为基础的商务、流通服务节点。以光谷大道两侧用地为主,适当向南延伸。梁子湖旅游服务中心节点:在九龙大道延伸至外环线以外的梁子湖边设置梁子湖旅游服务中心。第24条 教育和研发用地是武汉科技新城“创新”功能重要的支撑平台,规划将教育用地、科研用地分别布置。(1) 教育用地是以教学为主的大专院校用地,主要分布在珞瑜路和民族大道沿线,以及零星分布的华夏学院、武 汉化工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和商贸学院等。总用地面积14.35平方公里。(2) 科研用地分为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用地和以科研转化为主的用地。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用地主要布局在雄楚大街沿线和鲁磨路以西地区,用地面积1.18平方公里。以科研、中试为一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科研用地研发中试用地,是提高高新技术园区综合实力的关键,规划用地面积9.5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以中试为主的研发创业中心,包括关东研试中心,规划在关东工业园布局检测中心、开放实验室、定型车间和创新企业孵化中心用地,形成中试职能为主的研发中心,规划用地面积0.18平方公里;在关山一路的老工业基地南部地区,向研发、中试的功能转化,规划用地面积0.93平方公里;在东扩区新武黄公路以南的中部地区,毗邻工业园布局大型研发中试基地,规划用地面积2.34平方公里;以研究为主的创业中心:一部分融合在中心商务区的智能商务公寓中。另外在东扩区的新武黄公路的北侧结合山体和水体等优良环境集中布局,规划用地面积6.1平方公里。第25条 居住用地:总居住用地面积31.0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9.67%,安排常住人口82.5万人;流动人口14.5万(按总人口的15计)结合工业用地内的单身公寓进行安置。为常住人口配套的居住用地规划为“两带、五片、八点”的布局结构。(1) 两带。规划对雄楚大街沿线居住用地改善环境,提高绿化指标,并适当沿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关山四路、三环线扩展用地进深以扩大居住用地,形成雄楚大街居住带和南湖南路居住带。具体布局为:雄楚大街沿线居住带:作为科技新城的主要居住聚集用地,从卓刀泉路延伸到三环线,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9.1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5.2万人。其中在卓刀泉路以东地区,结合东湖风景区与南湖风景区的低密度带,规划布局一类居住区带;在荷叶山周边进行适量开发,形成一个一类居住区。其余以二类小康居住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小康居住区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以高质量、优越的环境为标准,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小于35%;南湖南路沿线居住带:从民族大道延伸至三环线,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3.6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万人。全部按二类小康居住区的标准进行建设。(2) 五片。规划片状居住用地,主要布局在流芳、南湖东山、后梁子湖之滨、九峰山南麓、汤逊湖北岸等几个靠山滨湖居住区片内,高标准地建设高尚居住区和小康型居住区。具体布局为:东山居住片区:规划为专供世界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来汉居住的顶级别墅和乡村会所,规划用地0.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0.3万人;在中南民族大学及纺院周边布局配套居住用地(含少量大学生公寓),规划用地0.66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万人;汤逊湖高尚居住区:在汤逊湖北岸布局一类居住区,作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大企业高级主管级人士居住的国际花园,规划用地1.18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万人;在三环线以南、关山大道两侧布置二类居住用地,作为企业高级研发人员居住的高尚居住区。规划居住用地2.47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8万人;流芳小康居住区:在现流芳地区布局二类小康居住用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和绿化休闲用地,作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4.4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2万人;后梁子湖高尚居住区:在沪蓉高速公路南侧滨水地带布置一类居住区,作为东扩地区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大企业高级主管级人士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1.02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1.5万人;在沪蓉高速公路北侧地区布置二类高尚居住区,作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1.60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4万人;九峰山北麓的小康居住区:在九峰山南麓布置二类居住用地,作为东扩地区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3.59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10万人。第26条 八点。农民新社区建设总用地面积3.12平方公里,共安置约7.5万村镇居民。在规划范围内布局8处农民新社区,其中有7处已建或在建。在流芳的光谷二路以西、大邱农民社区的基础上新增一处,用地面积0.31平方公里;在九峰山南麓、光谷三路以东地区新增一处,用地面积0.84平方公里。以上两个新社区用地集中安置东扩区农民,建设配套完善、环境协调的多层居住区。第五章 综合交通规划第27条 交通发展目标。按照中央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有关精神,结合科技新城的自身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至2020年武汉科技新城将构筑一个高品质、人性化、可持续、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其行、车捷其疏、物畅其流”的交通环境。(1) 建成一个高效、快捷的道路网络系统;(2) 建成一个高质量、多元化的城市客运服务系统;(3) 建成一个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系统;(4) 建成一个与动态交通协调发展、有机平衡的静态交通体系;(5) 建成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型科技新城相匹配的绿色交通体系;(6) 建成一个先进的交通管理与指挥控制系统。第28条 交通发展策略。武汉科技新城的交通发展策略为:变“适应性交通规划”为“引导性交通规划”:(1) 结合用地布局,建立功能完善、层次明晰的道路网络系统,改善交通的可达性,实现新城车辆出行“10、20、50”的目标,即10分钟上城市快速干道、20分钟上高速公路、50分钟到达主城内任意点;(2) 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导、个体交通为辅助的多模式、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居民主城内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公交分担率大于40%;(3) 利用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建立合理的交通枢纽系统,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和货物的快速中转;(4) 完善车辆停放政策、规范配建停车场、建设公共停车场,有序发展静态交通设施;(5) 提高道路绿地率,降低交通噪声和道路两侧CO、NO浓度,构建宜车愉人的交通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程度;(6) 适时发展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实现机动车平均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第29条 道路系统规划目标及原则。建立一个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支撑新城用地布局、内外交通衔接合理、道路网络级配合理的科技新城道路体系。道路系统布局遵循以下原则:(1) 满足科技新城远景交通需求的原则;(2) 满足道路交通与用地布局相协调的原则;(3) 满足交通分流的原则;(4) 满足现状和规划、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原则;(5) 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原则。第30条 道路网络规划。根据交通功能和性质,武汉科技新城内道路等级分为:城市快速路、一级主干路、二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干道网骨架呈“八纵七横”的格局。干道总长351.4公里,道路面积17.49平方公里,干道网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1) “八纵”为: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大学园路、光谷大道、光谷一路、光谷二路、光谷三路、光谷六路、光谷七路;(2) “七横”为:珞喻路森林大道、雄楚大道高新一路、南湖大道高新二路、三环线高新三路、高新四路、高新六路、汤逊湖北路藏龙大道。第31条 道路横断面规划:(1) 快速路红线宽度506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机动车道68条,绿化率30,主路两侧设置辅道;(2) 一级主干路红线宽度5065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机动车道68条,绿化率30,主路两侧设置辅道;(3) 二级主干路红线宽度4560米,设计车速5060公里/小时,机动车道46条,绿化率30,主路两侧不设置辅道;(4) 次干路红线宽度4050米,设计车速4050公里/小时,机动车道46条,绿化率25,主路两侧不设置辅道;(5) 支路红线宽度1530米,设计车速3040公里/小时,机动车道34条,绿化率20,主路两侧不设置辅道;(6) 景观路红线宽度2030米,设计车速2030公里/小时,机动车道24条,绿化率40,主路两侧不设置辅道。第32条 道路交叉口规划。三环线沿线已建成立交有: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互通式立交,在建和拟建立交有:森林大道、高新一路、光谷二路互通式立交及光谷一路、高新二路分离式立交。外环路、沪蓉高速公路沿线和森林大道、高新三路、光谷大道等相交道路建有立交,规划高新一路和外环路交叉口设置全互通收费立交,同时将光谷大道现状立交改造为全互通收费立交;九峰一路、高新四路、光谷三路、光谷六路和外环路、沪蓉高速公路相交道口均采用分离式立交。高新三路和光谷六路交叉口设置全互通立交,高新一路、高新三路沿线其余道口为分离式立交道口或右进右出道口。其它道路交叉口均为平交,可选择灯控、环岛、让行、右进右出等方式。为增加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交叉路口的道路红线应进行抹角拓宽处理,根据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的情况制定相应抹角拓宽方案。具体控制在下一步市政专项规划中予以落实。第33条 辅道系统。新城内即将新建的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道,其断面形式均采用“设置中央分隔带、双向六车道主线外加两侧辅道”的四块板断面形式。第34条 综合管沟规划。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集约化,以节约社会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综合管沟是一种集约度高、科学性强、合理适用的城市市政综合管线的载体。它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开挖、重复建设问题。是解决地上空间不足、地下空间资源有限,实现城市市政建设功能集聚,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武汉科技新城核心区作为市区级行政管理、金融商贸、配套服务、会议展览、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建议配套建设综合管沟,将各类市政管线集中敷设,有利于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更好利用,有利于政府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延长市政设施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升科技新城的生活环境。第35条 道路路网评价。通过统计计算,科技新城路网饱和度为0.31,其中饱和度在0.8以下的路段占90,路网运行质量优良。而且路网流量分配基本均衡,大流量断面主要分布在雄楚大道、珞喻路及外环线等主要道路上,这些道路虽然聚集了大量交通量,但其通行能力也与之相匹配,能保障车流的正常通行。同时科技新城车辆运行状况良好,平均车速为25公里/小时,达到规范中城市主干道全线平均行程车速应处于2530公里/小时的标准。第36条 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建立一个以大容量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地面公交为基础、个体交通(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等)为辅助的综合的、一体化、多模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并具有多层次、多方式间良好的换乘系统。2020年公交分担率力争达到40,其中轨道交通在公交中的分担率达到30。第37条 公共交通策略。根据科技新城的人口、岗位分布数据,利用武汉市交通调查历史数据和交通预测模型,确定不同分区、不同用地、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出行率,预测科技新城日平均出行总量为330万人次/日。同时车辆期望线和客流期望线的主流向均在新城往武昌区及汉口的方向,亦即新城与主城中心区的联系最为紧密,考虑山体、湖泊的阻隔以及可通行的道路资源有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新城与主城间联系通道的顺畅,提倡公交优先策略,限制小汽车出行;而新城内部道路饱和度较低,为提高道路使用率,满足新城居民高品质生活对机动化出行的要求,可适当鼓励与发展小汽车的使用。第38条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是科技新城与主城联系的快速交通走廊,发展轨道交通是为了满足科技新城居民的长距离出行需求,根本性的疏解地面道路交通。结合武汉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确定科技新城内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及站点布置。将轨道交通2号线从鲁巷广场向东延伸,分布在科技新城客流的主要流向上。 第39条 常规公交规划。常规公共交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科技新城客运交通的主体,远期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为其提供有效衔接和接驳服务,并成为轨道交通覆盖以外地区公共交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2020年科技新城日平均出行总量为330万人次/日,公交分担比为40,其中常规公交约占70,按平均换乘系数1.4计算,则全日常规公交客流量为129.4万人次。2020年科技新城公交运力总需求约为1848标台,公交场站设施用地总需求为29.133.2公顷。公交线路及站点布局在下阶段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中予以落实,本次总规控制公交场站用地如下:(1) 公交保养场:武汉科技新城规划布置4座中型保养场,车辆保养规模为1850台,用地面积79140平方米;(2) 公交枢纽站:结合轨道交通网络和规划用地布局布置10座公交枢纽站,总用地面积81524平方米;(3) 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2020年规划控制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28座,总用地面积143332平方米。第40条 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预测2020年科技新城机动车拥有水平为180200辆/千人,届时科技新城机动车总量将达到17.4619.4万辆。遵循“比重合理”、“规模适度”、“布局均匀”、“用地集约”的原则,按公共:配建:路内10:85:5的停车供给结构计算,科技新城公共停车场用地规模需求量为43.7558.2万平方米。至2020年,武汉科技新城规划控制公共停车场85处,停车总面积约468882平方米,车位数15629个,主要布置在商业、娱乐、文化、体育、游览场所附近以及大型对外交通设施周围。第41条 客运枢纽规划原则与目标。构建“以人为本,换乘方便,布局合理,运营、组织、票制协调”的客运交通枢纽系统。通过枢纽的规划建设,实现市外交通与市内交通、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不同交通方式、不同交通线路的充分整合和无缝衔接,提高换乘效率,合理诱导乘客出行方式结构的转移,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重,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链。第42条 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结合科技新城用地布局规划控制5处对外交通客运枢纽用地:(1) 中型对外交通客运枢纽一座:关山客运中心。利用现有南环铁路流芳站站场和铁路货场,将其改建为对外交通客运枢纽中心关山客运中心,集武黄(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站点、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公路长途客运站、地面公交枢纽站、公共停车场于一体,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用地规模15.35公顷。(2) 小型对外交通客运枢纽四座:玉龙岛、藏龙岛、庙岭、龙山,位于科技新城的边缘区,结合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布置,实现科技新城公交和远程区客运交通之间的驳接,用地总面积57298平方米。第43条 货运枢纽规划原则与目标。通过物流节点体系的建设,实现货物有效与高效益低成本的处理、存储和配送,以区域物流为重点,促进国际物流和城市物流的发展,改善科技新城的投资环境,提高新城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科技新城在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物流枢纽地位。第44条 货运枢纽布局规划。根据科技新城的区域位置、交通条件和产业结构确定货运枢纽以物流中心为主,远期结合用地性质和产业类型建立配送中心。2020年规划建设流芳物流中心和关山物流中心。(1) 流芳物流中心。位于光谷大道以北、流芳大道以东、光谷二路以西,紧邻沪蓉高速公路入口凤凰山立交,主要依托沪蓉高速公路建立货物枢纽,为科技新城提供专业化的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包装、加工、信息、商品展示、保税等服务,服务物品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和工业产品。用地规模46.51公顷。(2) 关山物流中心。位于南环铁路以西、凌家山北路以南,主要利用南环铁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建立货物枢纽,提供商品进出中转功能,区域商品分拨、货运代理服务功能。服务对象包括科技新城向外运输以及从东部方向进入武汉和经武汉中转分拨的货物等。用地规模4.93公顷。第45条 慢行交通规划。建立安全、便捷、舒适、清洁的慢行交通环境,保护其合理的活动空间,满足社会各个阶段不同用户的交通需求,这是未来科技新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 规划沿九峰山脚景观路、水生态廊道两侧、梁子湖畔分别设置自行车专用道,为自行车提供舒适的骑行环境。远期自行车出行比例宜维持在12-18%左右,通过加密支路网、调整干道横断面、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等多种措施以实现机非分流、改善交通秩序、方便市民出行。(2) 规划沿山体、湖畔、水景廊道等建设绿色步行道和滨水步行道,形成科技新城内的休闲漫游线,满足市民亲山、亲水的需求;商业中心区、公共活动中心区规划设置步行区;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柔性(或绿色)隔离;人行道设置盲道和无障碍坡道;人行横道处设置人行信号灯,并提供语音提示,确保行人(包括残疾人)安全过街。第46条 对外交通规划。(1) 加快城市三环线的建设,将科技新城至武汉天河机场的车程缩短至40分钟。远景年,利用轨道交通2号线换乘常青花园至机场的郊区铁路到达天河机场,可使居民出行时间缩短至55分钟。(2) 通过光谷二路三环线快速路或光谷三路王青公路主干路,使科技新城内车辆在16分钟内迅速抵达京广高速铁路客运站武汉站,也可通过轨道交通2号线换乘4号线到达武汉站,出行时间约28分钟。未来利用既有武广铁路、南环铁路、武九铁路的富余能力开行科技新城至咸宁、鄂州、黄石的城际列车。(3) 依托区内已建成的沪蓉高速公路、高新三路、森林大道和规划中的高新一路、高新四路,形成科技新城对外联系的、尤其是通往鄂州和黄石等东部城市的主要陆路通道。第六章 给水排水规划第47条 给水规划原则。合理采用用水水源,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结合规划区近远期发展,分区、分步实施给水工程。消防给水与生活、生产采用共用管网,为低压制消防给水系统。第48条 用水量预测:根据用地布局,高速铁路以西片区域(简称西区)用水量为46万吨/天,高速铁路以东片区域(简称东区)用水量为25万吨/天。第49条 水源规划:科技新城的用水水源规划主要由白沙洲水厂提供,同时改造庙山水厂为区域加压站,对规划区进行供水,供水规模为63万立方米/日。远期随着科技新城的东拓,为弥补白沙洲水厂供水能力不足,规划由位于科技新城东北的北湖水厂向科技新城供水,供水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第50条 管网布局:科技新城的生活、生产用水共用一套管道系统;西区用水由白沙州水厂供给,通过珞喻路、楚雄大道、南湖大道的现状给水干管和沿三环路布置的一排管径1400毫米1000毫米的规划供水干管,向规划区提供水源。在三环线以南,民族大道以东新建三环加压站(规模10万立方米/日),改造庙山水厂为区域加压站,规模2万立方米/日,服务藏龙岛、流芳地区。规划在高新四路以南,光谷大道以东新建汤逊湖加压站(规模10万立方米/日)。东区用水由白沙洲水厂通过沿三环线规划布置的给水干管供给,经三环加压站和汤逊湖加压站加压后,通过沿高新三路、高新四路规划管径为1000毫米给水干管向规划区供水。北湖水厂的供水规划由管径1000毫米的给水干管自高新一路供来,经位于外环线西侧的规划外环加压站(规模10万立方米/日)加压后向东区供水。第51条 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式排水体制。第52条 雨水规划:科技新城规划分为四个排水系统,东湖系统、南湖系统、汤逊湖系统和梁子湖系统,其中梁子湖系统可分为西干渠系统、中干渠系统和东干渠系统。(1)东湖系统:汇水面积为48.9平方公里,主干管沿鲁磨路、光谷大道和珞喻路布置,雨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东湖。(2)南湖系统:汇水面积为19.3平方公里,主干管分别沿关山大道、南湖大道和民族大道布置,雨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南湖。(3)汤逊湖系统:汇水面积为56.2平方公里,主干管分别沿江夏大道、大学园路、光谷大道、高新四路布置,雨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汤逊湖。(4)梁子湖系统:系统内有三条南北向冲沟(西、中、东干渠)与梁子湖相连,为区内雨水排放的自然通道,在规划中结合城区的用地整体布局布置了绿化走廊,为尽量减少土方、节约投资,规划利用三个廊道作为雨水排放的主要通道,局部位置根据现状管网建设情况和区域地形特点进行整治,以保证雨水的顺利排放,区内雨水管道沿道路附设,分散、就近排入周围的水体内。其中,西干渠系统:汇水面积为24.1平方公里;中干渠系统:汇水面积为13.3平方公里;东干渠系统:汇水面积为42平方公里。(5)根据武汉市排水规划和受纳湖泊周边地势及规划建设情况,确定湖泊的规划调蓄水位如下:湖泊名称控制常水位(米)控制最高水位(米)东湖19.1519.65南湖18.6519.65汤逊湖17.6518.65梁子湖17.0019.17第53条 污水规划。(1) 污水系统规划:科技新城的污水排放分为三个系统:龙王咀污水处理厂系统、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系统及刘家咀污水处理厂系统。龙王咀污水处理厂系统服务服务三环路以北、高速铁路以西地区;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系统服务高速铁路以西、三环线以南的地区;刘家咀污水处理厂系统服务高速铁路以东的东扩区。(2) 污水量预测及污水处理厂规模:龙王咀、汤逊湖和刘家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分别为25万立方米/日、20万立方米/日、15万立方米/日。(3) 污水工程设施规划.龙王咀污水处理厂系统:污水管道沿南湖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珞喻路、民族大道布置,污水经中途污水泵站提升后,输送至龙王咀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南湖。龙王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规划由现状18万立方米/日扩建至25万立方米/日;规划新建大刘村污水泵站,并将现属于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系统的关南污水泵站的污水向北排入龙王咀污水处理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系统:污水管道沿高新四路、光谷大道布置,中途需要设置污水泵站,将污水输送至汤逊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汤逊湖。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规划由现状5万立方米/日扩建至20万立方米/日;规划新建天际路污水泵站、南泥湾污水泵站和流芳污水泵站(暂定名)。完善污水干管,将经藏龙岛污水泵站提升后的污水收集进入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刘家咀污水处理厂系统:规划在沪蓉高速公路以南,西干渠和中干渠之间新建刘家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5万立方米/日。系统内污水由北向南收集排放,污水主干管沿着三条干渠敷设,规划新建三座污水泵站,污水经泵站提升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入后梁子湖。主要规划新建污水工程设施规模、用地面积如下表: 规划新建污水工程设施一览表设施名称规划规模用地面积所属系统龙王咀污水处理厂25万立方米/日龙王咀污水处理厂系统大刘村泵站0.07立方米/秒600平方米汤逊湖污水处理厂20万立方米/日140000平方米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系统天际路泵站0.15立方米/秒2000平方米南泥湾泵站0.6立方米/秒1200平方米流芳泵站0.56立方米/秒1400平方米刘家咀污水处理厂15万立方米/日135000平方米刘家咀污水处理厂系统一号泵站0.23立方米/秒1000平方米二号泵站1.4立方米/秒3000平方米三号泵站0.45立方米/秒1200平方米(4)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放要求为保护受纳水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1级A标准后才能排放,其中汤逊湖、刘家咀污水处理厂在尾水排放处应设置湿地处理系统,污水厂尾水先进入湿地停留,经自然净化后,再排入湖泊。第七章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第54条 用电指标和电力负荷预测:规划区最大负荷约为2000兆瓦。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负荷密度约为8.93兆瓦/平方公里。第55条 电网规划:(1) 在规划区内拟新建庙山、九峰、大周湾、龙泉和豹澥5座220千伏变电站,并将关山及外围的珞迦山2座变电站扩建增容:届时,加上外围规划的南湖花园220千伏变电站,服务的220千伏变电容量可达到5400兆伏安。(2) 在规划区内新增13座110千伏变电所,其布点分别为:科技新城、华师南、卓刀泉、汤逊湖、#1流芳、2#流芳、#1东扩#7东扩等;规划扩建鲁巷、虹景、光华、郑桥4座110千伏变电所,并升压改造35千伏变电所1座。届时,加上外围的现状110千伏桃子山、洪山,规划的110千伏北港、华农以及220千伏变电站的110千伏供电容量(按主变容量的1/3计),服务于科技新城的110千伏变电容量可达到4310兆伏安。第56条 高压走廊及线路规划:(1) 规划新建凤凰山龙泉22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架空附设220千伏电力线路,向龙泉、九峰、东扩220等千伏变电所提供电源;(2) 规划新建凤凰山大周湾22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架空附设220千伏电力线路,向1#流芳、2#流芳、1#东扩110千伏变电所提供电源。(3) 规划新建龙泉九峰东扩220千伏变电所龙泉的220千伏电力线路,使其构成东区220千伏电力环网;(4) 将关山220千伏变电所武钢的220千伏线路开断,“”接于九峰220千伏变电所。由此而构成九峰关山庙山凤凰山龙泉九峰变电所220千伏电力环网,同时也使规划区各220千伏变电所增加了电武钢220千伏电源,使供电更可靠;(5) 规划新建龙泉#5东扩东扩220千伏变电所#6东扩#4东扩九峰龙泉的110千伏电力环网;(6) 规划新建九峰#3东扩关山220千伏变电所的110千伏电力线路;新建龙泉#1东扩大周湾流芳#1的110千伏电力线路。使其构成九峰#3东扩关山220千伏变电所庙山流芳#1大周湾#1东扩龙泉九峰110千伏供电环网;(7) 规划区110千伏高压架空线路全部改造为电缆方式入地敷设,新建的110千伏线路也全部采用电缆方式入地敷设;(8) 220千伏电力线路可以架空敷设,但高压走廊应控制在60米宽,且沿道路平行敷设;(9) 取消汤逊湖地区35KV电压等级线路,全部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10千伏电力线路全部采用地埋电缆敷设;(10) 为解决变电所出线开关间隔不足,提高供电可靠性,规划在科技新城内根据负荷分布设约90个开闭所,每个开闭所最终按转接容量1015兆伏安、并设计附设2台1000千伏安10千伏变压器;(11) 变电所10千伏主干线尽量选用大截面电缆。10千伏及以下等级线路采用电缆入电缆沟或入地暗敷;(12) 规划区内新增40米及以上宽度道路上的路灯采用双侧布置,新增40米以下宽度道路上的路灯采用单侧布置,档距不大于40米,光源采用钠光源;(13) 建筑外部照明在满足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应与环境协调。第57条 电信装机数预测:话机总数将达到150160万部,话机普及率约为160%,即人均1.6部电话。第58条 通信局所规划:规划在该范围内新增6座通信分局。其中在关山一路以西、银光大道南侧规划建设科技新城通信分局。该局规划为综合通信局,既提供普通电话服务和各类宽带通信业务,还将成为科技新城局域网网络中心,动态发布科技新城的相关信息。在流芳高新技术园区内规划建设流芳通信分局。在东区分别新建东扩14等4所通信分局。规划科技新城通信分局交换机容量为25万门,规划流芳通信分局交换机容量为20万门,扩容关山一路通信分局交换机容量为20万门,扩容关山通信分局交换机容量为15万门;扩容汤逊湖通信分局交换机容量为20万门,扩容华工通信分局交换机容量为10万门;东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